“主公,據益州軍機營的消息,趙韙陷入絕境有兩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東州兵殊死反抗,致使趙韙叛軍前線戰事僵持不定。


    其次,此時劉璋又與益州中立世家結盟,使得趙韙腹背受敵,因此戰事失利。”


    徐庶根據軍機營的消息分析道。


    正如徐庶所言,當趙韙叛軍圍攻成都的時候,東州派害怕一旦戰事失利遭到株連,吳懿、吳班、劉璝(gui)等將領率領東州兵奮起反抗,將趙韙叛軍攔在成都之外。


    而擔任太守的龐羲從巴郡起兵,起兵勤王。劉璋則與益州中立的張家、嚴家、黃家等幾大世家結盟,並重用張鬆、嚴顏、黃權等人。


    在各方勢力的幹擾下,趙韙隻好敗退迴江州,這一係列的變故讓他陷入了困境,原本看似勝券在握的局勢瞬間逆轉。


    “那此時我軍進入益州是否還來得及?”


    魏延眉頭微皺,目光看向眼前的徐庶和龐統兩位頂尖智者,開口問道。


    徐庶和龐統對視一眼,徐庶微微搖頭,開口說道:


    “主公,眼下我們與曹軍和談尚未完成,貿然出兵益州風險太大,我們既要防禦北方的曹操,還要防備江東的孫權,兵力非常有限,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調往益州了。


    倘若抽走南陽的軍隊,曹軍有可能會兵臨南陽,然後和葉縣城內的曹軍內外夾擊,那時南陽危矣。”


    徐庶縱觀全局,十分謹慎地說道。


    作為軍師將軍的徐庶,對荊州軍的部署情況非常清楚。荊州乃是四戰之地,各營兵馬分守各地,守衛著荊州的領土。


    虎賁營和第三營剛剛經曆南陽之戰,正在葉縣、魯陽一線防備曹軍;錦帆營在江夏抵禦江東水師;第一營和第二營分別坐鎮交州和襄陽;而新組建的第四營則在長沙攸縣防備豫章郡的江東軍。


    魏延聽完不禁歎了口氣:“可惜啊,如此大好時機,卻無兵可用!”


    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和遺憾,畢竟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然而,他又不想剛剛到手的南陽馬上就被曹操奪迴去,那這段時間就白忙活了,還有那些犧牲的荊州軍將士也白白犧牲了。


    “主公,在下倒覺得時機不可錯過,可以從各營抽調兵力進入益州,占據一城一地,如同一顆釘子死死釘在那裏,作為我軍日後奪取整個益州的跳板。


    益州內亂無論是劉璋勝還是趙韙勝,削弱的都是益州的勢力,對我們而言都是好事。


    但看眼下的局勢,劉璋占據上風,此時我們何不以幫助趙韙,解救蜀中百姓的名義進入益州,這樣既可以收攏益州的民心且師出有名。”


    龐統略微思索後說道。


    他擅長出奇謀,覺得此時的益州正是出兵的良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魏延聽了兩人的話,心中不禁泛起一陣波瀾。他深知徐庶和龐統皆是才智過人之輩,所提建議皆有其合理性。


    益州內亂,的確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可以趁此機會奪取益州,但同時也不能忽視曹操的威脅。他必須要做出一個明智的決策。


    魏延陷入深思之中,眼神閃爍不定,似乎在權衡利弊。


    “士元所言有理,但我們需要處理好南陽之事,與曹操盡快和談,否則曹軍始終威脅著我軍後方。”


    徐庶見魏延猶豫不決,便再次進言道。


    他也覺得益州是主公魏延成就大業必須要奪取之地,正如龐統所言,眼下確實是個好機會,他的態度便也發生了改變,但前提是要解除曹軍的北患。


    過了片刻,魏延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徐庶和龐統的觀點。


    “元直和士元二人所言都有道理,益州內亂機會難得,我軍必須要出兵,但又不能丟失南陽,二位先生可能思得兩全其美之計?”


    魏延將難題拋給了徐庶和龐統,希望他們能想出一個既能奪取益州,又能守住南陽的策略,二人都是智謀之士,且獻計一正一邪,正好相得益彰。


    他們都知道,如果他們現在貿然出兵益州,而忽略了南陽的防守,那麽曹操很有可能會趁機進攻南陽,屆時他們將會麵臨兩線作戰的困境,甚至可能失去南陽這個重要的戰略據點。


    然而,他們也知道,如果錯過了這次奪取益州的機會,以後再想找這樣的機會恐怕就難上加難了。畢竟,益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旦劉璋穩定了內部局勢,他們想要攻打益州就會變得非常困難。


    “主公,庶建議在襄陽的第二營和攸縣的第四營中抽調部分人馬前往秭歸,進逼永安方向。”


    徐庶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後向魏延建議道。


    “如何調派?”


    魏延看著徐庶,他知道軍師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便急切地問道


    “襄陽剛剛經曆內亂,謀逆分子大多已被第二營逮捕或消滅,現在那裏已經安全無憂,可以抽調郝昭和幾千兵士前往。


    而江東忙著平定內部的山越之亂,豫章方向的防守壓力不大,可以抽調劉磐和傅肜帶領數千名兵馬北上秭歸。”


    徐庶經過再三權衡之後說道。


    他深知目前局勢的複雜性和重要性。對於荊州來說,最大的威脅來自北方的曹操和江東的孫權。


    但這次調兵並沒有動用南陽的虎賁營和江東的錦帆營,而是選擇了防守壓力相對較小的襄陽和長沙的軍隊。


    這樣既能抽調出足夠的兵力前往益州,又能保證其他地區的安全。


    魏延聽了徐庶的話,不禁連連點頭,表示讚同。


    他明白這是一個明智的決策,於是,他決定按照徐庶的建議行事,盡快調遣軍隊前往秭歸,以應對益州可能出現的情況。


    “善,就按元直所言進行,待到許都的消息傳來,我軍與曹軍達成和解後,本將再帶著親衛營、五溪營和第三營的兵馬南下益州,這樣兵力就超過了兩萬人。”


    魏延覺得這樣安排甚是妥當,頓時喜笑顏開。


    他仿佛已經看到自己帶領著大軍在益州戰場上大殺四方的場景,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豪邁之情。


    “主公,劉璋暗弱,其麾下的兵馬除了搞內鬥一無是處,我軍這兩萬精銳可以趁著益州內亂坐收漁翁之利。”


    龐統也十分讚同,咧嘴齜牙說道。


    他那雙狡黠的眼睛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似乎已經預見到了未來的戰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魏延一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嘴巴嘟嘟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嘴巴嘟嘟哥並收藏三國之魏延一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