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龍太子發現了女娃的船,張牙舞爪地對精衛說:“那天,在陸地上讓你撿了便宜,今天你還敢跑到我家門前,趕快磕頭認罪,不然,我讓你葬身大海。”
女娃倔強地說:“我沒有罪,憑什麽磕頭。”
龍太子一聽,立即掀起更兇的狂風惡浪,女娃性格頑強,憑著高超技藝,劈波斬浪,與龍王的兒子周旋。她以為龍王的兒子雖然會懲罰她一下,還不至於將自己置於死地。沒有想到,海濤更加洶湧磅礴,又餓又渴的女娃,終於筋疲力盡。小舟被巨浪的牙齒咬成了碎片,女娃被大海的旋渦拖向死亡的深淵。
女孩真誠的唿叫十分淒慘:“老天啊,真的容忍惡龍興風作浪嗎?真的要我毀滅於大海嗎?真的要讓我與慈祥的父親永別嗎?”
星星們聽了,難過地閉上了眼睛,它們不忍目睹慘劇。天地大海一片黑暗,好比給女娃披上了巨大的黑紗。
劉傻子教授的眼眶紅了,考古教授張洪德的眼眶裏熱淚滾動,許小玲哭出了聲,黃梅、楊揚的眼眶裏眼淚在打轉。
劉傻子繼續給大家講述——
幾天過後,女娃的不死冤魂化成一隻小鳥,從海域破浪而出,花頭顱、白嘴殼、紅腳爪,樣子有點兒像鳥鴉,它發出的聲音像‘精衛。’人們喊她精衛鳥,稱她是女娃不屈靈魂的化身。精衛鳥是不屈精神的化身,棲身於布滿拓木林的發鳩山上,它天天從發鳩山銜了小石子,或者小樹枝,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還是狂風唿嘯,不死鳥精衛迴翔在波濤洶湧、潔瀚無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顆顆碎石、根根斷枝。
惱怒的東海龍王掀起百丈浪濤:“你為什麽要往東海扔石頭樹枝?”精衛鳥發出啼鳴:“因為你的兒子無情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現在我要填平東海。”
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你真是一隻小傻鳥!你難道不知道,你就是填一千年,一萬年,也填不平東海呀!”
不死烏精衛悲嘯著:“我要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地填下去。”精衛鳥說完,從大海到發鳩山再到東海,循環往複,銜石投石,永無休止。它不間斷地叫著“精衛、精衛”的口號,所向披靡地衝刺,它發誓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填平浩浩蕩蕩的東海。
精衛填海具有的美學價值。小小的精衛鳥,居然敢於去跟浩瀚無邊的大海作對,而且前仆後繼,不肯罷休,這種敢於向惡勢力抗爭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
炎帝來到大海邊,他對著蒼天唿喊:“精衛鳴兮,天地動容!山木翠兮,人為魚蟲!嬌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湧!願子孫後代兮,勿入海中!願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
人們也讚揚精衛,欽佩精衛,同情精衛,有的叫它“冤禽”,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有冤案的鳥。有的叫它“誓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立下誓言的鳥。有的叫它“誌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有雄心壯誌的鳥。因為它是炎帝的女兒,又叫它“帝女雀”,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帝王女兒化身的小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它,還在東海邊上立個石碑,刻上“精衛誓水處。”
張洪德教授說:“《精衛填海》的神話,千百年來,引得人們讚頌不已。精衛填海是中華民族一則悲壯的神話,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感,精衛鳥以渺小的身體,敢於對無比強大的大海發起攻擊,其悲劇感構建為悲劇美。一隻渺小的生物,顯示出人性的單純、人性的堅強,顯示出人性對於死神的仇恨,以及對生命的熱愛。故事雖然短小,但是,包含的意義對於發展中的人類卻十分重大。”
田幻想十分感慨地說:“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十分喜歡《山海經》,曾賦詩十三首讚美《山海經》。當他讀了《精衛填海》的故事後,心靈為精衛不屈不撓的精神所震撼,字裏行間,激情滿腔地讚歎:‘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楊揚說:“孔子在《論語.子路》裏有‘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相信,精衛已升華為中華民族不屈的象征。諸葛亮大概也受了精衛的影響,在《後出師表》中發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豪言壯語。”
黃梅插了一句:“魯迅先生的《希望》一文‘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麵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反映中華民族無數誌士為理想而在無望之中前仆後繼、死不旋踵,他們都是精衛精神的繼承者和體現者。馬克思對神話做過很精彩的闡釋:‘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
張洪德說:“神話依靠豐富的想象力來表現美感。古代人們經過長遠的時間,糅合了豐富的想象力,也許原先隻是東海邊上所常見的海鳥口銜樹枝的景象,附麗在女娃淹死大海的傳說之上。在人類遭受的災難中,死亡是一種冷酷的事實。無窮無盡的時間與空間中,而人被局限在狹小的世界之中。而人類又要借助神話來超越時間、空間,張揚精衛不屈的唿喚。它使人類感受悲劇的同時,深深感受偉大的生命是永遠無止境的,隻要堅持一種意誌,堅持一個誓願。敢於堅持,就是生命的本質。”
黃梅說:“精衛這種對命運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雖然屢遭坎坷,但最終能夠頑強生存,不斷發展,與精衛、愚公的這種頑強奮鬥精神,是分不開的!雖然,東海確實巨大無比,精衛鳥是無能為力的,但是,精衛鳥填海的決心非常撼動人心。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強調天人合一的觀念,這是人類最早的生態意識。在強大的大自然麵前,人類所具有的力量十分渺小,人類要改造大自然,又要保護大自然,要戰勝大自然,還得順應大自然。”
劉傻子教授說:“今天,在人們眼裏,或許精衛鳥是荒謬的角色,做的徒勞無益的傻事,甚至是破壞生態環境的傻事。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隻逆風飛翔的海鳥,銜著小石子與樹枝,投入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一陣猛浪,樹枝被大浪卷走,而海鳥繼續掙紮奮飛。這個畫麵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大自然和社會抗爭的畫麵,這是悲劇美給我們帶來的啟示,這是悲劇美給我們帶來的浪漫主義的想象。《精衛填海》用死來反映崇高的理想追求,讓人們對精衛鳥的不凡舉動產生由衷的敬仰。反映的悲劇美、崇高美、真善美,影響人類發展的意義,是不可忽略的。”
逢萊山,即蓬萊山。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釺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者。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使慕名來到這裏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藥。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隻見海天盡頭,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麽,方士迴答:“那就是仙島。”
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麽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使以草名“蓬萊”做了迴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神山名就是這樣來的。
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日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可見,秦始皇並不享有神山“蓬萊”的發明權。
劉傻子教授、張洪德教授,帶著大家來到蓬萊。劉傻子教授說,“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
張洪德教授教授說,漢武帝確曾於元光二年東巡至蓬萊,說他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聊以自慰,這說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見漢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萊”作為地名出現的;二、據清代《蓬萊縣誌》載,蓬萊舊城鼓樓的前身,為古城東門,名“望仙”,為漢武帝登臨望海處。
劉傻子教授說,蓬萊山又名“九仙山”,位於尤溪阪麵鄉山麵村,距縣城35公裏,海拔1288米,峰頂麵積達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岩鑿百欄曲徑峰迴,峰頂立有觀音佛祖像,建於唐貞觀年間。蓬萊山不僅是尤溪建縣前最早開發的名勝景點和宗教信士活動場所,而且是三明市最優美的旅遊自然景區之一。
黃梅說,蓬萊山景區內,山巒奇特,山勢雄壯,峰巒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飛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參天,奇花異草,山明水秀。山上有金鯽池、石棋盤、黑白二石子、煉丹灶、白鶴洞等勝景。同時,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峽穀險絕,山泉潺潺,蒼鬆翠柏,山光水色,景致宜人。相傳山巔有仙人來往,並可聞鼓樂聲。
女娃倔強地說:“我沒有罪,憑什麽磕頭。”
龍太子一聽,立即掀起更兇的狂風惡浪,女娃性格頑強,憑著高超技藝,劈波斬浪,與龍王的兒子周旋。她以為龍王的兒子雖然會懲罰她一下,還不至於將自己置於死地。沒有想到,海濤更加洶湧磅礴,又餓又渴的女娃,終於筋疲力盡。小舟被巨浪的牙齒咬成了碎片,女娃被大海的旋渦拖向死亡的深淵。
女孩真誠的唿叫十分淒慘:“老天啊,真的容忍惡龍興風作浪嗎?真的要我毀滅於大海嗎?真的要讓我與慈祥的父親永別嗎?”
星星們聽了,難過地閉上了眼睛,它們不忍目睹慘劇。天地大海一片黑暗,好比給女娃披上了巨大的黑紗。
劉傻子教授的眼眶紅了,考古教授張洪德的眼眶裏熱淚滾動,許小玲哭出了聲,黃梅、楊揚的眼眶裏眼淚在打轉。
劉傻子繼續給大家講述——
幾天過後,女娃的不死冤魂化成一隻小鳥,從海域破浪而出,花頭顱、白嘴殼、紅腳爪,樣子有點兒像鳥鴉,它發出的聲音像‘精衛。’人們喊她精衛鳥,稱她是女娃不屈靈魂的化身。精衛鳥是不屈精神的化身,棲身於布滿拓木林的發鳩山上,它天天從發鳩山銜了小石子,或者小樹枝,展翅高飛,直至東海,把石子或樹枝投下去。日複一日,年複一年,不管是赤日炎炎,還是狂風唿嘯,不死鳥精衛迴翔在波濤洶湧、潔瀚無垠的大海上空,投下顆顆碎石、根根斷枝。
惱怒的東海龍王掀起百丈浪濤:“你為什麽要往東海扔石頭樹枝?”精衛鳥發出啼鳴:“因為你的兒子無情奪走了我年輕的生命,現在我要填平東海。”
東海用轟隆隆的大笑聲來掩飾自己的窘態:“你真是一隻小傻鳥!你難道不知道,你就是填一千年,一萬年,也填不平東海呀!”
不死烏精衛悲嘯著:“我要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地填下去。”精衛鳥說完,從大海到發鳩山再到東海,循環往複,銜石投石,永無休止。它不間斷地叫著“精衛、精衛”的口號,所向披靡地衝刺,它發誓以鍥而不舍的精神,填平浩浩蕩蕩的東海。
精衛填海具有的美學價值。小小的精衛鳥,居然敢於去跟浩瀚無邊的大海作對,而且前仆後繼,不肯罷休,這種敢於向惡勢力抗爭的精神,實在令人欽佩。
炎帝來到大海邊,他對著蒼天唿喊:“精衛鳴兮,天地動容!山木翠兮,人為魚蟲!嬌女不能言兮,父至悲痛!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湧!願子孫後代兮,勿入海中!願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
人們也讚揚精衛,欽佩精衛,同情精衛,有的叫它“冤禽”,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有冤案的鳥。有的叫它“誓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立下誓言的鳥。有的叫它“誌鳥”,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有雄心壯誌的鳥。因為它是炎帝的女兒,又叫它“帝女雀”,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是帝王女兒化身的小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它,還在東海邊上立個石碑,刻上“精衛誓水處。”
張洪德教授說:“《精衛填海》的神話,千百年來,引得人們讚頌不已。精衛填海是中華民族一則悲壯的神話,有一種震撼人心的美感,精衛鳥以渺小的身體,敢於對無比強大的大海發起攻擊,其悲劇感構建為悲劇美。一隻渺小的生物,顯示出人性的單純、人性的堅強,顯示出人性對於死神的仇恨,以及對生命的熱愛。故事雖然短小,但是,包含的意義對於發展中的人類卻十分重大。”
田幻想十分感慨地說:“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十分喜歡《山海經》,曾賦詩十三首讚美《山海經》。當他讀了《精衛填海》的故事後,心靈為精衛不屈不撓的精神所震撼,字裏行間,激情滿腔地讚歎:‘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楊揚說:“孔子在《論語.子路》裏有‘知其不可而為之’,孔子相信,精衛已升華為中華民族不屈的象征。諸葛亮大概也受了精衛的影響,在《後出師表》中發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豪言壯語。”
黃梅插了一句:“魯迅先生的《希望》一文‘用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虛中的暗夜的襲來,雖然盾後麵也依然是空虛中的暗夜’,反映中華民族無數誌士為理想而在無望之中前仆後繼、死不旋踵,他們都是精衛精神的繼承者和體現者。馬克思對神話做過很精彩的闡釋:‘任何神話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隨著這些自然力的實際被支配,神話也就消失了。’”
張洪德說:“神話依靠豐富的想象力來表現美感。古代人們經過長遠的時間,糅合了豐富的想象力,也許原先隻是東海邊上所常見的海鳥口銜樹枝的景象,附麗在女娃淹死大海的傳說之上。在人類遭受的災難中,死亡是一種冷酷的事實。無窮無盡的時間與空間中,而人被局限在狹小的世界之中。而人類又要借助神話來超越時間、空間,張揚精衛不屈的唿喚。它使人類感受悲劇的同時,深深感受偉大的生命是永遠無止境的,隻要堅持一種意誌,堅持一個誓願。敢於堅持,就是生命的本質。”
黃梅說:“精衛這種對命運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雖然屢遭坎坷,但最終能夠頑強生存,不斷發展,與精衛、愚公的這種頑強奮鬥精神,是分不開的!雖然,東海確實巨大無比,精衛鳥是無能為力的,但是,精衛鳥填海的決心非常撼動人心。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強調天人合一的觀念,這是人類最早的生態意識。在強大的大自然麵前,人類所具有的力量十分渺小,人類要改造大自然,又要保護大自然,要戰勝大自然,還得順應大自然。”
劉傻子教授說:“今天,在人們眼裏,或許精衛鳥是荒謬的角色,做的徒勞無益的傻事,甚至是破壞生態環境的傻事。但是,我們可以想象,一隻逆風飛翔的海鳥,銜著小石子與樹枝,投入波濤洶湧的大海中,一陣猛浪,樹枝被大浪卷走,而海鳥繼續掙紮奮飛。這個畫麵實際上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與大自然和社會抗爭的畫麵,這是悲劇美給我們帶來的啟示,這是悲劇美給我們帶來的浪漫主義的想象。《精衛填海》用死來反映崇高的理想追求,讓人們對精衛鳥的不凡舉動產生由衷的敬仰。反映的悲劇美、崇高美、真善美,影響人類發展的意義,是不可忽略的。”
逢萊山,即蓬萊山。相傳,很早以前,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其上物色皆白,黃金白銀為宮闕,珠釺之樹皆叢生,華實皆有滋味,吃了能長生不者。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為求大秦江山永固、個人長生不老,使慕名來到這裏尋找神山,求長生不死藥。他站在海邊,眺望大海,隻見海天盡頭,一片紅光浮動,便問隨駕的方士那是什麽,方士迴答:“那就是仙島。”
秦始皇大喜,又問仙島叫什麽名。方士一時無法應答,忽見海中有水草漂浮,靈機一動,使以草名“蓬萊”做了迴答。“蓬萊”者,“蓬草蒿萊”也。據說,蓬萊這個神山名就是這樣來的。
實際上,早在秦始皇之前,“蓬萊”作為海上神山的名字就已經傳開了。成書於戰國時代的《山海經。海內北經》中就有“蓬萊山在海中”之句;《列子。湯問》亦有“渤海之東有五山焉,一曰岱興,二曰員嶠,三曰方壺,四日瀛洲,五曰蓬萊”的記載。可見,秦始皇並不享有神山“蓬萊”的發明權。
劉傻子教授、張洪德教授,帶著大家來到蓬萊。劉傻子教授說,“蓬萊”作為地名(而不是神山名),最早有文字可考的見於唐代杜佑的《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
張洪德教授教授說,漢武帝確曾於元光二年東巡至蓬萊,說他望神山不遇,築一座小城命名為“蓬萊”,聊以自慰,這說法似乎可信:一、至今未見漢代以前的典籍中有“蓬萊”作為地名出現的;二、據清代《蓬萊縣誌》載,蓬萊舊城鼓樓的前身,為古城東門,名“望仙”,為漢武帝登臨望海處。
劉傻子教授說,蓬萊山又名“九仙山”,位於尤溪阪麵鄉山麵村,距縣城35公裏,海拔1288米,峰頂麵積達2000多平方米,是尤溪最高的山峰之一。岩鑿百欄曲徑峰迴,峰頂立有觀音佛祖像,建於唐貞觀年間。蓬萊山不僅是尤溪建縣前最早開發的名勝景點和宗教信士活動場所,而且是三明市最優美的旅遊自然景區之一。
黃梅說,蓬萊山景區內,山巒奇特,山勢雄壯,峰巒峭拔,怪石嵯峨,流泉飛瀑,鬼斧神工,茂林修竹,古木參天,奇花異草,山明水秀。山上有金鯽池、石棋盤、黑白二石子、煉丹灶、白鶴洞等勝景。同時,洞窟幽深,岩壑雄峙,峽穀險絕,山泉潺潺,蒼鬆翠柏,山光水色,景致宜人。相傳山巔有仙人來往,並可聞鼓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