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突破性進展
太陽衰變,我被迫開啟星際文明 作者:陳二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物型量子通訊?”
“還是在一棵樹上的?”
匆忙趕來的莫澤陽臉上露出了和孟璐極其相似的表情:“教授,您這玩笑也開的太大了點。”
呂永昌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指了指一旁的並列擺放的三個全息模型。
莫澤陽一臉狐疑地朝呂永昌手指的方向看去。
隻是一眼,他就察覺到了其中一個全息模型的來源。
他愣了愣神,有些詫異地問道:“教授,這應該是第一代量子超距通訊的核心控製組件吧?”
“旁邊的兩個呢?”
沒等呂永昌說話,毛正誌已經開口解釋起來。
當他得知另外兩個模型竟是樹根的內部結構模型和生物電流信號模型時,他臉上的表情瞬間出現了些許變化。
三者的相似度太高了!
好奇、驚訝、震驚……
短短幾十秒鍾時間,莫澤陽就在眾人麵前上演了一出川劇變臉。
“我勒個去……”
莫澤陽的目光落在那湧動著湛藍色光圈的全息模型上,輕聲呢喃道:“這玩意兒厲害啊!”
如癡如醉地觀察許久後,他直起身來,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呂永昌。
“教授,我該做什麽?”
“很簡單。”呂永昌笑著向一旁的孟璐示意道,“配合孟院士的研究工作。”
“盡快破譯巨樹的語言體係。”
呂永昌稍稍思索片刻,或許是想到了孟璐早先提出的一種可能性,再次補充道:“如果它沒有語言體係,嚐試建立交流通道。”
……
研究團隊的重新構建,尤其是莫澤陽等人的加入,讓整個研究的推進速度加快了不少。
經過一項項實驗,莫澤陽等人很快確定了一點——巨樹樹苗根係內,確實存在著和量子超距通訊極其相似的機製。
但這個信息,卻讓孟璐皺起了眉頭。
“量子超距通訊……可以攔截並破譯信號嗎?”
她有些擔憂地朝莫澤陽詢問道:“我記得,量子通訊的保密性應該很強吧?”
“是。”莫澤陽笑著停下了手頭的工作解釋道,“由於量子糾纏的特性,通常情況下,量子超距通訊過程中傳遞的信息是無法破譯的。”
或許是想到了什麽,莫澤陽聳了聳肩,再次補充道:“至少,以人類目前的技術無法破譯。”
“或許那些高等文明可以破譯吧,就像當初【畫】一樣,我們在它們麵前幾乎沒有隱私可言。”
聽到這話,孟璐眼中擔憂之色更重:“那……”
“實驗還能繼續進行下去嗎?”
“不用擔心。”
莫澤陽抬起手,遙遙指向生物實驗室的透明鋁幕牆。
“我說的是一般情況。”
“現在,樹苗本體就在我們眼前,這就相當於把一台量子通訊裝置的母機放在了我們身前。”
“這要是還解決不了,我這院士也算是白當了。”
孟璐稍稍鬆了口氣。
“莫院士,實驗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隨時可以開始信號截取實驗。”
一名院士打斷了孟璐準備繼續詢問的意圖。
察覺到了這一點的莫澤陽向孟璐露出了一個歉意的笑容。
“抱歉,實驗要開始了,有什麽問題,實驗完成後我再給你解答。”
說完,他神色一肅,將自己的注意力全數集中在眼前的全息投影之上。
“準備插入探針!”
“第一根探針位置數據:……”
“……”
一條條井然有序的命令從莫澤陽口中發出,信號截取實驗正式開始了。
在插入無數原子級別的探針後,原本一成不變的全息投影中終於出現了一個微弱的信號。
隨著探針的位置不斷調整,信號的數量和強度逐漸增加!
看著全息投影中那富有節奏的強烈信號,在場所有院士眼中都流露出一點淡淡的激動!
節奏感,往往意味著規律!
孟璐不由屏住了自己的唿吸!
破譯工作,在這一刻出現了突破性進展!
她終於找到了一條可能正確的道路!
……
正當破譯工作開始逐步邁入正軌的時候,另一邊,呂永昌辦公室內。
此時此刻的呂永昌,正出神地望著舷窗外那個絢麗多彩的黑洞。
黑洞周圍絢麗的吸積盤並沒有吸引他的目光。
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吸積盤中央區域。
那裏便是黑洞的“本體”,準確地來說,是黑洞視界內部。
因為光線無法從其中逃脫,在外界看來,視界內部一片漆黑,發生在其中的事,永遠不會被外界觀察到。
而在視界附近,則是扭曲到極致的引力透鏡效應。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開始沉迷上了這種觀察黑洞的感覺。
和其他一眼能看清楚的星體相比,黑洞這種肉眼不可見的天體,往往意味著著更多的真相和秘密。
看著那不可探查的黑洞,呂永昌隻感覺腦海中有無數難以捉摸的靈感在緩緩升騰。
“教授,檢測到黑洞探測器傳迴了最新數據。”
電子合成音響起的同時,一幅全息投影在辦公桌上方自動展開:“黑洞探測器已經成功抵達預定區域。”
呂永昌緩緩從舷窗處收迴自己的目光,看向辦公桌上方的全息投影。
看著投影中的數據,他那雙有些茫然的雙眼中再一次有了焦點。
欣喜的光芒從其中升騰而起。
他快速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仔細地看向投影中那宛如擠牙膏一般緩緩跳動的數據。
最開始的數據並沒有多大的價值。
無非就是匯報探測器的位置信息以及對應的時間。
他輕描淡寫地瞥了一眼。
果然,和一開始的計算結果相同,每一秒的信息,艦隊都需要花六分鍾時間進行接收。
他手指輕輕地敲擊在辦公桌上。
“噠,噠,噠……”
一個個字符在全息投影中緩緩跳動,逐漸匯聚成一串串有實際意義的數據。
“引力強度已經足夠了。”
呂永昌眼神微動,低聲喃喃道:“時空曲率已經足夠龐大,接下來,就該嚐試尋找所謂的引力子了。”
ps:過年比較忙,存稿也用完了……所以還是一更,抱歉qaq
“還是在一棵樹上的?”
匆忙趕來的莫澤陽臉上露出了和孟璐極其相似的表情:“教授,您這玩笑也開的太大了點。”
呂永昌沒有說話,隻是默默地指了指一旁的並列擺放的三個全息模型。
莫澤陽一臉狐疑地朝呂永昌手指的方向看去。
隻是一眼,他就察覺到了其中一個全息模型的來源。
他愣了愣神,有些詫異地問道:“教授,這應該是第一代量子超距通訊的核心控製組件吧?”
“旁邊的兩個呢?”
沒等呂永昌說話,毛正誌已經開口解釋起來。
當他得知另外兩個模型竟是樹根的內部結構模型和生物電流信號模型時,他臉上的表情瞬間出現了些許變化。
三者的相似度太高了!
好奇、驚訝、震驚……
短短幾十秒鍾時間,莫澤陽就在眾人麵前上演了一出川劇變臉。
“我勒個去……”
莫澤陽的目光落在那湧動著湛藍色光圈的全息模型上,輕聲呢喃道:“這玩意兒厲害啊!”
如癡如醉地觀察許久後,他直起身來,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呂永昌。
“教授,我該做什麽?”
“很簡單。”呂永昌笑著向一旁的孟璐示意道,“配合孟院士的研究工作。”
“盡快破譯巨樹的語言體係。”
呂永昌稍稍思索片刻,或許是想到了孟璐早先提出的一種可能性,再次補充道:“如果它沒有語言體係,嚐試建立交流通道。”
……
研究團隊的重新構建,尤其是莫澤陽等人的加入,讓整個研究的推進速度加快了不少。
經過一項項實驗,莫澤陽等人很快確定了一點——巨樹樹苗根係內,確實存在著和量子超距通訊極其相似的機製。
但這個信息,卻讓孟璐皺起了眉頭。
“量子超距通訊……可以攔截並破譯信號嗎?”
她有些擔憂地朝莫澤陽詢問道:“我記得,量子通訊的保密性應該很強吧?”
“是。”莫澤陽笑著停下了手頭的工作解釋道,“由於量子糾纏的特性,通常情況下,量子超距通訊過程中傳遞的信息是無法破譯的。”
或許是想到了什麽,莫澤陽聳了聳肩,再次補充道:“至少,以人類目前的技術無法破譯。”
“或許那些高等文明可以破譯吧,就像當初【畫】一樣,我們在它們麵前幾乎沒有隱私可言。”
聽到這話,孟璐眼中擔憂之色更重:“那……”
“實驗還能繼續進行下去嗎?”
“不用擔心。”
莫澤陽抬起手,遙遙指向生物實驗室的透明鋁幕牆。
“我說的是一般情況。”
“現在,樹苗本體就在我們眼前,這就相當於把一台量子通訊裝置的母機放在了我們身前。”
“這要是還解決不了,我這院士也算是白當了。”
孟璐稍稍鬆了口氣。
“莫院士,實驗準備工作已經完成,隨時可以開始信號截取實驗。”
一名院士打斷了孟璐準備繼續詢問的意圖。
察覺到了這一點的莫澤陽向孟璐露出了一個歉意的笑容。
“抱歉,實驗要開始了,有什麽問題,實驗完成後我再給你解答。”
說完,他神色一肅,將自己的注意力全數集中在眼前的全息投影之上。
“準備插入探針!”
“第一根探針位置數據:……”
“……”
一條條井然有序的命令從莫澤陽口中發出,信號截取實驗正式開始了。
在插入無數原子級別的探針後,原本一成不變的全息投影中終於出現了一個微弱的信號。
隨著探針的位置不斷調整,信號的數量和強度逐漸增加!
看著全息投影中那富有節奏的強烈信號,在場所有院士眼中都流露出一點淡淡的激動!
節奏感,往往意味著規律!
孟璐不由屏住了自己的唿吸!
破譯工作,在這一刻出現了突破性進展!
她終於找到了一條可能正確的道路!
……
正當破譯工作開始逐步邁入正軌的時候,另一邊,呂永昌辦公室內。
此時此刻的呂永昌,正出神地望著舷窗外那個絢麗多彩的黑洞。
黑洞周圍絢麗的吸積盤並沒有吸引他的目光。
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吸積盤中央區域。
那裏便是黑洞的“本體”,準確地來說,是黑洞視界內部。
因為光線無法從其中逃脫,在外界看來,視界內部一片漆黑,發生在其中的事,永遠不會被外界觀察到。
而在視界附近,則是扭曲到極致的引力透鏡效應。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他開始沉迷上了這種觀察黑洞的感覺。
和其他一眼能看清楚的星體相比,黑洞這種肉眼不可見的天體,往往意味著著更多的真相和秘密。
看著那不可探查的黑洞,呂永昌隻感覺腦海中有無數難以捉摸的靈感在緩緩升騰。
“教授,檢測到黑洞探測器傳迴了最新數據。”
電子合成音響起的同時,一幅全息投影在辦公桌上方自動展開:“黑洞探測器已經成功抵達預定區域。”
呂永昌緩緩從舷窗處收迴自己的目光,看向辦公桌上方的全息投影。
看著投影中的數據,他那雙有些茫然的雙眼中再一次有了焦點。
欣喜的光芒從其中升騰而起。
他快速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仔細地看向投影中那宛如擠牙膏一般緩緩跳動的數據。
最開始的數據並沒有多大的價值。
無非就是匯報探測器的位置信息以及對應的時間。
他輕描淡寫地瞥了一眼。
果然,和一開始的計算結果相同,每一秒的信息,艦隊都需要花六分鍾時間進行接收。
他手指輕輕地敲擊在辦公桌上。
“噠,噠,噠……”
一個個字符在全息投影中緩緩跳動,逐漸匯聚成一串串有實際意義的數據。
“引力強度已經足夠了。”
呂永昌眼神微動,低聲喃喃道:“時空曲率已經足夠龐大,接下來,就該嚐試尋找所謂的引力子了。”
ps:過年比較忙,存稿也用完了……所以還是一更,抱歉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