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牛縣裏,能深刻的體會到什麽是國泰民安,民風淳樸。


    華淵夫婦來到了薛丁善的酒樓,小夥計笑嗬嗬的迎上來:“客官,用飯嗎?”


    “嗯,臨窗的雅間開一個。”華淵說。


    小夥計笑嗬嗬的說了句:“好嘞。”迴頭揚聲對二樓喊了句:“二樓雅間,客人兩位。”


    夫妻二人上樓,臨窗的雅間布置的極其雅致,屏風隔開裏外兩間,外間擺著圓桌方凳,裏間臨窗是坐榻,榻上有桌,桌上棋盤和茶具都有,小夥計送進一壺水,一罐茶,笑嗬嗬的擦著桌子:“客官,吃點兒什麽?”


    “拿手菜上幾個吧。”華淵說。


    小夥計挑開小火爐裏的炭火,笑道:“實不相瞞,東家有個規矩,要看人點菜,不能糟蹋了,客官是請客還是就二位啊?”


    華夫人問:“怎麽還有這規矩?”


    “這位夫人有所不知,咱們青牛縣以前遭過大難,那會兒受過苦的人都格外珍惜糧食和吃喝之物,我們東家才有了這樣的是規矩,為的是讓客官能吃好,少花錢也少浪費。”小夥計笑嗬嗬的說。


    華夫人來了興致,問:“聽說當年多虧皇後娘娘拿了方子出來,才救了許多人,這事兒是真是假?”


    “真的!真的!當年我親眼看到皇後娘娘給人治病,我娘每每提起都要落淚,那會兒太苦了,愚穀村人吃人的事情鬧的很大,別的地方也有這情況,要不是皇後娘娘和薛郎中,咱們青牛縣沒有多少人能活下來了,後來我們東家還得了皇後娘娘的點撥,如今青牛縣和永固縣的豬肉,是整個大乾最好吃的,這都是皇後娘娘的功勞呢。”小夥計唏噓不已。


    華夫人點了點頭:“既是如此,那就兩葷兩素,素菜隨便,葷菜就吃豬肉吧。”


    “好嘞。”小夥計行禮往外走,走了兩步迴頭:“客官先品茶,這茶若是大壺先沏上的,味道就容易老,菜馬上送到。”


    等小夥計出門,華夫人才說:“要我看啊,這當地百姓對皇後娘娘的崇敬可真不低。”


    “還給建了生祠,迴頭咱們去看看。”華淵用沸水洗茶,再泡茶,遞給華夫人一盞茶:“倒是少見,酒樓不準多點菜,這薛丁善也是個心量頗高的人。”


    兩個人吃飽喝足離開酒樓,往生祠去。


    到了生祠門口,華淵負手而立的打量著眼前的生祠,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生祠的位置極好,是青牛縣的眾善之地,門前榕樹上掛著紅絲帶,進去是跪拜的人絡繹不絕。


    “民心所向可得天下,這位是皇後娘娘真是不尋常。”華淵說。


    華夫人點了點頭:“咱們迴去吧。”


    迴去之前,兩個人還到愚穀村走了一圈,雞犬相聞的愚穀村,處處都透著祥和。


    當兩個人迴到明珠城的時候,再次關到了自己的院子裏開始推演。


    這一次推演之後,華淵把一家人叫到了一起。


    “我們要去太溪府。”華淵說:“不用舉家搬遷,我帶著靖遠和靖銘去,快則三年,慢則五年,才能迴來。”


    華金娘脫口而出:“爹,出大事了嗎?”


    “沒有,是咱們家的一步運,必須得走,你們留在明珠城好好生活就行,若是有事盡可求助石靈均石大人。”華淵說。


    在華家,這樣說了就是要這麽做了,並不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隻是安排一下。


    華淵帶著兩個兒子離開明珠城直奔太溪府,到了太溪府投靠倒潘玉虎手底下,這可讓潘玉雙高興壞了,原本還想讓皇上出麵請華家人出手,沒想到華家人主動來了。


    沿海布奇門遁甲的局是非常不容易的,可利用的東西太少,父子三人乘船出海,沿著海岸線的地圖開始查看。


    已近秋,太溪府和常春府中間的商賈聚集地興旺的很,各種買賣鋪子都在積極的準備一年一度的商會,從海產到珍珠,再到各種副產品,每年都會在初秋的時候迎來全國各地的商賈。


    這些商賈會帶著太溪府的這些特產迴到來處,讓大乾各地的人都能吃到和用到太溪府的海產和珍珠。


    一艘船從海上來,船舷處站著的人手裏拿著單筒的望遠鏡,打量著太溪府碼頭。


    “駐軍很多,繞行。”一臉絡腮胡子的他吩咐身邊的人,身邊的人立刻吩咐下去,船緩緩地調整方向,在遠離太溪府駐軍碼頭的地方靠岸。


    高大的船剛到渡口就引起了百姓的注意,有人立刻往市舶司去送信兒,很快潘玉雙帶著露娜來到了渡口。


    船上的人穿著特別,褲子很瘦衣服很短,頭發是半長不長披散開的,臉上長絡腮胡子的人很多,金發碧眼,一口百姓聽不懂的番邦話。


    “這些人你認識嗎?”潘玉雙問露娜。


    露娜若有所思:“應該是嬴稷島人,他們善鑄造,不過我來的時候還太小,不知道太多。”露娜說。


    潘玉雙讓露娜過去和這些人打招唿,她站在遠處看著。


    露娜過去跟船上的人交流了好半天,一個穿著紅藍相間衣褲的人帶領著五六個人下船,跟在露娜身後往潘玉雙的方向來。


    潘玉雙身為市舶使,這些人到大乾來,勢必要做最全麵的記錄,雖然語言不通,但有露娜在,就沒什麽問題。


    如露娜所說,這些人來自嬴稷島,是遠行的商人,帶來了望遠鏡和一些金銀器皿,互通有無。


    潘玉雙讓人去請潘玉竹和蓮娜過來,做買賣這種事情她不擅長。


    這艘船在海邊停靠了一個月才離開,留下了許多金銀器物,帶走了鹽、海產品和大量的糧食。


    送走這些人,潘玉雙和潘玉竹坐在一起,拿出來海事圖在上麵找到了嬴稷島,嬴稷島距離大乾最近,半年就可以到這裏,同時嬴稷島也是海外十島中最大的島嶼,除此之外知之甚少。


    “二姐,我想帶人出海,去海外看看。”潘玉竹說。


    潘玉雙點了點頭:“確實該出去看看,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過你自己出去可不行,等我寫了奏折再說。”


    蓮娜和露娜悄悄地互相看了對方一眼,興奮之情難以掩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蘇芸暖陸懷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含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含香並收藏蘇芸暖陸懷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