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元義因問賈環何在, 賈環這才上前下拜:“學生賈環,叩謝陛下隆恩!”
賈環能考中進士, 他自覺已經是鴻星高照了,要論文采, 他自覺是遜於一些幾十歲的老舉人的。在詩詞上等於“作弊”,經義上卻是實打實的背熟, 而那些圍繞“仁”的八股文章,也有站在後世的眼光上看問題, 立意又迎合主考張博彥的儒法雙/修投機取巧。此時殿試, 更有開了掛,徒元義是重生之君, 知他是現代人。
所以,能被欽點為二甲傳臚, 怎麽能不高興?
皇帝再揭開了選中的三份一甲前三名的卷子。
“杭州府 陳廷敏,年二十五;洛陽府 蕭景雲, 年十九;濟南府 李寅,年三十九。”
三人出列拜謝,起身後, 大家看去,頭三名中居然有兩個不滿三十歲的。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中進士五十歲都不算老。但是人年輕, 報效朝廷的時間自然更長。
賈環才看到之前坐他左邊的那個絕世大帥哥正是“洛陽府蕭景雲”。
卻聽皇帝大笑道:“景雲, 你堂堂定中侯府世子, 竟然科舉入士,考出個一甲來,當真是天下奇聞呀!”
隻見那絕世大帥哥拜道:“臣家世代得沐君恩,自當報效朝廷,科舉明光正道,臣雖不才,也要勉力一試才甘心。”
皇帝龍心大悅,又見陳廷敏也是一表人才,李寅氣質儒雅,當下點李寅為狀元、陳廷敏為榜眼、蕭景雲為探花。
接著開始鴻臚寺官員唱名,一甲頭三名先在皇帝禦座前跪下,然後是賈環。殿試的結果,名次和春闈會試基本保持不變。
這倒是考中名次靠前的人要受累一些,多跪些時候,不過金榜題名時,新科進士們現在樂意多跪。
鴻臚寺官員唱名時,賈環才悄悄抬頭看了一眼皇帝,他實在是太好奇了。他是現代穿越者,從未見過皇帝,而這人若非蝴蝶效應會封了賈元春為賢德妃的人,後來還下旨抄了賈府。現在他又重用林如海,他也是他賈環要打工的老板,還有,他是辛秀妍的丈夫。
賈環對辛秀妍感情複雜,她畢竟是他曾經喜歡、感動和欣賞的女人,因為年輕時一個貧寒出身的人特有的敏感,得了刺激,把喜歡化為了怨恨。
賈環選擇和華珍珠在一起,是原於一種他自己難以言喻的苦悶。他和辛秀妍在一起太累了,因為她像男人一樣努力和聰明,她做事專注,可性子又十分瀟灑。大多數的女人喜歡他的名校畢業和自己的成就卻多少介意他出身貧寒沒有背景根基,但隻有辛秀妍能和他爸爸吃飯聊天聊兩小時,有耐心聽他說著方言和鄉間瑣事。
他和辛秀妍分手都還遭到他爸爸的嚴厲責罵,隻不過他當時也有苦說不出,那種現代人的精神肉體的苦惱,無法和一個普通的純樸農民說得很清楚。
賈環是後悔的,他當年追辛秀妍將自己包裝偽裝得太好了,而辛秀妍也是初戀,她在男女之事上還很天真,他裝習慣了,反而壓抑了自己“凡人”人性的一麵。
最後,他自己出軌了,他不想和她過了,盡管在出軌前後,他對她並不是完全沒有感情,麵對辛秀妍對他的鄙視,當時他心中積累的怨恨無法控製。
一個男人總是有劣根性,特別是懷著吊絲心理的男人,總希望女人離開他後就後悔,女人離開他後再找的男人遠不如他。
今生的邢岫煙傍上重生林如海(賈環誤以為的),又入了宮竟成為寵冠後宮的“宸貴妃”。他知道這男人的身份是至尊了,但想也許皇帝是個矮挫醜、土肥圓。
但是他看到端坐於高堂龍椅上的男子,身穿在漢式基礎上發展改進的更加精美講究的天子冕服,不但雍容威儀,長得還難以言喻的風華絕代、風流倜儻。皇帝的五官深刻,龍眉鳳目,精氣神均與常人不同,便是那蕭景雲之驚為天人的俊美也壓不住皇帝容光風采之盛。
忽見皇帝似朝他看了一眼,這一眼帶著帝王的威懾和滲到他的骨子裏冰冷,他忙垂首,聽鴻臚寺官員唱名,後續的進士依次入列跪倒。
賈環心中卻感慨萬千。
皇帝竟然是這樣的年輕瀟灑的絕世美男子?辛秀妍隻怕心中得意了吧,她肯定極喜歡皇帝了,找個比他更好的。
徒元義其實也在觀察賈環,他知道他是穿越者,還是有能力和見地的,如果利用得好,對於他“改變曆史”的抱負是有好處的。當年留他抱著辛秀妍的大腿穿來,也是想給曆史慘淡的走向加上個變數,隻是他沒有想到重新為人,七情六欲日重,自己會這麽介意辛秀妍的“前任”。
徒元義不是很明白“男朋友”這種角色,當年辛秀妍為了遷就他的理解說的也是“未婚夫”。在這個時代,未過門的妻子也算是夫家的人了,除非是被退了親,而退了親的女人是很被人嫌棄的。
但見賈環也堪稱是少有的俊秀,隻不過是年紀尚幼,徒元義有些壓不住的醋意,心想:原來秀秀從前竟喜歡這種類型的,比朕差遠了,什麽眼光。秀秀素來眼神不好,且讓她瞧瞧她從前的“未婚夫”也隻是他手中的一顆棋子,跪倒在他的麵前。
這種想法,他當然隻是瞬間劃過心頭,麵上看不出任何跡象來。
接受新科進士們的朝拜,徒元義令明日一早,一甲三名跨馬遊街,而新科進士也有一兩個月時間等待朝廷吏部的安排差事。
這其中自然也有點門道,有關係的要跑關係,自己的親朋師長也好幫忙走動了。一科進士達兩百多人,通常是三年一科,也是有許多運氣不好關係差的進士一直等不到差事的。
徒元義宣布退朝,當先在百官和新科進士們的恭送下離去,新科進士得見天顏,心下還是非常景仰皇帝的。其實古人比現代人更“顏狗”,至少現代沒有毀容殘疾不得高考這一條。徒元義相貌絕代,儀態完美,正是古代顏狗們心目中的“明君之相”。
……
石家主仆上下早就準備了鞭炮,但石聰之前春闈中了進士八十八名,而石禮也許也有點運氣成份,苦讀多年,終於中了進士兩百六十四名,若是再差兩名,可就名落孫山了。
這對石家可是天大的喜事,如今石家第三代不會隻有石睿一人中進士了,兄弟三人又可互助,展示興旺之象。石家三代有兄弟七人,大房的石禮已經中進士,石禮同胞弟弟石信現在也是加入了瓊海商行;二房的三兄弟,石溫一個跑了海商,石勇一個舉人功名當了地方的縣丞小官,還有一個石智卻是喜歡書畫不愛科舉。
石聰和石禮出宮乘了馬車迴到石禮,守門仆從見了馬上點燃了鞭炮,啪啪聲響。
石柏、石張氏帶著石睿、石慧、剛放出佛堂的石婉兒及府中諸多下人都迎在門口,兩人一迴來就簇擁了進去。
石聰、石禮在慶祝家宴上說起殿試種種事情,十分興奮,石聰殿試名次倒還是八十八名,但石禮還有幾分索然,他是兩百六十五名,可見春闈時是險得很了。
石禮不由得說:“多虧了慧妹妹的一番心意,不然隻怕為兄此次難以高中。”
石禮都不由得迷信起來,不過人有時運氣也真的很重要,就說宋代柳永,前明唐寅,也並非無才之人,尚且中不了進士。
石婉兒忽道:“爹爹,婉兒可是一直在佛堂為你祈福呢。”
石禮微笑道:“婉兒也有功勞。”
石婉兒早前放出來,但是她還來不及向石禮告狀,因石禮後來中進士要準備殿試。此時,石婉兒說起她在佛堂祈福石張氏一刻不放她出來,在佛堂吃不好睡不好的事來,石禮也神情怪異。
石張氏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任石婉兒表示自己的可憐兼告自己的狀。石柏父子三人加上石慧這個小女兒神情都很怪異。
石禮素來覺得唯一的女兒可憐,他又一心讀書,不通女子後院之事,一時還任她說著沒反應過來,待到她越裝可憐越顯示出石張氏的刻薄,不一碗水端平,又展示出石慧這個同是石家女兒的姑姑和她過的是兩種日子。
石禮這才喝斥住了,臉色十分難看,麵含歉意看向石張氏:“嬸娘,婉兒年幼不懂事,還請您海涵,迴頭我一定教訓她。”
石婉兒委屈地叫道:“爹爹~~”
石禮雖然心憐女兒,到底分得清輕重,還狠狠瞪了她一眼。
石張氏歎道:“明儀(石禮表字),非是嬸娘不肯教她,嬸娘已是教不了婉兒了,隻怕是有負大嫂所托。咱們一筆寫不出兩個石字,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這教導婉兒的責任,嬸娘實在擔不起。你若不送她去瓊州養在大嫂膝下,還是早日續弦,讓她母親教導吧。”
石禮起身,朝石張氏行了一個揖手禮,說:“嬸娘勞累,如今婉兒已快將金釵之年,無論如何是無法送去瓊州的。續弦之事……侄兒也還需勞煩嬸娘,侄兒雖隻知苦讀詩書不通庶務,卻也不是不通事理之人,還請嬸娘多擔待。”
石張氏也隻是借此讓他看清石婉兒是何等性子了,表明一個態度。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石字,總不能她小小年紀,家族就全放棄她。但是石婉兒來後,她和石慧會受到的委屈也要讓石禮看到,雖是同族,到底分家了。她們受的委屈這些情大房是要欠下的,而石婉兒難教石禮也親眼看到了,她說她教不會讓石禮送迴瓊州去,石禮不送迴去,今後再出什麽不體麵的事,可也怪不到她頭上來了,大房也不好因此壞了兩房和氣。
石張氏其實甚為精明,她一再教育石婉兒,先用好東西安撫,再細細講道理,又將她的奶娘打發了,她仍是這種性子和眼皮,可說是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人的性子天生和後養都有關係。石婉兒天生性子不怎麽樣,後天又有那眼皮淺的奶嬤嬤一再教導“不要吃虧的無賴技巧”那裏是一時之間能改得過來的?
石婉兒見父親如此,臉色不禁慘白,她在佛堂受的苦,叔祖母還狠心放了她的奶娘去莊子裏,父親非但不疼愛自己幾分,反而向叔祖母賠禮而責怪她。但想石慧有的她都沒有,還不是欺負她沒有娘嗎,不由得更是嫉恨上了石慧。
賈環能考中進士, 他自覺已經是鴻星高照了,要論文采, 他自覺是遜於一些幾十歲的老舉人的。在詩詞上等於“作弊”,經義上卻是實打實的背熟, 而那些圍繞“仁”的八股文章,也有站在後世的眼光上看問題, 立意又迎合主考張博彥的儒法雙/修投機取巧。此時殿試, 更有開了掛,徒元義是重生之君, 知他是現代人。
所以,能被欽點為二甲傳臚, 怎麽能不高興?
皇帝再揭開了選中的三份一甲前三名的卷子。
“杭州府 陳廷敏,年二十五;洛陽府 蕭景雲, 年十九;濟南府 李寅,年三十九。”
三人出列拜謝,起身後, 大家看去,頭三名中居然有兩個不滿三十歲的。都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中進士五十歲都不算老。但是人年輕, 報效朝廷的時間自然更長。
賈環才看到之前坐他左邊的那個絕世大帥哥正是“洛陽府蕭景雲”。
卻聽皇帝大笑道:“景雲, 你堂堂定中侯府世子, 竟然科舉入士,考出個一甲來,當真是天下奇聞呀!”
隻見那絕世大帥哥拜道:“臣家世代得沐君恩,自當報效朝廷,科舉明光正道,臣雖不才,也要勉力一試才甘心。”
皇帝龍心大悅,又見陳廷敏也是一表人才,李寅氣質儒雅,當下點李寅為狀元、陳廷敏為榜眼、蕭景雲為探花。
接著開始鴻臚寺官員唱名,一甲頭三名先在皇帝禦座前跪下,然後是賈環。殿試的結果,名次和春闈會試基本保持不變。
這倒是考中名次靠前的人要受累一些,多跪些時候,不過金榜題名時,新科進士們現在樂意多跪。
鴻臚寺官員唱名時,賈環才悄悄抬頭看了一眼皇帝,他實在是太好奇了。他是現代穿越者,從未見過皇帝,而這人若非蝴蝶效應會封了賈元春為賢德妃的人,後來還下旨抄了賈府。現在他又重用林如海,他也是他賈環要打工的老板,還有,他是辛秀妍的丈夫。
賈環對辛秀妍感情複雜,她畢竟是他曾經喜歡、感動和欣賞的女人,因為年輕時一個貧寒出身的人特有的敏感,得了刺激,把喜歡化為了怨恨。
賈環選擇和華珍珠在一起,是原於一種他自己難以言喻的苦悶。他和辛秀妍在一起太累了,因為她像男人一樣努力和聰明,她做事專注,可性子又十分瀟灑。大多數的女人喜歡他的名校畢業和自己的成就卻多少介意他出身貧寒沒有背景根基,但隻有辛秀妍能和他爸爸吃飯聊天聊兩小時,有耐心聽他說著方言和鄉間瑣事。
他和辛秀妍分手都還遭到他爸爸的嚴厲責罵,隻不過他當時也有苦說不出,那種現代人的精神肉體的苦惱,無法和一個普通的純樸農民說得很清楚。
賈環是後悔的,他當年追辛秀妍將自己包裝偽裝得太好了,而辛秀妍也是初戀,她在男女之事上還很天真,他裝習慣了,反而壓抑了自己“凡人”人性的一麵。
最後,他自己出軌了,他不想和她過了,盡管在出軌前後,他對她並不是完全沒有感情,麵對辛秀妍對他的鄙視,當時他心中積累的怨恨無法控製。
一個男人總是有劣根性,特別是懷著吊絲心理的男人,總希望女人離開他後就後悔,女人離開他後再找的男人遠不如他。
今生的邢岫煙傍上重生林如海(賈環誤以為的),又入了宮竟成為寵冠後宮的“宸貴妃”。他知道這男人的身份是至尊了,但想也許皇帝是個矮挫醜、土肥圓。
但是他看到端坐於高堂龍椅上的男子,身穿在漢式基礎上發展改進的更加精美講究的天子冕服,不但雍容威儀,長得還難以言喻的風華絕代、風流倜儻。皇帝的五官深刻,龍眉鳳目,精氣神均與常人不同,便是那蕭景雲之驚為天人的俊美也壓不住皇帝容光風采之盛。
忽見皇帝似朝他看了一眼,這一眼帶著帝王的威懾和滲到他的骨子裏冰冷,他忙垂首,聽鴻臚寺官員唱名,後續的進士依次入列跪倒。
賈環心中卻感慨萬千。
皇帝竟然是這樣的年輕瀟灑的絕世美男子?辛秀妍隻怕心中得意了吧,她肯定極喜歡皇帝了,找個比他更好的。
徒元義其實也在觀察賈環,他知道他是穿越者,還是有能力和見地的,如果利用得好,對於他“改變曆史”的抱負是有好處的。當年留他抱著辛秀妍的大腿穿來,也是想給曆史慘淡的走向加上個變數,隻是他沒有想到重新為人,七情六欲日重,自己會這麽介意辛秀妍的“前任”。
徒元義不是很明白“男朋友”這種角色,當年辛秀妍為了遷就他的理解說的也是“未婚夫”。在這個時代,未過門的妻子也算是夫家的人了,除非是被退了親,而退了親的女人是很被人嫌棄的。
但見賈環也堪稱是少有的俊秀,隻不過是年紀尚幼,徒元義有些壓不住的醋意,心想:原來秀秀從前竟喜歡這種類型的,比朕差遠了,什麽眼光。秀秀素來眼神不好,且讓她瞧瞧她從前的“未婚夫”也隻是他手中的一顆棋子,跪倒在他的麵前。
這種想法,他當然隻是瞬間劃過心頭,麵上看不出任何跡象來。
接受新科進士們的朝拜,徒元義令明日一早,一甲三名跨馬遊街,而新科進士也有一兩個月時間等待朝廷吏部的安排差事。
這其中自然也有點門道,有關係的要跑關係,自己的親朋師長也好幫忙走動了。一科進士達兩百多人,通常是三年一科,也是有許多運氣不好關係差的進士一直等不到差事的。
徒元義宣布退朝,當先在百官和新科進士們的恭送下離去,新科進士得見天顏,心下還是非常景仰皇帝的。其實古人比現代人更“顏狗”,至少現代沒有毀容殘疾不得高考這一條。徒元義相貌絕代,儀態完美,正是古代顏狗們心目中的“明君之相”。
……
石家主仆上下早就準備了鞭炮,但石聰之前春闈中了進士八十八名,而石禮也許也有點運氣成份,苦讀多年,終於中了進士兩百六十四名,若是再差兩名,可就名落孫山了。
這對石家可是天大的喜事,如今石家第三代不會隻有石睿一人中進士了,兄弟三人又可互助,展示興旺之象。石家三代有兄弟七人,大房的石禮已經中進士,石禮同胞弟弟石信現在也是加入了瓊海商行;二房的三兄弟,石溫一個跑了海商,石勇一個舉人功名當了地方的縣丞小官,還有一個石智卻是喜歡書畫不愛科舉。
石聰和石禮出宮乘了馬車迴到石禮,守門仆從見了馬上點燃了鞭炮,啪啪聲響。
石柏、石張氏帶著石睿、石慧、剛放出佛堂的石婉兒及府中諸多下人都迎在門口,兩人一迴來就簇擁了進去。
石聰、石禮在慶祝家宴上說起殿試種種事情,十分興奮,石聰殿試名次倒還是八十八名,但石禮還有幾分索然,他是兩百六十五名,可見春闈時是險得很了。
石禮不由得說:“多虧了慧妹妹的一番心意,不然隻怕為兄此次難以高中。”
石禮都不由得迷信起來,不過人有時運氣也真的很重要,就說宋代柳永,前明唐寅,也並非無才之人,尚且中不了進士。
石婉兒忽道:“爹爹,婉兒可是一直在佛堂為你祈福呢。”
石禮微笑道:“婉兒也有功勞。”
石婉兒早前放出來,但是她還來不及向石禮告狀,因石禮後來中進士要準備殿試。此時,石婉兒說起她在佛堂祈福石張氏一刻不放她出來,在佛堂吃不好睡不好的事來,石禮也神情怪異。
石張氏一句話也沒有說,隻是任石婉兒表示自己的可憐兼告自己的狀。石柏父子三人加上石慧這個小女兒神情都很怪異。
石禮素來覺得唯一的女兒可憐,他又一心讀書,不通女子後院之事,一時還任她說著沒反應過來,待到她越裝可憐越顯示出石張氏的刻薄,不一碗水端平,又展示出石慧這個同是石家女兒的姑姑和她過的是兩種日子。
石禮這才喝斥住了,臉色十分難看,麵含歉意看向石張氏:“嬸娘,婉兒年幼不懂事,還請您海涵,迴頭我一定教訓她。”
石婉兒委屈地叫道:“爹爹~~”
石禮雖然心憐女兒,到底分得清輕重,還狠狠瞪了她一眼。
石張氏歎道:“明儀(石禮表字),非是嬸娘不肯教她,嬸娘已是教不了婉兒了,隻怕是有負大嫂所托。咱們一筆寫不出兩個石字,自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這教導婉兒的責任,嬸娘實在擔不起。你若不送她去瓊州養在大嫂膝下,還是早日續弦,讓她母親教導吧。”
石禮起身,朝石張氏行了一個揖手禮,說:“嬸娘勞累,如今婉兒已快將金釵之年,無論如何是無法送去瓊州的。續弦之事……侄兒也還需勞煩嬸娘,侄兒雖隻知苦讀詩書不通庶務,卻也不是不通事理之人,還請嬸娘多擔待。”
石張氏也隻是借此讓他看清石婉兒是何等性子了,表明一個態度。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石字,總不能她小小年紀,家族就全放棄她。但是石婉兒來後,她和石慧會受到的委屈也要讓石禮看到,雖是同族,到底分家了。她們受的委屈這些情大房是要欠下的,而石婉兒難教石禮也親眼看到了,她說她教不會讓石禮送迴瓊州去,石禮不送迴去,今後再出什麽不體麵的事,可也怪不到她頭上來了,大房也不好因此壞了兩房和氣。
石張氏其實甚為精明,她一再教育石婉兒,先用好東西安撫,再細細講道理,又將她的奶娘打發了,她仍是這種性子和眼皮,可說是龍生九子各不相同,人的性子天生和後養都有關係。石婉兒天生性子不怎麽樣,後天又有那眼皮淺的奶嬤嬤一再教導“不要吃虧的無賴技巧”那裏是一時之間能改得過來的?
石婉兒見父親如此,臉色不禁慘白,她在佛堂受的苦,叔祖母還狠心放了她的奶娘去莊子裏,父親非但不疼愛自己幾分,反而向叔祖母賠禮而責怪她。但想石慧有的她都沒有,還不是欺負她沒有娘嗎,不由得更是嫉恨上了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