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準吳玠、吳璘率部,速速入城!”趙吉高聲道:
“傳旨,讓吳玠、吳璘依朕之前布置的戰略而行!”
吳玠、吳璘奉旨率部準備入城時,與先前入城的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四路部人馬一樣,他們皆仰望見了威風凜凜、頂盔摜甲的趙官家正站興慶府西城樓上向他們招手歡迎,他們頓時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全軍士氣高漲,高唿道:
“官家威武,吾皇萬歲萬萬歲!”
“……”
一縷夕陽的餘暉灑在興慶府外城的西城牆上,城頭上早已替換成了數十麵宋軍的旗幟,在晚風中獵獵作響。
隨著吳玠和吳璘兄弟倆率領其精銳人馬入城,實行內外夾擊攻打夏京興慶府尚未攻破的五個外城門的兵馬,已經全部到位。
趙吉站在城上,目送迅速入城的吳玠和吳璘部人馬,他對身邊的鄆王趙楷、康王趙構、偏將楊再興,及一眾皇城司親從官,高聲道:
“嶽飛率部攻打下了興慶府的西城,當記首功!如此,才使得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部人馬入城,便可從城內去攻城尚未攻破的夏京東城一門、北城二門、南城二門。”
“朕要告訴爾等,敵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朕觀我大宋各部入城將士們,士氣高漲、戰意正盛,立功之心急切,我軍各部必能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攻破整個興慶府外城的各個城門!到了那時,興慶府內的皇城大院,何愁不破之乎?”
趙楷和趙構立即躬身抱拳,紛紛高唿道:
“父皇英明神武……”
“父皇雄才大略……”
楊再興和一眾皇城司親從官皆對趙官家讚佩不已,紛紛高喊道:
“官家英明神武……”
“官家禦駕親征,我軍定能勢如破竹……”
趙吉嘴角上揚,微微一笑,這是對滅夏戰局盡在掌握的自信,也是對麾下將士們英勇無畏的讚許。
隨著韓世忠等各路宋軍按照趙官家之前精心布置的戰術,如同潮水般湧入這座曾經堅不可摧的西夏國都興慶府城內,每一支入城的宋軍都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在立國百年的西夏國心髒——京城興慶府城內做著切片式的內、外科手術。
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宋軍人馬入城後,喊殺聲、馬蹄聲、遇到城內的數支小股夏軍時交戰的兵器碰撞聲、宋軍碾壓式的殺伐聲、夏軍痛苦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嚇得城內的百姓拚命跑迴家中,閉戶不敢出門半步……
包括先攻入興慶府西城的嶽飛在內,以及後入西城內的五路宋軍將領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他們早在宋軍攻克了夏國西京西平府後改名興州時,就被禦賜了一張興慶府城的地圖。
趙官家讓他們將此地圖上的興慶府城內通往南北各二門、東西各一門的主要街道,熟記於心,他們皆做到了。
還有趙官家還賜給了他們指南針,並賜給他們每路入城宋軍數名熟悉興慶府城內道路的俘虜,做為帶路者。如此一來,韓世忠等五路兵馬根本不會迷路,他們急馳在興慶府城內縱橫交錯的寬闊街道,紛紛向各自奉旨所要攻打的城門方向迅速前進……
……
吳階、吳璘部宋軍入城不久,劉光世率部也趕到了興慶府的西城門外。
此時,劉光世立馬於護城河岸邊,仰望著西城上雄姿英發的趙官家,他很慚愧地在馬上向趙官家抱拳遙拜,扯破嗓子高唿道:
“微臣光世此戰中隻押著俘虜李察哥、敵將李良畏屍體在城外遊行勸降敵部,奈何興慶府城上的夏軍頑固不化,未有主動出城投降者。微臣光世寸功未立,無顏麵見官家啊!”
站在西城樓上的趙吉,對於城下百餘步遠劉光世的高喊聲,他將就能聽得清。
“哈哈哈……”趙吉大笑後,風輕雲淡道:
“劉愛卿或許不知,朕所設計出此等‘宣傳戰’之厲害!”
“朕觀劉愛卿不適合率部打攻城之戰,更適合打宣傳戰!”
“劉愛卿的宣傳戰打得好,已立下了大功!”
“劉愛卿率部在興慶府城外遊行,再通過你部黨項族降兵降將對守城夏軍高喊,宣傳朕對願意主動投降的夏國兵將的優待政策;雖未能讓其立即主動出城投降,但已動搖了興慶府各城守軍的軍心,令夏敵士氣大減。必然有利於朕的大宋各路官軍接下來進行的內外夾擊之戰,也必會讓更多夏軍迅速棄暗投明、早日歸降於朕!”
趙吉說出這些話的同時,還沒有說出口的心裏話是:以朕這位穿越者所知,你劉光世在曆史上根本不適合打像攻城克堅這樣的硬仗,搞不好你落了下風時,你再帶頭撤軍跑路了,那將折損我大宋官軍的士氣。而你搞勸敵歸降的宣傳戰,屬實有一套……
剛剛趙吉所說出的話,並不像城下的劉光世那樣為了城上的趙官家能聽清而扯破嗓子高喊。
趙吉的話,被手下傳旨官帶下城,向城下的劉光世宣官家口諭。
劉光世聽完傳旨官帶來的趙官家的口諭後,便恍然大悟,對趙官家讚佩不已……
“微臣劉光世,願再為官家分憂,入城直逼西夏皇城外,繼續以宣傳戰,動搖夏敵軍心!”劉光世主動請命,語聲堅定有力。
傳旨官跑迴西城之上,將劉光世想率部入城,續繼對西夏皇城守軍打宣傳戰的請求,啟奏給了趙官家。
趙吉一揮手,準其奏請,讓其率部入城,繼續按其既定方案去打宣傳戰……
傳旨官再次跑下西城,向劉光世部宣旨……
劉光世得旨後,立刻率領本部人馬,押著綁著俘虜西夏晉王李察哥和懸掛西夏大將李良輔屍體的樓車過護城河,向被炮彈炸毀的西城門行去。
劉光世抬頭仰望城樓上的趙官家,心中敬佩無比,其部兵將入城之際,高唿:
“官家聖明英武,吾皇萬歲萬萬歲……”
劉光世率領麾下兵馬,浩浩蕩蕩地穿過了興慶府的城門,沿街道向西夏皇城的方向進發。沿途之上,依趙官家先前製定的宣傳策略,其部的漢族兵將和黨項兵將,交替用漢語和黨項語高聲喊話道:
“大宋皇帝趙官家禦駕親征,已破興慶府西城!”
“趙官家聖明仁義,絕不亂殺無辜之人。”
“我大宋官軍奉趙官家聖旨,與興慶府城內的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我大宋皇帝趙官家聖明,向興慶府城內官、史、兵、將承諾:投降者不殺,保留原職;立功者重賞!”
“若興慶府城內之人敢與我大宋官軍負隅頑抗,定斬不饒,連坐其族!”
“看看爾等那西夏晉王李察哥,被俘後拒不投降的後果,他已經落得個‘人彘’般的可悲下場!”
“再看看爾等那西夏的大將李良輔,不識時務,螳臂當車,其已戰死,落得個暴屍示眾的可憐下場!”
“如今,爾等西夏偽帝李乾順,已被‘天雷’擊斃!”
“偽帝李乾順的皇冠和禦駕馬車,已在我軍遊行隊伍前例,爾等可觀之!”
“爾等的偽帝已死,爾等何必再為這個已經覆滅的西夏王朝賣命呢?”
“……”
劉光世部奉旨,行進的路上就這樣喊,雖然那些沿街的西夏百姓們都躲進了屋子裏,但是依然能聽到屋外街道上的宋軍喊話聲,他們雖然渴望趙官家真的能像宋軍所喊出的那樣聖明仁義,不亂屠殺他們,但是他們依然不敢出屋。
……
此時,嶽飛率部用禦賜的火炮,已經成功轟碎了西夏皇城的正門,裏麵露出了堆積如山的大石塊。
顯然,皇城內的西夏守軍在見到夏皇重傷而迴後,又聽聞到了國都外城外麵的宋軍攻城勢急,他們便拆屋搬石,臨時把皇城的各個城門從裏麵給堆堵封死了……
而守皇城者,是非常忠於夏皇的禦林軍和先前抽調來的一部精銳禁軍,他們麵對嶽飛部兵將的輪番進攻,進行著拚死的抵抗。
皇城上的亂箭如雨向下射來,封鎖著嶽飛部的攻城……
然而,已得趙官家聖旨的嶽飛,在試探性地向西夏皇城進攻了三輪後,便按趙官家的聖意,暫時隻圍而不攻,以待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宋軍人馬從內部攻陷外城各城門後,折返來援時,再一同強攻興慶府內已經孤島般的西夏皇城大院。
突然,嶽飛部的身後,傳來劉光世部交換著用漢語和黨項語的勸夏敵投降的高喊聲:
“我大宋皇帝趙官家聖明,向興慶府城內官、史、兵、將承諾:投降者不殺,保留原職;立功者重賞!”
“若興慶府城內之人敢與我大宋官軍負隅頑抗,定斬不饒,連坐其族!”
“……”
嶽飛聽到將門二代劉光世部已至其部身後,他眉頭一皺,心中不免生出些許膈應。
‘嶽某苦盼戰力強的援軍未到,將門紈絝二代劉光世部的這群烏合之眾,倒是先到了!’
“唉!”嶽飛長歎一聲。
劉光世部來到了興慶府的皇城外,超過了嶽飛部的陣地,來到陣前,他們加大聲音繼續用漢語和黨項,交替著齊聲高喊起來:
“看看爾等那西夏晉王李察哥,被俘後拒不投降的後果,他已經落得個‘人彘’般的可悲下場!”
“再看看爾等那西夏的大將李良輔,不識時務,螳臂當車,其已戰死,落得個暴屍示眾的可憐下場!”
“如今,爾等西夏偽帝李乾順,已被‘天雷’擊斃!”
“偽帝李乾順的皇冠和禦駕馬車,已在我軍遊行隊伍前例,爾等可觀之!”
“爾等的偽帝已死,爾等何必再為這個已經覆滅的西夏王朝賣命呢?”
劉光世立功心切,率本部續繼向西夏皇城一百五十步遠處進發……
嶽飛叫著劉光世的字,高喊提醒道:“平叔兄,不可再率部向前了!小心敵軍箭矢。”
“嗤~~”劉光世嗤笑一聲,不理嶽飛的提醒。
他反而一馬當先,並小聲催促其部身邊的兵將道:
“別聽那毛頭小子之言,麵前西夏皇宮的主城門已碎,隻剩下些許亂石堆放在那裏,若是吾部一湧而上,幾下便可搬挪、推倒那堵門的石堆!”
“吾若率部,衝進西夏皇宮,俘虜重傷的夏皇李乾順和其美豔的皇後耶律南仙,獻與趙官家,定是首功一件!”
劉光世所部的兵將皆是跟了他數年乃至十年之人,他們深信其言不假。
若是真的如主將劉光世所言那樣,就是活生生從武狀元嶽飛手裏搶下了攻破興慶府皇宮的奇功了!到了那時,主將劉光世得首功,吾等也能跟著沾光得到交功,足可封妻蔭子了!
他們都是些老兵油子,知道向前衝攻城會有些危險的,但是,他們在一路之上盡當宣傳隊員了,看到了聽到的其它各路宋軍的戰績,無論是否硬仗,基本上都是平推、碾壓式地戰勝各路夏軍。
因些,劉光世及其部兵將皆認為,趙官家帶出伐夏的各路宋軍的戰力絕對強大,這自然也包括他劉光世部的兵將了。
之前,趙官家讓劉光世率部當宣傳隊,其部將軍兵微有怨詞,認為失去了立大功的良機。
現在,龜縮在西夏皇宮內城裏的夏軍,能有多少人?自然沒有守國都興慶府外城的夏軍多吧?
西夏國都的外城都破了,那西夏京城的皇宮還不是危如累卵嗎?
咱們劉將軍手下的兵將,攻打外城可能費勁,現在要攻打西夏皇宮內城的軟仗,就仿佛是在奄奄一息的百歲老人胸口捅一刀那樣,這還不易如反掌嗎?
故此,劉光世暫時把趙官家交待給他的宣傳戰之策拋在腦後,他下令:
“我部向前齊衝,攻下西夏皇城!”
“遵令!”
“遵令!”
“衝啊!”
“殺啊!”
“衝啊!”
“嗖嗖嗖……”
“嗖嗖嗖……”
“啊?!”已至皇城下百步內的劉光世,在戰馬上驚叫一聲。
為了搶功的劉光世在敵城前一馬當先,差一點被亂箭射中,他急忙用手中長槍格擋箭矢的同時,他用右腳跟迴踢胯下戰馬的腹部。
戰馬嘶鳴了一聲,立即領會主人之意,它向左調轉馬頭,向後急退狂奔……
與此同時,後麵了陣的嶽飛,大唿一聲道:
“平叔兄不可急退,小心背後那亂箭!”
“駕!”嶽飛提槍催馬,急奔向前,去救劉光世……
“傳旨,讓吳玠、吳璘依朕之前布置的戰略而行!”
吳玠、吳璘奉旨率部準備入城時,與先前入城的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四路部人馬一樣,他們皆仰望見了威風凜凜、頂盔摜甲的趙官家正站興慶府西城樓上向他們招手歡迎,他們頓時充滿了必勝的信念,全軍士氣高漲,高唿道:
“官家威武,吾皇萬歲萬萬歲!”
“……”
一縷夕陽的餘暉灑在興慶府外城的西城牆上,城頭上早已替換成了數十麵宋軍的旗幟,在晚風中獵獵作響。
隨著吳玠和吳璘兄弟倆率領其精銳人馬入城,實行內外夾擊攻打夏京興慶府尚未攻破的五個外城門的兵馬,已經全部到位。
趙吉站在城上,目送迅速入城的吳玠和吳璘部人馬,他對身邊的鄆王趙楷、康王趙構、偏將楊再興,及一眾皇城司親從官,高聲道:
“嶽飛率部攻打下了興慶府的西城,當記首功!如此,才使得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部人馬入城,便可從城內去攻城尚未攻破的夏京東城一門、北城二門、南城二門。”
“朕要告訴爾等,敵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
“朕觀我大宋各部入城將士們,士氣高漲、戰意正盛,立功之心急切,我軍各部必能以雷霆萬鈞之勢,迅速攻破整個興慶府外城的各個城門!到了那時,興慶府內的皇城大院,何愁不破之乎?”
趙楷和趙構立即躬身抱拳,紛紛高唿道:
“父皇英明神武……”
“父皇雄才大略……”
楊再興和一眾皇城司親從官皆對趙官家讚佩不已,紛紛高喊道:
“官家英明神武……”
“官家禦駕親征,我軍定能勢如破竹……”
趙吉嘴角上揚,微微一笑,這是對滅夏戰局盡在掌握的自信,也是對麾下將士們英勇無畏的讚許。
隨著韓世忠等各路宋軍按照趙官家之前精心布置的戰術,如同潮水般湧入這座曾經堅不可摧的西夏國都興慶府城內,每一支入城的宋軍都如同一把鋒利的手術刀,在立國百年的西夏國心髒——京城興慶府城內做著切片式的內、外科手術。
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宋軍人馬入城後,喊殺聲、馬蹄聲、遇到城內的數支小股夏軍時交戰的兵器碰撞聲、宋軍碾壓式的殺伐聲、夏軍痛苦的慘叫聲交織在一起,嚇得城內的百姓拚命跑迴家中,閉戶不敢出門半步……
包括先攻入興慶府西城的嶽飛在內,以及後入西城內的五路宋軍將領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他們早在宋軍攻克了夏國西京西平府後改名興州時,就被禦賜了一張興慶府城的地圖。
趙官家讓他們將此地圖上的興慶府城內通往南北各二門、東西各一門的主要街道,熟記於心,他們皆做到了。
還有趙官家還賜給了他們指南針,並賜給他們每路入城宋軍數名熟悉興慶府城內道路的俘虜,做為帶路者。如此一來,韓世忠等五路兵馬根本不會迷路,他們急馳在興慶府城內縱橫交錯的寬闊街道,紛紛向各自奉旨所要攻打的城門方向迅速前進……
……
吳階、吳璘部宋軍入城不久,劉光世率部也趕到了興慶府的西城門外。
此時,劉光世立馬於護城河岸邊,仰望著西城上雄姿英發的趙官家,他很慚愧地在馬上向趙官家抱拳遙拜,扯破嗓子高唿道:
“微臣光世此戰中隻押著俘虜李察哥、敵將李良畏屍體在城外遊行勸降敵部,奈何興慶府城上的夏軍頑固不化,未有主動出城投降者。微臣光世寸功未立,無顏麵見官家啊!”
站在西城樓上的趙吉,對於城下百餘步遠劉光世的高喊聲,他將就能聽得清。
“哈哈哈……”趙吉大笑後,風輕雲淡道:
“劉愛卿或許不知,朕所設計出此等‘宣傳戰’之厲害!”
“朕觀劉愛卿不適合率部打攻城之戰,更適合打宣傳戰!”
“劉愛卿的宣傳戰打得好,已立下了大功!”
“劉愛卿率部在興慶府城外遊行,再通過你部黨項族降兵降將對守城夏軍高喊,宣傳朕對願意主動投降的夏國兵將的優待政策;雖未能讓其立即主動出城投降,但已動搖了興慶府各城守軍的軍心,令夏敵士氣大減。必然有利於朕的大宋各路官軍接下來進行的內外夾擊之戰,也必會讓更多夏軍迅速棄暗投明、早日歸降於朕!”
趙吉說出這些話的同時,還沒有說出口的心裏話是:以朕這位穿越者所知,你劉光世在曆史上根本不適合打像攻城克堅這樣的硬仗,搞不好你落了下風時,你再帶頭撤軍跑路了,那將折損我大宋官軍的士氣。而你搞勸敵歸降的宣傳戰,屬實有一套……
剛剛趙吉所說出的話,並不像城下的劉光世那樣為了城上的趙官家能聽清而扯破嗓子高喊。
趙吉的話,被手下傳旨官帶下城,向城下的劉光世宣官家口諭。
劉光世聽完傳旨官帶來的趙官家的口諭後,便恍然大悟,對趙官家讚佩不已……
“微臣劉光世,願再為官家分憂,入城直逼西夏皇城外,繼續以宣傳戰,動搖夏敵軍心!”劉光世主動請命,語聲堅定有力。
傳旨官跑迴西城之上,將劉光世想率部入城,續繼對西夏皇城守軍打宣傳戰的請求,啟奏給了趙官家。
趙吉一揮手,準其奏請,讓其率部入城,繼續按其既定方案去打宣傳戰……
傳旨官再次跑下西城,向劉光世部宣旨……
劉光世得旨後,立刻率領本部人馬,押著綁著俘虜西夏晉王李察哥和懸掛西夏大將李良輔屍體的樓車過護城河,向被炮彈炸毀的西城門行去。
劉光世抬頭仰望城樓上的趙官家,心中敬佩無比,其部兵將入城之際,高唿:
“官家聖明英武,吾皇萬歲萬萬歲……”
劉光世率領麾下兵馬,浩浩蕩蕩地穿過了興慶府的城門,沿街道向西夏皇城的方向進發。沿途之上,依趙官家先前製定的宣傳策略,其部的漢族兵將和黨項兵將,交替用漢語和黨項語高聲喊話道:
“大宋皇帝趙官家禦駕親征,已破興慶府西城!”
“趙官家聖明仁義,絕不亂殺無辜之人。”
“我大宋官軍奉趙官家聖旨,與興慶府城內的父老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我大宋皇帝趙官家聖明,向興慶府城內官、史、兵、將承諾:投降者不殺,保留原職;立功者重賞!”
“若興慶府城內之人敢與我大宋官軍負隅頑抗,定斬不饒,連坐其族!”
“看看爾等那西夏晉王李察哥,被俘後拒不投降的後果,他已經落得個‘人彘’般的可悲下場!”
“再看看爾等那西夏的大將李良輔,不識時務,螳臂當車,其已戰死,落得個暴屍示眾的可憐下場!”
“如今,爾等西夏偽帝李乾順,已被‘天雷’擊斃!”
“偽帝李乾順的皇冠和禦駕馬車,已在我軍遊行隊伍前例,爾等可觀之!”
“爾等的偽帝已死,爾等何必再為這個已經覆滅的西夏王朝賣命呢?”
“……”
劉光世部奉旨,行進的路上就這樣喊,雖然那些沿街的西夏百姓們都躲進了屋子裏,但是依然能聽到屋外街道上的宋軍喊話聲,他們雖然渴望趙官家真的能像宋軍所喊出的那樣聖明仁義,不亂屠殺他們,但是他們依然不敢出屋。
……
此時,嶽飛率部用禦賜的火炮,已經成功轟碎了西夏皇城的正門,裏麵露出了堆積如山的大石塊。
顯然,皇城內的西夏守軍在見到夏皇重傷而迴後,又聽聞到了國都外城外麵的宋軍攻城勢急,他們便拆屋搬石,臨時把皇城的各個城門從裏麵給堆堵封死了……
而守皇城者,是非常忠於夏皇的禦林軍和先前抽調來的一部精銳禁軍,他們麵對嶽飛部兵將的輪番進攻,進行著拚死的抵抗。
皇城上的亂箭如雨向下射來,封鎖著嶽飛部的攻城……
然而,已得趙官家聖旨的嶽飛,在試探性地向西夏皇城進攻了三輪後,便按趙官家的聖意,暫時隻圍而不攻,以待韓世忠、曲端、張俊和楊忻中、王稟、吳階和吳璘這五路宋軍人馬從內部攻陷外城各城門後,折返來援時,再一同強攻興慶府內已經孤島般的西夏皇城大院。
突然,嶽飛部的身後,傳來劉光世部交換著用漢語和黨項語的勸夏敵投降的高喊聲:
“我大宋皇帝趙官家聖明,向興慶府城內官、史、兵、將承諾:投降者不殺,保留原職;立功者重賞!”
“若興慶府城內之人敢與我大宋官軍負隅頑抗,定斬不饒,連坐其族!”
“……”
嶽飛聽到將門二代劉光世部已至其部身後,他眉頭一皺,心中不免生出些許膈應。
‘嶽某苦盼戰力強的援軍未到,將門紈絝二代劉光世部的這群烏合之眾,倒是先到了!’
“唉!”嶽飛長歎一聲。
劉光世部來到了興慶府的皇城外,超過了嶽飛部的陣地,來到陣前,他們加大聲音繼續用漢語和黨項,交替著齊聲高喊起來:
“看看爾等那西夏晉王李察哥,被俘後拒不投降的後果,他已經落得個‘人彘’般的可悲下場!”
“再看看爾等那西夏的大將李良輔,不識時務,螳臂當車,其已戰死,落得個暴屍示眾的可憐下場!”
“如今,爾等西夏偽帝李乾順,已被‘天雷’擊斃!”
“偽帝李乾順的皇冠和禦駕馬車,已在我軍遊行隊伍前例,爾等可觀之!”
“爾等的偽帝已死,爾等何必再為這個已經覆滅的西夏王朝賣命呢?”
劉光世立功心切,率本部續繼向西夏皇城一百五十步遠處進發……
嶽飛叫著劉光世的字,高喊提醒道:“平叔兄,不可再率部向前了!小心敵軍箭矢。”
“嗤~~”劉光世嗤笑一聲,不理嶽飛的提醒。
他反而一馬當先,並小聲催促其部身邊的兵將道:
“別聽那毛頭小子之言,麵前西夏皇宮的主城門已碎,隻剩下些許亂石堆放在那裏,若是吾部一湧而上,幾下便可搬挪、推倒那堵門的石堆!”
“吾若率部,衝進西夏皇宮,俘虜重傷的夏皇李乾順和其美豔的皇後耶律南仙,獻與趙官家,定是首功一件!”
劉光世所部的兵將皆是跟了他數年乃至十年之人,他們深信其言不假。
若是真的如主將劉光世所言那樣,就是活生生從武狀元嶽飛手裏搶下了攻破興慶府皇宮的奇功了!到了那時,主將劉光世得首功,吾等也能跟著沾光得到交功,足可封妻蔭子了!
他們都是些老兵油子,知道向前衝攻城會有些危險的,但是,他們在一路之上盡當宣傳隊員了,看到了聽到的其它各路宋軍的戰績,無論是否硬仗,基本上都是平推、碾壓式地戰勝各路夏軍。
因些,劉光世及其部兵將皆認為,趙官家帶出伐夏的各路宋軍的戰力絕對強大,這自然也包括他劉光世部的兵將了。
之前,趙官家讓劉光世率部當宣傳隊,其部將軍兵微有怨詞,認為失去了立大功的良機。
現在,龜縮在西夏皇宮內城裏的夏軍,能有多少人?自然沒有守國都興慶府外城的夏軍多吧?
西夏國都的外城都破了,那西夏京城的皇宮還不是危如累卵嗎?
咱們劉將軍手下的兵將,攻打外城可能費勁,現在要攻打西夏皇宮內城的軟仗,就仿佛是在奄奄一息的百歲老人胸口捅一刀那樣,這還不易如反掌嗎?
故此,劉光世暫時把趙官家交待給他的宣傳戰之策拋在腦後,他下令:
“我部向前齊衝,攻下西夏皇城!”
“遵令!”
“遵令!”
“衝啊!”
“殺啊!”
“衝啊!”
“嗖嗖嗖……”
“嗖嗖嗖……”
“啊?!”已至皇城下百步內的劉光世,在戰馬上驚叫一聲。
為了搶功的劉光世在敵城前一馬當先,差一點被亂箭射中,他急忙用手中長槍格擋箭矢的同時,他用右腳跟迴踢胯下戰馬的腹部。
戰馬嘶鳴了一聲,立即領會主人之意,它向左調轉馬頭,向後急退狂奔……
與此同時,後麵了陣的嶽飛,大唿一聲道:
“平叔兄不可急退,小心背後那亂箭!”
“駕!”嶽飛提槍催馬,急奔向前,去救劉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