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耕社會,畝產便是一個王朝的命脈。


    從有記錄開始,中原的畝產一直在緩慢提升,與此同時,人口也跟著緩慢提升。


    而財富也跟著一起不斷提升。


    可以這麽說,糧食產量便是王朝興衰的決定性因素。


    陳彥想過許多種可能,比如說蔣慶之令人精細耕種,他為此問過老農,老農拍著胸脯說自己種了一輩子地,再精細的勞作最多增收幾升罷了。


    幾升,那就是個笑話!


    可現在誰是笑話?


    “不可能!”


    一個官員尖叫著衝了過去。


    呯!


    道爺的侍衛出手了,一腳就把這廝撂倒在邊上。


    “不能啊!”官員尖叫著,竟然繼續往前爬。


    “這是瘋了?”有人愕然問。


    “這廝據聞把家都典當了,換來的錢財盡數下注,賭長威伯輸。”知情者幸災樂禍的道。


    高一鳴哆嗦了一下,“陳侍郎,你下注了多少?”


    “不多,七千餘貫。”陳彥麵色慘白,“高學士,你呢?”


    “五千貫。”高一鳴的腿在打顫。


    這幾乎是二人家中所能動用的全部了。


    現在全都打了水漂。


    以後兒女婚嫁,家中大事兒到哪弄錢去?


    蔣慶之看著那些如喪考妣的官員,拿出藥煙,點燃後唏噓的道:“才一石三?”


    “一石三!”王以旂哆嗦了一下,“陛下,一石三呐!”


    道爺一直在發呆,被這聲喊驚醒了,他難掩興奮之色,“京師左近畝產不過一石一,一石三,增產了近乎於兩成。若是推行至天下,無需多,隻需增長一成……”


    嚴嵩老眼在閃光,仿佛無數錢財在裏麵聚集。作為首輔,他需要手中有錢糧才能調理陰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不是。


    若是大明畝產能提升一成,嚴嵩的腰杆子將會硬上幾分。


    “陛下,大喜啊!”老嚴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第一次認真的衝著蔣慶之說道:“長威伯此舉利國利民,臣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臣為大明賀,為陛下賀!”


    那些臣子不少人都悄然下注蔣慶之輸,此刻還得強忍賭輸後的悲傷,向嘉靖帝道賀,心中的滋味兒一言難盡。


    王以旂潸然淚下,“這幾年各處衛所逃卒日增,說來說去便是缺少了錢糧的緣故。天下田地增收一成,這天下官兵便能吃飽幾分。長威伯,老夫代那些將士多謝了!”


    王以旂鄭重行禮,蔣慶之避開,“何至於此。”


    戶部尚書今日沒來,來的是右侍郎藍青田,老頭兒哆嗦著走到了那些量具前,問道:“可查驗過?”


    戶部此次有官吏監督此事,當即有人說道:“都仔細查驗過,絕無差池。”


    藍青田喃喃道:“我一直想著何時能讓天下人都填飽肚子,想啊想,卻想不出個法子來。我戶部上下無不為此殫思竭慮,絞盡腦汁……可今日卻有人悄無聲息做成了此事。我……”


    藍青田抬頭,“長威伯此舉,功德無量!”


    蔣慶之下意識的摸摸腦後,沒摸到光圈。


    “陛下,這是祥瑞啊!”有人開始了頌聖,若是往日,道爺定然要冷眼以待,可蔣慶之發現此刻的道爺竟然……


    笑的合不攏嘴!


    臥槽!


    那個冷肅如神祇的道爺,竟然不顧形象的在大笑。


    “哈哈哈哈!”


    嚴嵩也在笑。


    這一刻,所有的立場都趨於一致。


    夏言歎息,“這個大明啊!若是一直如此,該多好。”,他看著蔣慶之,笑道:“這小子……好小子!”


    蔣慶之還是低估了接近於兩成糧食的分量。


    當他看到老淚縱橫的藍青田,看到一個官員抓起一把麥粒,興奮若狂的衝著自己大笑……


    都特麽瘋了不成?


    今日翰林院來的人不少,都是準備等著看笑話,痛打落水狗的。


    可當看到結果時,三成的人竟然當場倒戈。


    “杜甫有雲,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何讓天下人吃飽穿暖,這是我輩職責。”


    一個翰林院官員激動的道:“我等以此為己任,可這上千年來我等做了什麽?”


    他看著同僚們,舉起手中的麥粒。“咱們什麽都沒做。長威伯那日說我輩隻知高談闊論,我為此怒不可遏,可今日!”


    官員的聲音越來越洪亮,引來眾人側目。


    他目光炯炯的道:“可今日我看到了什麽?增收近兩成!就在我輩高談闊論時,長威伯卻默默做了這些。”


    翰林院的官員們不少低下頭,仿佛有人在打自己的臉。


    “那日我曾說此生與長威伯勢不兩立,今日我悔了。”


    官員走到蔣慶之身前,認真道:“無論長威伯的學識如何,僅此一事便功德無量,下官錯了。”


    王以旂眼含熱淚,“這個大明啊!”


    道爺迴身,“慶之想要什麽?”


    嚴世蕃眸子一縮,“陛下這是歡喜過頭了。”


    豈有帝王問臣子想要什麽的道理!


    各種目光瞬間聚焦在蔣慶之這裏。


    各種猜測。


    順勢給翰林院一擊!


    或是為麾下的肖卓等人謀福利。


    蔣慶之幾乎沒有思忖,“陛下,要不再給臣幾百畝地?”


    艸!


    這巨大的功勞,你竟然隻想要田地賞賜,你特麽瘋了嗎?


    道爺狂喜的心滿滿冷靜了下來,眼中的欣慰之色卻越發濃鬱了。


    知進退,且不貪,這樣的表弟讓道爺如何不歡喜?


    “京師之外的地尋不到了。”道爺笑道。


    蔣慶之說道:“臣不要良田,隻要荒地,不能耕作的那等荒地。越多越好。”


    道爺一怔,“你要那等地來作甚?”


    朱希忠在蔣慶之身後踩了一下他的腳後跟,低聲道:“改口!”


    蔣慶之說道:“臣有些想法,缺了個地方實踐。”


    嘉靖帝蹙眉,但轉念一想日子還長,以後有的是機會補償蔣慶之,“可有這等地?”


    有官員說道:“陛下,京師外五裏便有這等地方,隻是那地貧瘠無法耕作。”


    “多大?”


    “兩千畝左右。”


    道爺說到:“如此,盡數給了你!”


    “多謝陛下。”


    在一群人看傻子的眼神中,蔣慶之難掩狂喜的心情。


    他的腦海中有無數想法,可卻需要一個地盤去實踐。而且這個地盤必須可控。


    京師人滿為患,其它地方距離太遠又容易失控。


    京城五裏開外的兩千畝地啊!


    他不經意看到了高一鳴,想到了牽馬的賭約。


    高一鳴失魂落魄的站在那裏,腦海中都是懊悔。


    “陛下,近午時了,要不就在這用飯?”蔣慶之問道。


    他隻是隨口一提,類似於鄰居串門時的客套話,道爺卻頷首,“可!”


    今日來的君臣上百人,還有隨行的護衛,加起來三百人有了吧!


    那麽多人,怎麽弄飯?


    叫你話多!


    蔣慶之想抽自己一巴掌。


    他叫來韓山,韓山也傻眼了,“伯爺,咱們家中那些吃食弄出來,怕是貴人們聞都不願聞。”


    蔣慶之卻突然一怔,拍拍他的肩膀,“正你迴去讓每家每戶都弄些飯食。記住,平日裏吃什麽,今日就弄什麽。”


    韓山遲疑了一下,蔣慶之擺擺手,“速去!”


    到了飯點,蔣慶之帶著君臣進了村子。


    “炊煙嫋嫋,令人心曠神怡啊!”


    “是啊!偷得浮生半日閑,若是有幾壺濁酒,一碟菜蔬,便是人間美景。”


    “老夫有了。”


    “陳公有了?我等洗耳恭聽。”


    吟詩作詞之聲不絕於耳。


    “飯菜來了。”


    村子裏的空地上擺滿了桌子,這些桌子大多老舊,甚至有瘸腿的。


    “簡陋了些,大家海涵啊!”蔣慶之笑眯眯的道。


    “這才是野趣不是。”王以旂覺得格外新鮮。


    嚴世蕃一屁股坐下去,哢嚓一聲,竟然把長凳坐斷了。


    這廝癡肥,竟然說長凳有問題,蔣慶之便讓人給他弄了個木墩子。


    飯菜送上來了。


    每桌蔬菜兩碟,臘肉炒豆腐一碟,最後是一碗蛋湯。


    酒水是沒有的。


    “不錯,有些意思。”


    百官吃的津津有味,對於他們而言,偶爾一頓清淡的也算是調劑。


    道爺吃的本就清淡,這等味兒正合胃口。


    他不經意間看到幾個孩子在邊上眼巴巴的看著自己,便衝著他們招手。孩子們猶豫了一下,黃錦過去笑道:“來,晚些有糖。”


    幾個孩子過來,道爺問道:“吃了嗎?”


    幾個孩子搖頭又點頭。


    道爺指指桌子上的飯菜,“平日裏可能吃肉?”


    一個孩子說道:“一月能吃一次。”


    “我家有錢,一月能吃兩次。”


    道爺的笑容漸漸僵硬。


    “那可能吃飽?”夏言在邊上一桌。


    “能呢!”一個孩子吸著鼻涕,“這幾日能吃飽。”


    “那其它日子呢?”夏言問道。


    “娘說,要下力氣幹活的時候吃幹的,平日裏……吃稀的。”孩子揉揉肚子,咕嚕嚕叫。


    這便是大明嗎?


    眾人麵麵相覷。


    道爺默默吃了飯,隨後君臣離去。


    走到村口,道爺突然說道:“迴去看看。”


    眾人跟著他再度進村。


    隻見那些村民正坐在他們先前坐著的地方,一家老小就著他們吃剩下的飯菜,正吃的滿酣暢淋漓……


    “許久沒吃肉了,這臘肉真香。”


    “往日做飯舍不得放油,今日終於知曉,油多些飯菜有多好吃。”


    “這一頓算是伯爺請的。”韓山說道:“多吃些。”


    眾人交口稱讚主家的仁慈,卻沒注意到不遠處的道爺麵沉如水。


    “這便是朕治下的大明!”


    ……


    月底最後三天了,求票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早安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迪巴拉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迪巴拉爵士並收藏早安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