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瓛看到晉王妃蕭珺親自出使,心中大驚,連安平王蕭岩也萬萬沒有想到。蕭珺言道:“王兄、叔父,二位近來可好?”


    “哼!”蕭岩道:“你休要再次賣弄,禍害了家國,莫非還要禍害江東。”


    蕭珺道:“任憑叔父責難,好歹我是來使,也該給把椅子。”蕭瓛給侍衛使了個顏色,有侍衛搬過一把椅子,蕭珺從容而坐,又言道:“今陳主亡國,天下歸心,統一在即。而王兄稱吳,孤立江東,割據一隅,何必垂死相抗?”


    蕭瓛言道:“我蕭氏乃梁武帝之後,皇族正朔,身為蕭氏後人,當重興蕭梁大業,東山再起,收複江河,豈能屈身隋主?”


    蕭珺勸道:“我蕭氏皇族,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曆經戰亂,流離失所。如今兄長蕭琮、六弟蕭珣、七弟蕭瑒、八弟蕭瑀都在隋為官,富貴不失,安居樂業。二哥何必迷戀皇權,至死不悟?”


    “至死不悟?”蕭瓛不由得怒火中燒,幾步邁下台階,走到蕭珺近前,言道:“祖宗基業盡毀與你手,你這災星,養父養母,生父生母,包括救你的乞丐,哪個見你能多活三年五載?誰養你,你克誰,還好意思在我蕭家?”


    這一言,說的蕭珺氣炸連肝肺,站起身來對蕭瓛說道:“二哥何必苦苦相逼,為一個江南惡俗,不惜反目成仇?”


    蕭瓛轉過身去,把手一擺,說道:“你走吧,蕭瓛寧可一死,也絕不屈尊隋主。”


    這時樊猛走向前來,對蕭珺說道:“速速迴去,告知楊弘老兒,本將軍要在兩軍陣前,取他首級。”


    一通爭論,讓蕭珺倍感無助,但見樊猛說話,心中生出一計,便站起來對樊猛說道:“臨行之時,晉王讓我叮囑樊將軍,你弟樊毅,你子樊巡皆是兵敗被俘,隋軍優厚款待,不曾傷及汗毛,諸位無論何時歸順,隋主都將奉為上賓。”


    蕭珺即興而言,讓樊猛目瞪口呆,兄弟與兒子皆以被俘,杳無音信,今日蕭珺告知,平安無事,令樊猛反到心中不安。


    蕭珺不辭而別,楊慶護送迴營。河間王楊弘正在擔心,聞聽大喜,眾人出帳迎接,見蕭珺迴營,滿臉沮喪,甚為失望。楊慶代說了經過,眾人頻頻搖頭,深知遊說不利。河間王言道:“王妃不必在意,平安而迴,最好不過。”


    蕭珺道:“看來非戰不能解決,隻求皇叔生死關頭,手下留情,留我二哥一命。”


    “哎”楊弘歎道:“兄長已死心塌地,妹妹卻糾結於心,兄妹之情竟如天壤之別。”一通感慨,河間王楊弘隨即傳下軍令,出兵邀戰。


    一通戰鼓,兩軍列陣。大將樊猛統率兩千長毛兵,立馬陣前,樊猛手持雙錘,威風凜凜,對隋軍陣中大喝道:“楊弘老兒,快快下馬受死!”


    這時小將李淵言道:“末將願打頭陣。”


    “擂鼓助陣!”楊弘一聲令下,戰鼓雷動,號角齊鳴,李淵催馬出戰。


    樊猛定睛一看,陣前殺來一員小將,手提金背滾珠刀,頭戴四棱镔鐵盔,身著烏鐵連環甲,胯下一匹閃電追風駒,正是李淵。李淵,字淑德,隴西人士,乃是晉王楊廣的表兄,年方二十三歲,年長楊廣三歲。


    李淵與樊猛相互廝殺,大戰二十迴合不分勝負,蕭瓛站在城頭,十分揪心,傳令軍士拿來弓箭,對著李淵便射。陰世師陣前喊道:“小心暗器!”,李淵幸好眼疾手快,也是蕭瓛箭法拙劣,躲過一箭,但樊猛跟上一錘,正好打掉李淵四棱镔鐵盔,李淵隻覺頭頂嗡嗡作響,趕忙催馬退迴。


    樊猛揮錘便追,河間王楊弘二話沒說,策馬出陣,與李淵走馬換將,截住樊猛。樊猛一看是老楊弘,心中十分輕敵,大戰十個迴合,反被楊弘一戟打中後心窩,滾落馬下。正好樊猛追到隋軍陣前,被七八個將士一擁而上,五花大綁。


    蕭瓛一看樊猛被擒,十分擔憂,趕忙傳令收兵閉門,堅守不出。


    一連數日,姑蘇城緊閉城門,城內早已備下滾木礌石,攻城絕非易事。河間王楊林與李淵、陰世師,心中也犯了難。正逢僵持之時,忽悠快馬來報:“青州總管燕榮,統帥水軍,沿海岸南下,已至虞山。”


    李淵言道:“青州水軍,沿海南下,少說也有五萬大軍,若與老王爺合圍姑蘇,可四麵攻城。”


    “嗯”楊弘摸了一把胡子,道:“待我請命晉王妃。”


    河間王楊弘來到王妃宮帳,對蕭珺言道:“青州總管燕榮已到虞山,對姑蘇即將形成合圍,可否強攻,請王妃定奪。”


    蕭珺一聽燕榮到來,心中憤恨不已,可現在是大戰在即,燕榮手握重兵,不好開口說當年的恩怨,便忍了忍心中宿怨,言道:“隻要能保我兄長一名,任憑交戰。”


    河間王楊弘明白蕭珺的想法,迴到中軍大帳,對眾將言道:“速向燕榮傳令,命其率兵趕赴姑蘇城東,與孤王四麵合圍。”


    軍令傳下,不過兩日,燕榮便率兵會和河間王,合圍姑蘇。在姑蘇城內的蕭瓛萬萬沒有想到,燕榮能率水師由海繞行,直達江東。蕭瓛召來相國蕭岩,商議對策,叔侄二人開口,隻聽外麵人聲鼎沸,幾聲號炮升空,蕭岩道:“定是隋軍開始攻城,還是趁著兵士充足早早突圍。”


    蕭瓛道:“四麵被圍,何處可去?”


    蕭岩道:“北麵長江,東麵汪洋,西麵建康失守,隻有南麵尚可棲身。”


    “那叔父快調集兵馬,我們南麵突圍。”


    “侄兒突圍,老夫留在城中,年過百半,已知天命,我拖住隋兵,你來日方長,日後興許可以東山再起。”


    “叔父。”蕭瓛、蕭岩叔侄二人,大難臨頭,是生離死別。蕭瓛知道大勢已去,隻得哭別蕭岩,點齊一標騎兵,有南門突圍。


    果然,南門兵士被一波滾木礌石打退,正重新列隊,準備再攻。忽見,吊橋放下,城門大開,蕭瓛統率一標騎兵,縱馬殺出。隋軍將士還在推動衝車、撞車,架扶雲梯,怎知騎兵策馬殺到,把南門外攻城兵士衝的七零八散,蕭瓛乘機往吳縣逃去。


    督戰南門的主將正是青州總管燕榮,燕榮看見一標人馬衝破兵陣,對左右親兵厲聲喝道:“突圍之人,必有吳主,親兵隋我來。”燕榮麾下有五千驍騎,一齊催馬追擊蕭瓛。


    一路逃至吳郡,沿途卻山路狹窄,荊棘叢生,戰馬難以奔馳。頭前幾個兵士一看路愈加難走,對蕭瓛說道:“主公,前方路途偏僻,隻恐要騎馬步行。”


    蕭瓛畢竟不是武將出身,一路狂奔,早已累得人困馬乏,沿途又被燕榮追殺掉不少隨從,仰天長歎,欲哭無淚。喪氣說道:“今日隻恐在劫難逃。”


    一個侍衛勸道:“蕭妃曾言,若能歸順,無論何時,都奉為上賓。主公不如委曲求全,臥薪嚐膽?”


    蕭瓛跳下馬來坐在地上,隻喘粗氣,“唉!”一聲歎息,無奈言道:“眼下也隻得如此。”


    正在此時,喊殺又起,燕榮已率兵馬追擊而來,走投無路的蕭瓛隻能帶著殘餘將士跪地投降,燕榮一看,蕭瓛手下不過百人,對左右言道:“統統拿下。”


    蕭瓛等隨從均被按到捆綁,燕榮說道:“你就是蕭妃的二哥蕭瓛?”


    “正是。”


    “哼!”燕榮麵露兇光,對左右言道:“管他是誰,通通處斬!”


    蕭瓛大驚,問道:“隋主有旨,歸順者一概厚待,不殺降俘。”


    燕榮生性兇狠,狂妄殘暴,心想莫說殺個蕭瓛,就是調戲蕭珺,也沒人敢把我怎樣。哪裏管這些指令,理也不理,就把蕭瓛等人通通斬首,砍了腦袋,迴去請功。


    姑蘇失守,蕭岩也死於亂兵之中,隋軍大捷,眾將迴營。晉王妃蕭珺與河間王楊弘一同出迎班師將士。


    燕榮大搖大擺迴到大營,手提蕭瓛人頭,看見蕭珺和楊弘在此,提起人頭,言道:“末將斬殺吳主蕭瓛,獻上人頭,特來請功。”


    蕭珺一看險些昏厥,兩眼依稀,強忍淚水,心中暗想燕榮這廝,好生殘忍,竟然把哥哥人頭看下,在此炫耀。楊弘責問道:“孤王曾傳下軍令,蕭氏宗親,不可傷及,你可曾忘記。”


    燕榮把嘴一撇,答道:“老王爺,兩軍交戰,血肉橫飛,蕭瓛負隅頑抗,我部下拚死力戰,難免失手,還望王爺多多見諒。”


    燕榮眼露淫光,瞅了蕭珺一眼,故意言道:“娘娘節哀,末將給您請罪啦。”


    燕榮話裏藏刀,沒安好心,蕭珺這幾年久經曆練,並未輕易責怪,怒藏心中,隻是狠狠剜了燕榮一眼,憤憤而去。這才是:


    自古千軍僅渡江,今見燕榮跨海洋。一路風帆繞諸郡,劈波斬浪入長江。


    圍攻姑蘇破城邑,斬殺吳主逞猖狂。威猛有餘更殘暴,反把臭名傳四方。


    姑蘇收複,荊州陳慧紀、武昌周羅睺接了陳叔寶的手書,紛紛投降歸順。長江以南,五嶺以北,均為大隋所有。


    宣文殿百官早朝,隋文帝楊堅拿著晉王楊廣從前敵發來的數封奏折,對百官說道:“諸位愛卿,江南大捷,五嶺以北,荊江以東,連章告捷,九州一統。”


    太子楊勇出列作揖賀道:“父皇龍威所致,四方臣服,兒臣等恭賀陛下成就千秋偉業!”


    其他百官齊聲敬賀:“恭賀陛下成就千秋偉業!”


    隋文帝欣慰的笑了笑,對百官說道:“朕統一四海,不隻是為了九州土地,而是期待億兆黎民,萬眾歸心!”


    太子揖道:“如今晉王攻下江南,大亂之後應是大治,”


    隋文帝點了點頭,說道:“皇兒所言極是,朕也正欲大治江南,皇兒有何良策?”


    “父皇聖明,治世終究還是治人,江南各地寺院太多,兒臣以為應早日削減寺院僧侶,讓他們還俗為民,興儒辦學,禮教眾生。”


    “嗯。”隋文帝深以為然,說道:“朕聽說自梁武帝蕭衍開始,興佛怠政,導致亡國。朕雖敬佛,但是不能讓佛教影響了朝廷政務。朕決定采納太子建議,在江南減佛興儒。”


    隋文帝話音未落,殿前的文武百官之中,忽然站出一人,正是莒國公蕭琮。蕭琮是梁武帝的後裔,了解江南的佛教發展,覺得佛教在江南深入人心,不該輕易觸及江南百姓的信仰底線,以免產生民怨,遂出列諫言道:“啟稟陛下,臣以為佛教在江南深入人心,一旦減少僧院,強令僧人還俗,隻恐百姓不從。”真可謂:


    諫言一出似驚鴻,百官順從獨不同。


    江南佛法已燦爛,僧儒不在同道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長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長孝並收藏大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