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豔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好一首《玉樹後庭花》!”晉王楊廣環顧景陽宮內的香詩豔詞,讚不絕口,對陳叔寶言道:“你有如此才華,卻整日沉溺宮闈,不理朝政,以至於亡國。”


    一群嬪妃宮娥,一個個嚇得畏手畏腳,唯有貴妃張麗華,與眾不同。這張麗華出身貧寒,原本宮中歌妓,性情風騷,不拘小節,且七尺長發,烏亮照人,眉目如畫,嫵媚嬈人。主動站出身來,走到楊廣近前,降身行禮:“臣妾張麗華,拜見王駕千歲,千千歲。”


    楊廣不由得眼前一亮,心中臆亂,暗想這張麗華好生美麗,習慣了蕭珺的婉順柔美,今日才深覺得張麗華的妖嬈撩人,兩眼上下打量,反到有些遲疑。


    此時楊廣才是二十歲的年紀,身邊幾位將領看出晉王心緒,高熲言道:“殿下,這賤人妖性惑人,不宜憐惜。”


    宇文述一看高熲發話,也附到楊廣耳盼,悄聲言道:“大戰之時,軍法無情,殿下不可動心。”畢竟宇文述是晉王府的左庶子,自己的親隨,楊廣聞聽此言,心中自然慎重。


    張麗華楊廣心中猶豫,便跪倒身前,柔情唿喚道:“殿下饒命。”眼看著張麗華向往楊廣身上蹭去,楊廣一抖身子,甩開張麗華,假裝正經,對高熲說道:“後宮女子,當充作宮奴,押往京師,上下軍士,不得亂來。”言罷便轉身離開景陽宮,任憑張麗華如何嬌聲嫩氣唿喚,都無人敢理睬。


    楊廣帶著陳叔寶,又來來至洪恩殿,在陳國京城的大小官員,文臣武將都被俘獲於此。賀若弼一看這般戰俘,便趾高氣昂,對楊廣道:“殿下,這幫無能臣子,末將俘獲十之八九,無能用之才。”


    楊廣衝著陳叔寶一使眼色,道:“君臣同為俘虜,有何感言?”


    陳叔寶唯唯諾諾,不敢出聲,隻見魯廣達在一旁大怒:“楊廣欺人太甚,我豈能看主人受辱,今日被俘,有死而已。”話音未落,魯廣達一個箭步,衝向殿中立柱,眾人以為魯廣達有行刺之心,未想到竟一頭撞死,血漸宮廷。


    陳叔寶一看魯廣達撞死,不由得撲到屍首上痛苦,楊廣長歎一聲,對眾人言道:“如此忠臣隻可惜未遇明主。”他又看江總、孔範,問道:“你二人可是陳國首輔宰相江總、孔範?”


    江總、孔範嚇得趕忙跪倒:“正是下官,晉王饒命,晉王饒命啊。”


    “久聞你等才學命冠江南,卻治國無能。我不殺你,命你作詩,吊唁魯廣達,也算本王對忠臣的欽佩之情。”


    旁邊有人準備筆墨,江總壯著膽子,走到近前,潤了潤筆,隨哭隨寫到:


    黃泉雖抱恨,白日自流名。


    悲君感義死,不作負恩生。


    五言絕句寫罷,被俘的陳朝文武官員,個個失聲痛哭,洪恩殿上凝氣亡國之憾。遍觀眾臣,唯有沈客卿、施文慶二人藏在人群中,東瞅西瞟,毫無亡國之恨。河間王楊弘言道:“殿下,這群亡國之臣,尚有不知羞恥者。”


    楊弘這一提醒,楊廣對這二人厲聲問道:“你二人果真‘樂不思蜀’?”


    沈客卿、施文慶趕忙跪倒,連連磕頭,讒言獻媚,楊廣言道:“我早就聽說沈客卿、施文慶朝中作亂,奸佞亂政。速降沈客卿、施文慶就地斬首。”


    楊廣巡視過陳國宮宇,返迴行營,眾人送別晉王楊廣,迴頭收拾陳宮殘垣斷壁。高熲和宇文述都看出楊廣心思,知道對那張麗華有愛戀之心,但二人卻想法不一。


    左庶子宇文述最善揣摩別人心思,他看出楊廣今日對那張麗華有些動心,便對高熲言道:“下官今觀晉王,對那張麗華頗為動心,殿下在外征戰,難免需要多幾個人伺候,不如就讓張麗華陪伴王駕。”


    高熲冷笑一聲,問道:


    “武王滅殷,誅殺妲己。今平陳國,不宜娶張麗華。”高熲揚長而去,宇文述又跟上高熲言道:“晉王曾說充宮為奴,已是手下留情,有了惻隱之心,高相國何不成人之美,日後晉王必將厚待。”


    “晉王不過二十歲,哪裏知道這妖女禍國,後患無窮,我乃長史,自會處理。”


    高熲擔心楊廣被妖女迷惑,隨即派軍士,緝拿張麗華,拉到青溪斬首。宇文述見高熲不好通融,張麗華又被斬首,心中甚為不滿,本想借助撮合楊廣與張麗華的好事,趁機討好晉王,沒想到全讓高熲攪亂。這才是:


    坐懷不亂本虛傳,不色男兒是太監。


    自古絕美傾城醉,誰人願過美人關?


    晚間迴到行營,晉王楊廣正與右庶子張衡閑聊,宇文述匆匆而來,對楊廣言道:“殿下,有件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張衡不是外人,但講無妨。”


    宇文述心想,不如趁此,送楊廣一個人情,便言道:“下官看殿下在外征戰,廢寢忘食、枕戈待旦,十分不易,所以便想在陳國宮中選個貌美的女子,照顧殿下起居,便選了張麗華。未曾想長史高熲,不通人情,竟然將張麗華斬首於青溪,大耍威嚴,目無殿下。”


    “什麽?”楊廣大驚,問道:“高熲把張麗華斬了?”


    宇文述上前一步,湊近言道:“高相國是有意為之。”


    宇文述的一番讒言,到真說道楊廣的心裏,楊廣也正思量如何得到張麗華。得知張麗華已死,楊廣不由得心生怒氣,言道:“昔人雲‘無德不報’,我必有以報高公矣!”


    張衡在一旁見楊廣心神大亂,怒火中燒,勸慰道:“張麗華已死,殿下大可不必為此動怒,下官之見,平定陳國正逢殿下鯤鵬高舉,成就偉業之機。”


    楊廣略壓了心中怒火,轉身問道:“不妨細說。”


    “恕臣直言。”張衡:“殿下橫掃江南,收複建康,南國望風歸順,已得半壁江山,功過千秋。殿下若能穩坐江南,扶植羽翼,不亞於半個帝王。”


    楊廣聞聽此言,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轉怒為喜,對宇文述、張衡二人低聲說道:“陳叔寶得美人而失天下,我楊廣當失美人而得天下!”


    三人謀議,心合一處,正欲細聊,忽來探報:“啟稟殿下,新得急報,南陳各路殘兵,紛紛調兵反撲,欲進軍建康。河間王楊弘已召集眾將,請殿下速往中軍寶帳商議軍機。”


    隋軍全力南征,雖說一舉克複都城建康,畢竟江南廣袤之地,仍有陳國殘部兵馬,四處反攻,伐陳攻略隻能算作成功一半。


    夜幕時分,建康行營,燈火通明,中軍大帳,眾將滿座。河間王楊弘見眾人到齊,言道:“啟稟殿下,荊南陳慧紀、武昌周羅睺,姑蘇樊猛紛紛起兵反撲,意欲進京勤王。”


    內史薛道衡也奏報:“臣也得急報,嶺南冼夫人統禦三軍,在南康大敗王世積部將韋洸,準備提兵北上,情勢危急。”


    楊廣聽了兩份急報,看看左右文武官員,問道:“諸位臣公,各路反兵進犯,可有禦敵之策。”


    眾人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高熲言道:“殿下,形式危急,當避重就輕。”


    “細細說來。”


    “武昌周羅睺、荊南陳慧紀,雖占有險要之地,但被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重兵壓製,一時難以脫身;嶺南冼夫人,翻山越嶺,地處遙遠,一時半會也到不了建康;唯獨姑蘇樊猛,依靠東吳之地,毗鄰建康,迫在燃眉,需立刻派兵剿滅。”


    “嗯”楊廣以為所言有理,對薛道衡言道:“速命陳叔寶撰寫書信,勸降武昌周羅睺、荊南陳慧紀、姑蘇樊猛,以免再起惡戰。”薛道衡領命而去,楊廣又命樊子蓋、趙修羅起身前往南康,阻擋冼夫人北上之師。


    話說到了次日天明,楊廣忙了半宿,仍在酣睡,這時蕭瑒匆匆而來,言道:“王妃已經渡江而來,探望陛下。”


    楊廣一聽蕭珺到來,心裏到有幾分想念,畢竟渡江多日,不見愛妻,便起身和衣去了中軍。蕭珺渡江來到晉王行營,左右陪同蕭珣、蕭瑀。一家人團座起來,閑說雜聊,讓整日忙碌的楊廣,倍感多了幾分輕鬆。


    到了中午,眼看將到飯點,隻見張衡來報,“殿下、娘娘,方才前往姑蘇招降樊猛的信使返迴,帶來百裏急報。”


    “奏報何事?”


    張衡看了一眼蕭珺,才說道:“樊猛撕毀陳叔寶招降信件,在姑蘇擁立了蕭瓛為主,自稱吳王。”


    “啊?”這事不僅讓楊廣大吃一驚,更讓晉王妃蕭珺,老六蕭珣、老七蕭瑒、老八蕭瑀深感意外。


    張衡道:“殿下先前有令,大戰不得傷及蕭氏宗親,所以此事還要聽憑殿下決斷。”


    楊廣站起身來,踱來踱去,蕭珺一看二哥叛亂稱王,自己不得不站出來說句話了,遂言道:“殿下勿慮,陳主招降既然無用,不如讓臣妾前往姑蘇勸降。”蕭珣、蕭瑒、蕭瑀也紛紛請命跟隨同去。


    楊廣背手站在帳內,思量一番,轉身對張衡言道:“我看王妃可去,即刻命河間王楊弘為主將,李淵、陰世師為副將統率精兵三萬,前往姑蘇。倘若招降不成,就由河間王代我決斷。”


    楊廣傳下命令,河間王楊弘、副將李淵、陰世師,護送晉王妃蕭珺及蕭氏眾人一同去往姑蘇,招降蕭瓛、樊猛。


    書接簡短,閑言少敘。三萬人馬護送蕭珺一路來到姑蘇城下,安營紮寨。河間王楊弘把蕭珺請到中軍,並召集眾將官商議軍情。楊弘道:“眼下之計,是先打後招,還是先招後打,蕭娘娘不妨說說。”


    蕭珺說道:“妾本女流,收複姑蘇仰仗叔父,隻是蕭瓛性格倔扭,一旦先打後招,隻恐九頭牛也拉不迴來。”


    楊弘深深讚許,對蕭珺說道:“王妃所言有理,不知蕭氏宗親裏麵,誰願冒險,去城中遊說。”


    蕭珣、蕭瑒、蕭瑀雖然都不是膽氣過人的武將,但對於遊說蕭瓛,卻絲毫不曾畏懼,畢竟是親生兄弟。蕭珺言道:“蕭瓛最忌諱二月出生,此事最終在我,若是我不能說服蕭瓛,三位弟弟去了也是枉然。”


    “王妃真知灼見,孤王看來,非王妃莫屬。”話音未落,隻見楊弘雙眉皺起,若有所思道:“王妃出使,風險極大,倘若出事,孤王擔當不起。”楊弘站起身來,不停捋著胡子,言道:“我命犬子楊慶,為王妃護駕,倘若有變,也算孤王對朝廷有個交代。”


    蕭珺站起身來,行了一禮,道:“叔父用心良苦,蕭珺定不負所望。”


    眾人商議已定,河間王楊弘命兒子楊慶,親自護衛,陪同晉王妃蕭珺一同前往姑蘇城遊說蕭瓛、樊猛。


    蕭岩蕭瓛叔侄二人離開建康,趁著亂世,逃到姑蘇城,與鎮守姑蘇的大將樊猛,結成一黨,割據姑蘇。隻等陳後主自取滅亡,另立朝廷。建康失陷,蕭瓛、樊猛收攏陳國殘餘兵將,羽翼豐滿,眾人擁戴蕭瓛為主,自稱吳王。安平王蕭岩為相國,樊猛為大將軍,拒不歸順大隋。


    此番隋軍兵臨城下,蕭瓛早已有所提防,城頭之上,早已備下滾木礌石和弓箭強弩。眼看大戰在即,未曾想河間王楊弘派出使者,讓蕭瓛大感意外,命使者來見。


    蕭瓛在姑蘇選了一座豪宅,作為吳王宮室,雖然比不上建康宮城,多少也有幾分氣派。吳王寶殿,名曰安國殿,殿上相國蕭岩、大將軍樊猛分列兩旁,吳王蕭瓛端坐中間。


    隋軍使者入城不過數人,進安國殿的隻有兩人,蕭瓛一看,頭前一人,頭戴鬥笠,烏紗遮麵,身著水綠色的敞衣,下配百褶羅裙,錦鞋布底,這分明是個女子;身後跟隨一人,比女子高出半頭,年紀二十來歲,橫眉圓目,高鼻寬嘴,頭戴侍衛帽,身穿細甲軟鎧,腰挎寶劍,跟隨在後。


    蕭瓛言道:“即是來使,卻令女子烏紗遮麵,究竟是來遊說,還是來和親?”


    那女子把烏紗一掀,蕭瓛不看便罷,定睛一看,竟然是晉王妃蕭珺。蕭瓛陡然而起,兩眼瞪著蕭珺,問道:“你這禍害,莫非要來送死不成?”真可謂:


    都是二月惹下禍,倘若禍起躲不過。


    兄妹之爭勝親情,遊說不成死傷多。


    蕭瓛心生殺機,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朱長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朱長孝並收藏大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