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聽天由命
諸葛治仿佛察覺了他的想法,笑道:“二哥放心,小弟那番揭秘僅僅是種推論,小弟是不會將其當做真正真相宣揚的,二哥若此刻不歡迎我們,也可以在日後正麵戰場上堂堂正正作戰,那時刻,輸贏聽天由命。 ”
即便諸葛治說行如一,張盼如何真的能放心?
所以,閉目舉茶思索了片刻後,張盼忽然哈哈大笑,睜眼道:“三弟,二哥輸了!”
諸葛治此來,本來就是準備到萬全的,自己沒有任何勝算。
隻是,張盼一皺眉,作難似地道:“勸說柳湘造濮陽城主的反,我有保證做到,但是,既然要投誠了,投降於白雲侯或者夕照城不是更好的選擇,二哥我可沒有把握他會投靠東海軍。”
諸葛治無奈道:“二哥還是不信任我啊,白雲侯與夕照城主正激戰之中,此刻投靠他們任何一方,都免不了被送往戰場當成肉盾的下場,反倒是加入東海軍,人數即刻可以倍增,版圖和戰線也可穩定,不懼於任何一支強敵,到時候,可選擇的方向就多很多了。”
張盼邊以茶蓋抹茶,便道:“不是不信任三弟,而是二哥我對要做的事沒有把握啊,想那濮陽城主畢竟是一方勢力之主,在軍中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火拚起來,傷亡都不小,柳湘他們,能下得了此決心嗎?”
諸葛治道:“據我暗中觀察推斷,柳湘上位後,應該打壓了不少原霍佰勝的下屬,而提拔了自己人到高位,忠於百勝將軍的人,大概已經不足為慮了,至於濮陽城主的直係,在現在的泰嶽城中,大概僅有數千人,死忠的,則更少,隻要先行擊殺了濮陽城主,牆頭草之類就會立馬改投陣營,而平定了泰嶽城後,再清理濮陽城中的不服者,就容易多了。”
但是,張盼依舊未有點頭。
這時,先前一直未有發言的蕭雲,忽然鄭重道:“張兄,如果信得過蕭某,在此事完結之前,蕭雲就留在張兄身邊,參與一切,如何?”
什麽?!
迴過神來時,諸葛治急叫不可,張盼卻瞬間大喜,事實上,做出為難之態,是想諸葛治在後續的事情上繼續出謀劃策,輔助自己,卻沒想到身為東海之主的蕭雲也主動承攬,那麽,保證就大多了,而且,蕭雲武功高強,也能絕對保住自己的安危。
蕭雲一搖頭,止住了諸葛治的反對,正色道:“現今是想張盼兄冒大風險付大代價謀劃投誠之事,咱們又怎能心存安逸的念頭,這也是蕭某信條之一,即為朋友,同甘共苦!”
即便張盼這等心刁之人,見到蕭雲這等表態,也心內歎息想:“蕭雲既然長期被追奉為上位者,果然是有著根本原由的,這等赤誠之心,就是我張盼極力排斥的……也罷,既然尋思著投靠他,就真正做到真心吧,想當年自己和諸葛治差一點輔佐蕭雲成為武林盟盟主,而今,這種‘君臣’名分再次麵臨成真,想來,也是一種宿命吧……”
想必,張盼也果斷由座中站起,麵容前所未有的真誠,道:“既如此,蕭公子,有勞了!”
由此,濮陽城勢力的內變開始發生。
蕭雲和諸葛治,偽裝成了張盼身邊的仆役,參與全程,而三猛將,則被諸葛治留下錦囊妙計數策,想必也是防張盼突然變卦,隨機行事的。
於是,第二天一早,泰嶽城內一幹武將,都接到了濮陽城主的緊急命令,說到城主府的大殿之中商議時局。
然而他們一到場的時候,發現的卻是一副絕難相信的畫麵。
隻見高高在上的主椅之上,一個人王袍在身坐著,隻不過,頭是稍歪向一邊的,雙目暴突,麵現怒容,口邊,是尚未冷凝的鮮血,心髒處,則是一個依舊在淌血的傷口,此人竟是發了命令召集眾人而來濮陽城主,而且明顯已經死亡!!
而王駕之側,則正有一人手持帶血匕首,呆立原地,麵色惶惑,從其站立的姿態和角度看,無疑是剛剛從死者身上抽出來,而此人,身份更加難以置信,竟是濮陽城主素來信任的護衛隊隊長。
一個直觀的邏輯在眾人意識中形成:濮陽城主死了!護衛隊長殺死了濮陽城主!
怎麽可能?!
所以,所有人一時也都呆在了那裏。
這刻,幾個人帶著爽朗的笑談聲走進了殿內。
是大將軍柳湘,以及第一謀士張盼,兩人身後,還有文武打扮的兩個新晉小廝模樣的人。
一見到殿內主座之上的景象,柳湘的笑當即僵在臉上,隨後,悲容布滿,痛嚎一聲,道:“我的城主大人,您這是怎麽了,嗚嗚——”
邊哭,腳步踉蹌,他就要衝到王座之上。
忽然,身後張盼一把拽住他,正色道:“柳將軍節哀,請看清楚,城主大人已經死了,而兇手就在王座之側,您一過去,有性命之危啊!”
柳湘這才鎮定下來一般,立直身,看向那王座旁依舊持著匕首驚慌失措中的護衛隊長,大喝道:“呔!你這廝,枉費平日城主大人待你不薄,你竟然忘恩負義,將他老人家殘忍殺害,你可知罪!”
護衛隊長這才尋迴些思維,忙將匕首甩掉,搖頭不迭道:“不,城主不是我殺的,不是——”
柳湘走過去,撿起匕首一看,冷笑道:“這把分明就是你的貼身匕首,你還想狡辯什麽?!”
護衛隊長口唇蠕動了幾下,無法解釋。
那把匕首,確實是他自己的,今早,迷迷糊糊醒來時,就發覺自己躺在冰冷的石階上,抬頭一看,就是心髒一縮,直覺想:城主死了!
他猛地跳起身來,左右一觀,沒有可疑人,探向城主脈搏鼻息,確係已死亡無疑,再看向城主心口,更是一個倒步,這兇器,竟是自己的貼身匕首!
而此刻,正好殿外傳來逼近的群人的笑談聲,恐懼萬端的護衛隊長,於是緊急抽出了那匕首,還未能藏身,群人已經行進了殿中,眾目睽睽,他頭腦一片空白,就呆在了那裏。
現在,麵對柳湘的指控,護衛隊長一時間又能說什麽。
柳湘就此向殿外下令道:“來人,快將此忤逆犯上的叛賊拿下!”
一群兵士衝進殿內,就要上去拿人。
忽有一將領伸手阻住,道:“慢著,柳將軍,此事依舊有許多疑點,你怎可輕易下判斷!”
另一人也道:“不錯,護衛隊長對城主大人一向忠心耿耿,怎麽可能弑主,而且還要用自己的貼身匕首,又正好被咱們發現?”
第三人道:“最重要的,護衛隊長為什麽要殺城主,動機又是什麽?”
柳湘大笑一聲,解釋道:“動機還不簡單,霍佰勝將軍以身殉職後,城主大人沒有提拔他這個身邊第一衛士,而是選擇了柳某人,此賊就心懷不滿,埋下了忤逆的苗子,恰巧今日,輪到了要舉行眾議的日子,他就想事先向城主請命,擔當更重要的職位,城主不允,他就惱羞成怒,當場取出匕首將城主刺殺,才出現了現在的一幕!”
護衛隊長終於完全清醒過來了,大叫道:“姓柳的,你胡亂栽贓,我沒有!”
柳湘冷笑道:“證據動機俱明,還要狡辯,來人——”
那先前反對的將領又阻住道:“柳將軍,你那些空口推測的話,恐怕也不能當做證據!”
有人補充道:“真要找證據的話,就該從此事發點開始,一寸一寸地勘查,排除疑雜,留下真相!”
柳湘目光一掃,見眾文武將官中,有不少也都是持此種觀念、憤憤不平的樣子。
不久之後,柳湘態度似乎軟了下來,冷笑一聲,道:“哈哈,那好,就給你們一個時辰,在這裏好好查吧,希望真的能查到什麽有用的‘證據’!走!”
說完,他率先起步出殿,那些衝進殿中的士兵也都隨著出去,再後,就是搖頭無語的張盼了。
剩下的文武將官們,相互望了一眼,各懷心思。
其實,這件事一出現,就有許多心思明晰的人隱約推斷出了怎麽迴事。
但不管真相,事實就是,城主真的已經死了,糾結無益,剩下的,就是選擇陣營站隊的事了。
選擇了柳湘的,當然馬上跟了出去,中立想置身事外的,也沒耽擱,而想與柳湘對抗,或者原先真正忠於濮陽城主的,則選擇留下來,探查出不利於柳湘的真相,借此發威。
不過,留在殿內的文武們永遠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一出殿門,柳湘就獰笑一聲,做了個手勢。
隻見,忽然有一大排的兵士從各個角落現身,抬著油柴,丟到了殿門口,緊接著,一排火箭過去,烈焰瞬間燃起,吞沒了殿門。
柳湘於那一刻大聲宣布道:“護衛隊長多人劫持並殘殺了城主,現已伏法,通告全城,若有不平的,罪同逆黨!哈哈哈……”
再往下,已經沒有多大看頭了,而聽著殿內的那群人由憤怒詛咒變慘叫甚至討饒,心情也不好,蕭雲與諸葛治就離開了當場。
蕭雲心頭複雜,事件的全部製造過程,自己其實半點沒有參與,這也是諸葛治的好意吧。
但是,當柳湘命令放火的時候,自己也沒有開口阻止。
莫非已經開始習慣?
諸葛治則心道:“我主啊,身為一名謀士,我不願您成為一個單純的善良之輩,但是,也不該因沾染太多陰謀而將整顆心染黑,希望往下的很多事,可以由我們這些下屬來完成……”
濮陽城主以及忠於他的將領一死,事情就好辦了。
盡管表麵上風起雲湧,人心浮動,但是,卻是選擇了屈服於現實歸順柳湘的絕多數人,在對固執於舊主之情的少量人進行打壓,事起得快,落幕的也快,到最後,真正死傷了的,不過千眾之數,於泰嶽城中原本兩萬的整體兵量,無有大礙。
泰嶽城中事了,其下,就是濮陽城那兩萬軍隊了。
不過,其實在針對濮陽城主的陰謀開始前,柳湘就派人到城內對自己的人布局了,主要是挑出那些死忠的人,以刺客擊殺,然後,再做出使者的樣子,宣布死者為參與了謀反的人,現已伏誅,接下來,就是將下位者提拔上來,穩定形勢。
眾人都不是傻子,如此突兀的事情,怎會如此簡單相信,但是,既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那些新被提拔起來的將領,也配合著鎮壓反抗者。
如此,幾日之後,去除那些死的、殘的、逃跑的,濮陽城勢力,已經還有三萬的精銳兵員,而且,統統是柳湘一係的,到此,柳湘主宰濮陽城勢力的目的算達到了,甚至說,濮陽城勢力這一概念,也同泰嶽城一樣,煙消雲散了。
不過,柳湘還沒傻到去自認城主,反而是大張旗鼓,為濮陽城主下葬,整整花費了三日。
在這三日之內,濮陽城勢力內變、成了柳湘勢力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附近區域,連交戰中的白雲侯以及夕照城主都多少心動,是不是該尋思將此勢力吸收過來了,也好為爭霸多加一份籌碼,隻不過,那柳湘需要什麽樣的條件才肯歸附呢?
兩位城主還未下好決斷,就在三日末尾,聽到了震驚的結果:柳湘竟然宣布,全軍三萬人,連同濮陽、泰嶽兩城,一同歸順東海軍勢力!
東海軍?
那是怎麽樣的概念,原本的東海城勢力嗎?
以往,鑒於中間隔著兩大勢力,白雲侯與夕照城主的消息網無法蔓延到東海城區域,而且,那片地方,勢力弱小,按理說也構不成什麽威脅,對其情報的搜集就放鬆了,但是,竟是在什麽時候,東海城強大起來到需要萬分重視的地步了嗎?不然,何以引得三萬人的部隊歸順?
於是,兩大城主即刻發布命令,緊急查探東海軍的真相。
諸葛治仿佛察覺了他的想法,笑道:“二哥放心,小弟那番揭秘僅僅是種推論,小弟是不會將其當做真正真相宣揚的,二哥若此刻不歡迎我們,也可以在日後正麵戰場上堂堂正正作戰,那時刻,輸贏聽天由命。 ”
即便諸葛治說行如一,張盼如何真的能放心?
所以,閉目舉茶思索了片刻後,張盼忽然哈哈大笑,睜眼道:“三弟,二哥輸了!”
諸葛治此來,本來就是準備到萬全的,自己沒有任何勝算。
隻是,張盼一皺眉,作難似地道:“勸說柳湘造濮陽城主的反,我有保證做到,但是,既然要投誠了,投降於白雲侯或者夕照城不是更好的選擇,二哥我可沒有把握他會投靠東海軍。”
諸葛治無奈道:“二哥還是不信任我啊,白雲侯與夕照城主正激戰之中,此刻投靠他們任何一方,都免不了被送往戰場當成肉盾的下場,反倒是加入東海軍,人數即刻可以倍增,版圖和戰線也可穩定,不懼於任何一支強敵,到時候,可選擇的方向就多很多了。”
張盼邊以茶蓋抹茶,便道:“不是不信任三弟,而是二哥我對要做的事沒有把握啊,想那濮陽城主畢竟是一方勢力之主,在軍中還是有很大影響的,火拚起來,傷亡都不小,柳湘他們,能下得了此決心嗎?”
諸葛治道:“據我暗中觀察推斷,柳湘上位後,應該打壓了不少原霍佰勝的下屬,而提拔了自己人到高位,忠於百勝將軍的人,大概已經不足為慮了,至於濮陽城主的直係,在現在的泰嶽城中,大概僅有數千人,死忠的,則更少,隻要先行擊殺了濮陽城主,牆頭草之類就會立馬改投陣營,而平定了泰嶽城後,再清理濮陽城中的不服者,就容易多了。”
但是,張盼依舊未有點頭。
這時,先前一直未有發言的蕭雲,忽然鄭重道:“張兄,如果信得過蕭某,在此事完結之前,蕭雲就留在張兄身邊,參與一切,如何?”
什麽?!
迴過神來時,諸葛治急叫不可,張盼卻瞬間大喜,事實上,做出為難之態,是想諸葛治在後續的事情上繼續出謀劃策,輔助自己,卻沒想到身為東海之主的蕭雲也主動承攬,那麽,保證就大多了,而且,蕭雲武功高強,也能絕對保住自己的安危。
蕭雲一搖頭,止住了諸葛治的反對,正色道:“現今是想張盼兄冒大風險付大代價謀劃投誠之事,咱們又怎能心存安逸的念頭,這也是蕭某信條之一,即為朋友,同甘共苦!”
即便張盼這等心刁之人,見到蕭雲這等表態,也心內歎息想:“蕭雲既然長期被追奉為上位者,果然是有著根本原由的,這等赤誠之心,就是我張盼極力排斥的……也罷,既然尋思著投靠他,就真正做到真心吧,想當年自己和諸葛治差一點輔佐蕭雲成為武林盟盟主,而今,這種‘君臣’名分再次麵臨成真,想來,也是一種宿命吧……”
想必,張盼也果斷由座中站起,麵容前所未有的真誠,道:“既如此,蕭公子,有勞了!”
由此,濮陽城勢力的內變開始發生。
蕭雲和諸葛治,偽裝成了張盼身邊的仆役,參與全程,而三猛將,則被諸葛治留下錦囊妙計數策,想必也是防張盼突然變卦,隨機行事的。
於是,第二天一早,泰嶽城內一幹武將,都接到了濮陽城主的緊急命令,說到城主府的大殿之中商議時局。
然而他們一到場的時候,發現的卻是一副絕難相信的畫麵。
隻見高高在上的主椅之上,一個人王袍在身坐著,隻不過,頭是稍歪向一邊的,雙目暴突,麵現怒容,口邊,是尚未冷凝的鮮血,心髒處,則是一個依舊在淌血的傷口,此人竟是發了命令召集眾人而來濮陽城主,而且明顯已經死亡!!
而王駕之側,則正有一人手持帶血匕首,呆立原地,麵色惶惑,從其站立的姿態和角度看,無疑是剛剛從死者身上抽出來,而此人,身份更加難以置信,竟是濮陽城主素來信任的護衛隊隊長。
一個直觀的邏輯在眾人意識中形成:濮陽城主死了!護衛隊長殺死了濮陽城主!
怎麽可能?!
所以,所有人一時也都呆在了那裏。
這刻,幾個人帶著爽朗的笑談聲走進了殿內。
是大將軍柳湘,以及第一謀士張盼,兩人身後,還有文武打扮的兩個新晉小廝模樣的人。
一見到殿內主座之上的景象,柳湘的笑當即僵在臉上,隨後,悲容布滿,痛嚎一聲,道:“我的城主大人,您這是怎麽了,嗚嗚——”
邊哭,腳步踉蹌,他就要衝到王座之上。
忽然,身後張盼一把拽住他,正色道:“柳將軍節哀,請看清楚,城主大人已經死了,而兇手就在王座之側,您一過去,有性命之危啊!”
柳湘這才鎮定下來一般,立直身,看向那王座旁依舊持著匕首驚慌失措中的護衛隊長,大喝道:“呔!你這廝,枉費平日城主大人待你不薄,你竟然忘恩負義,將他老人家殘忍殺害,你可知罪!”
護衛隊長這才尋迴些思維,忙將匕首甩掉,搖頭不迭道:“不,城主不是我殺的,不是——”
柳湘走過去,撿起匕首一看,冷笑道:“這把分明就是你的貼身匕首,你還想狡辯什麽?!”
護衛隊長口唇蠕動了幾下,無法解釋。
那把匕首,確實是他自己的,今早,迷迷糊糊醒來時,就發覺自己躺在冰冷的石階上,抬頭一看,就是心髒一縮,直覺想:城主死了!
他猛地跳起身來,左右一觀,沒有可疑人,探向城主脈搏鼻息,確係已死亡無疑,再看向城主心口,更是一個倒步,這兇器,竟是自己的貼身匕首!
而此刻,正好殿外傳來逼近的群人的笑談聲,恐懼萬端的護衛隊長,於是緊急抽出了那匕首,還未能藏身,群人已經行進了殿中,眾目睽睽,他頭腦一片空白,就呆在了那裏。
現在,麵對柳湘的指控,護衛隊長一時間又能說什麽。
柳湘就此向殿外下令道:“來人,快將此忤逆犯上的叛賊拿下!”
一群兵士衝進殿內,就要上去拿人。
忽有一將領伸手阻住,道:“慢著,柳將軍,此事依舊有許多疑點,你怎可輕易下判斷!”
另一人也道:“不錯,護衛隊長對城主大人一向忠心耿耿,怎麽可能弑主,而且還要用自己的貼身匕首,又正好被咱們發現?”
第三人道:“最重要的,護衛隊長為什麽要殺城主,動機又是什麽?”
柳湘大笑一聲,解釋道:“動機還不簡單,霍佰勝將軍以身殉職後,城主大人沒有提拔他這個身邊第一衛士,而是選擇了柳某人,此賊就心懷不滿,埋下了忤逆的苗子,恰巧今日,輪到了要舉行眾議的日子,他就想事先向城主請命,擔當更重要的職位,城主不允,他就惱羞成怒,當場取出匕首將城主刺殺,才出現了現在的一幕!”
護衛隊長終於完全清醒過來了,大叫道:“姓柳的,你胡亂栽贓,我沒有!”
柳湘冷笑道:“證據動機俱明,還要狡辯,來人——”
那先前反對的將領又阻住道:“柳將軍,你那些空口推測的話,恐怕也不能當做證據!”
有人補充道:“真要找證據的話,就該從此事發點開始,一寸一寸地勘查,排除疑雜,留下真相!”
柳湘目光一掃,見眾文武將官中,有不少也都是持此種觀念、憤憤不平的樣子。
不久之後,柳湘態度似乎軟了下來,冷笑一聲,道:“哈哈,那好,就給你們一個時辰,在這裏好好查吧,希望真的能查到什麽有用的‘證據’!走!”
說完,他率先起步出殿,那些衝進殿中的士兵也都隨著出去,再後,就是搖頭無語的張盼了。
剩下的文武將官們,相互望了一眼,各懷心思。
其實,這件事一出現,就有許多心思明晰的人隱約推斷出了怎麽迴事。
但不管真相,事實就是,城主真的已經死了,糾結無益,剩下的,就是選擇陣營站隊的事了。
選擇了柳湘的,當然馬上跟了出去,中立想置身事外的,也沒耽擱,而想與柳湘對抗,或者原先真正忠於濮陽城主的,則選擇留下來,探查出不利於柳湘的真相,借此發威。
不過,留在殿內的文武們永遠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一出殿門,柳湘就獰笑一聲,做了個手勢。
隻見,忽然有一大排的兵士從各個角落現身,抬著油柴,丟到了殿門口,緊接著,一排火箭過去,烈焰瞬間燃起,吞沒了殿門。
柳湘於那一刻大聲宣布道:“護衛隊長多人劫持並殘殺了城主,現已伏法,通告全城,若有不平的,罪同逆黨!哈哈哈……”
再往下,已經沒有多大看頭了,而聽著殿內的那群人由憤怒詛咒變慘叫甚至討饒,心情也不好,蕭雲與諸葛治就離開了當場。
蕭雲心頭複雜,事件的全部製造過程,自己其實半點沒有參與,這也是諸葛治的好意吧。
但是,當柳湘命令放火的時候,自己也沒有開口阻止。
莫非已經開始習慣?
諸葛治則心道:“我主啊,身為一名謀士,我不願您成為一個單純的善良之輩,但是,也不該因沾染太多陰謀而將整顆心染黑,希望往下的很多事,可以由我們這些下屬來完成……”
濮陽城主以及忠於他的將領一死,事情就好辦了。
盡管表麵上風起雲湧,人心浮動,但是,卻是選擇了屈服於現實歸順柳湘的絕多數人,在對固執於舊主之情的少量人進行打壓,事起得快,落幕的也快,到最後,真正死傷了的,不過千眾之數,於泰嶽城中原本兩萬的整體兵量,無有大礙。
泰嶽城中事了,其下,就是濮陽城那兩萬軍隊了。
不過,其實在針對濮陽城主的陰謀開始前,柳湘就派人到城內對自己的人布局了,主要是挑出那些死忠的人,以刺客擊殺,然後,再做出使者的樣子,宣布死者為參與了謀反的人,現已伏誅,接下來,就是將下位者提拔上來,穩定形勢。
眾人都不是傻子,如此突兀的事情,怎會如此簡單相信,但是,既得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所以那些新被提拔起來的將領,也配合著鎮壓反抗者。
如此,幾日之後,去除那些死的、殘的、逃跑的,濮陽城勢力,已經還有三萬的精銳兵員,而且,統統是柳湘一係的,到此,柳湘主宰濮陽城勢力的目的算達到了,甚至說,濮陽城勢力這一概念,也同泰嶽城一樣,煙消雲散了。
不過,柳湘還沒傻到去自認城主,反而是大張旗鼓,為濮陽城主下葬,整整花費了三日。
在這三日之內,濮陽城勢力內變、成了柳湘勢力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附近區域,連交戰中的白雲侯以及夕照城主都多少心動,是不是該尋思將此勢力吸收過來了,也好為爭霸多加一份籌碼,隻不過,那柳湘需要什麽樣的條件才肯歸附呢?
兩位城主還未下好決斷,就在三日末尾,聽到了震驚的結果:柳湘竟然宣布,全軍三萬人,連同濮陽、泰嶽兩城,一同歸順東海軍勢力!
東海軍?
那是怎麽樣的概念,原本的東海城勢力嗎?
以往,鑒於中間隔著兩大勢力,白雲侯與夕照城主的消息網無法蔓延到東海城區域,而且,那片地方,勢力弱小,按理說也構不成什麽威脅,對其情報的搜集就放鬆了,但是,竟是在什麽時候,東海城強大起來到需要萬分重視的地步了嗎?不然,何以引得三萬人的部隊歸順?
於是,兩大城主即刻發布命令,緊急查探東海軍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