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邪之逆勢
尹先生笑吟吟道:“請講。”林如正接著講述了一陣江湖中正上演的詳情始末,最後鄭重點題道:“在下等此來,便是想請劍閣大義出手,破滅月魔坐大之局,扭轉正邪之逆勢,還世間以清平!”這一堆話講完,十人皆望著尹先生,不想尹先生飲了杯茶,貌似在思索,放杯後才歎道:“難!一難在於時機不對,如諸君所講,月魔剛剛翻新它的麵貌,使江湖人對其難以預測的危險和懼怕減少,算是有了一定威望和歸屬人群,想打壓迴去,非一蹴而能就,二難在於月魔有天魔山作為據點,一有不敵,則可退守,斬草不能除根,更是禍患,三難,是我劍閣力量不足,劍閣雖然名聲大,但闔派也僅有二百能戰之人,離了劍靈山這個依托,實難影響江湖局勢!”
定閑當即道:“閣主因何這麽說呢,劍閣雖本體不夠龐大,但千百載積存下來的正義之名不可撼動,隻要劍閣肯牽頭,我五大派通力協助,很快的瓦解月魔也並非不可能啊!”林如正也道:“師太所言不錯,閣主,月魔起於血腥,罪惡昭彰不容置疑,即便現今暫時的以公道自稱,也早晚會再露獠牙,養虎為患,那時動手除之豈非更難?”餘人也紛道是極。
尹先生卻歎道:“諸位確實言之有理,但劍閣曾有祖規,非有萬般迫切的理↘↘↘↘,♂.√.ne■t由不可出手,尹某無更改之能,不過我相信,若真如諸君所說月魔會有現原形的一天,劍閣絕不會坐視,但在這之前,尹某所能做的,不過是想盡辦法搜集掌握它的一切所為,到一定程度時,揭發公布於天下,使證據明確,罪行坐實,群起而攻之,才有把握得多,而若能早一步使其內部分化瓦解,則更少了血殺爭執,但這些,畢竟都不是倉促可完成的,所以,非是劍閣麻木不仁,時機未熟而已。”
一件事情,往往可從多方麵說道,所以,可與不可,辯辭不同之故,並非聽著有理,就是唯一真理了,因此古有善辯之士,可以將死說活,隻是則去了於己有利的那些真實麵,而選擇性忽略了其他。十人都算老江湖,如何聽不出尹先生是怕冒險,再扯下去,不過更多些推脫罷了,慈難和尚當即站起,冷哼一聲大步邁出,到門口時,才甩出一句話:“懦弱怕事,劍閣,不過如此!”慧能慧海急著起身唿喚,慈難卻未應,邁步依舊,二僧隻得先向尹先生告罪道:“閣主勿怪,師叔一向性直,卻無有惡意。”尹先生暗地苦笑一聲,也站起,無所謂般道:“兩位大師多慮了,未能即刻選擇插手如諸位所願,確屬尹某太過謹慎了。”慧能慧海在尹先生麵前,實在稱不上大師,表麵的客氣隻能表示深層的疏遠,二僧再無意留駐,怕慈難這一怒之下與山中什麽人起了衝突,謝過閣主寬宏拿起桌案上那斷掉一半的禪杖告辭追了出去。
少林這一走,尹先生又起身類似送客,餘人也知多言無益,一聲打攪一個個步向廳外,尹先生也隻得多說幾句恕罪的話,定閑最後一個起身,她行到廳口時卻一停,旋身直視,淡淡道:“閣主當真不肯出手嗎?”尹先生展出一個無奈的笑,竭力使語態誠懇,道:“師太,對不住。”定閑那一刻眼神複雜,有失望、失落,也有即將孤注一擲赴死的勇決,很多時候,她覺得自身是世上一個獨行客,欲展現自己對善惡的原則,卻發現餘者並不認同甚至以極端視之,而穀斷絕與天心的雙重倒台,更讓她覺得真義者寡而偽俠者眾,無有客倚為梁柱者,但自己又是個心死過的人,不願再涉紅塵俗務,於是,一邊對別人失望,一邊更加孤獨,而這次,唯一的希望也被證明了是種幻想,打擊可想而知。尹先生對定閑知深一些,看著這老師太決絕的背影,很多憂慮,但他腳下卻未遲滯,繼續著禮數步出廳外以送眾人,一直未有參與談論的薛至君,以及五弟子鄭通,也跟在了尹先生身後。
廳外不遠處,慧能慧海已追趕上了慈難,交奉禪杖,慈難怒聲道:“灑家頭都要斷了,還要這廢杖作甚!”說著他抓過來大喝一聲遠擲出去,正好斜插進廳前丈遠處,入石麵數指深,可謂含憤之力非同小可,而此舉無形中也是對劍閣的一種不滿甚至羞辱,尹先生卻沒有任何不悅之色,僅是在薛至君耳畔說了些什麽,後者稍遲疑,還是點頭疾步而去,也不知道所往何事。接下來尹先生客氣的挽留十人暫居幾日,十人當然無意,於是尹先生親自引領著,送十人離開,途中,僅和林如正笑談甚歡,林如正原就未指望劍閣出手,甚至有些竊喜於此局,當然心無芥蒂。
到了山下劍纓鎮中,與那百多五大派人會合後,尹先生仍未止步,與林如正說笑著不快不慢行到鎮口,將別之時,薛至君才到了,他手中正捧著一個匣,超過三尺,不知為何物,尹先生接過,送到慧能慧海手中,道:“諸位遠道而來,尹某卻未能盡招待之能,實屬不周,此匣中之物,是劍閣欠缺少林的,請兩位大師交予慈恩方丈,由他處置,尹某意出真誠,萬勿推拒!”但暗地裏,他卻傳音二僧道:“匣內之物,與劍閣寶劍為相同材質打造,名金剛禪杖,久用可生靈性,請兩位轉交給慈恩方丈,再由他送於慈難大師,以作為尹某無為的彌補,但此中詳情萬萬不可讓慈難大師知曉,也不可早一日暴露,切記!”
二僧聽得驚震交加,如此禪杖,必然可抗萬兵,再加上可通靈性,延傳下去,都能作為少林鎮寺之寶了,而尹先生選在臨別時饋贈,萬無作偽收迴之意,二僧也隻能受寵般接下了,口中卻隻道定會交與方丈師傅,並未迴那傳音。
尹先生和薛至君、弟子鄭通送完人迴山後,赫然發現先前那群被斥散的弟子又聚在了廳口,並圍著慈難遺下的那方斜插的斷杖不知在鬧些什麽,尹先生不悅停步,前次一樣重重咳了一聲,弟子們側轉身看來,卻無一有被發現逃懶後驚慌並作鳥獸散的情狀,反是清一色的鄭重激動,齊向尹先生拜倒喊道:“師傅,那五派的十個人上山來,發生了什麽,我們都知道了。”
原來,眾弟子被責退到劍台下練武時,十七不甘心,便拉著十八湊到離迎客廳不遠的地方,用一種竹筒連接而成的曲“窺鏡”觀聽,此鏡取意自“管中窺豹略見一斑”,是二人纏著某個多才的任著閑職的師叔討來的。如此一來,堂中經過二弟子自然清楚了,連那慈難甩脫禪杖的情景都沒一絲遺漏,再目睹師傅麵對如此惡劣的羞辱還要陪著笑臉恭送,當然心有不忿,馬上去往劍台告知師兄弟姐妹們,於是這些弟子商討之下決定向師傅請戰,因此才來到了堂前。
四弟子武泰道:“師傅,我們商量過了,江湖上那些事,徒兒們在山上大致聽說過一些,若是劍閣不出征,豈不就像那些人說的一樣,咱們成了懦弱無能膽小怕事的?”另一弟子緊接著道:“是啊,師傅,何況弟子們通過下山剿滅月魔,還能到不少實戰且實際的東西,到再迴山加以比照琢磨,不是會提升更快麽?這也不全為著駁斥那些人呀!”又有道:“是啊,師傅,以往下山都是在見靈山方圓百十裏之內,根本看不到真刀真槍的江湖,這次事正是大好機會啊!”更多卻是道:“劍閣的名譽不可毀,劍閣人更不能讓世俗漿糊看扁啊!”
總之,群起請願,看著這麽一張張年輕卻**洋溢的臉,尹先生意識到再單靠威壓或些許道理是難以奏效了,卻仍舊搖頭,道:“你們的心情為師理解,若為尋常目標任務,為師自會答應,但此番對付月魔確實不可!”眾弟子當即道:“為什麽?師傅,那月魔有什麽了不起的嗎?”
尹先生一歎,道:“你們當真以為天底下的絕頂高手隻有我劍閣才存在著嗎?”
十七奇道:“師傅,有您在,其他高手還算高手嗎?”尹先生不由道:“無知!”十七雖遭譴責,低下了頭,卻明顯不服,餘弟子也差不多,尹先生無奈,道:“好吧,今日練武暫且取消,都隨我來,聽一聽,什麽才叫高手!”說完,他與薛至君先後轉身行去,眾弟子好奇多過了先時的激憤,紛紛起身隨上師傅師叔。
一行人最終停身之處,竟是七大古陣地千葉林外,尹先生於最前麵席地而坐,正對林入口,薛至君等自也效仿,全體一副安然聽故事的派頭,還未有說什麽,就聽林內傳來一老聲道:“小尹,帶著這麽多徒兒來做什麽?”尹先生恭聲道:“萬劍師祖,徒兒們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天下的高手無能超越劍閣,小尹請師祖們講解一下。”陣中七老先後低聲嗬嗬笑了起來,武泰等弟子都聽出了其中善意的慈訓,萬靈陣主笑過之後道:“要說祖龍大地上的高手,隻能用無法計量一詞,天下那麽多洞天府地,哪處沒有幾個擇居修煉的,他們心無他物,追求著天地間的至境,彼此間也有不為世俗所知的聯絡,其於山野間的交手論戰,其高絕程度絕非等閑之輩所能想象,至於常人百中無一的諸般所謂奇遇,在他們看來也毫無神秘更無罕見。”
萬音陣主也道:“而世俗武林中所說的藏龍臥虎,與那些奇人異士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級數上,一旦有一個這類人物入世,必會掀起腥血雨或者群起追逐其修成徑法,如此,最終必會導致修行世界的擁堵,因此,他們間會有自我的各種限定約束,也使得我等大多數世俗人不知其詳細。”
尹先生這刻道:“七位師祖,可否講一個熟知點的故事,好具體講述一個人物。”
七陣陣主先是無聲,似在私底下迴憶並交流什麽,半天,萬劍陣主再道:“如此,就講一個一兩百年前的事吧,說來,這也發生在我劍閣,至於故事中昔時的先輩人物,不知還有否活者的。”這最後的話雖在外麵弟子聽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一想這七位陣主平均年歲怕已不下百歲,劍閣又多有壽者,也就能理解了。
本書源自看書網
尹先生笑吟吟道:“請講。”林如正接著講述了一陣江湖中正上演的詳情始末,最後鄭重點題道:“在下等此來,便是想請劍閣大義出手,破滅月魔坐大之局,扭轉正邪之逆勢,還世間以清平!”這一堆話講完,十人皆望著尹先生,不想尹先生飲了杯茶,貌似在思索,放杯後才歎道:“難!一難在於時機不對,如諸君所講,月魔剛剛翻新它的麵貌,使江湖人對其難以預測的危險和懼怕減少,算是有了一定威望和歸屬人群,想打壓迴去,非一蹴而能就,二難在於月魔有天魔山作為據點,一有不敵,則可退守,斬草不能除根,更是禍患,三難,是我劍閣力量不足,劍閣雖然名聲大,但闔派也僅有二百能戰之人,離了劍靈山這個依托,實難影響江湖局勢!”
定閑當即道:“閣主因何這麽說呢,劍閣雖本體不夠龐大,但千百載積存下來的正義之名不可撼動,隻要劍閣肯牽頭,我五大派通力協助,很快的瓦解月魔也並非不可能啊!”林如正也道:“師太所言不錯,閣主,月魔起於血腥,罪惡昭彰不容置疑,即便現今暫時的以公道自稱,也早晚會再露獠牙,養虎為患,那時動手除之豈非更難?”餘人也紛道是極。
尹先生卻歎道:“諸位確實言之有理,但劍閣曾有祖規,非有萬般迫切的理↘↘↘↘,♂.√.ne■t由不可出手,尹某無更改之能,不過我相信,若真如諸君所說月魔會有現原形的一天,劍閣絕不會坐視,但在這之前,尹某所能做的,不過是想盡辦法搜集掌握它的一切所為,到一定程度時,揭發公布於天下,使證據明確,罪行坐實,群起而攻之,才有把握得多,而若能早一步使其內部分化瓦解,則更少了血殺爭執,但這些,畢竟都不是倉促可完成的,所以,非是劍閣麻木不仁,時機未熟而已。”
一件事情,往往可從多方麵說道,所以,可與不可,辯辭不同之故,並非聽著有理,就是唯一真理了,因此古有善辯之士,可以將死說活,隻是則去了於己有利的那些真實麵,而選擇性忽略了其他。十人都算老江湖,如何聽不出尹先生是怕冒險,再扯下去,不過更多些推脫罷了,慈難和尚當即站起,冷哼一聲大步邁出,到門口時,才甩出一句話:“懦弱怕事,劍閣,不過如此!”慧能慧海急著起身唿喚,慈難卻未應,邁步依舊,二僧隻得先向尹先生告罪道:“閣主勿怪,師叔一向性直,卻無有惡意。”尹先生暗地苦笑一聲,也站起,無所謂般道:“兩位大師多慮了,未能即刻選擇插手如諸位所願,確屬尹某太過謹慎了。”慧能慧海在尹先生麵前,實在稱不上大師,表麵的客氣隻能表示深層的疏遠,二僧再無意留駐,怕慈難這一怒之下與山中什麽人起了衝突,謝過閣主寬宏拿起桌案上那斷掉一半的禪杖告辭追了出去。
少林這一走,尹先生又起身類似送客,餘人也知多言無益,一聲打攪一個個步向廳外,尹先生也隻得多說幾句恕罪的話,定閑最後一個起身,她行到廳口時卻一停,旋身直視,淡淡道:“閣主當真不肯出手嗎?”尹先生展出一個無奈的笑,竭力使語態誠懇,道:“師太,對不住。”定閑那一刻眼神複雜,有失望、失落,也有即將孤注一擲赴死的勇決,很多時候,她覺得自身是世上一個獨行客,欲展現自己對善惡的原則,卻發現餘者並不認同甚至以極端視之,而穀斷絕與天心的雙重倒台,更讓她覺得真義者寡而偽俠者眾,無有客倚為梁柱者,但自己又是個心死過的人,不願再涉紅塵俗務,於是,一邊對別人失望,一邊更加孤獨,而這次,唯一的希望也被證明了是種幻想,打擊可想而知。尹先生對定閑知深一些,看著這老師太決絕的背影,很多憂慮,但他腳下卻未遲滯,繼續著禮數步出廳外以送眾人,一直未有參與談論的薛至君,以及五弟子鄭通,也跟在了尹先生身後。
廳外不遠處,慧能慧海已追趕上了慈難,交奉禪杖,慈難怒聲道:“灑家頭都要斷了,還要這廢杖作甚!”說著他抓過來大喝一聲遠擲出去,正好斜插進廳前丈遠處,入石麵數指深,可謂含憤之力非同小可,而此舉無形中也是對劍閣的一種不滿甚至羞辱,尹先生卻沒有任何不悅之色,僅是在薛至君耳畔說了些什麽,後者稍遲疑,還是點頭疾步而去,也不知道所往何事。接下來尹先生客氣的挽留十人暫居幾日,十人當然無意,於是尹先生親自引領著,送十人離開,途中,僅和林如正笑談甚歡,林如正原就未指望劍閣出手,甚至有些竊喜於此局,當然心無芥蒂。
到了山下劍纓鎮中,與那百多五大派人會合後,尹先生仍未止步,與林如正說笑著不快不慢行到鎮口,將別之時,薛至君才到了,他手中正捧著一個匣,超過三尺,不知為何物,尹先生接過,送到慧能慧海手中,道:“諸位遠道而來,尹某卻未能盡招待之能,實屬不周,此匣中之物,是劍閣欠缺少林的,請兩位大師交予慈恩方丈,由他處置,尹某意出真誠,萬勿推拒!”但暗地裏,他卻傳音二僧道:“匣內之物,與劍閣寶劍為相同材質打造,名金剛禪杖,久用可生靈性,請兩位轉交給慈恩方丈,再由他送於慈難大師,以作為尹某無為的彌補,但此中詳情萬萬不可讓慈難大師知曉,也不可早一日暴露,切記!”
二僧聽得驚震交加,如此禪杖,必然可抗萬兵,再加上可通靈性,延傳下去,都能作為少林鎮寺之寶了,而尹先生選在臨別時饋贈,萬無作偽收迴之意,二僧也隻能受寵般接下了,口中卻隻道定會交與方丈師傅,並未迴那傳音。
尹先生和薛至君、弟子鄭通送完人迴山後,赫然發現先前那群被斥散的弟子又聚在了廳口,並圍著慈難遺下的那方斜插的斷杖不知在鬧些什麽,尹先生不悅停步,前次一樣重重咳了一聲,弟子們側轉身看來,卻無一有被發現逃懶後驚慌並作鳥獸散的情狀,反是清一色的鄭重激動,齊向尹先生拜倒喊道:“師傅,那五派的十個人上山來,發生了什麽,我們都知道了。”
原來,眾弟子被責退到劍台下練武時,十七不甘心,便拉著十八湊到離迎客廳不遠的地方,用一種竹筒連接而成的曲“窺鏡”觀聽,此鏡取意自“管中窺豹略見一斑”,是二人纏著某個多才的任著閑職的師叔討來的。如此一來,堂中經過二弟子自然清楚了,連那慈難甩脫禪杖的情景都沒一絲遺漏,再目睹師傅麵對如此惡劣的羞辱還要陪著笑臉恭送,當然心有不忿,馬上去往劍台告知師兄弟姐妹們,於是這些弟子商討之下決定向師傅請戰,因此才來到了堂前。
四弟子武泰道:“師傅,我們商量過了,江湖上那些事,徒兒們在山上大致聽說過一些,若是劍閣不出征,豈不就像那些人說的一樣,咱們成了懦弱無能膽小怕事的?”另一弟子緊接著道:“是啊,師傅,何況弟子們通過下山剿滅月魔,還能到不少實戰且實際的東西,到再迴山加以比照琢磨,不是會提升更快麽?這也不全為著駁斥那些人呀!”又有道:“是啊,師傅,以往下山都是在見靈山方圓百十裏之內,根本看不到真刀真槍的江湖,這次事正是大好機會啊!”更多卻是道:“劍閣的名譽不可毀,劍閣人更不能讓世俗漿糊看扁啊!”
總之,群起請願,看著這麽一張張年輕卻**洋溢的臉,尹先生意識到再單靠威壓或些許道理是難以奏效了,卻仍舊搖頭,道:“你們的心情為師理解,若為尋常目標任務,為師自會答應,但此番對付月魔確實不可!”眾弟子當即道:“為什麽?師傅,那月魔有什麽了不起的嗎?”
尹先生一歎,道:“你們當真以為天底下的絕頂高手隻有我劍閣才存在著嗎?”
十七奇道:“師傅,有您在,其他高手還算高手嗎?”尹先生不由道:“無知!”十七雖遭譴責,低下了頭,卻明顯不服,餘弟子也差不多,尹先生無奈,道:“好吧,今日練武暫且取消,都隨我來,聽一聽,什麽才叫高手!”說完,他與薛至君先後轉身行去,眾弟子好奇多過了先時的激憤,紛紛起身隨上師傅師叔。
一行人最終停身之處,竟是七大古陣地千葉林外,尹先生於最前麵席地而坐,正對林入口,薛至君等自也效仿,全體一副安然聽故事的派頭,還未有說什麽,就聽林內傳來一老聲道:“小尹,帶著這麽多徒兒來做什麽?”尹先生恭聲道:“萬劍師祖,徒兒們不知天高地厚,以為天下的高手無能超越劍閣,小尹請師祖們講解一下。”陣中七老先後低聲嗬嗬笑了起來,武泰等弟子都聽出了其中善意的慈訓,萬靈陣主笑過之後道:“要說祖龍大地上的高手,隻能用無法計量一詞,天下那麽多洞天府地,哪處沒有幾個擇居修煉的,他們心無他物,追求著天地間的至境,彼此間也有不為世俗所知的聯絡,其於山野間的交手論戰,其高絕程度絕非等閑之輩所能想象,至於常人百中無一的諸般所謂奇遇,在他們看來也毫無神秘更無罕見。”
萬音陣主也道:“而世俗武林中所說的藏龍臥虎,與那些奇人異士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級數上,一旦有一個這類人物入世,必會掀起腥血雨或者群起追逐其修成徑法,如此,最終必會導致修行世界的擁堵,因此,他們間會有自我的各種限定約束,也使得我等大多數世俗人不知其詳細。”
尹先生這刻道:“七位師祖,可否講一個熟知點的故事,好具體講述一個人物。”
七陣陣主先是無聲,似在私底下迴憶並交流什麽,半天,萬劍陣主再道:“如此,就講一個一兩百年前的事吧,說來,這也發生在我劍閣,至於故事中昔時的先輩人物,不知還有否活者的。”這最後的話雖在外麵弟子聽來有些不可思議,但一想這七位陣主平均年歲怕已不下百歲,劍閣又多有壽者,也就能理解了。
本書源自看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