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劍靈山上 飛庫網
內心的波瀾壯闊,再也壓抑不住,同時還牽扯起一抹溫柔:
“雲弟,姐姐很快就能下山尋你了……”
第二天,紅日東升,劍靈山上,洋溢著一片激昂。
巨大的劍台下,數十劍閣弟子擁立在四圍,為首是已經迴山的古城秋,劍台上則是閣主尹先生、師伯齊不仁以及師叔薛至君。
尹先生一襲雲衣,背手而立,風度飄然寫意,這種寫意素為弟子們歎服,但私下模仿卻每每不倫不類,尹先生教徒不苟言笑,所以就算親自見了那些惡搞,也隻是莞爾,並無責怪。
見弟子來齊,尹先生出位,向下掃視了一眼眾弟子,台下正議論者頓停,每人都覺得師傅在看自己。隻聽他道:“大家知道,今天就是三年一度的劍閣考核,考核通過,你就有了經常下山的資格,而你們的大師兄古城秋,數年前已出了閣,而且一把至尊劍博得了‘一劍知秋’的美名。”
弟子們看向古城秋,有羨慕,有盼望,古城秋身處注目中心,表情淡然,這樣的目光他在山下已經碰到過無數次,最初的喜悅早已隱沒,算是心如止水,但他還是瞥了一眼身旁的二師妹韓千雪,發現師妹盯著台上雙目並無一斜,微覺失望。
尹先生對這種效果頗為滿意,續道:“所以多餘的話為師就不講了,想學你們大師兄的,就參加今日的考核。”
下麵已有些弟子在嗷嗷亂叫了。
“今年的規則是這樣的,我站在台上,原地不動,也不還手,十招之內,你們能逼得我出手或挪動一步,就算通過考核了。”
聽到規則,弟子們論聲四起,激昂躁動,這些弟子哪個不是天賦過人,入閣以來又互相比攀,日日進步,每個都具備了基本的自信,尹先生又很少出手,無人知其深淺,這樣的考題表麵便非常簡單。
當下便有一弟子躍上了劍台:“師傅,我來!”
是名十二三歲的少年,尹先生笑道:“十七,你想好了嗎?”
十七是少年的入閣排行,尹先生常日為了方便,總會以排輩稱唿,當然女弟子還是唿名。
十七拍拍胸,豪聲道:“師傅,弟子時刻都準備著戰鬥!”
台下哄笑:“我們又沒欺負你,你戰鬥因誰來?”
少年白了台下一眼,那意思為:還說沒有?
弟子們的天賦相當,入閣時間相近,基本上是年長一些的進境快,十七年紀偏小,經常受到師兄們或者比他大的人的取笑,平日隻好拿比他年歲更小的十八師弟教導一下,今次考核,他是憋足了勁頭要亮一亮眼的。
十七把劍從背上抽出來,圍著師傅尹先生繞了四五圈,眾人都不知他搞什麽名堂,卻見十七湊上去,小聲問:“師傅,從背後攻擊可不可以?”
盡管他很小聲了,台下弟子功聚雙耳,還是聽得明晰,哄然大笑,一人歎道:“唉,原諒十七師弟吧,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出些風頭了。”
十七憋得臉通紅,尹先生卻笑道:“自然是可以的。”
其實,偷襲和防偷襲在劍閣弟子中也是一種遊戲,甚至是風俗,你走在路上時,說不定就有人喊一聲“敵襲”,閃出向你攻來,應付得下,那是一種臉麵,被襲中了,對方可能笑話你缺乏武人的警覺,當然,原則上是不準有人受傷的。
因此,這一要求也不算什麽,隻不過十七是被取笑慣了的。
十七得了師傅應準,定下心來,站到尹先生背後,大喝一聲衝了上去,長劍直掃尹先生雙腿。這第一招與許多人心頭所策劃一致,都歎:這麽一個表現智慧的機會沒有了。
哪想那劍淩厲地砍到尹先生腿上,卻連衣衫的凹陷都不明顯,更不用說撞擊出聲音了,十七不相信,換一個角度,大叫再砍,幾次之後,那劍突然斷掉,掉在台上的半截擲地有聲,十七抓著成了匕首的劍發呆。
眾人也愣了,師傅不會是生氣了吧,不然怎麽好斷掉弟子們日日傍身的佩劍。
尹先生轉身,淡淡道:“十七,知道為什麽斷你的劍嗎?”
十七撓頭訕笑:“弟子……弟子不該砍腿彎兒,師傅說過,這是斷人筋絡的兇招,非是敵人不可下此狠手。”
尹先生搖頭,道:“人的腿彎脆弱,你攻擊此處也有道理,但其一,你根本沒用上劍閣武學,渾似一個蠻漢子在發泄;其二,你不該一直攻擊同樣的部位,因為敵人已有防備;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你的招式裏隻有敵人,沒有自己。須知,實際對敵中,你在想著擊中對方,對方也是如此算計,所以除去第一式的偷襲,你後麵每一招的發出都是前提錯誤。”
十七恍然,道:“弟子受教了,謝謝師傅。”
尹先生同時也是講道理給所有弟子聽的,十七能上台,首先就勇氣可嘉,但自己不能放任他胡亂用招,否則一不小心被他通過了,倒是害了他,因此尹先生在十七下台後補充道:“為師知道你們鬼得很,所以其他與武學無關的歪腦筋就不要動了,比如哪個假裝失手掉下劍台為師是不會出手相救的。”
弟子們哄笑又起:“師父放心吧,這麽低的台子若摔出毛病來也不配做劍閣弟子了。”
不過這樣一宣布,一時倒無人上去。
尹先生笑道:“好吧,我放寬一下,但凡劃破我一角衣衫甚至一根發絲的都算通過,另外,為節約時間,由為師點名上台,十八,你先吧。”
那十八弟子還是個不足十歲的小童,上山前身世孤苦,最是自尊自憐,這時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特別是台上師傅那寬和鼓勵的眼神,臉一紅,頓時慌了,不敢站出來,半天才抖索著走到劍台下,看著那丈高的劍台台緣,為難不已。
這時經常教導弟子身手的師伯齊不仁道:“小子,輕功的流程你都忘了,大膽往上跳!”
十八這才想起運用學到的武功,旋腿錯下身來,運氣猛往上一旋,童軀淩空拔起,升勢卻在指尖距離台緣數寸處耗盡。經這一遭,十八心裏有了底,落地後稍稍迴息,又發力往上跳,這次倒離石緣又近了一點。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每次他都沒夠著台緣,一時喪氣坐在地上,偷眼望去,卻見所有人都麵無表情地看著他,無聲壓力讓他背脊發麻,一咬牙,又拔地而起,指尖眼看碰到劍台,他一喜,使勁一撈,不過是把手指擦出了血,照樣落迴。
十八孤兒的倔強上來,一次次跳起落下,許多女弟子別過頭去。
人群照樣無聲,這是劍閣不成文規定,即在別人訓練時不可聲色、不可幫扶,隻有長輩發話算作指令。
齊不仁和薛至君不好做主,看向尹先生,尹先生緩緩掃了一遍眾弟子,掃到十七的時候,十七似有領會,一個箭步衝出來,在台緣下方不遠處半跪半蹲,衝十八笑道:“師弟,輕功可不止有衝天炮這一種的,還有種叫墊腳借力,我當你的墊腳石,你踩我背往上跳吧。”
十八雖說倔強,但這麽多眼睛瞪著,他卻一直失敗空耗時間,早要急出淚來,這時十七一說,那淚便湧現,他沒想到這個十七師兄平時拿他來當樂子,現在卻挺身為他解難,這一愣怔,就沒過去。
眾弟子哄笑:“十八師弟(兄),你就當他是匹馬,玩跳馬。”
十八偷抹去淚,走向十七,道:“謝謝你,師兄。”
十七半低聲道:“不用謝,我可是有條件的,日後要是再‘開導’你,你可以頂嘴,但不能存怨。”
十八重重點頭,沉腰,跑動,到了十七背上時,發力一踩,十七再順勢往上一送,漂漂亮亮上了劍台。
“好!”眾人一聲喝彩。
爾後的歲月裏,劍閣的這兩名弟子成了最要好的師兄弟,人稱劍閣雙璧,當然,那是很久以後了。
踩上劍台的刹那,望著朝霞背景中師傅那獎勵的微笑,十八突然升起一種成就感,這成就感不基於他個人,也非這件小事,而是基於這整個劍閣,這腳下的劍靈山。
同時他暗暗決定,以後要經常來劍台練輕功。
尹先生看著這最幼小弟子受傷的右手,柔和道:“還能拿劍嗎?”
十八堅定地點頭,右手從背上抽出長劍,凜然便有一種正大的氣勢,這原本劍靈山上最弱小自卑的弟子站到台上後,再無懦弱。
尹先生又道:“十八,你不要想著怎麽打敗我,隻要把你學到的劍招,一招一式施展出來攻擊我就行。”
十八授命,定神,叱嗬一聲攻去,一一施展完,倒過了十招,尹先生笑道:“不錯,有進步。”
“謝師傅誇。”十八屈腿一禮,下了劍台,這一跳倒利落多了。
接下來尹先生點一人,那弟子就上台紮紮實實展示自己,當然,有心考核的還是想在十招內過關。這一來,幾乎人人發揮出常日裏的最高水平。
最後點到的,都是排輩前十幾位的弟子,尹先生按次序倒著點來。
輪到七弟子蕭寒月的時候,眾人的心神重新凝聚。
說實話,這些個弟子平日裏也有切磋,有可能通過考核的,除古城秋外,首推韓千雪,次為蕭寒月,再下還有四弟子武泰、五弟子鄭通、六弟子孫道兒,幾人當然就成為矚目焦點。
內心的波瀾壯闊,再也壓抑不住,同時還牽扯起一抹溫柔:
“雲弟,姐姐很快就能下山尋你了……”
第二天,紅日東升,劍靈山上,洋溢著一片激昂。
巨大的劍台下,數十劍閣弟子擁立在四圍,為首是已經迴山的古城秋,劍台上則是閣主尹先生、師伯齊不仁以及師叔薛至君。
尹先生一襲雲衣,背手而立,風度飄然寫意,這種寫意素為弟子們歎服,但私下模仿卻每每不倫不類,尹先生教徒不苟言笑,所以就算親自見了那些惡搞,也隻是莞爾,並無責怪。
見弟子來齊,尹先生出位,向下掃視了一眼眾弟子,台下正議論者頓停,每人都覺得師傅在看自己。隻聽他道:“大家知道,今天就是三年一度的劍閣考核,考核通過,你就有了經常下山的資格,而你們的大師兄古城秋,數年前已出了閣,而且一把至尊劍博得了‘一劍知秋’的美名。”
弟子們看向古城秋,有羨慕,有盼望,古城秋身處注目中心,表情淡然,這樣的目光他在山下已經碰到過無數次,最初的喜悅早已隱沒,算是心如止水,但他還是瞥了一眼身旁的二師妹韓千雪,發現師妹盯著台上雙目並無一斜,微覺失望。
尹先生對這種效果頗為滿意,續道:“所以多餘的話為師就不講了,想學你們大師兄的,就參加今日的考核。”
下麵已有些弟子在嗷嗷亂叫了。
“今年的規則是這樣的,我站在台上,原地不動,也不還手,十招之內,你們能逼得我出手或挪動一步,就算通過考核了。”
聽到規則,弟子們論聲四起,激昂躁動,這些弟子哪個不是天賦過人,入閣以來又互相比攀,日日進步,每個都具備了基本的自信,尹先生又很少出手,無人知其深淺,這樣的考題表麵便非常簡單。
當下便有一弟子躍上了劍台:“師傅,我來!”
是名十二三歲的少年,尹先生笑道:“十七,你想好了嗎?”
十七是少年的入閣排行,尹先生常日為了方便,總會以排輩稱唿,當然女弟子還是唿名。
十七拍拍胸,豪聲道:“師傅,弟子時刻都準備著戰鬥!”
台下哄笑:“我們又沒欺負你,你戰鬥因誰來?”
少年白了台下一眼,那意思為:還說沒有?
弟子們的天賦相當,入閣時間相近,基本上是年長一些的進境快,十七年紀偏小,經常受到師兄們或者比他大的人的取笑,平日隻好拿比他年歲更小的十八師弟教導一下,今次考核,他是憋足了勁頭要亮一亮眼的。
十七把劍從背上抽出來,圍著師傅尹先生繞了四五圈,眾人都不知他搞什麽名堂,卻見十七湊上去,小聲問:“師傅,從背後攻擊可不可以?”
盡管他很小聲了,台下弟子功聚雙耳,還是聽得明晰,哄然大笑,一人歎道:“唉,原諒十七師弟吧,也隻有這樣他才能出些風頭了。”
十七憋得臉通紅,尹先生卻笑道:“自然是可以的。”
其實,偷襲和防偷襲在劍閣弟子中也是一種遊戲,甚至是風俗,你走在路上時,說不定就有人喊一聲“敵襲”,閃出向你攻來,應付得下,那是一種臉麵,被襲中了,對方可能笑話你缺乏武人的警覺,當然,原則上是不準有人受傷的。
因此,這一要求也不算什麽,隻不過十七是被取笑慣了的。
十七得了師傅應準,定下心來,站到尹先生背後,大喝一聲衝了上去,長劍直掃尹先生雙腿。這第一招與許多人心頭所策劃一致,都歎:這麽一個表現智慧的機會沒有了。
哪想那劍淩厲地砍到尹先生腿上,卻連衣衫的凹陷都不明顯,更不用說撞擊出聲音了,十七不相信,換一個角度,大叫再砍,幾次之後,那劍突然斷掉,掉在台上的半截擲地有聲,十七抓著成了匕首的劍發呆。
眾人也愣了,師傅不會是生氣了吧,不然怎麽好斷掉弟子們日日傍身的佩劍。
尹先生轉身,淡淡道:“十七,知道為什麽斷你的劍嗎?”
十七撓頭訕笑:“弟子……弟子不該砍腿彎兒,師傅說過,這是斷人筋絡的兇招,非是敵人不可下此狠手。”
尹先生搖頭,道:“人的腿彎脆弱,你攻擊此處也有道理,但其一,你根本沒用上劍閣武學,渾似一個蠻漢子在發泄;其二,你不該一直攻擊同樣的部位,因為敵人已有防備;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你的招式裏隻有敵人,沒有自己。須知,實際對敵中,你在想著擊中對方,對方也是如此算計,所以除去第一式的偷襲,你後麵每一招的發出都是前提錯誤。”
十七恍然,道:“弟子受教了,謝謝師傅。”
尹先生同時也是講道理給所有弟子聽的,十七能上台,首先就勇氣可嘉,但自己不能放任他胡亂用招,否則一不小心被他通過了,倒是害了他,因此尹先生在十七下台後補充道:“為師知道你們鬼得很,所以其他與武學無關的歪腦筋就不要動了,比如哪個假裝失手掉下劍台為師是不會出手相救的。”
弟子們哄笑又起:“師父放心吧,這麽低的台子若摔出毛病來也不配做劍閣弟子了。”
不過這樣一宣布,一時倒無人上去。
尹先生笑道:“好吧,我放寬一下,但凡劃破我一角衣衫甚至一根發絲的都算通過,另外,為節約時間,由為師點名上台,十八,你先吧。”
那十八弟子還是個不足十歲的小童,上山前身世孤苦,最是自尊自憐,這時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特別是台上師傅那寬和鼓勵的眼神,臉一紅,頓時慌了,不敢站出來,半天才抖索著走到劍台下,看著那丈高的劍台台緣,為難不已。
這時經常教導弟子身手的師伯齊不仁道:“小子,輕功的流程你都忘了,大膽往上跳!”
十八這才想起運用學到的武功,旋腿錯下身來,運氣猛往上一旋,童軀淩空拔起,升勢卻在指尖距離台緣數寸處耗盡。經這一遭,十八心裏有了底,落地後稍稍迴息,又發力往上跳,這次倒離石緣又近了一點。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每次他都沒夠著台緣,一時喪氣坐在地上,偷眼望去,卻見所有人都麵無表情地看著他,無聲壓力讓他背脊發麻,一咬牙,又拔地而起,指尖眼看碰到劍台,他一喜,使勁一撈,不過是把手指擦出了血,照樣落迴。
十八孤兒的倔強上來,一次次跳起落下,許多女弟子別過頭去。
人群照樣無聲,這是劍閣不成文規定,即在別人訓練時不可聲色、不可幫扶,隻有長輩發話算作指令。
齊不仁和薛至君不好做主,看向尹先生,尹先生緩緩掃了一遍眾弟子,掃到十七的時候,十七似有領會,一個箭步衝出來,在台緣下方不遠處半跪半蹲,衝十八笑道:“師弟,輕功可不止有衝天炮這一種的,還有種叫墊腳借力,我當你的墊腳石,你踩我背往上跳吧。”
十八雖說倔強,但這麽多眼睛瞪著,他卻一直失敗空耗時間,早要急出淚來,這時十七一說,那淚便湧現,他沒想到這個十七師兄平時拿他來當樂子,現在卻挺身為他解難,這一愣怔,就沒過去。
眾弟子哄笑:“十八師弟(兄),你就當他是匹馬,玩跳馬。”
十八偷抹去淚,走向十七,道:“謝謝你,師兄。”
十七半低聲道:“不用謝,我可是有條件的,日後要是再‘開導’你,你可以頂嘴,但不能存怨。”
十八重重點頭,沉腰,跑動,到了十七背上時,發力一踩,十七再順勢往上一送,漂漂亮亮上了劍台。
“好!”眾人一聲喝彩。
爾後的歲月裏,劍閣的這兩名弟子成了最要好的師兄弟,人稱劍閣雙璧,當然,那是很久以後了。
踩上劍台的刹那,望著朝霞背景中師傅那獎勵的微笑,十八突然升起一種成就感,這成就感不基於他個人,也非這件小事,而是基於這整個劍閣,這腳下的劍靈山。
同時他暗暗決定,以後要經常來劍台練輕功。
尹先生看著這最幼小弟子受傷的右手,柔和道:“還能拿劍嗎?”
十八堅定地點頭,右手從背上抽出長劍,凜然便有一種正大的氣勢,這原本劍靈山上最弱小自卑的弟子站到台上後,再無懦弱。
尹先生又道:“十八,你不要想著怎麽打敗我,隻要把你學到的劍招,一招一式施展出來攻擊我就行。”
十八授命,定神,叱嗬一聲攻去,一一施展完,倒過了十招,尹先生笑道:“不錯,有進步。”
“謝師傅誇。”十八屈腿一禮,下了劍台,這一跳倒利落多了。
接下來尹先生點一人,那弟子就上台紮紮實實展示自己,當然,有心考核的還是想在十招內過關。這一來,幾乎人人發揮出常日裏的最高水平。
最後點到的,都是排輩前十幾位的弟子,尹先生按次序倒著點來。
輪到七弟子蕭寒月的時候,眾人的心神重新凝聚。
說實話,這些個弟子平日裏也有切磋,有可能通過考核的,除古城秋外,首推韓千雪,次為蕭寒月,再下還有四弟子武泰、五弟子鄭通、六弟子孫道兒,幾人當然就成為矚目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