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著他施舍上位的齊襄王,轉眼之間成了農夫懷中的毒蛇。


    他被迫離開故鄉,遠遁邯鄲,步了樂毅的後塵。


    他就是再造齊國的大功臣,安平君田單。


    “田單是齊國君王的遠房枝屬,在都城臨淄做一個名不經傳管理市場的小官。”


    “燕國將領樂毅率軍攻破齊國,齊湣王被迫逃出都城,田單也出逃到安平。”


    “後燕軍圍困安平,城破前,田單讓族人鋸掉車軸兩端突出部份,並把車軸用鐵皮包裹。”


    “城破時,齊人搶道出逃,許多人因車軸被撞斷,被燕軍俘虜,田單因為將車改裝得以逃至即墨。”


    “這時候,齊國的城池隻有莒和即墨兩個城池沒有被攻下,燕軍先是攻齊湣王所在的莒城。”


    “楚將淖齒在城中殺死了齊湣王,但帶領軍民堅守城池,燕軍久攻不下,轉而攻打即墨。”


    “即墨守將出城與燕軍交戰,戰敗被殺,即墨軍民認為田單在安平用鐵皮包裹車軸是懂兵法。”


    “所以擁立田單為即墨守將,抗擊燕軍。”


    “燕軍久攻不下即墨,此時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


    “燕惠王和樂毅之間有嫌隙,田單就派遣間諜到燕國散步謠言。”


    “齊湣王被殺,齊國也隻剩兩座城沒被攻下,樂毅害怕被殺不敢迴燕國。”


    “他是想以攻打齊國為名,實際上想與齊兵聯合在齊國稱王。”


    “隻不過現在時機不到這才拖延時間攻打即墨,等到時機成熟再稱王。”


    “齊國現在最怕燕國派其他將領代替樂毅,那樣即墨就會被攻占,燕惠王聽信謠言派遣大將騎劫代替樂毅。”


    “樂毅被替代後,跑到趙國,燕軍士兵對此很是不平。”


    “田單為了哄騙燕軍和激勵齊軍,讓即墨城中軍民在吃飯之前要在庭院中祭祀祖先,祭祀的食物引得飛鳥在城上空盤旋。”


    “田單借此揚言神仙會從天而降指導我們作戰,並讓城中人說會有神仙來當我軍師。”


    “有個士兵自告奮勇要當軍師,但說完就跑。”


    “田單趕緊拉他迴來,讓他東向坐,並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他。”


    “但那個士兵告訴田單,自己不會什麽本領,自己騙了他。”


    “田單告訴他別說話,然後接著奉這個士兵為神師,之後的每次命令都說是神師的主意;”


    李白:俗話說,不患寡而患不均。


    田地與戰國諸雄相約共滅桀宋,然而宋國滅亡後。


    田地依仗齊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斷然拒絕六國瓜分宋國的請求,獨吞肥肉。


    早在齊國滅宋之前,姬職就已知田地為人。


    因此,在雙方撕破臉皮後,姬職、樂毅積極遊說諸國,組織備戰。


    兩年後,由燕國挑頭,趙、魏、秦、韓加盟的五國聯軍在樂毅的率領下,迅速殺向齊國。


    濟西一戰,齊國精銳盡失,三代齊國奮鬥終生積攢下的疆土,轉瞬就逝。


    臨淄城內,人心惶動,爭相逃離。


    有趣的是,在逃難途中,市掾田單的舉動極大的吸引了周邊人的注意。


    當時,眾人紛紛逃離,可田單卻將家人攔下,用彌足珍貴的鐵皮緊緊包裹住車軸的軸頭。


    鄰居們十分不解,卻又不敢耽誤時間,過多詢問。


    然而,將要出城的時候,田單的鄰居們方才明白他的深謀遠慮。


    原來,齊國臨淄是戰國時期少有的大都市,城中車輛極多,往來十分便利。


    可是,在逃難的時刻,車輛反而成了他們活命的絆腳石。


    在擁擠的道路上,連續不間斷的撞擊中,受到衝撞最深的軸頭往往支離破碎,隨之而來的就是馬車散架、行人落地。


    失去了代步工具,又渾身是傷的齊人漸漸的被燕軍趕上,淪為燕人的俘虜。


    事實證明,格外耐撞的田單將他的鄰居遠遠地甩在了身後。


    這種不求跑過追兵,隻求跑過同伴的做法,將他和他的家人安全送到了即墨。


    不久後,田單成了即墨城的高光人物。


    他的跑路傳奇在口與口的相傳中,越來越具有神秘色彩。


    這些恐慌到極致的齊人,需要樹立一位神人來為他們釋放恐懼和壓力。


    巧合的是,田單抵達即墨不久,鎮守即墨城的齊國大夫就在戰鬥中,壯烈犧牲。


    因此,在眾人的撮合下,隻擔任過市場管理員的田單,意外性的當上了即墨城的老大。


    作為田氏族人,田單心中的怨氣也很深。


    對於戰場上不堪一擊的齊軍,他是極為不服氣的。


    接管即墨後,田單坐則織蕢,立則仗鍤,將妻妾、家人編入行伍。


    以身作則,誓死捍衛齊國最後的疆土。


    就這樣,田單硬是將順風順水的樂毅擋在了即墨城外。


    數月之內,連下齊國七十餘城的樂毅,遭遇了一生最大的困境。


    即墨城依山傍水,易守難攻,齊人視死如歸,血戰不退,樂毅的攻城戰始終未見成效。


    然而,身為戰國名將,樂毅的招數可謂是變幻多端。


    硬上不行,他就玩起了軟刀子。


    一番深入骨髓的傳檄通告,拉攏了一批批厭惡田氏的齊人。


    田單所在的即墨也沒有躲過此劫,原本一心抗敵的齊人漸漸的願意接納燕軍,共商和平之道。


    這是一招極為狠毒的計策,一旦實施成功,田單的一生,也就定位在市場管理員了。


    可是,戰場是瞬息萬變的,傑出的軍事家,就是能夠根據戰爭方向的變化,而做出最有利的改變。


    在樂毅攻心為上後,田單當即派遣密探潛入薊城,大肆傳播樂毅據齊稱王的謠言。


    不幸的是,樂毅的溫柔刀仍在不斷的吞噬著齊人的反抗之心,田單卻遇到了嚴重的阻礙。


    坐鎮薊城的姬職如同一塊鐵板,水潑不進,火燒不著。


    他對樂毅的信任,超過了任何人。


    然而,姬職的壽命太短了。


    樂毅伐齊尚未完成之際,他就帶著滿意的微笑,離開了人世。


    失去了姬職,樂毅就像斷了線的風箏,不知該飛往何處。


    而更重要的是,接替姬職掌管國家的燕惠王姬不詳聽到田單的謠傳,如同找到了知音。


    他毫無征兆的逼走了伐齊5年的樂毅,以心腹大將騎劫接管伐齊重任。


    “之後田單散布消息最害怕燕軍把齊兵俘虜的鼻子割掉和毀了即墨城外的祖墳,燕軍果然中計。”


    “把齊兵俘虜的鼻子割了,把即墨城外齊人的祖墳毀了。”


    “即墨的軍民看見後無不積憤,請求出戰。”


    “田單知道現在是最好的時機,於是拿著鐵鍬和士兵一起修築工事。”


    “把自己的的姬妾編在隊伍中,還拿出食物分給士兵,讓精銳部隊隱藏起來。”


    “派老弱和婦女在城頭守城,製造假象,派遣使者到燕軍中請降,又收集重金讓即墨的富豪給燕國將軍。”


    “請求他們在城破時不要擄掠他們的家人,燕將很高興的答應了他們,燕軍也因此更加鬆懈。”


    “田單從城中收集一千多頭牛,給牛披上紅色的外套,並描上五彩龍紋。”


    “在牛角上綁上利刃,把灌滿油脂的蘆葦綁在牛尾巴上,在城牆上鑿了許多洞穴。”


    “趁夜裏,點燃牛尾上的蘆葦,把牛從洞穴趕出。”


    “派出精銳五千人,跟在火牛陣後,牛吃痛,瘋狂的衝向燕軍。”


    “由於在夜間,發生的又突然,燕軍頓時驚慌失措。”


    “牛陣所到之處,燕軍傷亡慘重,五千精銳口中銜枚,不聲不響地攻來。”


    “城中的人乘機擂鼓呐喊,緊緊跟隨在後麵就連老弱婦孺都手持銅器,以壯聲威。”


    “燕軍大為驚駭,四下潰逃,燕軍主將騎劫被殺。”


    “在追燕軍的過程中,被燕國占領的齊國城池也紛紛歸順田單。”


    “田單的兵力也日益壯大,共收複城池七十餘座,史稱田單複齊。”


    “複齊後就到莒城迎接齊襄王歸都臨淄,田單因功被封為安平君,拜為丞相。”


    “燕國封宋人榮蚠為高陽君,派他率兵攻打趙國。”


    “趙王於是割讓濟東三城令盧、高唐、平原的五十七個城鎮給齊國,以換取齊國田單到趙國為將抵禦燕國。”


    “馬服君趙奢和平原君爭論,認為這樣做不對並且田單如果愚笨就不能抵擋燕國。”


    “如果聰明就會使燕趙兩國長期作戰兩敗俱傷,最終田單率趙軍攻取了三座城邑。”


    “其中最大的城也沒有超過一千丈的,果然像馬服君所說的那樣,田單卻因攻下城池被封為趙相。”


    杜甫:樂毅出走,田單意識到,反攻的機會到來了。


    由於樂毅的攻心戰術,即墨城內將燕軍當作王師的人比比皆是,反抗之心早已淡如死水。


    因此,田單決定重新在百姓心中樹立一個神人。


    他以數量龐大的祭品,吸引鳥類來食,再冠以神人下界的虛言,將手下的士兵扮作神師。


    早晚兩次請安,遇事必請旨匯報,凡下達命令,定以神意傳達,漸漸的凝聚起即墨人的哀兵死戰之心。


    即便如此,田單仍不滿足。


    在他看來,即墨城中的齊人隻想守住這座孤城,尚無膽氣敢於對抗燕軍。


    故而,田單又耍起了陰招。


    他秘密派遣士兵進入燕營,向騎劫奏報擊垮齊人心理防線的辦法。


    果不其然,騎劫完完整整的按照田單的構想,在即墨人的注視下,割掉了無數齊軍俘虜的鼻子。


    然而,割鼻戰術不僅沒有打垮齊人的鬥誌,反而讓他們對燕軍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可是,心思縝密的田單仍然認為時機尚未來臨。


    為此,他又故伎重施,誘騙騎劫挖掘了即墨城外的齊人祖墳,並當眾焚燒他們的祖先屍骨。


    古往今來,挖墳掘墓,辱及先人,都是對他人最大的侮辱。


    縱然齊人怕死畏強,也紛紛請戰,為先祖複仇。


    正所謂做戲做全套,騎劫信心滿滿地認為打掉了齊人的鬥誌。


    田單就派遣城中富商,帶著大量的禮品入燕營和談,徹底瓦解騎劫和燕軍將士的戰鬥欲望。


    不久後,一切準備就緒的田單將早已訓練多時的近千頭公牛,悄悄放出城外。


    在這些身披五彩龍紋外衣,尾紮浸滿油脂的幹蘆葦,角縛利刃的動物抵達燕軍大營後。


    火光四起,負痛難當的五色神牛瞬間踏碎了燕軍將士的美夢。


    而緊緊跟在神牛身後的田單,帶著滿腔仇恨,瘋狂的收割著燕軍人頭。


    昔日濟西一戰,樂毅連下齊國七十城,所向無敵。


    此刻的即墨城下,田單大破騎劫,同樣用了極短的時間,就驅逐燕軍千裏,完全恢複了齊國舊土。


    收複故國後,田單並未稱王稱霸,反而四處尋找流落民間的田地之子田法章,迎立他為齊襄王。


    可見,田單為人,忠正耿直,又有些不懂變通。


    然而,就如勾踐、文種的故事一樣,共患難易,同享福難。


    坐穩王位沒多久的田法章,卻擔心起田單功高震主了。


    尤其是田單每每救助百姓之時,田法章都會為他扣上收買人心的帽子。


    這位再造齊國的大功臣,若是繼續待在齊國,定然會被齊襄王設法處死。


    就在田單危在旦夕之時,遠在邯鄲的趙孝成王趙丹也遇到了田法章一樣的煩惱。


    閼與一戰,趙國大將趙奢大敗秦軍,名震天下。


    多疑成性的趙丹害怕趙奢權力過盛,有意壓製他的地位。


    因此,在趙、燕大戰時,趙丹用五十七處城邑邀請田單入趙,取代趙奢為將。


    田單認為這是一個脫離是非之地的絕佳機會,當即允準。


    然而,入趙之後,田單並未盡心盡力為趙國攻城略地。


    他北上攻燕數月,也僅僅為趙國奪取了數座小城。


    誠然如此,趙丹依舊對他器重有加,甚至在田單迴到邯鄲後將相國之位,拱手相送。


    值得一提的是,田單不得不入趙前,他在即墨城下的老對手樂毅也早早地逃到了趙國。


    手握田單、樂毅、趙奢、廉頗四位名將的趙丹,卻無統禦之能。


    任由四人老死,白白浪費他們的軍事才能,可悲又可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酷酷的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酷酷的橙子並收藏我刷的視頻在古代爆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