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知當年,”趙寒道,“大師您可曾聽隋煬帝提起過,一位名叫‘吳絳仙’的迷樓秀女?”


    智空搖了搖頭:


    “貧僧曾與悟弘約定過,我二人見麵之時,隻談佛法與化外修行。


    其餘一切朝廷裏的人與事,他不會提起,我也不會參與其中。”


    那這麽說,不隻是這吳絳仙,還有令狐德正那三個黑影,隋煬帝都沒有提起過,智空大師也不知道了。


    可是,智空大師是江都宮變的親曆者。


    而且當時,他就在宮中經過,曾親眼見過當時宮裏的,許多人、事還有景象。


    而在那個時候,那吳絳仙應該就在江都宮中。


    趙寒想了想,就道:


    “那麽宮變當晚,大師您在宮裏經過的時候。


    除了叛變的亂象之外,您可否聽見、又或者看見過,任何其他奇怪的事?


    比如,您是否曾見過一群,大概十餘人的秀女模樣的女子?”


    智空迴想了下,又說了起來。


    正如他之前所說,那晚他去到江都宮的時候,宮裏的亂象,已經基本停息了。


    可是,當智空經過,那片宮闕中心附近的時候。


    他忽然聽到,深夜之中,隱隱傳來了一些,歌舞曲樂之聲。


    這些曲樂,仿佛是從成象殿的方向傳來的。


    這“成象殿”,乃是隋煬帝在揚州城的時候,平日臨朝聽政的地方。


    當時的那些曲樂裏,好像還有些女子聲音,在唱著江南名曲,很是美妙動人。


    黑夜中,這種鶯歌燕舞的聲音,和宮外城裏的那些慘叫廝殺聲,交雜在了一起。


    真是有如天界和地獄同在,平添了一種,詭異陰森的感覺。


    當時正是宮變,原來宮裏的人死的死逃的逃,應該早就沒什麽人了才對。


    可那個時候,竟然還有歌舞之聲,還有許多女子在歌唱。


    趙寒聽著這些話,馬上想起了迷樓裏的朱貴兒,說過的話。


    朱貴兒說,當晚她奉皇後旨意,選出了十二位迷樓秀女,進宮去侍奉隋煬帝。


    白衣女子吳絳仙就在其中,還是領隊之人。


    後來,那十二人去了,就再也沒有迴來。


    而智空大師說,當晚那些女子歌唱和曲樂的聲音,就是來自隋煬帝臨朝的成象殿。


    那麽,那些歌唱的女子,會不會就是那十二位秀女?


    當時的她們,正在為隋煬帝歌舞助興?


    不對。


    智空大師說了,當晚他去到的時候,宮變已經基本平息了。


    這就說明,叛軍已經得手,已經控製了整個江都宮。


    既然如此,隋煬帝作為宮變裏最重要的人物,應該早就被叛軍控製住了,甚至被弑殺了才對。


    即使沒有,在那種大亂當頭的時刻,隋煬帝也絕沒有心思,再去聽什麽歌舞了。


    那麽那些女子,又是為了什麽、為了誰在歌舞?


    她們是否就是那些迷樓秀女,吳絳仙是否就在其中?


    如果真是如此,那晚,她究竟都經曆了些什麽?


    趙寒正在思考著。


    智空卻好像想起了什麽:“趙施主你這麽一問,貧僧倒是想起一件事來了。


    這些年來,貧僧在揚州研習佛法,也曾結識過一些佛門中人。


    其中有一位師太,法號‘慧覺’。


    這位慧覺師太的佛法造詣高深,對佛經的見解非常獨到,貧僧曾與她數次談經論法,頗有收獲。


    貧僧記得,在某次言談之中,慧覺法師曾提起過,她曾經救過一位,前隋江都宮中出來的女子。


    而那個女子,似乎就是一名迷樓的秀女。”


    終於有線索了。


    “那敢問大師,”趙寒馬上就道,”當年那位師太是在何時何地,救了那個迷樓秀女的?


    是不是就在江都宮變當晚,在揚州城北、濁河的邊上?


    當時那個秀女,是不是穿著一身白衣?”


    智空卻搖了搖頭。


    他說,當時貧僧也曾問過類似的問題。


    慧覺師太說,她並不是在這揚州城裏救的人。


    她救了那位秀女的地方,是在前隋的河間郡、也就是今日大唐的河北道裏的,樂壽縣。


    那時,應是大唐武德四年。


    大唐尚未一統天下,正是隋末群雄割據,攻伐紛爭之時。


    當時雄踞河北的,正是那位著名的大夏王,竇建德。


    而樂壽,正是大夏國的都城。


    當年,當今皇上李世民領兵攻打洛陽的王世充,竇建德率大軍馳援,兵敗被擒,被送往長安斬首。


    整個大夏國,一夜之間,土崩瓦解。


    樂壽作為大夏的都城,當時也是一片兵荒馬亂。


    慧覺師太當時北上傳法,正好路過該地,遇見一名女子想要尋死,就將其救下。


    那女子說,她曾是前隋江都宮裏的,一位迷樓秀女。


    後來隋朝滅亡,她就流落民間,輾轉到了樂壽城裏,無意中遇見了夏王竇建德。


    那竇建德出身貧苦、是個好人,見她孤苦伶仃的樣子,就讓人把她帶入宮中,收為了養女。


    竇建德兵敗被殺後,大夏皇宮大亂,那女子不幸被火燒傷,毀了容貌。


    她一介女流,卻兩次遭遇皇朝更迭的大亂,容貌還被毀了,便心灰意冷,一意尋死。


    慧覺師太苦勸了許久,那女子這才勉強收迴了,尋死的心思。


    她跟著師太一路南行,到了這揚州城裏、慧覺師太修行的尼庵裏,住了下來。


    後來,在慧覺師太的諄諄勸導之下,那女子終於想通了。


    她就拜了慧覺為師,出家做了比丘尼,一心修行佛法,不問世事了。


    慧覺師太還給她起了一個法號,叫做“妙淨”,取“妙音洗耳、淨卻塵緣”之意。


    一個迷樓秀女,從揚州的宮變裏僥幸逃生,後來去了河北道,成為了夏王竇建德的養女。


    然後又經曆了大夏亡國,她又被救了下來,再迴到了這揚州城裏。


    那這位迷樓秀女,會不會就是那個跳江逃過了一劫的,吳絳仙?


    “那這位妙淨,”趙寒就道,“她眼下是否還在,那位師太的尼庵之中?”


    “不在了。”


    智空說,當年,妙淨跟隨著慧覺師太修行,一直安然無事。


    可後來有一日,妙淨突然留下一封書信,說弟子有一件塵事未了,要先去完成了。


    日後,妙淨必會迴來,向師父謝罪。


    然後她就消失了,再也沒有出現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澄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澄雲生並收藏大唐第一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