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早在多年以前。


    智空還是天下第一佛宗、“大慈觀寺”的方丈,號稱佛門第一人,深受整個化外修行界的敬仰。


    可忽然有一日,智空就自行辭去了方丈之位,從宗門裏銷聲匿跡,再也沒有出現在世人的麵前。


    他孤身一人,成了一位雲遊僧人,來了這揚州之地。


    智空一到揚州,就找了一處偏僻無人的山丘,自己搭起了一小座茅屋,住了下來。


    平日,智空就在山上自己種菜躬耕,自給自足。


    時不時的,他還給山下附近的百姓們講講佛法,治治病痛等等。


    久而久之,這一片就傳開了。


    百姓們都說,這裏來了一位高僧,佛法高深、又會醫術,是一位濟世為懷的善佛。


    其時,正是前隋開皇十年。


    當時,江南各地豪強不滿隋朝的統治,幡然起兵叛亂。


    隋文帝龍顏震怒,命隋朝大將楊素領兵二十萬,揮師南下、殘酷鎮壓,終於平息了大亂。


    隨後,隋文帝便派遣他最為喜愛的兒子、當時的晉王楊廣,出任揚州總管。


    那晉王楊廣平生最好佛法,特別喜歡結交,各種方外高人。


    他一聽說這揚州之地,竟然有這麽一位隱世的高僧,當然心向往之。


    後來有一日,楊廣就喬裝打扮,扮作了一個書生的模樣,前來拜訪。


    楊廣與智空相見之後,就與智空談佛論經。


    他對智空對佛法的見解與認識,大為欽佩,當即就決定,拜智空為師。


    後來,智空親自為楊廣主持了受戒之儀,還為他取了法號——“悟弘。”


    從此,這位年輕的前隋晉王、後來名震天下的隋煬帝,就成了智空的俗家弟子。


    平時,楊廣白日在衙門主持公務。


    一到散衙,他便獨自一人一馬,來到這鳴空山上,向智空請教。


    在研習佛經之餘,當楊廣得知智空還是一位化外高人時,就更是非常的感興趣。


    他立即就懇求智空,教了他化外的佛門法力。


    說也奇怪,這楊廣雖是個凡俗人等。


    可他卻有非常高的修行天賦,學起化外法門來,領悟力異常的高。


    而一旦開始修煉之後,楊廣對化外佛法的癡迷,甚至比凡俗佛經還要甚之。


    他日夜修煉,非常的刻苦認真。


    這樣不出一段時日,楊廣的化外修為進展神速,竟然迅速突破了許多境界,步入了化外高士的行列。


    後來有一日,楊廣突然深夜來找智空。


    他說,他在揚州城北的一片荒地上,開荒挖井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個地宮。


    那地宮裏,有股非常強大的化外元氣。


    當時和他一起、負責挖掘的工匠們,被那股元氣化生出來的一股奇異罡風吹中,全部都化成了枯骨灰燼。


    幸虧楊廣有化外修為,離得又遠,這才勉強躲過了一劫、


    智空聽了,就立即和楊廣一起,去了那片城北的荒地。


    果然,在那荒地上,有一個巨大的洞口。


    洞口裏,隱隱然有一股強大的元氣悸動,吹出一陣陣奇異的罡風。


    智空的修為強大,立即運起護體佛光、驅散罡風,和楊廣一起進入了地宮之中。


    原來在那地宮裏,有一個上古遺留下來的巨大法陣,似乎鎮壓著一個什麽無比強大的存在。


    那個法陣經年曆久、法力已經殘餘不多,那個強大的存在正在蠢蠢欲動,想要推翻法陣而出。


    那一股股殺人的罡風,就是從那個存在之上,發出來的。


    智空乃化外佛門的至尊人物,對上古八大血脈的事,當然有所了解。


    他又是星相演算之術的高人,便立即玄光一測、掐指一算,就知道眼前這個強大存在,竟然就是那千年不遇的上古血脈。


    而這個血脈,眼看就要掙脫上古法陣的束縛,出世而來。


    血脈出世,天下震動,生靈塗炭。


    這些話,智空當然聽過。


    他身為佛門高僧,當然不能眼看著世人行將受難,而坐視不管。


    於是,他便當機立斷。


    他趁著血脈尚未出世、上古法陣的威力尚存,花了足足九九八十一日,用上了渾身的佛法修為,在原有的法陣根基之上,布下了一個佛門鎮邪大陣。


    最終,那上古血脈才勉強又被鎮壓了迴去,地宮這才恢複了平靜。


    而後,智空就讓楊廣,立即將地宮徹底封閉,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它的存在。


    因為,雖然這上古血脈異常危險。


    可它也是,天下修行者夢寐以求的無上大力。


    一旦讓其他人知道了這個秘密,就會引來無數人蜂擁而來爭奪,又不知會引起多少的生死廝殺,血腥屠戮。


    智空還專門提醒了楊廣一句,除了不能讓他人知道之外,你自己,就更不要再進入地宮。


    你千萬記住,即使有天大的誘惑,也不可造次。


    否則,必將引來大劫大禍。


    楊廣當即就答應了。


    兩人出去之後,楊廣立即讓人把進入地宮的洞口,嚴密封閉了起來。


    他還在那片荒地上蓋起了王府,搬了進去,自己日夜來做守護。


    再後來,楊廣奉旨迴調長安。


    他來向師父智空拜別之後,就迴京城去了。


    再後來,楊廣殺兄弑父、在奪嫡之爭中勝出,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也就是後來的那位隋煬帝了。


    他坐鎮長安、統領天下,在神州大地上,施行各種大刀闊斧的文治武功。


    可隋煬帝對於揚州,依然念念不忘。


    他曾三下揚州,每次都在此盤桓甚久。


    他還把以前的王府全部拆除,在那個地宮所在的荒地上,建起了恢弘堂皇的江都十宮。


    而每一次來揚州,隋煬帝都不忘了親自登上明空山,拜訪智空。


    每次見麵,他依然以弟子禮相守。


    隋煬帝還屢次懇求智空出山,他將拜智空為國師、加一品太師之位,助他匡正天下、經濟萬民。


    智空沒有答應。


    他說,自己乃方外之人,此等江山社稷之事,不便介入。


    隋煬帝感慨萬分,就讓人給智空修了一座簡樸的佛寺,供智空棲身之用。


    也就是今日的,這座棲雲寺了。


    智空依然還是隱姓埋名,留在了這寺裏,平日種菜自給,幫周遭的百姓排憂解難。


    後來,隋煬帝因為諸事繁忙,即使來了揚州,上棲雲寺的次數,也漸漸少了。


    師徒二人,也就沒怎麽見過麵了。


    一直到了前隋末年,天下大亂。


    揚州城、也就是當時的江都城裏,也是風雲變幻,危機一觸即發。


    智空曾任至尊佛門的方丈,對這等凡世的朝代更迭,他早就看慣了,並沒有什麽出奇的。


    隻是,對於他的那位弟子隋煬帝楊廣,智空身為師父,當然還是有所顧念的。


    可他是出家之人,萬事皆空。


    即便是顧念,那也是雲淡風輕,盡在不言中了。


    直到後來的某一晚,智空正在棲雲寺內,閉目靜修。


    忽然,山下遠處的江都城裏,隱隱傳來了一陣的兵馬喊殺聲。


    智空卻仿如沒有聽見,繼續清淨而坐。


    直到了後半夜,北方的遠處,突然湧起了一股天地元氣的巨大悸動來。


    智空這才睜開了眼來。


    當時城裏的各種權謀攻伐、刀兵相爭,智空早已置之度外了。


    可這股天地元氣的悸動,如此的巨大,竟然能從那麽遠傳了過來。


    而且,這股元氣的感覺,太熟悉了。


    這正是,當年的那個地宮裏,那個上古血脈的法門之氣。


    難道,這城裏的亂事,竟然導致那個地宮被人發現了。


    那個上古血脈,竟然出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第一神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澄雲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澄雲生並收藏大唐第一神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