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黎寒開和秋月白二人再次迴到“望江城”時,已是日頭正盛的午時了,兩人卻是未做休息停留,而是徑直迴到各院,約好將昨晚的見聞公之於眾。
黎寒開返迴“銜風閣”時,正巧看到了有別派弟子在練“夢遊天姥劍”,那本應輕靈瀟灑的劍招,卻赫然異變成招招卷攜殺意的瘋狂之劍。黎寒開急忙上前想要止住,可是那弟子卻仿佛失了神誌般,隻顧揮劍,根本認不得黎寒開是誰,無奈之下,黎寒開隻得口吟“賞花之訣”閃到其後,將其拍暈。
隨著逐漸深入“銜風閣”庭院,黎寒開才發現,這裏麵已然成為了修羅場,裏麵各派弟子竟然都在一夜之間走火入魔,口吟瘋言瘋語,武練邪魔外道,這個高唿“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而後笑著想要稱霸武林;那個哀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後棄劍抱頭痛哭。
黎寒開剛開始還會拍暈個一兩個,但是後麵皆是瘋魔之人,境地愈加兇險,黎寒開縱是想救也是有心無力,況且如今之局,救幾個人也已然於事無補。無奈之下,黎寒開一躍,跳到了屋頂上,看著瘋魔的各派弟子已然開始逐漸靠近,並大有自相殘殺的趨勢。不禁突然想到了前幾日前往“懾天閣”的劍塚一行人,心中頓時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也不敢再停留,直接運著輕功踩著瓦房,便向“懾天閣”衝去。
到了“懾天閣”,才發現這裏的情況比“銜風閣”還要遭,這裏的漢子原本都是熱血的氣性之人,此番練岔了武功,定性要比別處差得多,此時已然開始火並。黎寒開尋了幾處,卻並未見到劍塚的人,正著急時,卻突然聽到樓宇的拐角處有刀劍相碰的兵戈之聲。黎寒開急忙轉去看時,正好看到了劍塚的領頭大漢陶遠洲護著身後的劍塚弟子,剛剛揮劍將一個五大三粗的黑壯漢擊倒。
那劍塚眾漢身上多有傷口,也都濺了不少血跡,為頭的陶遠洲更是如沐紅雨,拄著那柄巨劍,不斷喘息著,而被保護在最後麵的“劍癡”後人葉輕舟身上卻隻是落了些灰塵,此時正蜷縮在保護圈中,顯然受了不少驚嚇。
黎寒開見了急忙飛身下去,落到了陶遠洲旁邊,也顧不得問禮客套,而是直接問道:“陶大哥!你怎麽樣?”
陶遠洲依舊拄著劍,喘著粗氣,眼睛也開始漸漸變紅,朝著黎寒開一望,咬牙說道:“你!帶他們走!我!入棺!”
“入棺?”黎寒開睜大了眼睛,雖然心裏有所猜測,但終究未敢確定。
陶遠洲將背上的劍棺卸下,拿手輕輕撥開,朝裏麵深深地望了一眼,隨即看著黎寒開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此為劍棺!亦為人棺!巨劍墜地我入棺!”
黎寒開的眼睛有些紅了,剛想勸時,卻從遠處又跑來三個持刀大漢,口中吼罷:“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便雙眼通紅地飛速奔來。
陶遠洲不再迴望,而是雙手握緊巨劍,朝著那三個持刀大漢對衝而去,口中長嘯一聲:“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言罷,猛然前出,劍氣橫貫,再無守勢,隻一擊的兵戈之聲,這世間便隨著刀碎劍落的沉重之聲而重新陷入寂靜。
當人棺蓋合,黎寒開便重新提起陶遠洲的巨劍,領著剩下的劍塚眾人在“懾天閣”奮戰求脫。如今,各派弟子的火並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天上地下均是各派弟子拚殺的身影,這整個“望江城”已無安全之地。
而隨著不斷地耗費體力,劍塚的大漢也逐漸無力抵禦心魔,但是他們不願意拖累同伴,紛紛在入魔的前一刻,主動向前迎敵開路,而後便一去不迴。
當打出“懾天閣”時,當初的十多個劍塚大漢,包含葉輕舟在內,也唯剩五人了。而出了“懾天閣”,地域瞬間變得開闊,倒是找到了些爭鬥少的區域,幾人尋路避戰之下,腳程也快了一些,很快就到了正中的“聚一閣”,卻發現那閣門緊閉,似是早已料到了今日之事。黎寒開眉頭暗皺,心中卻是記下了這筆債。
黎寒開終是送著劍塚的人出了“望江城”,來到了“橫攔江”邊,看著那幾個如若浴血的劍塚大漢,不禁心中暗自欽佩,又看了看經曆巨變,變得有些呆傻,衣服卻依舊少有汙漬的葉輕舟,卻又不由得搖了搖頭,心中不禁想著,若是有一日保護他的人都不在了,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正想著,卻看到葉輕舟緩緩走到他的麵前,呆呆地盯著他輕聲問道:“陶師侄,是,是入棺了嗎?”黎寒開聽了不禁一愣,隨即才想起來,當時陶遠洲出戰入棺之時,他還蜷縮在保護圈裏麵,可能沒看到。剛想出言安慰幾句,葉輕舟卻緊接著小聲說道:“我,我看到了……隻是我沒想到,入棺是那麽一瞬間的事…就,就那麽一刻,人,便不動了…還有,方師侄,周師侄…他們去了,便沒迴來,我想,他們也是入棺了吧……”葉輕舟的眼睛向著四處掃了掃,看了看僅存的劍塚眾人,指了指他們,又指了指自己,鼻音逐漸變重:“為什麽…為什麽就剩這些人了?我們當時從劍塚出來是一十五人整呀,劍主笑著開玩笑說,讓我帶隊,得保證這一十四個師侄都平安迴塚…而今為什麽…他們入棺了,我還活著?”
葉輕舟滿是淚水的雙眼緩緩看向了黎寒開,仿佛在等一個答案,但是黎寒開知道,這個答案隻有葉輕舟自己才能給自己,uu看書.uuknshuc 他什麽都不能說,也不必說,他終究是歎了口氣,拍了拍葉輕舟的肩膀,隨即向著劍塚一行人抱拳道:“我還有朋友在‘黃泉閣’,還得迴去相救,諸位休息後便渡河迴去吧,就此別過!”
劍塚眾人卻是都立劍抱拳,依舊言語極簡:“同去!”
黎寒開擺了擺手:“諸位身上有傷,我蒙陶大哥相托,助各位脫身,如今隻得四五人逃出,萬不可再涉險,而且兄弟我輕功不錯,又僥幸尚未受傷,自己去也方便些!”
黎寒開話音剛落,卻忽然從天上傳來一道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哈哈,可下找到你這小子了!老老實實地和我們離了這不太平的地方。”話音才落,卻見黃仲三人從天上飄然落下。黎寒開一時有些發懵,下意識地問道:“這天上如何有路?”
黃仲仰頭灌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笑著說道:“這‘橫攔江’上有渡江銀絲,你們來的時候沒看到嗎?不然你們以為那‘望江城’幾千號的人都是怎麽過的江呀?”
黎寒開聽了如夢初醒,不禁又想到了那天劈江踏水的豪情畫麵,感歎之下又不禁傷感。不過再次與黃仲等人重逢的喜悅終究很快洗去了心間的感傷,他一個個掃過了黃仲等人的麵龐,然而在掃到夏儀風的時候,卻突然停了下來,他發現,夏儀風的右臂赫然空蕩蕩的。他想要問時,卻見一旁的黃仲搖了搖頭:“此地不可久留,這一路我們探知了很多消息,先離開這裏再說。”
說罷也不管黎寒開同不同意,夾著他便踏上了銀絲,強過了“橫攔江”。
黎寒開返迴“銜風閣”時,正巧看到了有別派弟子在練“夢遊天姥劍”,那本應輕靈瀟灑的劍招,卻赫然異變成招招卷攜殺意的瘋狂之劍。黎寒開急忙上前想要止住,可是那弟子卻仿佛失了神誌般,隻顧揮劍,根本認不得黎寒開是誰,無奈之下,黎寒開隻得口吟“賞花之訣”閃到其後,將其拍暈。
隨著逐漸深入“銜風閣”庭院,黎寒開才發現,這裏麵已然成為了修羅場,裏麵各派弟子竟然都在一夜之間走火入魔,口吟瘋言瘋語,武練邪魔外道,這個高唿“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而後笑著想要稱霸武林;那個哀嚎“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而後棄劍抱頭痛哭。
黎寒開剛開始還會拍暈個一兩個,但是後麵皆是瘋魔之人,境地愈加兇險,黎寒開縱是想救也是有心無力,況且如今之局,救幾個人也已然於事無補。無奈之下,黎寒開一躍,跳到了屋頂上,看著瘋魔的各派弟子已然開始逐漸靠近,並大有自相殘殺的趨勢。不禁突然想到了前幾日前往“懾天閣”的劍塚一行人,心中頓時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也不敢再停留,直接運著輕功踩著瓦房,便向“懾天閣”衝去。
到了“懾天閣”,才發現這裏的情況比“銜風閣”還要遭,這裏的漢子原本都是熱血的氣性之人,此番練岔了武功,定性要比別處差得多,此時已然開始火並。黎寒開尋了幾處,卻並未見到劍塚的人,正著急時,卻突然聽到樓宇的拐角處有刀劍相碰的兵戈之聲。黎寒開急忙轉去看時,正好看到了劍塚的領頭大漢陶遠洲護著身後的劍塚弟子,剛剛揮劍將一個五大三粗的黑壯漢擊倒。
那劍塚眾漢身上多有傷口,也都濺了不少血跡,為頭的陶遠洲更是如沐紅雨,拄著那柄巨劍,不斷喘息著,而被保護在最後麵的“劍癡”後人葉輕舟身上卻隻是落了些灰塵,此時正蜷縮在保護圈中,顯然受了不少驚嚇。
黎寒開見了急忙飛身下去,落到了陶遠洲旁邊,也顧不得問禮客套,而是直接問道:“陶大哥!你怎麽樣?”
陶遠洲依舊拄著劍,喘著粗氣,眼睛也開始漸漸變紅,朝著黎寒開一望,咬牙說道:“你!帶他們走!我!入棺!”
“入棺?”黎寒開睜大了眼睛,雖然心裏有所猜測,但終究未敢確定。
陶遠洲將背上的劍棺卸下,拿手輕輕撥開,朝裏麵深深地望了一眼,隨即看著黎寒開的眼睛一字一句道:“此為劍棺!亦為人棺!巨劍墜地我入棺!”
黎寒開的眼睛有些紅了,剛想勸時,卻從遠處又跑來三個持刀大漢,口中吼罷:“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便雙眼通紅地飛速奔來。
陶遠洲不再迴望,而是雙手握緊巨劍,朝著那三個持刀大漢對衝而去,口中長嘯一聲:“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言罷,猛然前出,劍氣橫貫,再無守勢,隻一擊的兵戈之聲,這世間便隨著刀碎劍落的沉重之聲而重新陷入寂靜。
當人棺蓋合,黎寒開便重新提起陶遠洲的巨劍,領著剩下的劍塚眾人在“懾天閣”奮戰求脫。如今,各派弟子的火並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天上地下均是各派弟子拚殺的身影,這整個“望江城”已無安全之地。
而隨著不斷地耗費體力,劍塚的大漢也逐漸無力抵禦心魔,但是他們不願意拖累同伴,紛紛在入魔的前一刻,主動向前迎敵開路,而後便一去不迴。
當打出“懾天閣”時,當初的十多個劍塚大漢,包含葉輕舟在內,也唯剩五人了。而出了“懾天閣”,地域瞬間變得開闊,倒是找到了些爭鬥少的區域,幾人尋路避戰之下,腳程也快了一些,很快就到了正中的“聚一閣”,卻發現那閣門緊閉,似是早已料到了今日之事。黎寒開眉頭暗皺,心中卻是記下了這筆債。
黎寒開終是送著劍塚的人出了“望江城”,來到了“橫攔江”邊,看著那幾個如若浴血的劍塚大漢,不禁心中暗自欽佩,又看了看經曆巨變,變得有些呆傻,衣服卻依舊少有汙漬的葉輕舟,卻又不由得搖了搖頭,心中不禁想著,若是有一日保護他的人都不在了,他又該何去何從呢?
正想著,卻看到葉輕舟緩緩走到他的麵前,呆呆地盯著他輕聲問道:“陶師侄,是,是入棺了嗎?”黎寒開聽了不禁一愣,隨即才想起來,當時陶遠洲出戰入棺之時,他還蜷縮在保護圈裏麵,可能沒看到。剛想出言安慰幾句,葉輕舟卻緊接著小聲說道:“我,我看到了……隻是我沒想到,入棺是那麽一瞬間的事…就,就那麽一刻,人,便不動了…還有,方師侄,周師侄…他們去了,便沒迴來,我想,他們也是入棺了吧……”葉輕舟的眼睛向著四處掃了掃,看了看僅存的劍塚眾人,指了指他們,又指了指自己,鼻音逐漸變重:“為什麽…為什麽就剩這些人了?我們當時從劍塚出來是一十五人整呀,劍主笑著開玩笑說,讓我帶隊,得保證這一十四個師侄都平安迴塚…而今為什麽…他們入棺了,我還活著?”
葉輕舟滿是淚水的雙眼緩緩看向了黎寒開,仿佛在等一個答案,但是黎寒開知道,這個答案隻有葉輕舟自己才能給自己,uu看書.uuknshuc 他什麽都不能說,也不必說,他終究是歎了口氣,拍了拍葉輕舟的肩膀,隨即向著劍塚一行人抱拳道:“我還有朋友在‘黃泉閣’,還得迴去相救,諸位休息後便渡河迴去吧,就此別過!”
劍塚眾人卻是都立劍抱拳,依舊言語極簡:“同去!”
黎寒開擺了擺手:“諸位身上有傷,我蒙陶大哥相托,助各位脫身,如今隻得四五人逃出,萬不可再涉險,而且兄弟我輕功不錯,又僥幸尚未受傷,自己去也方便些!”
黎寒開話音剛落,卻忽然從天上傳來一道爽朗的笑聲:“哈哈哈哈哈,可下找到你這小子了!老老實實地和我們離了這不太平的地方。”話音才落,卻見黃仲三人從天上飄然落下。黎寒開一時有些發懵,下意識地問道:“這天上如何有路?”
黃仲仰頭灌了一大口酒,抹了抹嘴笑著說道:“這‘橫攔江’上有渡江銀絲,你們來的時候沒看到嗎?不然你們以為那‘望江城’幾千號的人都是怎麽過的江呀?”
黎寒開聽了如夢初醒,不禁又想到了那天劈江踏水的豪情畫麵,感歎之下又不禁傷感。不過再次與黃仲等人重逢的喜悅終究很快洗去了心間的感傷,他一個個掃過了黃仲等人的麵龐,然而在掃到夏儀風的時候,卻突然停了下來,他發現,夏儀風的右臂赫然空蕩蕩的。他想要問時,卻見一旁的黃仲搖了搖頭:“此地不可久留,這一路我們探知了很多消息,先離開這裏再說。”
說罷也不管黎寒開同不同意,夾著他便踏上了銀絲,強過了“橫攔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