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朱標咳嗽一聲,對張天賜開口問道:“張師最近在忙什麽呢?工部的範史昌和周書文,都快忙死了。”
張天賜疑惑的看向朱元璋:“李尚書還沒迴來?”
朱元璋嗬嗬笑了笑:“估計還要一些日子吧。”
說著,朱元璋對張天賜使了個眼神說道:“最近不忙了,那就幫工部分擔一下。”
張天賜連忙拒絕:“可不行啊陛下,最近微臣突然有靈感,正在撰寫新的教材呢。”
聽到張天賜居然又開始寫新的教材,朱標立刻皺眉說道:“張師,你原本的教材就足夠折磨人了,怎麽還要出新的教材。”
張天賜連忙扯住朱標的衣袖說道:“太子殿下,您學不進去很正常,每日處理公務已經足夠讓您分身乏術了,但是我看我們大明的學子一個個專心學習,正在知識的海洋中嗷嗷待哺。”
“臣作為大明科學的領路人,怎麽能看著學子們眼巴巴的看著科學的大門,卻因為基礎的不夠,被拒之門外呢?”
“臣有責任也有義務,帶領學子們探索科學大道啊!”
朱元璋在一旁聽的有些無語,連忙擺手打斷了張天賜的話。
“行了行了,不就是不想幹活嗎?好好搞你的教材去吧。”
法蘭西,巴黎。
湯和率兵,站在上洛林公國的廢址上,看著遠處虎視眈眈的羅馬士兵。
吳良眯了眯眼,放下了望遠鏡,對湯和說道:“將軍,要不要開兩炮試試?”
湯和沉默的點點頭。
吳良立刻轉身,對身邊的下屬說道:“向著敵軍來兩炮!”
下屬接到命令,立刻通知炮兵準備開炮。
架炮,測算,裝填。
隻聽轟隆一聲,兩枚火炮如同雷霆一般,從炮口射出。
緊接著火炮便以極快的速度,直接射到敵人的陣地之中。
這樣的超遠距離,直接將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打懵了。
大明的強大,德意誌人隻是聽說過,卻從未親眼看到過。
今天大明這一發火炮下來,直接讓號稱職業軍人的德意誌人,開始膽寒恐懼起來。
如果大明隻有步槍,那這場戰爭還能依靠地形來打。
可是大明有這種超遠距離的火炮,這戰爭還怎麽打?怎麽打都是一個數字。
然而湯和這邊,可不會給德意誌人有太多的思考時間。
“這次出征,我們的終點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柏林。”
“不狠狠的給他們一點教訓,我大明開疆拓土總是會被這些蠻族阻礙。”
“整軍!進攻!”
隨著湯和的命令下達,浩浩蕩蕩的大明士兵,開始催促胯下的馬匹,向著遠處的德意誌軍隊進攻。
在騎兵和自動步槍的加持之下,密集的火線向著德意誌人組成的軍隊開始覆蓋。
看到向著自己衝鋒而來的大明軍隊,德意誌人腦海中的戰爭,勝利,還有敵人的死亡,在這一刻全都煙消雲散。
他們並不恐懼和敵人麵對麵的打白刃戰,但是這種武器代差之下碾壓戰,他們德意誌是真的打不了。
看著德意誌軍隊正在極速撤軍,湯和皺起眉頭。
“這德意誌軍隊,倒是精兵強將。”
“潰敗之勢,居然還能做到有序撤軍,真不知道神聖羅馬國在搞什麽,要是我大明在此有這樣的軍隊,豈能允許歐洲還有這麽多分裂的小國?”
吳良翻了翻自己對歐洲的記錄,然後對湯和說道:“隻怕神聖羅馬帝國也是有苦難言。”
“湯和將軍,這德意誌軍隊完全就是無忠的雇傭軍,神聖羅馬帝國之內那麽多封國,誰都雇傭一下。”
“現在的羅馬皇帝是查理四世,隻怕這個查理四世今天雇傭了軍隊,明天其他封國也會雇傭德意誌聯軍。”
“到時候豈不是成了德意誌的內戰了嗎?”
聽到羅馬帝國這奇葩的國情,湯和嗤笑一聲。
“隻能說,這歐洲的血脈中,就有分裂的傾向吧。”
“怕不是族內通婚通傻了。”
吳良在一旁嘿嘿笑了笑,沒有去接這個話茬。
這群歐洲的王公貴族玩的花,那是在整個歐洲都是出了名的。
今天你搞了我的女兒,明天我搞了你的妻子,後天你殺了我,大後天你的妻子又出了軌。
反正人物關係譜亂的連吳良這個吃瓜小能手,都看的頭暈。
而且從戰局來看,歐洲各國分裂統一,似乎就和這群上層人的亂搞分不開關係。
也不知這些老百姓怎麽受得了這種奇葩的上層,五胡亂華的時候,華夏大地的農民造反此起彼伏,那是比大清還要離譜。
這群歐洲人的平民中,怎麽就不能誕生一個一唿百應,改造歐洲的聖人呢?
吳良甩了甩頭,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腦海。
歐洲越亂越好,反正征服的每一塊土地,那些貴族王公都要被廢除。
要麽自願上交一切,保住自己的性命,要麽抵抗煌煌大明的政策,然後被送上絞刑架和斷頭台。
哦對了,歐洲人好像挺喜歡火刑的,這裏遍地的宗教,總喜歡將異教徒直接燒死。
聽說原本各個教會正在民間尋找巫男巫女,也不知道這些國王是怎麽想的,居然會讓教會做大到這種地步。
因為德意誌跑的太快,考慮到糧草後勤,湯和隻能暫時放過這些德意誌士兵。
“既然羅馬帝國的人能雇傭這些士兵,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一下,雇傭這些德意誌人為我們征戰。”
“大明現在的士兵太少了,我們這點士兵打通歐洲倒是夠用,但是想要維持統治,還是需要當地人的協助。”
“我看這些德意誌人就不錯,吳良你之後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和這些德意誌人牽線搭橋。”
吳良扯了扯嘴角,湯和將軍的想法真是越來越放飛自我了。
之所以派吳良來,除了帶兵協助湯和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朱元璋為了監視湯和刻意選的吳良。
吳良之弟在大明,兄弟二人情同手足,隻要吳禎不在歐洲,吳良便不可能選擇背叛。
當然了,這一切隻是朱元璋自己的考量,吳良隻知道自己是來馳援湯和的。
張天賜疑惑的看向朱元璋:“李尚書還沒迴來?”
朱元璋嗬嗬笑了笑:“估計還要一些日子吧。”
說著,朱元璋對張天賜使了個眼神說道:“最近不忙了,那就幫工部分擔一下。”
張天賜連忙拒絕:“可不行啊陛下,最近微臣突然有靈感,正在撰寫新的教材呢。”
聽到張天賜居然又開始寫新的教材,朱標立刻皺眉說道:“張師,你原本的教材就足夠折磨人了,怎麽還要出新的教材。”
張天賜連忙扯住朱標的衣袖說道:“太子殿下,您學不進去很正常,每日處理公務已經足夠讓您分身乏術了,但是我看我們大明的學子一個個專心學習,正在知識的海洋中嗷嗷待哺。”
“臣作為大明科學的領路人,怎麽能看著學子們眼巴巴的看著科學的大門,卻因為基礎的不夠,被拒之門外呢?”
“臣有責任也有義務,帶領學子們探索科學大道啊!”
朱元璋在一旁聽的有些無語,連忙擺手打斷了張天賜的話。
“行了行了,不就是不想幹活嗎?好好搞你的教材去吧。”
法蘭西,巴黎。
湯和率兵,站在上洛林公國的廢址上,看著遠處虎視眈眈的羅馬士兵。
吳良眯了眯眼,放下了望遠鏡,對湯和說道:“將軍,要不要開兩炮試試?”
湯和沉默的點點頭。
吳良立刻轉身,對身邊的下屬說道:“向著敵軍來兩炮!”
下屬接到命令,立刻通知炮兵準備開炮。
架炮,測算,裝填。
隻聽轟隆一聲,兩枚火炮如同雷霆一般,從炮口射出。
緊接著火炮便以極快的速度,直接射到敵人的陣地之中。
這樣的超遠距離,直接將神聖羅馬帝國的軍隊打懵了。
大明的強大,德意誌人隻是聽說過,卻從未親眼看到過。
今天大明這一發火炮下來,直接讓號稱職業軍人的德意誌人,開始膽寒恐懼起來。
如果大明隻有步槍,那這場戰爭還能依靠地形來打。
可是大明有這種超遠距離的火炮,這戰爭還怎麽打?怎麽打都是一個數字。
然而湯和這邊,可不會給德意誌人有太多的思考時間。
“這次出征,我們的終點就是神聖羅馬帝國的柏林。”
“不狠狠的給他們一點教訓,我大明開疆拓土總是會被這些蠻族阻礙。”
“整軍!進攻!”
隨著湯和的命令下達,浩浩蕩蕩的大明士兵,開始催促胯下的馬匹,向著遠處的德意誌軍隊進攻。
在騎兵和自動步槍的加持之下,密集的火線向著德意誌人組成的軍隊開始覆蓋。
看到向著自己衝鋒而來的大明軍隊,德意誌人腦海中的戰爭,勝利,還有敵人的死亡,在這一刻全都煙消雲散。
他們並不恐懼和敵人麵對麵的打白刃戰,但是這種武器代差之下碾壓戰,他們德意誌是真的打不了。
看著德意誌軍隊正在極速撤軍,湯和皺起眉頭。
“這德意誌軍隊,倒是精兵強將。”
“潰敗之勢,居然還能做到有序撤軍,真不知道神聖羅馬國在搞什麽,要是我大明在此有這樣的軍隊,豈能允許歐洲還有這麽多分裂的小國?”
吳良翻了翻自己對歐洲的記錄,然後對湯和說道:“隻怕神聖羅馬帝國也是有苦難言。”
“湯和將軍,這德意誌軍隊完全就是無忠的雇傭軍,神聖羅馬帝國之內那麽多封國,誰都雇傭一下。”
“現在的羅馬皇帝是查理四世,隻怕這個查理四世今天雇傭了軍隊,明天其他封國也會雇傭德意誌聯軍。”
“到時候豈不是成了德意誌的內戰了嗎?”
聽到羅馬帝國這奇葩的國情,湯和嗤笑一聲。
“隻能說,這歐洲的血脈中,就有分裂的傾向吧。”
“怕不是族內通婚通傻了。”
吳良在一旁嘿嘿笑了笑,沒有去接這個話茬。
這群歐洲的王公貴族玩的花,那是在整個歐洲都是出了名的。
今天你搞了我的女兒,明天我搞了你的妻子,後天你殺了我,大後天你的妻子又出了軌。
反正人物關係譜亂的連吳良這個吃瓜小能手,都看的頭暈。
而且從戰局來看,歐洲各國分裂統一,似乎就和這群上層人的亂搞分不開關係。
也不知這些老百姓怎麽受得了這種奇葩的上層,五胡亂華的時候,華夏大地的農民造反此起彼伏,那是比大清還要離譜。
這群歐洲人的平民中,怎麽就不能誕生一個一唿百應,改造歐洲的聖人呢?
吳良甩了甩頭,將這些亂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腦海。
歐洲越亂越好,反正征服的每一塊土地,那些貴族王公都要被廢除。
要麽自願上交一切,保住自己的性命,要麽抵抗煌煌大明的政策,然後被送上絞刑架和斷頭台。
哦對了,歐洲人好像挺喜歡火刑的,這裏遍地的宗教,總喜歡將異教徒直接燒死。
聽說原本各個教會正在民間尋找巫男巫女,也不知道這些國王是怎麽想的,居然會讓教會做大到這種地步。
因為德意誌跑的太快,考慮到糧草後勤,湯和隻能暫時放過這些德意誌士兵。
“既然羅馬帝國的人能雇傭這些士兵,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考慮一下,雇傭這些德意誌人為我們征戰。”
“大明現在的士兵太少了,我們這點士兵打通歐洲倒是夠用,但是想要維持統治,還是需要當地人的協助。”
“我看這些德意誌人就不錯,吳良你之後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和這些德意誌人牽線搭橋。”
吳良扯了扯嘴角,湯和將軍的想法真是越來越放飛自我了。
之所以派吳良來,除了帶兵協助湯和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朱元璋為了監視湯和刻意選的吳良。
吳良之弟在大明,兄弟二人情同手足,隻要吳禎不在歐洲,吳良便不可能選擇背叛。
當然了,這一切隻是朱元璋自己的考量,吳良隻知道自己是來馳援湯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