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吳夢琪的調侃,張天賜也是跟著一起笑了笑。


    第二天一早,洗漱過後,張天賜早早的便來到了科學院的冶金部。


    作為最早來到科學院的人,不等張天賜進入冶金部,便聽到了冶金部內部傳來的機械轟鳴聲。


    張天賜微微皺眉,心想是不是有人忘記關閉機械。


    順著聲音走到冶金部裏麵,張天賜卻看到了趙鐵正端坐在石英坩堝的前麵,目不轉睛的盯著拉伸器緩緩從石英坩堝中“提”出一個完美的單晶矽圓柱。


    張天賜走上前,見趙鐵一動不動,輕聲開口問道:“今天來這麽早?”


    聽到背後傳來聲音,趙鐵迴過神來,轉頭看向張天賜說道:“人老了,覺就少了。”


    “你看這個怎麽樣?”趙鐵指了指眼前的單晶矽圓柱。


    張天賜靠近了一些,發現被拉伸器提出來的單晶矽圓柱,可以說是外表看上去完美無缺。


    看著這美麗的單晶矽,張天賜笑著點了點頭:“可以。”


    “不愧是我大明最厲害的鐵匠,什麽難題到了你的手裏,都是手拿把掐的穩當。”


    趙鐵柱撓了撓頭,嘿嘿笑了笑:“祭酒您過獎了。”


    “下一步是什麽?既然都生產出來了,下一步應該做什麽?”


    張天賜見趙鐵柱興致勃勃的樣子,輕輕搖了搖頭:“下一步和冶金部就沒什麽關係了。”


    “不過趙鐵匠若是覺得無聊,可以和錢中正配合,研究一種更輕更耐腐蝕的金屬。”


    “上次我去東北地區,就看到了飛機的機翼下方連接處有一些生鏽。”


    “生鏽是肯定需要避免的,不僅影響使用壽命,我們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飛行員,也會有巨大的安全危機。”


    聽到芯片後續的事情,和冶金部無關,趙鐵難免也歎息一聲。


    “怎麽了?”看到趙鐵一副不是很開心的樣子,張天賜忍不住開口問道。


    趙鐵苦笑著搖搖頭:“沒什麽,就是……總有一種冶金部好像很沒用的感覺……”


    “所有的部門都在研究和創新,好像隻有我們冶金部,一直隻負責生產,一點創新都沒有。”


    “而且看機械部和化學部都有爵位,我冶金部還什麽都沒有,著實有點……”


    張天賜拍了拍趙鐵的肩膀。


    有這種想法其實很正常,哪怕到了現代社會,人們最關注的也是最前沿最高端的那些人,而負責最基層負責生產的,偏偏沒什麽知名度。


    比如很多人都知道,現代的五代戰鬥機很牛逼,也能說出一些可能是負責研究五代戰鬥機的人。


    但是卻幾乎沒人知道,負責五代戰鬥機機身材料生產研發的人,叫什麽名字。


    “想要爵位嘛,等你能把現在飛機的機身外殼降低一半重量的時候,我就和陛下替你申請一個。”


    “不過如果你想要名聲的話,那我不能給你,作為一切工業和科技的基礎,材料是重中之重,而負責改進大規模生產的你,則更是其中絕對不能暴露的人。”


    “畢竟連我都會被跟蹤,若是你的名聲暴露出去,指不定會吸引多少牛鬼蛇神。”


    趙鐵聽到爵位這兩個字的時候,眼前刷一下亮了起來。


    作為和朱元璋一樣的平頭老百姓出身,趙鐵對爵位榮譽的渴望程度,那是常人難以想象的執著。


    似乎哪怕什麽都不改變,隻是多一個爵位的名頭,趙鐵的生活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樣。


    看著趙鐵高興的樣子,張天賜無奈的搖了搖頭。


    “心情好了?快去研究吧,我這邊才到了真正該忙的時候了。”


    張天賜迴到機械部,陶成道不知道鑽進哪個小屋去做自己的研究,張天賜也沒興趣去找。


    麵對這個敢給自己領導派工作的家夥,張天賜害怕萬一在遇到陶成道,這個老登不知道又會給自己找什麽工作。


    不過有一說一,陶成道雖然聰明,但是發明還是遞進式的。


    所謂的遞進式就是仍然沒有跳脫現有的科學理論,並不能算作是真正跨時代的改變。


    張天賜從自己設計的一堆圖紙當中,翻出了自己的最後一版電路圖設計。


    又在上麵修修改改了好半天,門外這時才響起敲門聲。


    張天賜推開門一看,隻見冶金部的一個小工匠推著小推車,棉花墊在車廂的底部,裏麵裝著三個單晶矽圓柱。


    張天賜仔細檢查了一下,發現三個單晶矽圓柱都很不錯。


    隻可惜沒有更加先進的電子顯微鏡,隻能憑借感覺和嚐試,來判斷這個東西的好與壞。


    隨便挑了一個單晶矽圓柱,將其放到切割機上。


    隨著切割機運轉起來,滋滋啦啦的聲音響起,張天賜推著圓柱,橫切出三毫米厚度的單晶矽圓片。


    看著粗糙的表麵,張天賜又用打磨機開始打磨。


    等到張天賜渾身沾滿了矽粉之後,這個圓晶才打磨完成。


    圓晶光滑的表麵照映出張天賜的樣貌,看著這幾乎完美無瑕的圓晶,張天賜露出一絲笑容。


    很顯然以現在的工藝,根本製造不出現代最落後的芯片,但是看著從零到一的突破,張天賜還是忍不住覺得開心。


    天底下還能有什麽,是比創造更加讓人覺得開心的?


    將圓晶放到旋轉機器上,張天賜開始最重要的化學蝕刻了。


    張天賜本意是打算根據後世的優秀經驗,製造出一個丐版的光刻機,但是經過思考之後,張天賜發現大明目前沒辦法生產,能夠發出集束紫外光的設備。


    所以張天賜隻能換一個研究方向,利用光學來做最簡單的化學蝕刻。


    雖然原理是一樣的,但是能做到的精度可是完全不同的。


    張天賜這種光蝕刻,最多能製作出毫米級別的晶體管,像是納米微米級別,那就太為難張天賜了。


    深吸一口氣,張天賜打開紫外光,讓紫外光直接照射在塗過化學藥劑的晶圓上。


    因為藥品的純度問題,外加紫外光的強度問題,這個實驗還需要進行多次,張天賜才能掌握合適的蝕刻時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人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人暖並收藏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