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胡惟庸這個左丞相,想見朱元璋都有點費勁。
而朱標現在則是忙的開始掉頭發,致遠號即將下水,儒家經典的重新解讀,對歐洲諸國的策劃謀略,諸多事情壓在朱標身上,讓朱標甚至開始有點對皇位產生了ptsd。
除了這些,朱標還一直在想,日後上位,該如何對待自己那些兄弟。
沒錯,除了一開始張天賜提過一次分封弊端之後,張天賜再也沒提過分封這件事。
張天賜沒提,朱元璋也不打算改動,這麻煩事便成了朱標的心魔之一。
畢竟日後削藩的時候,大家肯定不會那麽和和氣氣。
到時兄弟們年紀也大了,也都在屬地待了多年,到時候他們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遵從自己這個大哥,可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更重要的是,到時候的削藩,可是實打實的涉及到了這些親朋兄弟的利益。
民間分個田都能鬧得一家人打出狗腦子,這皇家的利益博弈,其殘忍血腥的程度可比百姓分家的殘忍更甚!
朱標整天麻煩這些事,對於儒家經典新注釋的工作,朱標也沒興趣參與,直接甩給宋濂,到時候朱標自己檢查一番就好。
宋濂看著原本對他尊重有加的朱標,現在變得和張天賜越來越像,不由得覺得十分心痛。
在心底對著張天賜罵了十萬遍,最後還是笑著接下這個背叛了儒家的工作。
又過了大概七日,趙翥山東傳來電話,致遠號修建完成,正在等待下水。
此時的致遠號還等在船塢之中,就等開閘放水。
朱元璋一算日子,大概還有半個月過年。
與其讓戰士們錯過過年,不如等到年後再出征葡萄牙王國,讓戰士們過個好年。
等過完年,再讓戰士們到歐洲去嘎嘎亂殺。
不過,這歐洲和倭寇可不一樣,歐洲之途太過遙遠,如果隻是派去大將……
朱元璋可很難相信,這群武將會不會背著他搞事情。
朱元璋的煩惱自然就是整個朝廷,甚至整個大明的煩惱。
有的事不能說,有的事卻可以拿出來說,朱元璋也不在乎什麽君臣相疑,直接就在朝堂上將這事拿到明麵上來說。
朝堂內百官聽到之後,也是愁的直皺眉頭。
這事誰都能想到該怎麽辦,你派個皇子去不就好了。
可是真到了話頭上,又沒人敢提,畢竟目前朱元璋能派出去的皇子,除了朱標,便隻有朱棢、朱棣、朱樉這三位皇子年紀合適。
其他皇子的年紀就有些太小,派出去難免出現什麽意外。
可是雖然有三個皇子的年紀合適,但是具體派誰出去,就不是那麽好說的。
誰知道你提出一個名字後,會不會有人利用這點,去當做政治上的利劍,汙蔑你離間皇家呢?
所以這事還是要朱元璋最信任的局外人來說。
朝中百官紛紛將目光看向站在最後,正昏昏欲睡的張天賜。
朱元璋一看張天賜正打著瞌睡,氣的直接脫下布鞋,以二十多年戰爭積累下的準頭,十分精準的將布鞋甩到張天賜的腦袋上。
其力道之大,直接給張天賜砸了個跟頭。
“混賬小子,都上朝多少年了,怎麽還這麽沒大沒小的!”
張天賜尷尬的擦了擦額頭上的鞋印,將鞋子遞給一旁跑過來撿鞋子的太監,對朱元璋嘿嘿笑著說道:“陛下萬歲,微臣昨夜沒睡好,這才殿前失儀。”
朱元璋沒好氣的瞥了張天賜一眼,自從上個月吳夢琪成年之後,張天賜是天天上午都沒精打采。
你晚上都幹了啥,自己心裏有數!
“你覺得,這次出海,咱哪個孩子適合跟著去?”朱元璋也不磨嘰,直接便對張天賜問道:“不僅要說哪個孩子合適,還要給出個理由。”
“不然咱孩子之間鬧了別扭,可別怪咱收拾你。”
張天賜一臉無語,心裏暗罵朱元璋:你是不是有病,孩子鬧別扭你收拾我有啥用?
心裏雖然罵,嘴上卻說到:“微臣有兩個辦法。”
“一呢,三位皇子都去,這大家都去了,自然就沒有分配不均的事了。”
“這二呢,便是讓三位皇子自己選。”
“是跟著將軍出海至葡萄牙,為大明獲得第一塊歐洲飛地?還是跟著其他將軍,北上去打蒙元?”
“哦對了,微臣頭幾日在民間了解到,商賈已經探索到了巴布亞部落島嶼,在下方便是黑金洲,到時也可讓一位皇子帶隊,為大明去黑金洲占領一下地盤。”
這一和二兩個辦法都挺好,不過如果選了辦法一,那三個孩子到時候很可能還會去爭誰要上場。
朱元璋可不希望,到時候聽到傳迴的消息說,三個孩子間為了爭著誰上場,而出現什麽矛盾。
既然如此,那便是辦法二更靠譜一點。
反正這三個熊孩子待在宮裏天天不務正業,學習也學不進去,既然如此那就都去戰場上曆練曆練吧。
站在百官最前麵的胡惟庸,看著朱元璋和張天賜二人一副君臣相宜的模樣,嫉妒的咬牙切齒。
【難道,已經坐上了丞相的位置,還是不足以撼動張天賜的位置嗎!】
【他不過是一個領著工資的空銜少傅而已,憑什麽朱元璋有什麽都問他不問我!】
待到早朝散去,胡惟庸一甩衣袖,離開了奉天殿。
朱元璋聽到萬福匯報胡惟庸的神態,不由得輕笑一聲。
【胡惟庸啊,你終於忍不了了?】
胡惟庸確實忍不了了。
氣衝衝的迴到家,一腳將大門踹開,嚇的一旁的掃地的家仆一個哆嗦。
“主子,你怎麽……”
聽到自家家仆居然會問出這個問題,胡惟庸立刻意識到不對勁。
那家仆也是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立刻猛抽自己兩個巴掌。
胡惟庸眼睛一轉,心底不知想起了什麽,反而咧嘴一笑,看向那家仆說道:“家裏沒什麽事?”
家仆趕忙搖頭:“沒事沒事,都沒事。”
胡惟庸一眯眼睛,嗬嗬笑了兩聲,不知心底在想什麽。
過了半晌,胡惟庸這才用帶著一絲寒意的聲音問道:“都在家呢?”
“我現在出去辦點事,告訴管家,讓他叫所有人包括所有家仆,今晚子時到正廳集合,我有很重要的事要說。”
而朱標現在則是忙的開始掉頭發,致遠號即將下水,儒家經典的重新解讀,對歐洲諸國的策劃謀略,諸多事情壓在朱標身上,讓朱標甚至開始有點對皇位產生了ptsd。
除了這些,朱標還一直在想,日後上位,該如何對待自己那些兄弟。
沒錯,除了一開始張天賜提過一次分封弊端之後,張天賜再也沒提過分封這件事。
張天賜沒提,朱元璋也不打算改動,這麻煩事便成了朱標的心魔之一。
畢竟日後削藩的時候,大家肯定不會那麽和和氣氣。
到時兄弟們年紀也大了,也都在屬地待了多年,到時候他們還能不能像現在這樣遵從自己這個大哥,可就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更重要的是,到時候的削藩,可是實打實的涉及到了這些親朋兄弟的利益。
民間分個田都能鬧得一家人打出狗腦子,這皇家的利益博弈,其殘忍血腥的程度可比百姓分家的殘忍更甚!
朱標整天麻煩這些事,對於儒家經典新注釋的工作,朱標也沒興趣參與,直接甩給宋濂,到時候朱標自己檢查一番就好。
宋濂看著原本對他尊重有加的朱標,現在變得和張天賜越來越像,不由得覺得十分心痛。
在心底對著張天賜罵了十萬遍,最後還是笑著接下這個背叛了儒家的工作。
又過了大概七日,趙翥山東傳來電話,致遠號修建完成,正在等待下水。
此時的致遠號還等在船塢之中,就等開閘放水。
朱元璋一算日子,大概還有半個月過年。
與其讓戰士們錯過過年,不如等到年後再出征葡萄牙王國,讓戰士們過個好年。
等過完年,再讓戰士們到歐洲去嘎嘎亂殺。
不過,這歐洲和倭寇可不一樣,歐洲之途太過遙遠,如果隻是派去大將……
朱元璋可很難相信,這群武將會不會背著他搞事情。
朱元璋的煩惱自然就是整個朝廷,甚至整個大明的煩惱。
有的事不能說,有的事卻可以拿出來說,朱元璋也不在乎什麽君臣相疑,直接就在朝堂上將這事拿到明麵上來說。
朝堂內百官聽到之後,也是愁的直皺眉頭。
這事誰都能想到該怎麽辦,你派個皇子去不就好了。
可是真到了話頭上,又沒人敢提,畢竟目前朱元璋能派出去的皇子,除了朱標,便隻有朱棢、朱棣、朱樉這三位皇子年紀合適。
其他皇子的年紀就有些太小,派出去難免出現什麽意外。
可是雖然有三個皇子的年紀合適,但是具體派誰出去,就不是那麽好說的。
誰知道你提出一個名字後,會不會有人利用這點,去當做政治上的利劍,汙蔑你離間皇家呢?
所以這事還是要朱元璋最信任的局外人來說。
朝中百官紛紛將目光看向站在最後,正昏昏欲睡的張天賜。
朱元璋一看張天賜正打著瞌睡,氣的直接脫下布鞋,以二十多年戰爭積累下的準頭,十分精準的將布鞋甩到張天賜的腦袋上。
其力道之大,直接給張天賜砸了個跟頭。
“混賬小子,都上朝多少年了,怎麽還這麽沒大沒小的!”
張天賜尷尬的擦了擦額頭上的鞋印,將鞋子遞給一旁跑過來撿鞋子的太監,對朱元璋嘿嘿笑著說道:“陛下萬歲,微臣昨夜沒睡好,這才殿前失儀。”
朱元璋沒好氣的瞥了張天賜一眼,自從上個月吳夢琪成年之後,張天賜是天天上午都沒精打采。
你晚上都幹了啥,自己心裏有數!
“你覺得,這次出海,咱哪個孩子適合跟著去?”朱元璋也不磨嘰,直接便對張天賜問道:“不僅要說哪個孩子合適,還要給出個理由。”
“不然咱孩子之間鬧了別扭,可別怪咱收拾你。”
張天賜一臉無語,心裏暗罵朱元璋:你是不是有病,孩子鬧別扭你收拾我有啥用?
心裏雖然罵,嘴上卻說到:“微臣有兩個辦法。”
“一呢,三位皇子都去,這大家都去了,自然就沒有分配不均的事了。”
“這二呢,便是讓三位皇子自己選。”
“是跟著將軍出海至葡萄牙,為大明獲得第一塊歐洲飛地?還是跟著其他將軍,北上去打蒙元?”
“哦對了,微臣頭幾日在民間了解到,商賈已經探索到了巴布亞部落島嶼,在下方便是黑金洲,到時也可讓一位皇子帶隊,為大明去黑金洲占領一下地盤。”
這一和二兩個辦法都挺好,不過如果選了辦法一,那三個孩子到時候很可能還會去爭誰要上場。
朱元璋可不希望,到時候聽到傳迴的消息說,三個孩子間為了爭著誰上場,而出現什麽矛盾。
既然如此,那便是辦法二更靠譜一點。
反正這三個熊孩子待在宮裏天天不務正業,學習也學不進去,既然如此那就都去戰場上曆練曆練吧。
站在百官最前麵的胡惟庸,看著朱元璋和張天賜二人一副君臣相宜的模樣,嫉妒的咬牙切齒。
【難道,已經坐上了丞相的位置,還是不足以撼動張天賜的位置嗎!】
【他不過是一個領著工資的空銜少傅而已,憑什麽朱元璋有什麽都問他不問我!】
待到早朝散去,胡惟庸一甩衣袖,離開了奉天殿。
朱元璋聽到萬福匯報胡惟庸的神態,不由得輕笑一聲。
【胡惟庸啊,你終於忍不了了?】
胡惟庸確實忍不了了。
氣衝衝的迴到家,一腳將大門踹開,嚇的一旁的掃地的家仆一個哆嗦。
“主子,你怎麽……”
聽到自家家仆居然會問出這個問題,胡惟庸立刻意識到不對勁。
那家仆也是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立刻猛抽自己兩個巴掌。
胡惟庸眼睛一轉,心底不知想起了什麽,反而咧嘴一笑,看向那家仆說道:“家裏沒什麽事?”
家仆趕忙搖頭:“沒事沒事,都沒事。”
胡惟庸一眯眼睛,嗬嗬笑了兩聲,不知心底在想什麽。
過了半晌,胡惟庸這才用帶著一絲寒意的聲音問道:“都在家呢?”
“我現在出去辦點事,告訴管家,讓他叫所有人包括所有家仆,今晚子時到正廳集合,我有很重要的事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