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小無依無靠,父親是嗜賭成性,每日輸了錢後,迴家便會打母親和我們姐妹撒氣。】
【母親忍受了十年,最後拋下我們姐妹,自己和別的男人跑了,隻剩下我和妹妹獨自麵對父親的毆打。】
【本來我以為,等到長大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但是沒想到我十二歲那年,父親為了償還賭債,將我和妹妹賣給了他常去的那家賭場……】
【賭場看我妹妹還小,便暫時輕饒了妹妹,隻讓妹妹做一些劈柴燒火的體力活。而我,則要承擔妹妹那一份“開銷”。】
【所謂開銷,便是每日賭場為我和妹妹定下的接客目標,如果達不到這個數字,便連一口飯都吃不上,而我為了妹妹不被他們傷害,隻那個獨自忍受著兩個人的目標。】
【後來賭場被一個大老板收下……】
三天後,寫著一場充滿了黑暗、陰鬱、抗爭、不屈、最後逃離魔爪,被官方拯救的故事,發表在最新的報紙之上。
對於大明最底層的百姓,他們能從這篇故事中感覺到上層對底層的剝削壓榨。
對於那些士族子弟來說,他們看到了一個勇於抗爭命運,不向命運低頭的奇女子的遭遇。
對於那些富貴人家的小姐來說,趙玉蓮“真實的人生”讓她們為之感動。
可以說,這篇文章已經發表,直接打在孔府的要害之上。
在所有人看來,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在神聖的聖人光環之下,孔府內卻滋生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罪惡。
而趙玉蓮這樣一個“敢於向命運抗爭的好女孩”,卻被囚禁在猶如泥潭水牢的孔府之中。
本來漸漸平息的民間輿論,再一次被張天賜的春秋筆法所引爆。
百姓對於孔府這樣一個“魔窟”的存在,其厭惡程度到達了頂點,無數人湧到孔府門前聲討孔喜文和孔喜章兄弟。
更有甚者,在“有心之人”的引領之下,無數百姓走上街頭,來到奉天門外,敲響了從未響起過登聞鼓。
百姓本以為如此便能得到陛下的注視。
然而圍聚在登聞鼓周圍的百姓,沒有等來陛下的召見,等來的卻是驅趕的衛兵。
這一事件直接讓整場輿論再上一次等級,一瞬間在民間響起各種各樣的,汙名化大明朝廷的諺語或者是詩歌。
三天之後。
朱元璋冷眼看著張天賜:“現在夠熱鬧了?”
張天賜趴在地上,屁股剛剛受了十下軍棍,疼得是齜牙咧嘴。
艱難的衝著朱元璋點點頭,朱元璋冷哼一聲:“鬧這麽大,你怎麽不和咱早說!”
“你知不知道民間都把咱罵成什麽樣了!”
“罰你十軍棍,咱罰的夠輕了吧?”
張天賜咬著牙,忍著痛再次點頭。
朱元璋冷哼一聲,心中卻有些後悔。
早知道張天賜玩這麽大,這個推翻孔家的黑鍋,還不如自己背了,反正自己的名聲在儒家子弟眼裏也不怎麽樣。
“萬福,給張天賜送迴家……蔣瓛,該動手了,咱可不希望山東那邊出什麽意外!”
“希望你別步上毛驤的後塵。”
蔣瓛單膝跪地,對朱元璋說道:“微臣定不辱命!”
當天下午,通過電話傳達到山東的命令,成功被山東的錦衣衛得知。
在無數老百姓震驚的目光中,他們以為“獨得恩寵”的孔家,居然在短短半個時辰內就被端的一幹二淨。
而在應天和山東的官場中,一共有將近一百名官員落馬,其行動之快,很多官員還在照常上班,便被錦衣衛堵在辦公室內,逃無可逃。
民間的風氣從對朝廷的不信任,瞬間扭轉為對朝廷的無上誇讚。
同時禮部的報社還同時發布了新的一篇文章,竟然指名說是朱元璋親筆寫的。
【諸告大明百姓,逆賊孔儒與其朝中黨羽共一百一十二人,全部落網。】
【為收集證據,避免打草驚蛇,朕和朝廷不得不暫時息聲,以至於讓百姓對朝廷和朕產生誤會。】
【朕在此向百姓宣誓,大明與前代諸多朝皆不相同。】
【大明源於百姓,也立於百姓,更是一切為了百姓!】
在朱元璋這篇文章發表之後,一些激進的民間百姓甚至開始第二次為朱元璋建立生祠,為其燃香供奉。
就在百姓享受了懲奸除惡的快樂、朱元璋享受了穩定朝堂和民間的喜悅時,隻有張天賜躺在家裏,齜牙咧嘴的讓吳夢琪幫忙上藥。
“夫君你忍一下,這是皇後娘娘送來的藥膏,抹上可能會有點疼,但是不會留疤。”吳夢琪輕手輕腳的用木條沾了點藥膏,抹在張天賜的屁股上。
好在張天賜這幾年經常鍛煉,身體素質有所提升,這次十個軍棍下來,也隻是受了點皮外傷和肌肉傷,比上次血肉模糊要強了很多。
帶吳夢琪抹完藥膏,張天賜這才鬆了一口氣,臉上的汗水已經浸潤了被子,吳夢琪用著溫水捂熱的毛巾,幫張天賜擦去汗液。
“夫君,下次不要再做這麽大的事了。”
“除了皇後娘娘賞的那幾百兩黃金之外,這次你又是什麽都沒獲得,何必在這麽拚呢?”
“更何況,夫君這次的行為,我很不喜歡。”
吳夢琪作為張天賜的枕邊人,所知道的內幕可以說是除了計劃中人之外,了解最多的人。
對於吳夢琪的埋怨,張天賜也能理解。
操控民心、引導輿論、春秋筆法,無論哪種行為都足以讓一個正常人產生厭惡感。
吳夢琪雙手放在腿上,張天賜則伸手握住吳夢琪的手:“相信我,我這是為了百姓好。”
吳夢琪有些不解的看向張天賜,心想這愚弄百姓,怎麽能說是為了百姓好?
可是看著張天賜真誠而又純潔的目光,吳夢琪思索片刻後,緩緩歎息一聲:“我不理解你所謂的為了百姓好,我也不相信你這麽做對百姓有什麽好處。”
“但是,我願意勉強相信你一次,畢竟你之前從未讓我失望過,所以這一次我也願意站在你這一邊。”
“隻希望你不要騙我就好。”
【母親忍受了十年,最後拋下我們姐妹,自己和別的男人跑了,隻剩下我和妹妹獨自麵對父親的毆打。】
【本來我以為,等到長大了,一切都會慢慢變好,但是沒想到我十二歲那年,父親為了償還賭債,將我和妹妹賣給了他常去的那家賭場……】
【賭場看我妹妹還小,便暫時輕饒了妹妹,隻讓妹妹做一些劈柴燒火的體力活。而我,則要承擔妹妹那一份“開銷”。】
【所謂開銷,便是每日賭場為我和妹妹定下的接客目標,如果達不到這個數字,便連一口飯都吃不上,而我為了妹妹不被他們傷害,隻那個獨自忍受著兩個人的目標。】
【後來賭場被一個大老板收下……】
三天後,寫著一場充滿了黑暗、陰鬱、抗爭、不屈、最後逃離魔爪,被官方拯救的故事,發表在最新的報紙之上。
對於大明最底層的百姓,他們能從這篇故事中感覺到上層對底層的剝削壓榨。
對於那些士族子弟來說,他們看到了一個勇於抗爭命運,不向命運低頭的奇女子的遭遇。
對於那些富貴人家的小姐來說,趙玉蓮“真實的人生”讓她們為之感動。
可以說,這篇文章已經發表,直接打在孔府的要害之上。
在所有人看來,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在神聖的聖人光環之下,孔府內卻滋生著常人難以忍受的罪惡。
而趙玉蓮這樣一個“敢於向命運抗爭的好女孩”,卻被囚禁在猶如泥潭水牢的孔府之中。
本來漸漸平息的民間輿論,再一次被張天賜的春秋筆法所引爆。
百姓對於孔府這樣一個“魔窟”的存在,其厭惡程度到達了頂點,無數人湧到孔府門前聲討孔喜文和孔喜章兄弟。
更有甚者,在“有心之人”的引領之下,無數百姓走上街頭,來到奉天門外,敲響了從未響起過登聞鼓。
百姓本以為如此便能得到陛下的注視。
然而圍聚在登聞鼓周圍的百姓,沒有等來陛下的召見,等來的卻是驅趕的衛兵。
這一事件直接讓整場輿論再上一次等級,一瞬間在民間響起各種各樣的,汙名化大明朝廷的諺語或者是詩歌。
三天之後。
朱元璋冷眼看著張天賜:“現在夠熱鬧了?”
張天賜趴在地上,屁股剛剛受了十下軍棍,疼得是齜牙咧嘴。
艱難的衝著朱元璋點點頭,朱元璋冷哼一聲:“鬧這麽大,你怎麽不和咱早說!”
“你知不知道民間都把咱罵成什麽樣了!”
“罰你十軍棍,咱罰的夠輕了吧?”
張天賜咬著牙,忍著痛再次點頭。
朱元璋冷哼一聲,心中卻有些後悔。
早知道張天賜玩這麽大,這個推翻孔家的黑鍋,還不如自己背了,反正自己的名聲在儒家子弟眼裏也不怎麽樣。
“萬福,給張天賜送迴家……蔣瓛,該動手了,咱可不希望山東那邊出什麽意外!”
“希望你別步上毛驤的後塵。”
蔣瓛單膝跪地,對朱元璋說道:“微臣定不辱命!”
當天下午,通過電話傳達到山東的命令,成功被山東的錦衣衛得知。
在無數老百姓震驚的目光中,他們以為“獨得恩寵”的孔家,居然在短短半個時辰內就被端的一幹二淨。
而在應天和山東的官場中,一共有將近一百名官員落馬,其行動之快,很多官員還在照常上班,便被錦衣衛堵在辦公室內,逃無可逃。
民間的風氣從對朝廷的不信任,瞬間扭轉為對朝廷的無上誇讚。
同時禮部的報社還同時發布了新的一篇文章,竟然指名說是朱元璋親筆寫的。
【諸告大明百姓,逆賊孔儒與其朝中黨羽共一百一十二人,全部落網。】
【為收集證據,避免打草驚蛇,朕和朝廷不得不暫時息聲,以至於讓百姓對朝廷和朕產生誤會。】
【朕在此向百姓宣誓,大明與前代諸多朝皆不相同。】
【大明源於百姓,也立於百姓,更是一切為了百姓!】
在朱元璋這篇文章發表之後,一些激進的民間百姓甚至開始第二次為朱元璋建立生祠,為其燃香供奉。
就在百姓享受了懲奸除惡的快樂、朱元璋享受了穩定朝堂和民間的喜悅時,隻有張天賜躺在家裏,齜牙咧嘴的讓吳夢琪幫忙上藥。
“夫君你忍一下,這是皇後娘娘送來的藥膏,抹上可能會有點疼,但是不會留疤。”吳夢琪輕手輕腳的用木條沾了點藥膏,抹在張天賜的屁股上。
好在張天賜這幾年經常鍛煉,身體素質有所提升,這次十個軍棍下來,也隻是受了點皮外傷和肌肉傷,比上次血肉模糊要強了很多。
帶吳夢琪抹完藥膏,張天賜這才鬆了一口氣,臉上的汗水已經浸潤了被子,吳夢琪用著溫水捂熱的毛巾,幫張天賜擦去汗液。
“夫君,下次不要再做這麽大的事了。”
“除了皇後娘娘賞的那幾百兩黃金之外,這次你又是什麽都沒獲得,何必在這麽拚呢?”
“更何況,夫君這次的行為,我很不喜歡。”
吳夢琪作為張天賜的枕邊人,所知道的內幕可以說是除了計劃中人之外,了解最多的人。
對於吳夢琪的埋怨,張天賜也能理解。
操控民心、引導輿論、春秋筆法,無論哪種行為都足以讓一個正常人產生厭惡感。
吳夢琪雙手放在腿上,張天賜則伸手握住吳夢琪的手:“相信我,我這是為了百姓好。”
吳夢琪有些不解的看向張天賜,心想這愚弄百姓,怎麽能說是為了百姓好?
可是看著張天賜真誠而又純潔的目光,吳夢琪思索片刻後,緩緩歎息一聲:“我不理解你所謂的為了百姓好,我也不相信你這麽做對百姓有什麽好處。”
“但是,我願意勉強相信你一次,畢竟你之前從未讓我失望過,所以這一次我也願意站在你這一邊。”
“隻希望你不要騙我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