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對張天賜提出的“執政者的四個等級”的劃分方式很感興趣。
“那麽,張師你認為父皇屬於哪個等級呢?”
張天賜嘴角一抽,暗罵朱標,不會提問就不要提問,你這問題我咋說?
說高了,吹捧。說低了,貶低皇帝。可以說,無論張天賜怎麽評價都不對。
不過張天賜是何許人?那是被朱元璋心心念念想要臨死的時候,一起帶走的人。
不過張天賜轉念一想,大不了說錯了一起死,說不定自己還能穿越迴去,怕這怕那幹什麽。
和朱元璋接觸快兩年,張天賜早就沒了,對史書中描寫的朱元璋的恐懼。
“陛下啊…大抵相當於政治家和政客之間吧。”
朱標微微皺眉,孩子對父親本能的崇拜,讓朱標有些不滿張天賜的迴答。
見朱標皺眉,張天賜咧嘴一笑:“雖然現在皇子們還沒有就蕃,不過嘛……如果其他皇子殺了人,禍害了封地的百姓,陛下會殺了皇子,為百姓複仇嗎?”
“當然,殺了的話有些太過了。那就輕一點好了,限製這些皇子,將他們關起來。太子殿下你覺得,陛下會做出這種事嗎?”
朱標呆愣在原地,過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輕笑一聲,臉上滿是不可置信和自嘲的表情:“張師,你是真敢說啊。”
“算了,張師您還是正常講課吧,不要浪費時間了。”
朱標願意轉移話題,那張天賜自然樂得高興,雖然不怕死,但是能多活一天,不也是很幸福嘛。
“首先,還需要殿下記住兩條公理。什麽是公理?就是不容辯駁且絕對正確的,就是公理。”
“首先殿下需要記住,一!人的思維是封閉性的,是外人難以預測且改變的。”
“二,人類的個體是精明的,利己的。而人類整體則是愚蠢的,利他的。”
“隻有記住這兩條公理,殿下日後執掌大明,才能盡可能避免內部鬥爭。”
朱標這時抬起頭,放下精致的炭筆,微微皺眉:“這…人類個體精明且利己,人類整體愚蠢且利他?這是什麽道理?如何證明?”
張天賜在黑板上麵寫下兩個詞,分別是【戰爭】【救災】。
“殿下,咱們先說戰爭,都知道當大頭兵的死亡率很高,那為何而今陛下一舉義旗,天下便有萬萬千民眾共襄盛舉?”
朱標聞言頓時怔住,這個問題,他還真就從來沒有深思過。
張天賜的前半條公理,朱標是十分認同得。天下誰人不是懷有私心,人人利己,隻不過是律法約束而已。
那麽如果從個體情況來看,那老百姓應該是等著別人去參軍打仗,如此勝利了在坐享和平的果實才對。
為何當年自己父皇一舉大旗,便會有無數能人誌士參軍報國?如果隻是從利己主義來推斷,這根本就不合理啊!
張天賜沒給朱標太多的思考時間,立刻第二個問題追問道:“太子殿下,在談救災。”
“史書中雖然總是記載,某某大災死過多少多少人,可是在民間也有記載,某某一群人小規模去救災。”
“更有朝廷一聲唿喚,天下便有無數人隨著朝廷的號召去救援災區。”
“那麽問題來了,官員救災是為了前途。當地人救災是為了生計。那些無緣無故之人,又為何來救災?”
張天賜的話讓朱標再一次沉默,是啊,為什麽呢?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來救災去當兵,去不顧自己基本的生命利益,去保護他人的生命利益?
這是為什麽?
張天賜看著朱標陷入沉默,嘴角露出神秘的微笑。
作為未來的皇帝,朱標必然是冷血的孤家寡人。
可是一個人是不能沒有愛的,人是需要收到愛,也需要給予愛,如果隻收到愛而不能給予愛,那麽這個人就會變質,會以自己從來不會主動給予愛,而質疑別人對他的愛。
這就是小人之心,以己度人的道理。
而張天賜今天課程的目的,根本不是讓朱標知道如何避免官員內部鬥爭,這隻是用來達成目的的手段和誘餌罷了。
張天賜真正的目的,就是讓朱標將心底那份應該給予出去的愛,不會憋在心裏,而是給予普羅大眾。
“好了,這個問題很深奧,想不通的話課後思考吧。”
“咱們主要的內容還是【如何讓官員減少或避免內部鬥爭】。”
“第一個問題,什麽是內部鬥爭……”
張天賜越講越興奮,越講越投入。
從內部鬥爭的定義,一直講到內部鬥爭的本質,最後更是講到內部鬥爭所產生的危害。
張天賜就好像一個天生的演講家,一個天生的洗腦人。
隨著課堂的深入,隨著朱標越來越震驚的目光,張天賜的雙手也開始配合著語言在空中揮舞。
到最後,張天賜一手握緊拳,放在自己的胸前,突然低沉下聲音,靠近朱標後,用著好似引誘人類犯罪的惡魔的聲音,對著朱標小聲說道:“那麽……太子殿下,我最親愛的,大明未來唯一的皇帝陛下。”
“你真的舍得嗎?用所謂的權術,帝王心術,去縱容!去無視!隻為了除掉你眼中的異己!”
“然後……讓那群用著最純粹最本質的愛,去愛你愛大明愛自己腳下土地的農民,來承擔你內部鬥爭的後果嗎?”
“老百姓做錯了什麽?每天醒了就是耕地,每天睡覺還要睜隻眼,隻因為害怕野獸和小偷。”
“每年秋收,又要給朝廷,給地主,給所有人一份稅收!”
“殿下,是老百姓養活了你……可是你還給老百姓了什麽?”
朱標怔著神,雙目圓睜,滿眼都是不可思議的神色。
他緩緩抬起自己的雙手,就好像是在看一條蛀蟲,一條啃噬著國家的蛀蟲。
啪!
張天賜突然一拍桌子,將朱標從越陷越深的思維漩渦中驚醒。
“今天就說這些,關於如何避免或者減少內部鬥爭暫時分為三節課,第一節課講什麽是內部鬥爭,明天講如何避免減少內部鬥爭。”
“後天為實踐課,我會找陛下幫忙要一份早朝的上朝官員表,到時候這個表將用來如何劃分內部鬥爭派別,也算做學成考試。”
“現在,下課。”
“那麽,張師你認為父皇屬於哪個等級呢?”
張天賜嘴角一抽,暗罵朱標,不會提問就不要提問,你這問題我咋說?
說高了,吹捧。說低了,貶低皇帝。可以說,無論張天賜怎麽評價都不對。
不過張天賜是何許人?那是被朱元璋心心念念想要臨死的時候,一起帶走的人。
不過張天賜轉念一想,大不了說錯了一起死,說不定自己還能穿越迴去,怕這怕那幹什麽。
和朱元璋接觸快兩年,張天賜早就沒了,對史書中描寫的朱元璋的恐懼。
“陛下啊…大抵相當於政治家和政客之間吧。”
朱標微微皺眉,孩子對父親本能的崇拜,讓朱標有些不滿張天賜的迴答。
見朱標皺眉,張天賜咧嘴一笑:“雖然現在皇子們還沒有就蕃,不過嘛……如果其他皇子殺了人,禍害了封地的百姓,陛下會殺了皇子,為百姓複仇嗎?”
“當然,殺了的話有些太過了。那就輕一點好了,限製這些皇子,將他們關起來。太子殿下你覺得,陛下會做出這種事嗎?”
朱標呆愣在原地,過了好半晌才反應過來,輕笑一聲,臉上滿是不可置信和自嘲的表情:“張師,你是真敢說啊。”
“算了,張師您還是正常講課吧,不要浪費時間了。”
朱標願意轉移話題,那張天賜自然樂得高興,雖然不怕死,但是能多活一天,不也是很幸福嘛。
“首先,還需要殿下記住兩條公理。什麽是公理?就是不容辯駁且絕對正確的,就是公理。”
“首先殿下需要記住,一!人的思維是封閉性的,是外人難以預測且改變的。”
“二,人類的個體是精明的,利己的。而人類整體則是愚蠢的,利他的。”
“隻有記住這兩條公理,殿下日後執掌大明,才能盡可能避免內部鬥爭。”
朱標這時抬起頭,放下精致的炭筆,微微皺眉:“這…人類個體精明且利己,人類整體愚蠢且利他?這是什麽道理?如何證明?”
張天賜在黑板上麵寫下兩個詞,分別是【戰爭】【救災】。
“殿下,咱們先說戰爭,都知道當大頭兵的死亡率很高,那為何而今陛下一舉義旗,天下便有萬萬千民眾共襄盛舉?”
朱標聞言頓時怔住,這個問題,他還真就從來沒有深思過。
張天賜的前半條公理,朱標是十分認同得。天下誰人不是懷有私心,人人利己,隻不過是律法約束而已。
那麽如果從個體情況來看,那老百姓應該是等著別人去參軍打仗,如此勝利了在坐享和平的果實才對。
為何當年自己父皇一舉大旗,便會有無數能人誌士參軍報國?如果隻是從利己主義來推斷,這根本就不合理啊!
張天賜沒給朱標太多的思考時間,立刻第二個問題追問道:“太子殿下,在談救災。”
“史書中雖然總是記載,某某大災死過多少多少人,可是在民間也有記載,某某一群人小規模去救災。”
“更有朝廷一聲唿喚,天下便有無數人隨著朝廷的號召去救援災區。”
“那麽問題來了,官員救災是為了前途。當地人救災是為了生計。那些無緣無故之人,又為何來救災?”
張天賜的話讓朱標再一次沉默,是啊,為什麽呢?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來救災去當兵,去不顧自己基本的生命利益,去保護他人的生命利益?
這是為什麽?
張天賜看著朱標陷入沉默,嘴角露出神秘的微笑。
作為未來的皇帝,朱標必然是冷血的孤家寡人。
可是一個人是不能沒有愛的,人是需要收到愛,也需要給予愛,如果隻收到愛而不能給予愛,那麽這個人就會變質,會以自己從來不會主動給予愛,而質疑別人對他的愛。
這就是小人之心,以己度人的道理。
而張天賜今天課程的目的,根本不是讓朱標知道如何避免官員內部鬥爭,這隻是用來達成目的的手段和誘餌罷了。
張天賜真正的目的,就是讓朱標將心底那份應該給予出去的愛,不會憋在心裏,而是給予普羅大眾。
“好了,這個問題很深奧,想不通的話課後思考吧。”
“咱們主要的內容還是【如何讓官員減少或避免內部鬥爭】。”
“第一個問題,什麽是內部鬥爭……”
張天賜越講越興奮,越講越投入。
從內部鬥爭的定義,一直講到內部鬥爭的本質,最後更是講到內部鬥爭所產生的危害。
張天賜就好像一個天生的演講家,一個天生的洗腦人。
隨著課堂的深入,隨著朱標越來越震驚的目光,張天賜的雙手也開始配合著語言在空中揮舞。
到最後,張天賜一手握緊拳,放在自己的胸前,突然低沉下聲音,靠近朱標後,用著好似引誘人類犯罪的惡魔的聲音,對著朱標小聲說道:“那麽……太子殿下,我最親愛的,大明未來唯一的皇帝陛下。”
“你真的舍得嗎?用所謂的權術,帝王心術,去縱容!去無視!隻為了除掉你眼中的異己!”
“然後……讓那群用著最純粹最本質的愛,去愛你愛大明愛自己腳下土地的農民,來承擔你內部鬥爭的後果嗎?”
“老百姓做錯了什麽?每天醒了就是耕地,每天睡覺還要睜隻眼,隻因為害怕野獸和小偷。”
“每年秋收,又要給朝廷,給地主,給所有人一份稅收!”
“殿下,是老百姓養活了你……可是你還給老百姓了什麽?”
朱標怔著神,雙目圓睜,滿眼都是不可思議的神色。
他緩緩抬起自己的雙手,就好像是在看一條蛀蟲,一條啃噬著國家的蛀蟲。
啪!
張天賜突然一拍桌子,將朱標從越陷越深的思維漩渦中驚醒。
“今天就說這些,關於如何避免或者減少內部鬥爭暫時分為三節課,第一節課講什麽是內部鬥爭,明天講如何避免減少內部鬥爭。”
“後天為實踐課,我會找陛下幫忙要一份早朝的上朝官員表,到時候這個表將用來如何劃分內部鬥爭派別,也算做學成考試。”
“現在,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