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賜隻能一邊感歎自己抽到了具有科研精神的ssr,一邊對正陽子老道士的身體狀況感到擔憂。
“唉,張所正你也別擔心了,我當時在場呢,實在不行便給這老頭來一腳,讓他把肺裏的氧氣吐出來不就好了。”登雲道人在一旁嗬嗬打趣道。
張天賜嗬嗬笑了笑:“正陽子老前輩別再作死就行,既然地界圈好了,那便在地圖上畫出地界,然後交給工部讓他們建造吧。”
“我今日還有些事,便先迴去了。”
陶成道疑惑地看著張天賜離開的背影,小聲的對正陽子和登雲道人說道:“張所正好像遇到了什麽事。”
登雲道人也點了點頭:“是啊,感覺他好像挨訓了一樣。沒事,他又沒來交代後事,估計事情不大,咱們做咱們的。”
正陽子在一旁點頭應道:“張所正給的《什麽是科學》中有個叫什麽雙盲實驗的,咱們我正好奇這氮氣吸一口和一直吸有什麽區別,咱迴去要兩個死囚去研究研究。”
張天賜哪知道,自己教授科學知識的三人已經成了活閻王,沒事就去和刑部要死囚。
迴到住所,張天賜趕忙叫來正指揮著仆人打掃的韓老。
“韓老,幫我分析分析,老朱頭是怎麽迴事?”
緊接著,張天賜便將今天上午發生的一切告訴了韓老。韓老是一邊聽一邊擦冷汗。
再有一年他就六十了,他還想著退休呢,少爺你能不能少說點秘密啊。
迴去讓你夫人給你分析不好嘛,為啥非要為難我這個老頭子。
韓老雖然心裏吐槽,可是卻沒有表現出來,聽完張天賜的講述之後,韓老也是歎息一聲。
自家少爺在鬼門關之前走了一圈,你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
見張天賜想不明白,韓老隻能慢慢給張天賜解釋,朱元璋為何突然變臉。
韓老講了半天,張天賜終於是明白朱元璋為何突然變臉,不由得大罵一句:“臥槽,老朱頭有病吧?我給大明做這麽多貢獻,又不要爵位又沒想著升官,他反而還擔心我要造反?”
“他媽的,辭官不幹了,迴家做生意去!”
韓老趕忙攔住張天賜:“隔牆有耳啊少爺!以後別再這麽口無遮攔了。”
“少爺也別想著辭官了,你就不怕陛下……多想嘛?”
張天賜微微皺眉,思慮片刻之後無奈歎息一聲:“伴君如伴虎,這朱元璋真不好伺候。”
張天賜所謂的辭官也不過是氣話,在封建時代,想要快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那還得是做官來解決。
既然朱元璋又擔心自己太有才能,怕朱標駕馭不住自己,又害怕搞掉自己浪費了人才。
張天賜隻能把朱標也也培養成人才,到時候讓朱標比自己強,可以隨便駕馭自己,那不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第二天一早,早朝上出現了不同的情況。
那就是張天賜沒來。百官紛紛好奇,這動不動就玩天地同壽的張天賜,怎麽今天沒登場?
難不成是老朱看他不順眼,給他罷官了?而且更奇怪的是,今天怎麽朱標也沒來?
朱元璋沒解釋,萬福也不敢擅自透露風聲,徐達一直沉默啥都不說,整個早朝呈現詭異般的寂靜。
第二天一早,東宮。張天賜打著哈欠,看著滿眼求知欲的朱標,一臉懵逼。
“太子殿下,現在才寅時!您現在就起來讀書了?”
寅時,也就是淩晨三點到五點。
張天賜是萬萬沒想到,朱標淩晨三點就要起床讀書。
怪不得朱標短壽,哪有這麽拚的人?
朱標搖搖頭:“以前是寅時,不過自從你提議改時間之後,這時間便變成了辰時,下學的時間也變成了酉時。”
張天賜一臉懵逼,辰時開始,那你現在叫我做什麽?你不困我還困呢!
“張師你也別抱怨了,孤昨夜一想到張師要親自來教孤學問,孤就興奮的睡不著,以後張師辰時來就可,午時後便可走。”
“張師,給孤授課,可比當官輕鬆多了。”
張天賜嗬嗬一笑,他要是能信了朱標的話,那他就是純純小醜。
老朱家先天打工人聖體,能讓他一天就幹這幾個小時?他張天賜才不信呢。
不過好在朱標說今天特殊,那早點就早點吧。
“行吧,太子殿下想學微臣也不能攔著。”
“不過微臣沒有教課的經驗,還不知應該從何講起?”
朱標坐在下方座位,看著前方張天賜身後新裝的黑板,思索片刻後說道:“其他的,宋濂等師會教孤,不如張師就教一些宋師不會教給孤的吧。”
張天賜想著也是,便點點頭:“有了,那微臣便教一些不一樣的吧。不知太子殿下,您對內部鬥爭如何避免,有沒有興趣?”
內部鬥爭,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大明史。
尤其到了嘉靖年代,可以說是華夏古代封建時代,黨爭最嚴重也是最精彩的時候。
嚴嵩、楊慎、張居正、徐階、胡宗憲、夏言、海瑞等幾十位,放在其他朝代都能封侯拜相的政鬥高手,居然齊齊出現在這同一時期。
可以說,嘉靖時代是華夏曆史上最精彩,也是最黑暗的內部鬥爭時期。
然而,在張天賜看來,這些內部鬥爭都毫無意義。
內部鬥爭或許能錘煉出政治高手,但是卻會極大的浪費這些人才的思想。
有這個功夫,不去想著怎麽報效國家,卻想著和別的人搞內鬥,這不是空耗國力嗎!
在張天賜看來,政治人物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戰略家、政治家、政客和不入流。
戰略家,哪怕身居囹圄,也能放眼整顆星球,就如同教員一樣。
政治家,為國內利益而服務,可以短暫預測到未來發生的事,以及擁有極高的長期眼光。
政客,短視,隻為自己或自己團體的利益服務,無法預測國際或者國內的未來局勢,目光短淺。
不入流,基本上屬於政治小白。
而張天賜則認為自己應該屬於不入流級別,讓他看宏觀搞個分析還行,讓他用分析的數據來推測來如何發展,那就隻能對著前世華夏崛起的模版照抄了。
“唉,張所正你也別擔心了,我當時在場呢,實在不行便給這老頭來一腳,讓他把肺裏的氧氣吐出來不就好了。”登雲道人在一旁嗬嗬打趣道。
張天賜嗬嗬笑了笑:“正陽子老前輩別再作死就行,既然地界圈好了,那便在地圖上畫出地界,然後交給工部讓他們建造吧。”
“我今日還有些事,便先迴去了。”
陶成道疑惑地看著張天賜離開的背影,小聲的對正陽子和登雲道人說道:“張所正好像遇到了什麽事。”
登雲道人也點了點頭:“是啊,感覺他好像挨訓了一樣。沒事,他又沒來交代後事,估計事情不大,咱們做咱們的。”
正陽子在一旁點頭應道:“張所正給的《什麽是科學》中有個叫什麽雙盲實驗的,咱們我正好奇這氮氣吸一口和一直吸有什麽區別,咱迴去要兩個死囚去研究研究。”
張天賜哪知道,自己教授科學知識的三人已經成了活閻王,沒事就去和刑部要死囚。
迴到住所,張天賜趕忙叫來正指揮著仆人打掃的韓老。
“韓老,幫我分析分析,老朱頭是怎麽迴事?”
緊接著,張天賜便將今天上午發生的一切告訴了韓老。韓老是一邊聽一邊擦冷汗。
再有一年他就六十了,他還想著退休呢,少爺你能不能少說點秘密啊。
迴去讓你夫人給你分析不好嘛,為啥非要為難我這個老頭子。
韓老雖然心裏吐槽,可是卻沒有表現出來,聽完張天賜的講述之後,韓老也是歎息一聲。
自家少爺在鬼門關之前走了一圈,你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
見張天賜想不明白,韓老隻能慢慢給張天賜解釋,朱元璋為何突然變臉。
韓老講了半天,張天賜終於是明白朱元璋為何突然變臉,不由得大罵一句:“臥槽,老朱頭有病吧?我給大明做這麽多貢獻,又不要爵位又沒想著升官,他反而還擔心我要造反?”
“他媽的,辭官不幹了,迴家做生意去!”
韓老趕忙攔住張天賜:“隔牆有耳啊少爺!以後別再這麽口無遮攔了。”
“少爺也別想著辭官了,你就不怕陛下……多想嘛?”
張天賜微微皺眉,思慮片刻之後無奈歎息一聲:“伴君如伴虎,這朱元璋真不好伺候。”
張天賜所謂的辭官也不過是氣話,在封建時代,想要快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那還得是做官來解決。
既然朱元璋又擔心自己太有才能,怕朱標駕馭不住自己,又害怕搞掉自己浪費了人才。
張天賜隻能把朱標也也培養成人才,到時候讓朱標比自己強,可以隨便駕馭自己,那不就沒有後顧之憂了?
第二天一早,早朝上出現了不同的情況。
那就是張天賜沒來。百官紛紛好奇,這動不動就玩天地同壽的張天賜,怎麽今天沒登場?
難不成是老朱看他不順眼,給他罷官了?而且更奇怪的是,今天怎麽朱標也沒來?
朱元璋沒解釋,萬福也不敢擅自透露風聲,徐達一直沉默啥都不說,整個早朝呈現詭異般的寂靜。
第二天一早,東宮。張天賜打著哈欠,看著滿眼求知欲的朱標,一臉懵逼。
“太子殿下,現在才寅時!您現在就起來讀書了?”
寅時,也就是淩晨三點到五點。
張天賜是萬萬沒想到,朱標淩晨三點就要起床讀書。
怪不得朱標短壽,哪有這麽拚的人?
朱標搖搖頭:“以前是寅時,不過自從你提議改時間之後,這時間便變成了辰時,下學的時間也變成了酉時。”
張天賜一臉懵逼,辰時開始,那你現在叫我做什麽?你不困我還困呢!
“張師你也別抱怨了,孤昨夜一想到張師要親自來教孤學問,孤就興奮的睡不著,以後張師辰時來就可,午時後便可走。”
“張師,給孤授課,可比當官輕鬆多了。”
張天賜嗬嗬一笑,他要是能信了朱標的話,那他就是純純小醜。
老朱家先天打工人聖體,能讓他一天就幹這幾個小時?他張天賜才不信呢。
不過好在朱標說今天特殊,那早點就早點吧。
“行吧,太子殿下想學微臣也不能攔著。”
“不過微臣沒有教課的經驗,還不知應該從何講起?”
朱標坐在下方座位,看著前方張天賜身後新裝的黑板,思索片刻後說道:“其他的,宋濂等師會教孤,不如張師就教一些宋師不會教給孤的吧。”
張天賜想著也是,便點點頭:“有了,那微臣便教一些不一樣的吧。不知太子殿下,您對內部鬥爭如何避免,有沒有興趣?”
內部鬥爭,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大明史。
尤其到了嘉靖年代,可以說是華夏古代封建時代,黨爭最嚴重也是最精彩的時候。
嚴嵩、楊慎、張居正、徐階、胡宗憲、夏言、海瑞等幾十位,放在其他朝代都能封侯拜相的政鬥高手,居然齊齊出現在這同一時期。
可以說,嘉靖時代是華夏曆史上最精彩,也是最黑暗的內部鬥爭時期。
然而,在張天賜看來,這些內部鬥爭都毫無意義。
內部鬥爭或許能錘煉出政治高手,但是卻會極大的浪費這些人才的思想。
有這個功夫,不去想著怎麽報效國家,卻想著和別的人搞內鬥,這不是空耗國力嗎!
在張天賜看來,政治人物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由高到低分別為戰略家、政治家、政客和不入流。
戰略家,哪怕身居囹圄,也能放眼整顆星球,就如同教員一樣。
政治家,為國內利益而服務,可以短暫預測到未來發生的事,以及擁有極高的長期眼光。
政客,短視,隻為自己或自己團體的利益服務,無法預測國際或者國內的未來局勢,目光短淺。
不入流,基本上屬於政治小白。
而張天賜則認為自己應該屬於不入流級別,讓他看宏觀搞個分析還行,讓他用分析的數據來推測來如何發展,那就隻能對著前世華夏崛起的模版照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