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坐在府邸中,品著上好的武夷山岩茶,嘴裏不時哼著曲子。
“這暖氣,倒是真的好用啊,沒有碳粉的味道。”胡惟庸自言自語著,不時翻閱著手中的書籍。
一名仆人這時走了進來:“老爺,八大商到了,希望能和老爺您聊聊關於化肥購買的問題。”
如今已經是洪武年十月,距離二月開春還差三個月,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化肥的問題,那就要等到六月才能再賣一波了。
做生意,除去本身成本之外,時間成本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讓他們進來吧。唉…屋子太暖也有不好的點,這待時間長了就不願意挪窩了。”
胡惟庸的臥室很大,直接連著書房。
來到書房,沒過一會仆人便帶著八大商人來到胡惟庸的臥室。
“胡相。”八人之首,範商率先打招唿。
胡惟庸點點頭,算作是迴應。隨意揮了揮手,仆人便向著八人上茶。
“你們來的原因,我都知道了。”
“與其我說給你們聽,不如直接眼見為實,怎麽樣敢不敢跟著我一起去看看這化肥是怎麽做做出來的?”
八人中最為狡詐的田商眼睛一轉,笑嗬嗬的對胡相說道:“若是別人要帶我們去,那我們肯定是不敢的,不過既然是胡相願意屈尊帶我們去長見識,我們豈能拒絕。”
其他人紛紛迎合道:“是啊,胡相帶路,我們還能不放心嗎?”
“我們哪個不是跟著胡相一起發家的?這要是不相信胡相,那還是人嗎!”
胡惟庸壓了壓手,嗬嗬笑道:“你們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老田,因為就他說話我最愛聽啊,哈哈哈哈。”
胡惟庸站起身,披上自己的裘皮大衣,八大商互相對視一眼,緊了緊自己的衣服,跟著胡惟庸一起出門,向工部走去。
到了工部,胡惟庸亮出身份之後,一路上暢通無阻。
一行人七扭八拐,隨著越靠近張天賜的研究區,耳邊傳來的機械轟鳴聲便越發響亮。
“這是什麽聲音,宛如雷霆一般,卻又帶有節奏,好是古怪。”
跟著胡惟庸走到研究區,正巧張天賜也在此看著磷化肥的顆粒化。
見胡惟庸等人前來,張天賜笑著臉迎了上去。
雖然哪怕在這個世界,胡惟庸也是必死無疑,但是那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現在的胡惟庸可是朝廷上不可多得的斂財童子。
這麽說當然不是說胡惟庸有賺錢的天賦,隻是說胡惟庸沒有底線,什麽錢都收,什麽人都結交而已。
憑借胡惟庸廣大的人脈,朝廷推廣化肥會省力很多。
“胡相。”張天賜作揖行禮,一句胡相叫的胡惟庸如同吃了蜜一般。
一群沒有社會地位的商賈叫他胡相沒什麽,但是同僚甚至是朱元璋眼前的紅人叫他胡相,那可就太讓人開心了。
畢竟胡惟庸此時隻是左丞,距離右丞相再到左丞相還有好幾步要走呢。
一聲恭維聲,拉近了二人的距離。
雖然一開始胡惟庸十分警惕這個朱元璋眼前新興的紅人,但是後來數次和李善長的談話之後,胡惟庸便明白,張天賜如果隻是一般的能幹,那確實會是他的政敵。
但是沒辦法,張天賜太能幹了,就是憑借這份能幹,金銀珠寶少不了,但是如果張天賜想要升官可太難了。
畢竟,一個全國都找不出第二個的大才,還讓他坐上高位,就算皇帝不擔心,底下想要上升的人也會擔心。
“張所正,太客氣了。之前和陛下一起談過,要推廣化肥至民間,這八人便是我找的八位民間頗有實力的商賈。”
範商這時上前一步,向張天賜行禮道:“張所正,久仰大名。”
張天賜上下打量著八人,胡惟庸今日來此之前,便已經托仆人將八人信息交給了張天賜。
張天賜看著資料時,不由得感歎壞人之間的默契真是臭味相投。
此八人分別姓:範、王、靳、王、梁、田、翟、黃。
正好對應原先時間線上,明末時當漢奸的八大皇商。
如果隻有一兩人重名,那張天賜倒不會多想,可是八個人直接都重姓,那張天賜不得不認為,這八人就是後世那八人的祖先了。
張天賜也沒擺出什麽架子,和必死之人沒什麽好裝的,隻是正常待客的態度道:“還請八位巨賈隨我來。”
張天賜將引著八人,將八人帶到流水線旁:“這邊是磷肥的生產流水線,以蒸汽驅動,隻要有足夠的煤炭,便可做到永不停歇。”
八位商賈一看此物,頓時眼冒綠光。
隻要煤炭足夠,便能做到永不停歇?
這是什麽神仙機關,若是有了這機械,那豈不是說不用再花銀子雇傭那些農工了?
“張所正……”範商看著這粗糙黝黑的機器,咽了咽自己的口水:“這流水線,可能出售?”
張天賜瞥了一眼範商,嚇得範商差點以為說錯了話,好在張天賜不是隻顧著自己壟斷的主,發明流水線和蒸汽機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促進大明的工業化進程。
“可以賣,不過嘛,卻是有很多限製。”
“首先便是不可防治,此物之原理以在陛下處登記,名曰專項發明利益保障,簡稱專利。”
“這二呢,便是要買我這機械,除去本身的價格之外,還要收取另外一筆的專利費。”
“三是沒有指明可以向海外銷售的機械,則不允許出現出國的情況。”
“如果各位能接受這三點,那麽不僅僅是磷肥可以賣,這生產機械也可以賣給各位,讓各位拿迴去自己生產。”
專利費什麽的八大商聽不懂,但是這群人卻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專利費的意思。
在他們眼裏,這專利費無非就是仗著這東西隻有自己有,然後坐地起價嘛。
到時候迴去找能工巧匠,自己偷偷複製,朝廷又怎麽能知道。
八人為首的範商見條件不算苛刻,便立刻問道:“還不知這機械要多少銀子?”
張天賜指著眼前的磷肥流水線說道:“這條流水線,一條銀價一千兩白銀。”
“這用來驅動的蒸汽機,銀價兩千兩。”
“這暖氣,倒是真的好用啊,沒有碳粉的味道。”胡惟庸自言自語著,不時翻閱著手中的書籍。
一名仆人這時走了進來:“老爺,八大商到了,希望能和老爺您聊聊關於化肥購買的問題。”
如今已經是洪武年十月,距離二月開春還差三個月,如果不能盡快解決化肥的問題,那就要等到六月才能再賣一波了。
做生意,除去本身成本之外,時間成本也是很大的一個問題。
“讓他們進來吧。唉…屋子太暖也有不好的點,這待時間長了就不願意挪窩了。”
胡惟庸的臥室很大,直接連著書房。
來到書房,沒過一會仆人便帶著八大商人來到胡惟庸的臥室。
“胡相。”八人之首,範商率先打招唿。
胡惟庸點點頭,算作是迴應。隨意揮了揮手,仆人便向著八人上茶。
“你們來的原因,我都知道了。”
“與其我說給你們聽,不如直接眼見為實,怎麽樣敢不敢跟著我一起去看看這化肥是怎麽做做出來的?”
八人中最為狡詐的田商眼睛一轉,笑嗬嗬的對胡相說道:“若是別人要帶我們去,那我們肯定是不敢的,不過既然是胡相願意屈尊帶我們去長見識,我們豈能拒絕。”
其他人紛紛迎合道:“是啊,胡相帶路,我們還能不放心嗎?”
“我們哪個不是跟著胡相一起發家的?這要是不相信胡相,那還是人嗎!”
胡惟庸壓了壓手,嗬嗬笑道:“你們之中,我最喜歡的還是老田,因為就他說話我最愛聽啊,哈哈哈哈。”
胡惟庸站起身,披上自己的裘皮大衣,八大商互相對視一眼,緊了緊自己的衣服,跟著胡惟庸一起出門,向工部走去。
到了工部,胡惟庸亮出身份之後,一路上暢通無阻。
一行人七扭八拐,隨著越靠近張天賜的研究區,耳邊傳來的機械轟鳴聲便越發響亮。
“這是什麽聲音,宛如雷霆一般,卻又帶有節奏,好是古怪。”
跟著胡惟庸走到研究區,正巧張天賜也在此看著磷化肥的顆粒化。
見胡惟庸等人前來,張天賜笑著臉迎了上去。
雖然哪怕在這個世界,胡惟庸也是必死無疑,但是那也是十年之後的事了,現在的胡惟庸可是朝廷上不可多得的斂財童子。
這麽說當然不是說胡惟庸有賺錢的天賦,隻是說胡惟庸沒有底線,什麽錢都收,什麽人都結交而已。
憑借胡惟庸廣大的人脈,朝廷推廣化肥會省力很多。
“胡相。”張天賜作揖行禮,一句胡相叫的胡惟庸如同吃了蜜一般。
一群沒有社會地位的商賈叫他胡相沒什麽,但是同僚甚至是朱元璋眼前的紅人叫他胡相,那可就太讓人開心了。
畢竟胡惟庸此時隻是左丞,距離右丞相再到左丞相還有好幾步要走呢。
一聲恭維聲,拉近了二人的距離。
雖然一開始胡惟庸十分警惕這個朱元璋眼前新興的紅人,但是後來數次和李善長的談話之後,胡惟庸便明白,張天賜如果隻是一般的能幹,那確實會是他的政敵。
但是沒辦法,張天賜太能幹了,就是憑借這份能幹,金銀珠寶少不了,但是如果張天賜想要升官可太難了。
畢竟,一個全國都找不出第二個的大才,還讓他坐上高位,就算皇帝不擔心,底下想要上升的人也會擔心。
“張所正,太客氣了。之前和陛下一起談過,要推廣化肥至民間,這八人便是我找的八位民間頗有實力的商賈。”
範商這時上前一步,向張天賜行禮道:“張所正,久仰大名。”
張天賜上下打量著八人,胡惟庸今日來此之前,便已經托仆人將八人信息交給了張天賜。
張天賜看著資料時,不由得感歎壞人之間的默契真是臭味相投。
此八人分別姓:範、王、靳、王、梁、田、翟、黃。
正好對應原先時間線上,明末時當漢奸的八大皇商。
如果隻有一兩人重名,那張天賜倒不會多想,可是八個人直接都重姓,那張天賜不得不認為,這八人就是後世那八人的祖先了。
張天賜也沒擺出什麽架子,和必死之人沒什麽好裝的,隻是正常待客的態度道:“還請八位巨賈隨我來。”
張天賜將引著八人,將八人帶到流水線旁:“這邊是磷肥的生產流水線,以蒸汽驅動,隻要有足夠的煤炭,便可做到永不停歇。”
八位商賈一看此物,頓時眼冒綠光。
隻要煤炭足夠,便能做到永不停歇?
這是什麽神仙機關,若是有了這機械,那豈不是說不用再花銀子雇傭那些農工了?
“張所正……”範商看著這粗糙黝黑的機器,咽了咽自己的口水:“這流水線,可能出售?”
張天賜瞥了一眼範商,嚇得範商差點以為說錯了話,好在張天賜不是隻顧著自己壟斷的主,發明流水線和蒸汽機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促進大明的工業化進程。
“可以賣,不過嘛,卻是有很多限製。”
“首先便是不可防治,此物之原理以在陛下處登記,名曰專項發明利益保障,簡稱專利。”
“這二呢,便是要買我這機械,除去本身的價格之外,還要收取另外一筆的專利費。”
“三是沒有指明可以向海外銷售的機械,則不允許出現出國的情況。”
“如果各位能接受這三點,那麽不僅僅是磷肥可以賣,這生產機械也可以賣給各位,讓各位拿迴去自己生產。”
專利費什麽的八大商聽不懂,但是這群人卻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專利費的意思。
在他們眼裏,這專利費無非就是仗著這東西隻有自己有,然後坐地起價嘛。
到時候迴去找能工巧匠,自己偷偷複製,朝廷又怎麽能知道。
八人為首的範商見條件不算苛刻,便立刻問道:“還不知這機械要多少銀子?”
張天賜指著眼前的磷肥流水線說道:“這條流水線,一條銀價一千兩白銀。”
“這用來驅動的蒸汽機,銀價兩千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