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友,那你說,這魚兒和釣者之間,究竟該如何相處呢?”


    張天賜這時迴頭看了眼李善長,發現李善長的麵色很差,不由得有些疑惑。


    不過張天賜並沒有多問,而是想著李善長的問題。


    想了一會,張天賜噗呲一聲笑了出來,突然想到一個笑話。


    李善長有些疑惑的問道:“張小友在笑什麽?”


    張天賜嗬嗬笑出了聲,對李善長解釋道:“韓國公請見諒,我這是想起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


    “當年下官要飯時,也曾問過一個老翁,那老翁年年都在一個魚塘中釣魚,那魚兒為何那麽傻,年年月月見到釣魚人還是會咬鉤。”


    “那老翁說:魚兒不傻,反而精得很。想要釣魚,便需要魚餌和打窩,打窩用的都是人不吃的豆糠稻殼。”


    “對於人來說,這豆糠稻殼都是沒什麽用的東西,對於魚來說,卻是一位神仙老爺,年年日日都會賞賜天降橫財,而他們魚群隻需要定時上供童男童女即可。”


    說著,張天賜晃了晃自己的魚簍,此時魚簍內已經有四五條魚:“韓國公您看,這魚簍之中的鯽魚都隻有巴掌大,可是真到了捕魚的時候,這巴掌大的鯽魚,隻會被扔迴河裏,端上餐桌的都是大魚。”


    “想要不被下網,那就定時定點的向釣魚佬供奉童男童女,不然就別怪釣魚佬下網抽水了。”


    李善長越聽眼睛越是明亮,到最後甚至渾身微微發抖。


    李琦見父親渾身顫抖,趕忙詢問:“父親,您怎麽了?”


    李善長擺了擺手:“沒事。”


    轉頭李善長又對張天賜繼續問道:“這麽做,釣者有利,而魚卻無利,是否有違天道?”


    張天賜無所謂的擺了擺手:“這就比較複雜了,簡單點說,有一種數據,叫做肉料比。也就是你投喂多少飼料,牲畜能產生多少肉。正常養殖牲畜的肉料比大約在五比一,高一點的在二比一。”


    “韓國公你猜釣者的肉料比是多少?”


    李善長皺眉問道:“肉料比?……釣魚的肉料比是多少?”


    張天賜微微一笑:“這個數字大到你都不敢相信。厲害的釣手也不過能做到十比一,而一般的釣手,能做到二十比一已經算是不錯了。”


    “也就是說,你要想釣到一斤魚,那最好的釣手也要投入十斤糧食。韓國公,你覺得魚真的虧了嘛?”


    李善長聽完,長出了一口氣,隨後哈哈大笑。


    站起身來,李善長向著張天賜鞠躬行禮:“老朽今日受教了。”


    “家中還有事,老朽需先迴家處理,過幾日老朽家中擺宴,還望小友賞臉。”


    說完,李善長帶著李琦和仆人轉身離去。


    韓老在場一直沒有說話,看到李善長離開之後,才緩緩開口問道:“少爺,我記得你曾說李善長為人計較善妒,這種人絕對不能輕易相交。可是您剛剛和他說那些,豈不是在幫助他?”


    張天賜摸了摸自己的鼻尖:“幫他?幫他什麽了?”


    “再說了,誰要和他相交,我這不過是學習古書中記載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罷了。”


    李善長不是什麽好人,可是作為大名一統的最大功臣,李善長實際上也擁有大明三分之一的權柄。


    而張天賜之所以幫助李善長,從不是希望李善長做什麽,實際上張天賜不需要李善長做任何事,隻要李善長還待在他的位置上,分取朱元璋的權力就可以了。


    如今,整個大明的權力結構,可以籠統的分為:朱元璋為首的四成權力【皇權】,馬皇後通過駕馭朱元璋而擁有的兩成權利【皇權-勳貴集團】,李善長百官之首第一功臣的三成權利【淮西集團-勳貴集團】,以及最後朱元璋給予劉伯溫的一成權利【浙東集團】。


    縱觀曆史,從未有哪個皇帝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也沒有哪個皇帝能做到想殺誰就殺誰。


    各方勢力混戰的京城之中,從來不乏妄圖通過和平演變的方式,奪取政權的陰謀家。


    胡惟庸,便是明初最大的陰謀家。


    他既是朱元璋的臣子,也是李善長的徒弟,更是希望能夠更進一步的宰相。


    迴家的路上,李琦看著李善長滿麵春風的模樣,不由得好奇問道:“父親,您這是怎麽了?”


    “您剛剛和那張天賜聊了半天,聊得都是釣魚的事,聊完怎麽不釣魚了呢?”


    李善長看著自己在外飛揚跋扈,在內恭敬偽裝的兒子,不由得在心底歎息一聲。


    若是自己這傻兒子能有張天賜那麽聰明就好了。


    “釣魚?不重要了,我已經有了更大的收獲。”


    “老王,備車,去劉伯溫那。”


    皇宮之中,毛驤急急忙忙跑到禦書房,將韓老緊急寫下的李善長和張天賜的對話,遞給了朱元璋:“陛下,韓總旗急信!”


    “韓國公已去誠意伯府。”


    朱元璋接過信件,打開快速閱讀起來。


    “這小子,倒是真聰明啊。”


    “百室是真老了,最重要的一句話,他都沒聽懂,唉……”


    這時朱標正巧過來,聽到朱元璋的歎息,便問道:“父皇為何唉聲歎氣?”


    朱元璋無奈的搖搖頭:“當年陪著咱打天下,為咱穩固後方的李百室,老了啊。”


    說著,朱元璋將二人對話遞給朱標。朱標看完之後,先是覺得疑惑,隨後恍然大悟:“張天賜和李善長借魚言政?不對,是言皇權!”


    朱元璋看著朱標認真的樣子,搖了搖頭:“不是皇權,是民權。”


    “這臭小子全篇都是在說,卻隻有那一句是在說自己之想。”


    朱標疑惑:“哪一句?”


    朱元璋冷笑一聲:“是他要把魚送給乞丐那一句。”


    在二人的描述中,釣魚的人代表了皇,餌料代表了資源,吊杆漁網是不同的裁定權,魚則是代表了官。


    乍一看,無論是李善長還是朱標,都以為這故事中隻有二者,那就是皇和官。


    可是朱元璋雖然沒讀過書,卻是踏踏實實的當過底層人。


    這也就導致,朱元璋的眼光雖然和後世的革命家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麵卻又有些交集。


    這也就是為什麽,朱元璋能第一時間注意到,這二人對話中,第二個以人為形象的存在!


    就是那個接受魚肉施舍的乞丐形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人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人暖並收藏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