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賜聰明,識時務,倒也算是一位合格的良配。


    不說是絕頂良配,最起碼也算是過了及格線。


    至於吳夢琪和吳複父女之間怎麽想,馬皇後想著的心也慢慢冷了下來。


    作為一國之母,斷不會為一家一姓而影響一國運途。


    昨夜朱元璋一直表現的有心事,馬皇後當時便問朱元璋在想什麽。


    而當時朱元璋隻說了句:“張天賜此子,智可越伯溫百室。”


    馬皇後聽的雲裏霧裏,便問道:“張天賜做了什麽,能讓你認為張天賜比劉基和李善長還要聰明?”


    朱元璋當時看了眼馬皇後,卻沒有繼續說。


    朱元璋沒有繼續說的原因也很簡單。


    去除相權這件事,可不能和馬皇後說,因為此變革必然攪得腥風血雨,若是被馬皇後知道了,她肯定不會願意朱元璋這麽做。


    迴到現在,馬皇後因為突然得知女子早孕影響居然這麽大,心情當即便落了下來,連忙擺手讓二人退出去。


    張天賜和院使一同出門了,互相對視一眼,張天賜率先說道:“下官軍器局九品大使張天賜,拜見太醫院院使先生。”


    院使趙留風同樣迴禮:“在下趙留風,張同僚年紀輕輕便得皇後娘娘召見,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


    張天賜笑了笑,突然掏出小本本和炭筆:“趙院使,下官這曾得一項民間郎中的傳授,此物名助產鉗,可用於難產孕婦時助產。”


    “下官自然知曉,這生產也不是太醫院的責任,可是下官實在不識得皇宮內的接生婆,還望趙院使幫忙傳播一二。”


    張天賜一邊說著,一邊畫出助產鉗的樣貌。


    助產鉗的構造很簡單,就是兩個頂端是圓環,略帶一些弧度的火鉗。


    可是別看此物簡單,卻是讓歐洲的孕婦死亡率直接降低了百分之十,為十八世紀的歐洲增加了大量人口,間接的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化進程,給無數資本家增加了更多更便宜的打工人。


    想要發展生產力,人口可是個不折不扣的廉價資源。


    如果那些因為難產死去的孕婦本來沒有死,這麽多死亡嬰兒的基數之下,誕生一兩個改變世界進程的天才也是很有可能。


    接過張天賜遞來的圖紙,趙留風仔細看了看,隨後誇獎道:“若是真有用,那也算張大使有功,到時我必為張大使向陛下請功。”


    這時萬福走了過來:“張大使,陛下約見,還請跟我來吧。”


    張天賜點點頭,跟趙留風拜別之後,便跟著萬福前往禦書房。


    此時朱元璋正一邊吃著白麵饅頭,一邊看著下方遞來的申請表。


    見到張天賜進來,朱元璋露出笑容說道:“哈哈哈,你這個孩子搞得申請表倒是不錯,對了,你是怎麽想出讓他們以口語填寫申請表的,這看起來倒是舒服多了。”


    張天賜作揖行禮:“微臣不過靈光乍現,偶然想到而已。”


    朱元璋點了點頭,喊了句賜座。


    這迴給張天賜上的座椅,是帶著靠背的座椅。


    “你先坐一會,我看完這些申請表在與你談。”


    張天賜這一等,就等到了將近中午。


    朱元璋放下最後一份申請表,看著正在低頭不知道在本上寫寫畫畫什麽的張天賜,便走了過去。


    張天賜此時想的極為認真,完全沒聽到朱元璋正站在自己身旁。


    “除去海鹽和察爾汗鹽湖,河南葉縣的岩鹽礦區似乎也可以利用起來。”


    “岩鹽提純似乎要用到活性炭和矽沙,好像還有棉花。”


    “一點點滴漏有些慢,怎麽才能製造一個負壓機?”


    “可以利用手風琴的原理,製作一個牛皮的純封閉的吸風器。”


    “有點太麻煩了,哦對,可以利用心髒的瓣膜,製作雙口單向的真空器啊。”


    “不過這個瓣膜要什麽材質呢?”


    朱元璋在一旁皺了皺眉:“天賜,岩鹽有毒,你不會不知道吧?”


    張天賜扭過頭,發現朱元璋正低著頭看向自己,趕忙站起來作揖行禮。


    朱元璋擺了擺手:“咱看你又開始研究岩鹽,你不會不知道岩鹽其實有劇毒吧?”


    張天賜撓了撓頭:“陛下,不應該啊,您不知道岩鹽已經可以食用了嗎?”


    張天賜絲毫沒有意識到,他這一句話,即將帶走數萬人的姓名。


    古人並非沒有意識到岩鹽的利用價值,實際上早在漢朝,就有對岩鹽進行過濾的嚐試。


    一直到元朝,岩鹽的過濾方式已經趨於完善,隻不過大量的岩鹽和過濾方式,都被掌握在商賈,也就是私鹽販子的手中。


    他們采集大量的岩鹽,利用木炭和棉花進行過濾得到無毒嗯鹵水,在稀釋出可以使用的食鹽,在進行向外的出售。


    如今福建廣州山東等沿海地區,除去私闖海禁的張士誠舊部,還有向倭寇和高句麗賣鹽的鹽販子。


    張天賜將這一切告訴給朱元璋,朱元璋一邊聽著,手卻緊緊握成拳頭。


    “你怎麽…不早點告訴咱!”


    張天賜一臉懵逼:“陛下您不知道?我還以為你早就知道了。”


    “別說是售賣給國外,就是應天也有岩鹽啊。”


    “那官鹽,雖說五文錢便能買一斤,省一省夠吃一個月。”


    “但是買不到啊,別說老百姓了,便是微臣去,如果不穿官服,也買不到官鹽。”


    朱元璋越聽心底的火越氣,大明一共四處海鹽製取地,三處內褲地下鹽水製取地,每年萬萬斤鹽,足以供應老百姓隨便吃。


    卻想不到,即便便宜成這個樣子,老百姓還是吃鹽困難。


    “哦對,陛下這一提醒我還想起來,頭幾天踢王老二家買鹽,那老頭說好第二天給我錢,到現在都沒給我。”


    朱元璋咬著牙,看向張天賜:“什麽意思?你還倒騰鹽?”


    張天賜趕忙解釋:“陛下誤會了!”


    “微臣哪敢當二道販子啊,完全是鹽商不知道聽了誰的話,定下了奇怪的規矩。”


    “說是,百姓一月半斤鹽,當兵的半年一斤鹽。意思就是不賣給當兵退伍迴來……”


    看著朱元璋通紅的眼睛,張天賜說話聲越來越小。


    【阿彌陀佛上帝保佑真主和玉皇大帝賜福。王老二,天下的百姓和士兵,我隻能幫你們到這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江邊人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江邊人暖並收藏大明第一工業巨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