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碩講了兩個半小時,中途還休息了兩次,就是到旁邊喝個水坐一會兒。


    這時候,差不多已經到了最後。


    兩個半小時全神貫注的講解讓人感覺到疲憊。


    主要是內容難度比較高,有些難點的地方要重複好幾次,腦子也要不斷的跟著思考。


    在講完最後一個難點以後,張碩總結說道,“上午講的內容就是研究中的難點了。”


    “大家有什麽疑問,可以在下午進行提問。”


    上午時間並沒有提問環節,張碩注意禮堂眾人的表情和專注度,也大概對於他們的理解程度有了解。


    禮堂裏,隻有幾個人能完全聽懂。


    在三篇論文內容中,計算模擬是最容易理解,幾乎沒什麽特別的難點,離散和拆分轉換有幾個點難度非常高。


    在講解的過程中,很多人就明顯聽不懂了。


    這也是很正常的。


    在場都是偏微分方程、計算數學領域的專家,但有好多做的都是工程應用研究,而不是理論研究,離散和拆分轉換中,有很多都是純數學研究的方法,以ns方程大範圍邊界做的論證,沒做過偏微分方程純數學研究的學者想理解確實很難。


    水木大學數學科學中心也有人問起ns方程數值模擬研究中的問題,但問的都是非常關鍵的點,說上幾句就明白過來。


    這就是純數學方向學者和工程應用學者的差別。


    另外,有些教授的年紀已經大了,他們沒有辦法一口氣消化這麽多的內容,即便是已經看過論文內容,想一口氣聽懂所有問題也很困難。


    年齡的影響因素是很大的。


    五十歲以上的學者,接受新事物、新知識的能力就差了很多。


    ns方程數值模擬中,包括離散法、包括拆分轉化,有好幾種新的方法,理論的過程中,隻是邏輯思維轉換過來都不容易。


    當然,也有人完全聽懂了。


    那些能聽懂的人,對於內容理解變得更加深入,聯係應用進行思考也明白研究的價值。


    上午的講座結束後,眾多學者紛紛討論起來,“針對ns方程研究的離散法,能大大縮小數值法的計算量。”


    “以後再去做數值計算,就容易很多了。”


    “上午講的幾種方法相結合,不僅能減少計算量,一些特殊情況下能證明漸進解,真是很了不起,這可是ns方程。”


    “最重要的是,能依照研究做計算程序,就可以直接進行數值計算。”


    “雖然還是不準確,但偏離的範圍也不會太大,而且每一個運算都是單獨進行的,就不會有混沌理論問題,可以做大範圍的數值模擬。”


    “這樣的數值模擬,大方向肯定不會錯……”


    “能做到這樣很了不起啊!”


    在應用上來說,能做到大方向不出差錯,計算效果就非常顯著了。


    比如,台風預測。


    國內的情況來說,太平洋上台風方向的預測和天氣預測類似,都是基於統計學原理,後續出現偏離的可能性非常高,有時候預測會在東部沿岸登陸,結果台風中途朝北轉向了日/本。


    如果能大規模的使用數值法做計算,計算大方向沒有問題,預測就會變得精準,偏差是在可接受範圍內的。


    比如,預測在南江省沿岸登陸,也許偏離隻會到東港,而不會大範圍偏離到胡州。


    於此同時,張碩已經去了休息廳。


    一上午的講解還是很累人的,他到休息廳坐了一會兒,然後到餐廳吃了飯,就又迴到休息廳小睡一覺。


    等到了下午一點鍾,眾人紛紛迴到了禮堂。


    張碩也重新站在禮堂的講台上,他做好了答疑一個下午的準備。


    實際上,提問的人並不多。


    每一個做提問針對的也是最難的點,他隻需要把最難的點再講解一遍就好了。


    這讓講解工作變得容易。


    在提問上,學者們也有要臉麵的,大家都是來聽講座的,都是教授、研究員級的人物,可不好意思問一些簡單問題。


    有些地方沒弄明白,發現其他人理解、自己不理解,就不好意思站起來提問了。


    否則,豈不是說明自己水平不高?


    有些地方沒弄明白,也趁著中午時間討論過,有的人好多地方都沒聽懂,幹脆找周永昌、杜斌等二院的人要講座視頻。


    提問的人很少,要視頻的人卻有很多。


    張碩的答疑就比想象中輕鬆太多了,他重新講解了幾個最難的點,禮堂就沒有人再提問了。


    講座,到此結束。


    在講座結束以後,一大群學者圍著張碩,都對於他的研究非常讚歎,“這個研究應用價值太高了,我們可以以此升級氣動力模擬體係。”


    “高壓測試也會更精準。”


    “如果用在氣象預測上效果更好,我相信過不了多久,天氣預報都會變得更準。”


    這個說法讓不少人笑了出來。


    什麽氣動力模擬係統、高壓測試,又或是其他工程領域的應用,距離其他領域的人就有些太遠了。


    天氣預報,是每個人都會注意的。


    天氣預測的應用惠及的是所有人,聽起來就感覺很親-民。


    航天二院的薛淵院士,則談到想和張碩進行算法上的合作,“我們所要升級氣動力模擬係統,其中ns方程的數值計算,也就是核心算法,張碩教授你來做就讓人放心了。”


    周永昌和杜斌默默搖頭。


    張碩不出意外的搖頭道,“薛院士,我可沒時間接算法項目。”


    “我進了高能所的cp組,手裏還有其他研究。其實你們也不用擔心,方法都在這裏了,算法工作誰做都一樣。”


    薛淵遺憾的抿抿嘴。


    張碩對做方程求解類的算法項目確實沒興趣,他感興趣的是和高能物理有關的分析算法。


    大型實驗偏差分析算法,直接關係到‘未知物理現象的發現’,後續就能延伸到混亂力場的研究,再進一步可以開創‘源點論’。


    算法分析則不同。


    論文已經擺在那裏,各類方法上麵都有,他也做了詳細的講解,理解著去完成算法就可以了。


    ……


    在完成了講座以後,張碩沒有繼續留在首都,而是馬上坐飛機迴了蘇東。


    等到了蘇東大學的時候,都已經是晚上十點鍾,他帶著疲憊去了研究院樓。


    新買的房子還在裝修,行李還是在學生宿舍,但已經極少去宿舍裏住,很多時候,就幹脆住在辦公室。


    反正隻是一個人,住哪裏都隻是休息而已。


    一趟首都之行花費了半個月時間,還是讓人感覺很疲憊的,但迴到了蘇東大學,迴了自己的辦公室,渾身上下都變得很放鬆。


    張碩忽然想到了ns方程論證。


    在航天二院的講座裏,就一直在說數值法、計算模擬的問題,他對於ns方程數值法、弱解的理解也更通透了。


    如果是研究ns方程的奇點問題,找到方向以後,研究速度可能會比‘龐大的科研幣需求數量’會快一些。


    “這個研究,掛什麽項目呢?”


    張碩思考著,忽然想到了科技處,杜遠生說可以申請科技處的項目。


    科技處很支持對於數學類應用研究。


    ns方程奇點論證是屬於理論範疇,去做報告申請科技處的項目不一定能行。


    “算了!”


    張碩想了想,還是把項目掛在‘學校青年人才支持經費’下。


    ‘學校青年人才支持經費’,總計有二十五萬,到現在還剩下二十三萬多。


    這些經費很難用掉。


    一則,他沒有自己的團隊,不需要把經費分給其他人。


    二則,他沒有帶學生,也不用給學生支付勞務費。


    最後,研究速度很快。


    ‘學校青年人才支持經費’,一般支持時間跨度是二到五年,他做研究的時間,總計加在一起也隻有幾個月。


    中途去參加數學會會議,學校是給予直接報銷的。


    這次去高能所cp組,去首都航天二院做報告,航天二院、高能所都是有報銷的,甚至還多給一部分的經費補貼。


    ‘學校青年人才支持經費’,根本就沒地方用。


    在完成了項目申報操作後,決定好明天就開始進行研究,他就躺在床上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已經早上八點了。


    張碩趕緊起床簡單收拾一下,就聽到了敲門聲,他打開房門發現是譚友銘。


    譚友銘進門朝著裏間掃了一眼,開口問道,“昨天晚上迴來的?又住辦公室了?”


    張碩點頭,“迴來的時候太晚了。”


    譚友銘關心道,“你的房子在裝修,是吧?也可以申請教職工宿舍。”


    “幾個月,不值得多搬一次。”


    “學生宿舍不適合,辦公室長期住也不適合。”譚友銘思考著道,“這樣,三樓有個休息間一直沒用過,你可以暫時住那裏。”


    “這樣行嗎?”


    “當然可以。”


    譚友銘笑道,“反正那裏也沒人,裝修是為了接待貴賓。一般來貴賓也有學校招待,還輪不到咱們高院。”


    “也對。”


    兩人又說了幾句。


    譚友銘問了一下去首都的情況,說起有老朋友對張碩研究的讚歎,隨後問到了重點,“我看你的青年支持經費下,又申請了一個項目?而且還是ns方程解的光滑性論證?”


    “對。”


    張碩點頭道,“我正打算研究這個,但不是直接以弱解入手,而是要進行奇點論證。項目用這個名字,應該也沒問題吧?”


    “當然沒問題。”


    譚友銘聽罷點了點頭,他思索著忽然湊過來小聲問道,“你不會已經有想法了吧?”


    “還沒有,隻是剛決定要做這個研究……”


    張碩搖頭。


    他不明白譚友銘是什麽意思。


    譚友銘說道,“你的ns方程數值模擬研究就掛在青年人才支持經費下。”


    “外麵都有人打趣說,我們用青年人才經費支持出了菲爾茲,說的好像學校不重視人才、不給經費。”


    “一個小的支持經費,掛這麽大項目不適合,還是拖著到明年申請優青、傑青才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研從博士生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小南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小南瓜並收藏科研從博士生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