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發生於10月金秋的財政會議,一共持續了4天,可謂精彩紛呈。
先是兩位郡長爭搶預算未果,其中一人怒而在夜間勾引了競爭對手的妻子,被發現後雙方當庭鬥毆。
接著又因為路橋債券的發債權被分配給布薩克的福音庭,一位美格第豪商被剝奪了代理權後,試圖夜襲布薩克的宅邸,結果走錯路去了傑什卡宅邸,被當場擊斃。
隨後就是兩名保民官因為路橋局和關稅的問題來迴拉扯,拍著桌子對罵,甚至鬧到了各自憤然離席的程度。
不過有了先前啤酒館暴亂的例子,政鬥不擴散的政治共識下,雙方都還是鬥而不破的狀態。
他們兩方陣營中都有明白人,各自推舉了二號人物從中說和,這才壓製了這場爭端。
最終結果就是成立“路橋局”管理關稅,由樞密院議長凱瑟琳兼任路橋局局長,一方麵負責整體道路和橋梁的修建,另一方麵則負責關稅的分配。
要不是第二天送來了統計好的財政報告,參會的郡長和樞機主教們都差點忘了這場會議是幹什麽的了。
與送來報告和真理報的僧侶禮貌地道別,希爾維斯剛轉過身,屋內的一名男仆就迅速上前,繼續為他整理衣冠。
一邊喝著熱牛奶,希爾維斯一邊快速地翻閱著財政報告,偶爾停留就會發出嘖嘖之聲。
待整理完畢,他並沒有急著看真理報,反而端起了茶杯,穿過長廊,去找居住在客房的赫曼。
這次跟著墨莉雅提一起到聖械廷的,除了赫曼外,就是山地郡的幾個郡長。
這些郡長都有一個特征,那就是全都是北芒德郡貴族出身,屬於扛著鳶尾花旗進飛流堡把這輩子活全幹完的飛升雞犬。
他們都被安排在了聖座大廈的客房內,聖座大廈有近100個房間,其中有30間客房專門用來安置外來的貴客。
就連霍恩自己都是住聖座大廈的,唯有周末才會去機械宮度假。
作為老牌貴族,北芒德郡的百年老伯爵,希爾維斯得說這座宮殿新則新矣,但到底過於樸素。
走廊腳線沒有花磚,頭頂沒有穹頂與繪畫,兩側更沒有陶瓷花瓶和壁畫,更不要提這個沒有鋪地毯的大理石地板了。
相對於一個千河穀牧首,或者是平民眼中的教皇,這裏更像是一個新興貴族家摳摳搜搜的新家。
畢竟如果既想要美觀堅固,又不想花太多錢,那不就隻好怠慢一下內部裝修了。
“早上好,願聖主保佑您,赫曼閣下。”敲開黑馬騎士赫曼的門,希爾維斯毫不客氣地坐在了硬木椅子上。
坐在窗戶旁,赫曼雙手捏著一疊真理報在閱讀,僅僅三五天,他都快養成習慣了。
自千河穀獨立後,真理報就開始從救世軍內部向外擴張,並迅速得到了市民階層的歡迎。
通過活字印刷術,真理報以每周一刊的頻率發行。
主要刊登的內容包括時事新聞、官方通告、神學科普、評論文章、詩歌笑話等五個版麵,其中還夾雜著例如航運時間表、交易廣告等等。
起碼在郎桑德郡的多個市鎮,看真理報已經成為市民階級最時髦的行為。
腋下夾著的真理報更是成為了市民們的時尚單品,因為這意味著你既識字而且非重體力勞動,可以有閑看報的。
有些工匠大師不識字,甚至都會買一份報紙,叫小學徒讀著給自己聽。
可見這種報紙的受歡迎與普及程度。
在這個信息閉塞的時代,通過一份小小的報紙就能知道千裏之外的事情和掌權者的態度,對於市民階層來說是相當吸引人的。
“您看了最新的財政報告沒有?”將真理報攤在膝蓋上,希爾維斯率先問道。
一起看報紙是他們幾個隨行人員的固定活動,與其說是聚眾看報不如說是聚眾聊天,報紙隻是提供話題用的。
但今天希爾維斯顯然有不少其他話題。
“看了。”借著從窗口射入的晨曦,赫曼翹著二郎腿坐在窗邊,翻閱著真理報,“今年差不多虧空了10萬金鎊,還好隻是暫時的。”
“太可怕了。”希爾維斯忍不住嘖嘖,要不是有從飛流堡教會抄家抄出來的金鎊,恐怕千河穀獨立的第一年就要財政破產了。
根據報告結果來看,1446年本年度支出居然149000金鎊!
好在其中包含有欠債利息以及大量一次性支出,所以會議預計能在明年將支出縮減為90000金鎊。
而1446年的年度收入就比較慘了,霍塔姆郡差不多2萬金鎊,下瑞佛郡和卡夏郡加起來隻有1萬金鎊,而山地五郡加起來才1萬金鎊。
外加一些雜七雜八的莊園地產和貿易收入,千河穀在1446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55000金鎊。
千河穀每年給萊亞王室繳納的貢金約在60000金鎊上下,55000金鎊看似隻減了一點,但實則是腰斬。
因為千河穀如今不必向教會納稅了,也就是說給聖座城教皇輸送的那至少60000金鎊的稅金不必再繳!
按照當前稅冊來分析,假如千河穀能夠足額收稅的話,應該能有超過12萬金鎊的稅收。
但沒辦法,千河穀戰爭把經濟都破壞完了,更別提貴族們還在邊界封鎖道路,試圖阻止千河穀對外貿易了。
“戰爭啊戰爭。”希爾維斯不無嫉妒地說道,“要說戰爭之中,唯一沒被影響的,大概就是這個郎桑德郡了。”
因為在財政報告中,減少了大量中間商和稅收鏈條,救世軍今年的稅收達到了足足25000金鎊。
像地產與資產收入、商稅收入等等,霍恩提交財政報告中沒說,但希爾維斯估計都有20000金鎊上下,那麽總計就有45000金鎊。
這一個郡加起來都快趕得上其餘八個郡了,以前的郎桑德郡隻是中不溜。
這短短兩年時間,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富庶了。
不過這錢希爾維斯他們就別想了,因為這屬於教皇冕下的教會收入,基本就可以算是救世軍的獨立收入。
“這百戶區真能對稅收起到那麽大的效果嗎?”翻閱著真理報,赫曼漫不經心地問著。
赫曼隻是隨口一問,而希爾維斯則是憋了一肚子的話:“赫曼閣下,我覺得百戶區就是修會的幌子,把一百戶編為一組又如何?
說是能收更多稅,可今年的稅反而少了,倒是那些修會靠著倒賣羊毛和紡線大賺了一筆,隻是這錢我們又拿不到。
現在又要成立什麽路橋局,我本來還想著靠設卡收稅從羊毛裏撈一杯羹呢,如今是徹底沒指望了。
唉,赫曼閣下,我都有些後悔了,早知如此就不該那麽配合,我的名聲都在貴族裏臭大街了,誰都不願意靠近我。”
聽著希爾維斯的話語,赫曼隻是淡然一笑,光知道賣可憐,怎麽不提提他趁機整死了好幾個世仇家族呢?
希爾維斯話雖這麽說,可就算早知道了,他還是得老實配合。
在這種任命製度的官僚體製下,他的權力比先前更大更集中。
但如果他幹得不好,墨莉雅提就有無數理由將他拉下台,而等待他位置的人可就多了。
他不幹有的是人幹。
不說別的,那位連郡長之位都沒撈到的桑波利伯爵就是牢騷滿腹。
“都是為了千河穀嘛。”赫曼仍舊專心致誌地看著報紙。
希爾維斯還是沒有繼續讀報,而是眼珠子一轉,向著赫曼發問道:“赫曼閣下,您對路橋債券怎麽看?”
先是兩位郡長爭搶預算未果,其中一人怒而在夜間勾引了競爭對手的妻子,被發現後雙方當庭鬥毆。
接著又因為路橋債券的發債權被分配給布薩克的福音庭,一位美格第豪商被剝奪了代理權後,試圖夜襲布薩克的宅邸,結果走錯路去了傑什卡宅邸,被當場擊斃。
隨後就是兩名保民官因為路橋局和關稅的問題來迴拉扯,拍著桌子對罵,甚至鬧到了各自憤然離席的程度。
不過有了先前啤酒館暴亂的例子,政鬥不擴散的政治共識下,雙方都還是鬥而不破的狀態。
他們兩方陣營中都有明白人,各自推舉了二號人物從中說和,這才壓製了這場爭端。
最終結果就是成立“路橋局”管理關稅,由樞密院議長凱瑟琳兼任路橋局局長,一方麵負責整體道路和橋梁的修建,另一方麵則負責關稅的分配。
要不是第二天送來了統計好的財政報告,參會的郡長和樞機主教們都差點忘了這場會議是幹什麽的了。
與送來報告和真理報的僧侶禮貌地道別,希爾維斯剛轉過身,屋內的一名男仆就迅速上前,繼續為他整理衣冠。
一邊喝著熱牛奶,希爾維斯一邊快速地翻閱著財政報告,偶爾停留就會發出嘖嘖之聲。
待整理完畢,他並沒有急著看真理報,反而端起了茶杯,穿過長廊,去找居住在客房的赫曼。
這次跟著墨莉雅提一起到聖械廷的,除了赫曼外,就是山地郡的幾個郡長。
這些郡長都有一個特征,那就是全都是北芒德郡貴族出身,屬於扛著鳶尾花旗進飛流堡把這輩子活全幹完的飛升雞犬。
他們都被安排在了聖座大廈的客房內,聖座大廈有近100個房間,其中有30間客房專門用來安置外來的貴客。
就連霍恩自己都是住聖座大廈的,唯有周末才會去機械宮度假。
作為老牌貴族,北芒德郡的百年老伯爵,希爾維斯得說這座宮殿新則新矣,但到底過於樸素。
走廊腳線沒有花磚,頭頂沒有穹頂與繪畫,兩側更沒有陶瓷花瓶和壁畫,更不要提這個沒有鋪地毯的大理石地板了。
相對於一個千河穀牧首,或者是平民眼中的教皇,這裏更像是一個新興貴族家摳摳搜搜的新家。
畢竟如果既想要美觀堅固,又不想花太多錢,那不就隻好怠慢一下內部裝修了。
“早上好,願聖主保佑您,赫曼閣下。”敲開黑馬騎士赫曼的門,希爾維斯毫不客氣地坐在了硬木椅子上。
坐在窗戶旁,赫曼雙手捏著一疊真理報在閱讀,僅僅三五天,他都快養成習慣了。
自千河穀獨立後,真理報就開始從救世軍內部向外擴張,並迅速得到了市民階層的歡迎。
通過活字印刷術,真理報以每周一刊的頻率發行。
主要刊登的內容包括時事新聞、官方通告、神學科普、評論文章、詩歌笑話等五個版麵,其中還夾雜著例如航運時間表、交易廣告等等。
起碼在郎桑德郡的多個市鎮,看真理報已經成為市民階級最時髦的行為。
腋下夾著的真理報更是成為了市民們的時尚單品,因為這意味著你既識字而且非重體力勞動,可以有閑看報的。
有些工匠大師不識字,甚至都會買一份報紙,叫小學徒讀著給自己聽。
可見這種報紙的受歡迎與普及程度。
在這個信息閉塞的時代,通過一份小小的報紙就能知道千裏之外的事情和掌權者的態度,對於市民階層來說是相當吸引人的。
“您看了最新的財政報告沒有?”將真理報攤在膝蓋上,希爾維斯率先問道。
一起看報紙是他們幾個隨行人員的固定活動,與其說是聚眾看報不如說是聚眾聊天,報紙隻是提供話題用的。
但今天希爾維斯顯然有不少其他話題。
“看了。”借著從窗口射入的晨曦,赫曼翹著二郎腿坐在窗邊,翻閱著真理報,“今年差不多虧空了10萬金鎊,還好隻是暫時的。”
“太可怕了。”希爾維斯忍不住嘖嘖,要不是有從飛流堡教會抄家抄出來的金鎊,恐怕千河穀獨立的第一年就要財政破產了。
根據報告結果來看,1446年本年度支出居然149000金鎊!
好在其中包含有欠債利息以及大量一次性支出,所以會議預計能在明年將支出縮減為90000金鎊。
而1446年的年度收入就比較慘了,霍塔姆郡差不多2萬金鎊,下瑞佛郡和卡夏郡加起來隻有1萬金鎊,而山地五郡加起來才1萬金鎊。
外加一些雜七雜八的莊園地產和貿易收入,千河穀在1446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55000金鎊。
千河穀每年給萊亞王室繳納的貢金約在60000金鎊上下,55000金鎊看似隻減了一點,但實則是腰斬。
因為千河穀如今不必向教會納稅了,也就是說給聖座城教皇輸送的那至少60000金鎊的稅金不必再繳!
按照當前稅冊來分析,假如千河穀能夠足額收稅的話,應該能有超過12萬金鎊的稅收。
但沒辦法,千河穀戰爭把經濟都破壞完了,更別提貴族們還在邊界封鎖道路,試圖阻止千河穀對外貿易了。
“戰爭啊戰爭。”希爾維斯不無嫉妒地說道,“要說戰爭之中,唯一沒被影響的,大概就是這個郎桑德郡了。”
因為在財政報告中,減少了大量中間商和稅收鏈條,救世軍今年的稅收達到了足足25000金鎊。
像地產與資產收入、商稅收入等等,霍恩提交財政報告中沒說,但希爾維斯估計都有20000金鎊上下,那麽總計就有45000金鎊。
這一個郡加起來都快趕得上其餘八個郡了,以前的郎桑德郡隻是中不溜。
這短短兩年時間,什麽時候變得這麽富庶了。
不過這錢希爾維斯他們就別想了,因為這屬於教皇冕下的教會收入,基本就可以算是救世軍的獨立收入。
“這百戶區真能對稅收起到那麽大的效果嗎?”翻閱著真理報,赫曼漫不經心地問著。
赫曼隻是隨口一問,而希爾維斯則是憋了一肚子的話:“赫曼閣下,我覺得百戶區就是修會的幌子,把一百戶編為一組又如何?
說是能收更多稅,可今年的稅反而少了,倒是那些修會靠著倒賣羊毛和紡線大賺了一筆,隻是這錢我們又拿不到。
現在又要成立什麽路橋局,我本來還想著靠設卡收稅從羊毛裏撈一杯羹呢,如今是徹底沒指望了。
唉,赫曼閣下,我都有些後悔了,早知如此就不該那麽配合,我的名聲都在貴族裏臭大街了,誰都不願意靠近我。”
聽著希爾維斯的話語,赫曼隻是淡然一笑,光知道賣可憐,怎麽不提提他趁機整死了好幾個世仇家族呢?
希爾維斯話雖這麽說,可就算早知道了,他還是得老實配合。
在這種任命製度的官僚體製下,他的權力比先前更大更集中。
但如果他幹得不好,墨莉雅提就有無數理由將他拉下台,而等待他位置的人可就多了。
他不幹有的是人幹。
不說別的,那位連郡長之位都沒撈到的桑波利伯爵就是牢騷滿腹。
“都是為了千河穀嘛。”赫曼仍舊專心致誌地看著報紙。
希爾維斯還是沒有繼續讀報,而是眼珠子一轉,向著赫曼發問道:“赫曼閣下,您對路橋債券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