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盛大的秀(4K章)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 作者:兵法36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內地各種新聞正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港島的金像獎結果也出來了。
陳麟風得了個最佳導演,房龍拿了最佳男演員。
另外又給了個最佳攝影,算是中規中矩。
相比其他人,他已經是拿到港島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內地第一人。
像是江文、張一謀、馮曉剛、陳凱鴿他們幾個,都沒有拿到過。
畢竟是在全球取得超過5億美元票房的電影,尤其是在漂亮國的成績也很好。
多少因此沾了點光,估計這才把導演獎給了他。
港島的媒體因此還挺激動,詢問突破曆史,成功得獎的感想,是不是很激動之類的。
陳麟風有些無語,港島金像獎,又不是大洋彼岸的那個金像獎。
這有什麽好激動的。
他反倒是替房龍激動了一下。
此前房龍10次提名港島金像獎,沒有一次得獎,屬實慘了點。
直到這迴,終於是有了收獲。
而且金像獎一拿,就等於是國內三金都到手,大滿貫了。
尤其這好像還是國內第一位三金影帝。
相比港島的傳統強手梁超偉、梁佳輝,他竟然還後來者居上了。
這樣看,確實值得高興一下。
反正看房龍得獎時候的樣子,又是唏噓,又是激動落淚的,像是了結了心願似的。
兩岸三地的媒體,相關的討論熱情很高。
尤其是關於房龍那十次提名均不中的曆史,以及如今翻身成為首位大滿貫影帝。
戲劇感拉滿。
而緊接著被媒體熱炒的,就是大滿貫導演。
目前還沒有國內三金都到手的導演,陳麟風在此次金像獎上,擊敗徐可拿到最佳導演金像獎。
離國內的三金大滿貫,就隻差一個金雞獎導演了。
比較巧合的是,徐可和他一樣,如今也都是手握兩金,差一個金雞獎。
這戲劇衝突,不一下就來了。
今年的金雞獎,立馬成為最受關注的對象。
而且去年一年,國內電影市場佳作頻出,都搞出“國產電影的春天”這個說法了。
再算上前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作品,競爭著實激烈的很,說不定獎項都分不過來了。
陳麟風趁此機會,趕忙在《電影藝術》《當代電影》等行業期刊上發了篇文章。
論證如今國產電影作品數量產出暴增,2年一次金雞獎已經不符合如今的時代潮流。
不管有用沒用,先吹吹風再說。
陳麟風在燕影掛職當老師,這類文章,每年還是要發幾篇的。
而且他名氣比較大,每次發的文章,都能造成不小的影響。
甚至專門有媒體,摘錄他發過的文章,整理核心觀點然後向大眾公布的。
也因此,還是比較適合拿來吹風的。
……
5月初,《盜夢空間》開機拍攝。
陳麟風沒有搞什麽開機發布會,隻是簡短的拜了拜,就算過了。
此前他公布的幾輪演員消息,以及萊昂納多接受的幾次采訪,作為開拍前的宣傳就已經足夠。
國內包括歐美觀眾的關注度,都非常不錯,用不著再多此一舉。
一處類霓虹式房間裏,萊昂納多有些顫抖著坐在桌前,正低頭扒著飯。
“我隱約做過一個夢,夢裏有個人就帶著這個陀螺,”
桌子對麵一個老人,滿是懷念的說道,
“那人滿腦子都是激進的想法。”
萊昂納多一臉震驚的看向前方。
“哢”
霓虹房間另一邊,陳麟風坐在監控器前,反複確認鏡頭的效果,最終宣布道,
“ok,下一場。”
“ok,nextpreparation!”
中文說一遍,還要有人用英文再重複一遍同樣的命令。
沒辦法,跨國合作的劇組,隻能這樣。
陳麟風抬頭看向劉茜茜,“怎麽樣,看了兩天萊昂納多的戲,有什麽感想?”
“感覺還行。”
陳麟風驚異的看著對方,“可以啊,自信心滿滿。”
劉茜茜下巴一昂,“又不是什麽難度很大的戲份,可不隻能說一句還行嘛。”
“倒也是。”
陳麟風又問,“萊昂納多來劇組了,你怎麽沒找人要個簽名啥的?”
劉茜茜奇怪道,“我為什麽要去要簽名,他是明星我也是明星呀,真要上去要簽名也太尷尬了。”
陳麟風笑眯眯道,“想不到我家茜茜還挺有心氣的,值得誇獎。”
“去,你剛才又小看我了是吧。”劉茜茜沒好氣道。
兩人在這裏閑聊著,另一邊,渡邊謙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卸妝。
剛才那個老人,完全是化妝後的效果。
後期還要加上特效,以做到更加真實。
此次《盜夢空間》的拍攝,進度慢了不少。
全3d拍攝,和此前《你的名字》中,隻在一些關鍵點上達成最完美的3d效果,花費的心力是完全不同的。
陳麟風此前說要用《你的名字》當做試驗品,學習和實踐3d的拍攝方法,還真不是隨便說說。
3d電影,一般來說,在拍攝過程中,要使用雙機拍攝。
大概原理,就等於是模仿人的雙眼,來進行拍攝。
因此,一般的雙機還不行,雙機鏡頭匹配和同步,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就需要專業設備,以實現同步錄製,同步變焦等功能。
此外,最複雜的是,兩台機器之間的夾角和機距,會影響成片的立體感和縱深感。
稍微遠一些或近一些,都是不同的效果。
而不同的鏡頭,需求的是不同的效果,也就要針對性的進行調整。
3d拍攝,有時候就成了一門磨時間和依靠經驗的技術。
而且3d攝影機,是在盡可能的模擬人的眼睛,但也隻能說盡量,根本達不到真實效果。
有很多電影,在實際3d效果中,畫麵中的某些元素,會出現重影。
這種情況,有些是因為拍攝過程中,經驗不足導致的,有些則是由於客觀自然規律,避免不了。
《阿凡達》能做到近乎完美的效果,那是因為很多景物都是靠電腦特效硬做的,放在現實中拍攝,還是會有重影。
陳麟風隻能說掌握了相應的技術,更進一步的也在摸索。
像是重影問題,他在之前《你的名字》中,已經意識到了。
此次拍攝,陳麟風就盡可能的,想辦法減少拍攝主體和背景的距離,然後多花時間調節機距,來減少重影。
再有就是實在避不開的,就更換為後期特效。
也因此,這迴的拍攝時間,想想就短不了。
哪怕前世的各個鏡頭畫麵,已經刻在了陳麟風的腦子裏(這部電影是他看過次數偏多的作品),少了大量的廢鏡頭,也不行。
陳麟風剛開拍的這幾天,張一謀來探班。
他親眼看到了小陳在拍攝過程中下的功夫,幾乎要被嚇到了。
“這也太費時間了。”
“也不算啥,你也知道我拍戲一向很快,現在多磨磨時間,也不過是和別人正常時間差不多罷了。”
“我知道你比較快,”張一謀搖了搖頭,“但別人沒你這個腦子,能把很多鏡頭提前就規劃好,如果要精益求精,那不得少說半年時間才能拍完。”
他愁苦著臉道,“怪不得今年上半年,這幾部號稱是‘3d’的電影被罵呢,後期才轉3d,效果差太遠了。”
“正常,如果2d轉3d效果能行,誰還在前期拍攝的時候花功夫呢。”
陳麟風勸道,“這東西需要經驗,等熟練了之後,速度會上來的。”
他在《無限世界》的時候,隻是旁觀。
《你的名字》第一次上手,效果隻能說差強人意。
當初讓國內觀眾那麽震撼,主要還是國內好的特效電影太少,大家預期太低。
而且有市場上其他2d轉3d的電影進行襯托,因此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很好。
這迴陳麟風才算是用最大的精力,力圖做到最好的效果。
也因此,比較花費時間。
說到底,陳麟風這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迴。
張一謀聽完,鬆了口氣。
眼看著小陳拍出《你的名字》,國內狂瀾21億票房,說不心動那純粹是騙人。
年前那段時間,他正拍《金陵十三釵》,當時不論是他還是張衛平,那種發自內心的震動,如今仍曆曆在目。
因此,他也有心嚐試嚐試3d大片。
如今一看需要新學這麽多東西,差點就要放棄了。
陳麟風問道,“你下一部電影想好要拍什麽題材了?”
“大概是曆史類戰爭題材吧,我一直對這方麵比較感興趣。”
“哪個時代?”
“南宋時代。”
陳麟風一驚。
不會吧,半河綠可不興拍啊,這東西你把握不住,小心名聲盡毀。
他張口就想勸一下。
“我想拍南宋的那場釣魚城之戰。”
張一謀進一步解釋道,“之前咱們聊天的時候,你不是在感歎咱們國家,基本上沒有好的城池攻防戰電影麽。”
“我尋思著,這個題材比較好拍成大片。”
而且釣魚城之戰,在西方的評價非常高。
被歐洲人稱為“上帝的折鞭處”,阿拉伯世界則稱其為“東方麥加城”。
作為導致蒙古大汗蒙哥受傷死去的地方,阻止了蒙古帝國的擴張,還間接阻擋歐洲被蒙古人蹂躪。
從曆史意義上來說著實不低。
張一謀還是有更大的野心,希望能在歐美世界的電影市場也拿高票房。
小陳都已經在前麵做了例子。
張衛平非常支持他這個想法,至今兩人還沒有一點要鬧翻的意思。
陳麟風鬆了口氣,原來不是啊。
他笑道,“這個主意有點意思,華國曆史上,出名的城池攻城戰,往往以悲劇結尾,釣魚城算是少有的結局還算不錯的了。”
“我也有這方麵考慮,國內觀眾不太喜歡看悲劇性的電影。”
類似的作品,好萊塢拍過,典型就是《天國王朝》。
這部05年的電影,如果最初就上的導演剪輯版,說不定真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後來導剪版在dvd市場上的表現,至少證明大眾對這方麵電影還是有興趣的。
這也使得張一謀敢於下這個決心,畢竟國內拍電影成本相對低的多,如今的電影市場形勢又這麽好。
陳麟風點點頭,前前後後都考慮到位了,老謀子這迴下的決心不小。
說到這,張一謀不好意思道,“小陳,等我找來編劇初步把劇本寫完,你能不能幫著看看啊,有你過目,我比較放心。”
擔心對方不同意,他緊接著道,“我知道你比較忙,就隻是看看,你放心,編劇排頭肯定寫你的名。”
陳麟風擺擺手,“這個好說,隻是看劇本加提修改意見,不妨事。”
他自覺在曆史劇本方麵,還是有些水平的,大量的曆史類書籍,也不是白看的。
張一謀大喜,“那就這麽說定了。”
兩人現如今有結盟的趨勢。
不管是之前合拍電影,還是前段時間一起發起搞評選,到現在幫看劇本。
都代表著兩人關係的進一步拉近。
陳麟風現如今不缺名氣,但比較缺資曆,一些涉及上層建築的事和看法,不一定能得到業內重視。
還是拉著張一謀一起幹,會比較順利一些。
畢竟首個大滿貫導演,又有國師稱號,在上頭尤其是年齡偏大的領導眼裏,確實分量不輕。
在陳麟風沉迷拍戲,並與各個探班導演不斷交流的過程中。
關於評選影史百年經典的初步200個人選,也已經差不多完畢。
基本上全是業內深具影響力的人物。
像是鞏麗、張曼鈺、呂鍾、遊苯昌這種在電影上,取得過突出成績的演員。
再有謝非、田大壯、黃建鑫、王曉帥、婁曄等第四、五、六代導演。
電視劇行業的張離、胡梅、陳保國、李寶田等人。
年輕一些的劉茜茜、章紫怡、周訊、劉曄等,要麽有國際影響力,要麽獎項突出的。
再有話劇行業的濮存鑫、馮遠征、陳培斯。
攝影方麵的趙飛、趙曉丁、曹玉。
配樂方麵的趙記平、胡偉笠。
美術、製片、剪輯……
港台方麵,一些特別突出的,也直接被包含其中,不用等到二輪評選再加入。
這樣,十多個類別,演員導演為主,其他再各出幾個人,很容易就塞滿了。
基本上全都是有著優秀過往成績的人,他們先把自己過往優秀的作品報出來,就遠超過一百部。
整個過程猶如一場盛大的秀,吸引著大眾的注意力。
也使得被選上的人,愈加重視起來。
今天隻能4k到這了,後麵補上吧.
陳麟風得了個最佳導演,房龍拿了最佳男演員。
另外又給了個最佳攝影,算是中規中矩。
相比其他人,他已經是拿到港島金像獎最佳導演的內地第一人。
像是江文、張一謀、馮曉剛、陳凱鴿他們幾個,都沒有拿到過。
畢竟是在全球取得超過5億美元票房的電影,尤其是在漂亮國的成績也很好。
多少因此沾了點光,估計這才把導演獎給了他。
港島的媒體因此還挺激動,詢問突破曆史,成功得獎的感想,是不是很激動之類的。
陳麟風有些無語,港島金像獎,又不是大洋彼岸的那個金像獎。
這有什麽好激動的。
他反倒是替房龍激動了一下。
此前房龍10次提名港島金像獎,沒有一次得獎,屬實慘了點。
直到這迴,終於是有了收獲。
而且金像獎一拿,就等於是國內三金都到手,大滿貫了。
尤其這好像還是國內第一位三金影帝。
相比港島的傳統強手梁超偉、梁佳輝,他竟然還後來者居上了。
這樣看,確實值得高興一下。
反正看房龍得獎時候的樣子,又是唏噓,又是激動落淚的,像是了結了心願似的。
兩岸三地的媒體,相關的討論熱情很高。
尤其是關於房龍那十次提名均不中的曆史,以及如今翻身成為首位大滿貫影帝。
戲劇感拉滿。
而緊接著被媒體熱炒的,就是大滿貫導演。
目前還沒有國內三金都到手的導演,陳麟風在此次金像獎上,擊敗徐可拿到最佳導演金像獎。
離國內的三金大滿貫,就隻差一個金雞獎導演了。
比較巧合的是,徐可和他一樣,如今也都是手握兩金,差一個金雞獎。
這戲劇衝突,不一下就來了。
今年的金雞獎,立馬成為最受關注的對象。
而且去年一年,國內電影市場佳作頻出,都搞出“國產電影的春天”這個說法了。
再算上前年以及今年上半年作品,競爭著實激烈的很,說不定獎項都分不過來了。
陳麟風趁此機會,趕忙在《電影藝術》《當代電影》等行業期刊上發了篇文章。
論證如今國產電影作品數量產出暴增,2年一次金雞獎已經不符合如今的時代潮流。
不管有用沒用,先吹吹風再說。
陳麟風在燕影掛職當老師,這類文章,每年還是要發幾篇的。
而且他名氣比較大,每次發的文章,都能造成不小的影響。
甚至專門有媒體,摘錄他發過的文章,整理核心觀點然後向大眾公布的。
也因此,還是比較適合拿來吹風的。
……
5月初,《盜夢空間》開機拍攝。
陳麟風沒有搞什麽開機發布會,隻是簡短的拜了拜,就算過了。
此前他公布的幾輪演員消息,以及萊昂納多接受的幾次采訪,作為開拍前的宣傳就已經足夠。
國內包括歐美觀眾的關注度,都非常不錯,用不著再多此一舉。
一處類霓虹式房間裏,萊昂納多有些顫抖著坐在桌前,正低頭扒著飯。
“我隱約做過一個夢,夢裏有個人就帶著這個陀螺,”
桌子對麵一個老人,滿是懷念的說道,
“那人滿腦子都是激進的想法。”
萊昂納多一臉震驚的看向前方。
“哢”
霓虹房間另一邊,陳麟風坐在監控器前,反複確認鏡頭的效果,最終宣布道,
“ok,下一場。”
“ok,nextpreparation!”
中文說一遍,還要有人用英文再重複一遍同樣的命令。
沒辦法,跨國合作的劇組,隻能這樣。
陳麟風抬頭看向劉茜茜,“怎麽樣,看了兩天萊昂納多的戲,有什麽感想?”
“感覺還行。”
陳麟風驚異的看著對方,“可以啊,自信心滿滿。”
劉茜茜下巴一昂,“又不是什麽難度很大的戲份,可不隻能說一句還行嘛。”
“倒也是。”
陳麟風又問,“萊昂納多來劇組了,你怎麽沒找人要個簽名啥的?”
劉茜茜奇怪道,“我為什麽要去要簽名,他是明星我也是明星呀,真要上去要簽名也太尷尬了。”
陳麟風笑眯眯道,“想不到我家茜茜還挺有心氣的,值得誇獎。”
“去,你剛才又小看我了是吧。”劉茜茜沒好氣道。
兩人在這裏閑聊著,另一邊,渡邊謙正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卸妝。
剛才那個老人,完全是化妝後的效果。
後期還要加上特效,以做到更加真實。
此次《盜夢空間》的拍攝,進度慢了不少。
全3d拍攝,和此前《你的名字》中,隻在一些關鍵點上達成最完美的3d效果,花費的心力是完全不同的。
陳麟風此前說要用《你的名字》當做試驗品,學習和實踐3d的拍攝方法,還真不是隨便說說。
3d電影,一般來說,在拍攝過程中,要使用雙機拍攝。
大概原理,就等於是模仿人的雙眼,來進行拍攝。
因此,一般的雙機還不行,雙機鏡頭匹配和同步,是個很大的問題。
這就需要專業設備,以實現同步錄製,同步變焦等功能。
此外,最複雜的是,兩台機器之間的夾角和機距,會影響成片的立體感和縱深感。
稍微遠一些或近一些,都是不同的效果。
而不同的鏡頭,需求的是不同的效果,也就要針對性的進行調整。
3d拍攝,有時候就成了一門磨時間和依靠經驗的技術。
而且3d攝影機,是在盡可能的模擬人的眼睛,但也隻能說盡量,根本達不到真實效果。
有很多電影,在實際3d效果中,畫麵中的某些元素,會出現重影。
這種情況,有些是因為拍攝過程中,經驗不足導致的,有些則是由於客觀自然規律,避免不了。
《阿凡達》能做到近乎完美的效果,那是因為很多景物都是靠電腦特效硬做的,放在現實中拍攝,還是會有重影。
陳麟風隻能說掌握了相應的技術,更進一步的也在摸索。
像是重影問題,他在之前《你的名字》中,已經意識到了。
此次拍攝,陳麟風就盡可能的,想辦法減少拍攝主體和背景的距離,然後多花時間調節機距,來減少重影。
再有就是實在避不開的,就更換為後期特效。
也因此,這迴的拍攝時間,想想就短不了。
哪怕前世的各個鏡頭畫麵,已經刻在了陳麟風的腦子裏(這部電影是他看過次數偏多的作品),少了大量的廢鏡頭,也不行。
陳麟風剛開拍的這幾天,張一謀來探班。
他親眼看到了小陳在拍攝過程中下的功夫,幾乎要被嚇到了。
“這也太費時間了。”
“也不算啥,你也知道我拍戲一向很快,現在多磨磨時間,也不過是和別人正常時間差不多罷了。”
“我知道你比較快,”張一謀搖了搖頭,“但別人沒你這個腦子,能把很多鏡頭提前就規劃好,如果要精益求精,那不得少說半年時間才能拍完。”
他愁苦著臉道,“怪不得今年上半年,這幾部號稱是‘3d’的電影被罵呢,後期才轉3d,效果差太遠了。”
“正常,如果2d轉3d效果能行,誰還在前期拍攝的時候花功夫呢。”
陳麟風勸道,“這東西需要經驗,等熟練了之後,速度會上來的。”
他在《無限世界》的時候,隻是旁觀。
《你的名字》第一次上手,效果隻能說差強人意。
當初讓國內觀眾那麽震撼,主要還是國內好的特效電影太少,大家預期太低。
而且有市場上其他2d轉3d的電影進行襯托,因此無論口碑還是票房,都很好。
這迴陳麟風才算是用最大的精力,力圖做到最好的效果。
也因此,比較花費時間。
說到底,陳麟風這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迴。
張一謀聽完,鬆了口氣。
眼看著小陳拍出《你的名字》,國內狂瀾21億票房,說不心動那純粹是騙人。
年前那段時間,他正拍《金陵十三釵》,當時不論是他還是張衛平,那種發自內心的震動,如今仍曆曆在目。
因此,他也有心嚐試嚐試3d大片。
如今一看需要新學這麽多東西,差點就要放棄了。
陳麟風問道,“你下一部電影想好要拍什麽題材了?”
“大概是曆史類戰爭題材吧,我一直對這方麵比較感興趣。”
“哪個時代?”
“南宋時代。”
陳麟風一驚。
不會吧,半河綠可不興拍啊,這東西你把握不住,小心名聲盡毀。
他張口就想勸一下。
“我想拍南宋的那場釣魚城之戰。”
張一謀進一步解釋道,“之前咱們聊天的時候,你不是在感歎咱們國家,基本上沒有好的城池攻防戰電影麽。”
“我尋思著,這個題材比較好拍成大片。”
而且釣魚城之戰,在西方的評價非常高。
被歐洲人稱為“上帝的折鞭處”,阿拉伯世界則稱其為“東方麥加城”。
作為導致蒙古大汗蒙哥受傷死去的地方,阻止了蒙古帝國的擴張,還間接阻擋歐洲被蒙古人蹂躪。
從曆史意義上來說著實不低。
張一謀還是有更大的野心,希望能在歐美世界的電影市場也拿高票房。
小陳都已經在前麵做了例子。
張衛平非常支持他這個想法,至今兩人還沒有一點要鬧翻的意思。
陳麟風鬆了口氣,原來不是啊。
他笑道,“這個主意有點意思,華國曆史上,出名的城池攻城戰,往往以悲劇結尾,釣魚城算是少有的結局還算不錯的了。”
“我也有這方麵考慮,國內觀眾不太喜歡看悲劇性的電影。”
類似的作品,好萊塢拍過,典型就是《天國王朝》。
這部05年的電影,如果最初就上的導演剪輯版,說不定真取得票房口碑雙豐收。
後來導剪版在dvd市場上的表現,至少證明大眾對這方麵電影還是有興趣的。
這也使得張一謀敢於下這個決心,畢竟國內拍電影成本相對低的多,如今的電影市場形勢又這麽好。
陳麟風點點頭,前前後後都考慮到位了,老謀子這迴下的決心不小。
說到這,張一謀不好意思道,“小陳,等我找來編劇初步把劇本寫完,你能不能幫著看看啊,有你過目,我比較放心。”
擔心對方不同意,他緊接著道,“我知道你比較忙,就隻是看看,你放心,編劇排頭肯定寫你的名。”
陳麟風擺擺手,“這個好說,隻是看劇本加提修改意見,不妨事。”
他自覺在曆史劇本方麵,還是有些水平的,大量的曆史類書籍,也不是白看的。
張一謀大喜,“那就這麽說定了。”
兩人現如今有結盟的趨勢。
不管是之前合拍電影,還是前段時間一起發起搞評選,到現在幫看劇本。
都代表著兩人關係的進一步拉近。
陳麟風現如今不缺名氣,但比較缺資曆,一些涉及上層建築的事和看法,不一定能得到業內重視。
還是拉著張一謀一起幹,會比較順利一些。
畢竟首個大滿貫導演,又有國師稱號,在上頭尤其是年齡偏大的領導眼裏,確實分量不輕。
在陳麟風沉迷拍戲,並與各個探班導演不斷交流的過程中。
關於評選影史百年經典的初步200個人選,也已經差不多完畢。
基本上全是業內深具影響力的人物。
像是鞏麗、張曼鈺、呂鍾、遊苯昌這種在電影上,取得過突出成績的演員。
再有謝非、田大壯、黃建鑫、王曉帥、婁曄等第四、五、六代導演。
電視劇行業的張離、胡梅、陳保國、李寶田等人。
年輕一些的劉茜茜、章紫怡、周訊、劉曄等,要麽有國際影響力,要麽獎項突出的。
再有話劇行業的濮存鑫、馮遠征、陳培斯。
攝影方麵的趙飛、趙曉丁、曹玉。
配樂方麵的趙記平、胡偉笠。
美術、製片、剪輯……
港台方麵,一些特別突出的,也直接被包含其中,不用等到二輪評選再加入。
這樣,十多個類別,演員導演為主,其他再各出幾個人,很容易就塞滿了。
基本上全都是有著優秀過往成績的人,他們先把自己過往優秀的作品報出來,就遠超過一百部。
整個過程猶如一場盛大的秀,吸引著大眾的注意力。
也使得被選上的人,愈加重視起來。
今天隻能4k到這了,後麵補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