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國內的社交平台,輿論上對此其實頗有些不安。


    消息一出,就有人表示擔憂。


    新片成本太高了。


    上一部《你的名字》對外公布是1.5億rmb,換算一下才2千多萬美元。


    如今一下子漲了這麽多。


    大家都擔心電影會收不迴成本。


    “1.8億美元成本,想要盈虧平衡,也得5.4億美元以上,也就是說,至少要再來一部《颶風營救》才行。”


    “小陳要不要這麽拚啊,感覺太危險了。”


    “國內好不容易出一個好萊塢大導,還是穩紮穩打一點好吧?”


    “樓上太杞人憂天了吧,風哥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過失敗記錄呢。”


    “就是,大片好啊,拍好了大片,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好萊塢大導,這一步怎麽樣都要走的,不趁著創作巔峰期衝一把,還要等什麽時候?”


    “陳麟風不比咱們算的清楚,肯定沒事的。”


    “你們就吹吧,萬一真出了問題,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我還是覺得慢慢增加成本比較好,別一上來就搞這麽大,要我看,小陳是有點飄了。”


    “……”


    兩方意見分歧很嚴重,在網上吵得厲害。


    甚至影視區一度減少了評論影史百大經典的帖子。


    當然,網友們還是最喜歡搞排名,爭高低。


    就如曆史區曆史名將永久的爭論,動漫區討論誰的老婆更香,3d區爭論誰是耶路撒冷一樣。


    大家最喜歡的還是這類討論。


    自從影史百大經典評選活動開始後,關於此類的爭論,就停不下來了。


    等《盜夢空間》一時的熱度過後,估計還是要讓位給這個永恆的話題的。


    陳麟風沒有在意外界的質疑和討論聲,他還在用心做著電影的籌備工作。


    除了攝影棚的搭建,他還和徐建、大衛他們溝通了特效方麵的問題。


    《盜夢空間》裏超過800個特效鏡頭,比前世的諾蘭版本,還要多300個左右。


    在開拍之前,就要做好特效的溝通。


    特效的美術風格、具體要實現的效果,包括攝影棚中搭建的一些場景,後期很多都是要和特效相匹配。


    各種內容,繁雜且多。


    這些溝通,貫穿了整個電影的籌備、拍攝到後期製作。


    陳麟風的團隊成員又增加了許多。


    一部大片,重點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拍攝,導演反而更像是管理者。


    盯著各項工程的進度,保證各條線並行運作,溝通各個團隊,以實現自己心中效果。


    他對後世所說的“重工業電影”有了更深的理解。


    對於《盜夢空間》,一家公司的人力和技術,並且還是沒有過相關經驗的公司,肯定是單獨做不下來的。


    陳麟風不僅拉來了頂峰娛樂的相關人員,迪士尼和環球也支援了不少人。


    這兩家正是《盜夢空間》在漂亮國的投資和出品方之一。


    陳麟風好歹是接觸到了其他好萊塢大公司。


    其實好萊塢一直有這樣的聲音,即“chen不該由迪士尼獨享”。


    很多電影公司,都致力於撬牆角。


    這次環球公司屬於是撬成功的。


    扯遠了。


    不僅有國外專業人士加入,國內華影也出了不少力,從其他影視公司找人來幫忙。


    對於電影的工業化,韓山平一直在不遺餘力的推動國內往前走。


    陳麟風也樂於增加整個行業的競爭力,接收了不少人進來。


    甚至在這個月月中,陳麟風在和眾多導演開會,討論百大經典評選的時候。


    很多導演聽說了相關消息,紛紛請求加入,也要來出謀劃策。


    他立馬想到了後世《流浪地球》,郭凡導演在聊到電影拍攝過程的一些內幕消息時,就有說到,很多導演在項目中出力的事。


    看來雖然事情提早了幾年,人還是一樣的。


    陳麟風在影視基地和特效公司驗收查看的時候,江文、陳凱鴿、馮曉剛、寧昊、程爾等人,就是跟著一起的。


    陳凱鴿還幫著指出了一些美術方麵的不足,馮曉剛、寧昊則幫忙調整布景陳設,江文打磨台詞,精益求精。


    大家的勁頭很足。


    此後一段時間,陸陸續續有導演來影視基地參觀,然後順便幫幾天忙。


    估計後續拍攝過程中,這些人還要再來。


    4月底,《盜夢空間》前期籌備已經基本做完。


    也就差不多可以召集演員主創們,準備開始拍攝了。


    ……


    “萊昂納多要來華國拍戲!”


    自從麒麟公司公布主演名單之後,眾多媒體記者就在盯著《盜夢空間》製作組。


    他們知道劇組在華影的影視基地攝影棚中,搭建了不少場景。


    國內不少導演隔三差五的到這裏閑逛,也逃不過記者們的眼睛。


    因此到後來,媒體們基本可以確定,陳麟風此次電影的拍攝,應該有不少內容是在國內。


    那麽,其中不少國際明星要來華這一推論,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些記者高度關注著燕京的航班情況,並最終堵住了萊昂納多、基努等一行人。


    這兩個人在國內都是鼎鼎大名,屬於是國人最熟悉的那一類好萊塢明星。


    整個機場都被聞訊而來的媒體記者,和粉絲給圍的水泄不通。


    幾名演員好幾個小時才得以脫身。


    陳麟風與其他已經到了的主創人員,在影視基地的一處酒店前迎接了他們。


    “基努、leo,歡迎你們。”


    萊昂納多直接擁抱上來,“chen,好久不見。”


    “哦,華國的影迷們太熱情了,我差點以為全世界的人都來到了這個機場。”基努裏維斯吐槽道。


    “哈哈,誰讓你們兩個在這裏太出名了呢。”


    陳麟風分別與兩人擁抱,劉茜茜則站在原地笑著和他們揮手打招唿。


    “chen,《你的名字》我看了,非常酷的一部電影。”萊昂納多很是讚歎的樣子。


    “是的,連續兩個周票房冠軍,艾美麗肯的影迷們已經離不開你的電影了。”基努裏維斯附和道。


    陳麟風笑眯眯道,“是嘛,這可真是個驚喜。”


    他已經收到了漂亮國那邊傳來的票房信息,10天3千多萬的票房,最終北美總票房應該能超過6千萬美元。


    比較驚喜的是,漂亮國這兩周沒什麽強力對手,竟然讓他拿到了兩個票房冠軍。


    《你的名字》在艾美麗肯,大概就類似於《時空戀旅人》這樣性質的電影。


    來自國外的優秀愛情電影,口碑不低,但去電影院觀看的人不算多。


    後期再碟片市場的成績應該會很好。


    這一部電影,根據華國與艾美麗肯簽訂的協議,嚐試采用了分成而非買斷的模式。


    而至少6000萬美元的票房,分賬收益肯定要大於買斷。


    上麵希望能借此,讓華國電影更多的走出去。


    其實這個節點屬於是個不錯的機會。


    華國的明麵實力剛剛爬到第二位,老美還沒有那麽在意。


    再趕上好萊塢急著要進入華國市場,因此也做出了不少讓步。


    《你的名字》在漂亮國上映的時候,首映館數超過600,首周票房出來後,更是上升的800.


    雖然數量比之《颶風營救》這個好萊塢電影,差的很多。


    但想想後世《流浪地球》,上映的銀幕數就64塊,哪怕上座率超過90%,也還是不能擴大放映。


    最終隻拿到200多萬美元票房。


    與之一比,就知道對方抵觸和不抵觸的情況下,對比有多麽明顯。


    陳麟風想的是,這幾年多搞幾部純華國電影,在北美上映。


    不要求放映規模多大,隻要能持續賺到錢,讓北美的院線方看到,能賺錢。


    那麽幾年後,華國每年能產出幾部優秀作品時,就可以留有一條通道。


    屆時普遍輿論不好是沒錯,但院線如果覺得能掙錢,也不會太在意。


    隻要不是上層明擺著出政策,問題就不大。


    至少陳麟風的印象裏,好像是沒有專門的政策條文的。


    更多的是行業整體抵製罷了。


    5月2日,《盜夢空間》初步的人設概念圖,以及定妝照出爐。


    萊昂納多盡管青春不再,仍舊博得大眾的喝彩。


    “不愧是小李子,還是帥啊。”


    “盜夢人,這是個什麽意思?”


    “看過原著的,越發覺得男主角非萊昂納多莫屬。”


    “……”


    有很多70後也參與和關注著相關的新聞。


    這就是他們那代人的青春啊。


    自從萊昂納多來到華國,他參加的幾場前期宣傳活動,就都十分受大眾關注。


    幾乎成了影視圈最大的新聞點。


    很多國內明星,想方設法也要與萊昂納多、基努裏維斯等人,見上一麵。


    幾乎有種粉絲見偶像的感覺。


    讓陳麟風看的直皺眉。


    萊昂納多來之前,聽到過業內出具的華國電影市場調查報告。


    知道這個國家已經要取代霓虹,成為全球第二大票倉了。


    因此,他在麵對采訪的時候,顯得很是討喜。


    不僅數次表達出對華國的喜愛,還特意強調chen以在好萊塢的巨大影響力。


    甚至聲稱這次同意接拍《盜夢空間》,就是看中chen身為國際名導的導演實力。


    有時候誇對方國家的優秀人物,比不著邊際的說著喜愛之詞,更能引得對方國民的好感。


    萊昂納多也屬實是找到流量密碼了。


    今天有點卡文,發的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兵法36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兵法36計並收藏華娛之重生成了武打童星的弟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