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隻有毛驤自己最清楚,自己要是貿貿然衝進去拿人,別說是三千錦衣衛了,就算是再來三千人填進去,那也是於事無補。


    對方可是湘王殿下啊!


    麾下哪一支軍隊不是在死人堆裏爬出來的、武裝到了牙齒的百戰雄獅?


    就他們這群一身錦袍,就配發了一柄繡春刀的錦衣衛,給人家填牙縫都嫌不夠呢!


    再說了,人家湘王殿下跟陛下那是父子倆。


    讓他們兵戎相見?可能嗎!


    毛驤對自己的定位非常精準,把控事情的度也很到位。


    所以湘王朱柏自然是沒有為難他,甚至還賜了他一杯清茶。


    這可把毛驤好一陣受寵若驚。


    別說是清茶,就哪怕是一杯清水,都值得毛驤受寵若驚的。


    因為喝的是茶,但背地裏卻是湘王朱柏向他展現出的自己的態度。


    正是有了這份態度,所以毛驤才能踏實“圍著”湘王府,順帶維持治安。


    反正,對毛驤而言,就是一個字:抻!


    抻得越久,贏麵越大。


    這不,抻來了太子殿下和文武百官。


    他一看這場麵,頓時心裏的大石頭就落了地,知道自己今天這樁事情算是穩了。


    這才有了先前飛奔見禮的那一幕。


    太子朱標一看毛驤的做法,頓時便滿意地點了點頭:“辛苦毛指揮使了,現在這裏由孤接手,你們迴去吧。”


    “微臣遵命,太子殿下!”


    毛驤沒半點含糊,立即拱手領命,帶上他那在吃茶聽曲兒的三千錦衣衛,沒半點猶豫地迴本部去了。


    本來這就是一樁不劃算的差事,擺明了是耗子鑽風箱,兩頭受氣。


    這下好,可算解脫了。


    毛驤很清楚,不管上麵鬧得多不可開交,那都是陛下跟皇子的事情,他但凡敢橫插一腳,或者有自己的想法,錦衣衛的總指揮就得換人了。


    而此時,太子朱標率領文武百官們,也浩浩蕩蕩開赴到了湘王府邸之中。


    以他們的身份地位,換做是別的地方,高低也得是上座。


    但在湘王府邸,能在前堂撈到一張椅子,那就算得上是相當有派頭了,更多的官員,都隻能在一旁站著。


    此時,劉伯溫、楊憲、宋濂三人坐在椅子上,雖然刻意保持著低調,但眼神之中還是充滿了止不住的驕傲。


    方孝孺站在一旁,雖然是站著,但卻心裏同樣泛著痛快。


    至於太子朱標,則是徑直去了後院。


    此時,湘王朱柏在石桌上,剛沏好了兩杯綠茶。


    很顯然,他是早料到了自己會來,所以在此地親自候著。


    “十二弟,別來無恙。”


    太子朱標坦蕩地坐在了朱柏的對麵,雙目炯炯有神,打量著朱柏。


    “見過太子大哥。”


    朱柏對著朱標點了點頭,聲音溫和平淡,沒有絲毫的波瀾。


    在太子朱標的印象中,自己這個十二弟似乎從來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從來都不曾見過他臉紅脖子粗,即便是泰山崩於前,依舊能保持麵不改色。


    “今天發生的這樁事情,孤知道了。”太子朱標開誠布公說道,“在麵見父皇的時候,十二弟你呈上去的密函,孤也看到了。”


    湘王朱柏一臉坦然,看著太子朱標,沒有迴應,靜靜等待著他的下文。


    “倘若沒有這九座軍鎮以及長城的阻擋,倘若沒有十二弟你麾下諸位將士的勠力同心,蒙古韃子不可能這麽輕而易舉被擊潰。”


    “此役,你居功至偉。”


    太子朱標看著十二弟,眼神之中充滿了欣慰、嘉賞的神色。


    “尤其是長城圍困之法,還有這九座軍鎮之中,用煙濤之術互相溝通、傳遞信息,實乃大才!”


    “此方法,此建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十二弟,你青史留名,當之無愧!”


    說著,太子朱標激動地伸手抓起茶壺,主動給朱柏斟茶。


    “來!愚兄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朱柏並沒有拒絕。


    兩兄弟飲盡杯中茶水,相視一笑。


    氣氛,也隨之變得舒緩、和諧了少許。


    “幾日前,錦衣衛從北疆傳迴了消息,說是元殘餘韃子與蒙古韃子聯合在了一起,正在草原上大肆擴充人手,將原本散亂的部族統一整合了起來。”


    “隻可惜,錦衣衛在北疆埋下的樁子太淺,收集不到什麽重要情報,一切都得靠我們自己去猜、去推測。”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父皇才錯誤估算了北疆的形式。”


    太子朱標緩緩說道。


    “父皇情急之下,做法上難免是有些……欠考慮。當然了,父皇的想法是好的,他至少是沒有壞心思的,十二弟。”


    他慢慢措著詞,將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娓娓道來。


    對於太子朱標而言,當下所說的這一番話,其目的隻有兩個:第一,迎擊、殲滅蒙古韃子這件事情,十二弟是絕大的功臣,要給予十二弟足夠的體麵。


    第二,也必須要想辦法保住父皇的體麵和威嚴。


    所以,兩相權衡下來,也就隻能是由他親自出馬了。


    兩邊的關係,都必須要盡快緩和,不能容許出現任何的裂痕。


    隻有十二弟跟父皇“將帝和”,大明才能維持長治久安,否則全都是空中樓閣,一切都無從談起。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太子朱標在離開皇宮之前,便已經跟朱元璋進行了一次徹談。


    至於他們父子兩人談論的究竟是什麽,外人無從得知。


    但看太子朱標的表情輕鬆,想來是應當父子之間達成了某種一致。


    而在這時候,太子朱標目光炯炯看著十二弟,沉聲說道。


    “十二弟,你對父皇的連番決定,可有不滿?”


    “不滿?這從何說起呢。”


    朱柏搖了搖頭。


    “大哥說笑了,你我皆為父皇的子臣,我們能有如今這般成就,全都是拜父皇所賜,又如何能與父皇不滿呢?”


    話雖如此,但這番話在朱標聽來,卻是有著一股若有似無的怨氣。


    這也怪不得十二弟會如此多心,畢竟……這樁事情上,父皇的一意孤行,的確是太過令人寒心了。


    更何況,十二弟並非不願意前往北疆鎮守,而是在下旨之前,就已經將北疆守得鐵桶一塊,根本就沒有任何破綻可供蒙古韃子利用。


    尤其讓五萬蒙古韃子折戟,悉數葬身在了軍鎮城下,化為遍地枯骨。


    這五萬有生力量,足以讓蒙古韃子們忌憚,在今後的幾年內必然是能高枕無憂了。


    “十二弟,你對大明的巨大貢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絕對不會令你寒了心。”


    頓了頓,太子朱標鄭重其事地說道。


    “為兄已經與父皇達成了共識,將提拔你為攝政王。”


    攝政王!


    這一番本該是令朝野震動的話,卻就這樣被朱標輕輕巧巧地說了出來。


    饒是朱柏如此沉著冷靜,在聽到這番話之後,也不由為之一愣。


    “攝政王?”


    朱標點了點頭,語氣篤定:“攝政王。”


    朱柏陷入了沉默之中,久久不語。


    見十二弟如此,朱標也沒有多說什麽,耐性等待著。


    摸約半炷香的時間之後,朱柏緩緩抬起了頭:“皇兄,我有一個疑問。”


    “你說。”


    “這攝政王的位置,究竟是父皇的妥協,還是皇兄你的爭取?”


    聞言,太子朱標不由微微頷首,心中充滿了欣慰。


    “果然,瞞不過你。”


    “所以?”


    “十二弟,不論是父皇的妥協,還是為兄的爭取,這攝政王的位置是鐵打的,沒人能從你手上奪走。”


    朱標的眼中,有一抹精光閃過。


    “即便是父皇,也不行。因為——君無戲言!”


    朱柏微微頷首:“好一個君無戲言。”


    “如此說來,十二弟你這算是同意了?”


    太子朱標聞言,眼中滿是止不住的欣喜之色。


    “既然大哥都幫到這個份兒上了,那愚弟又如何不願呢?”


    兩兄弟四目相對,忽地彼此展顏大笑了起來。


    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