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紅薯、土豆還有大豆這三種農作物,大大豐富了百姓們的飯桌,還讓原本有可能出現饑荒的地方,全都有了豐厚的食物,少了許多餓死的百姓。


    而最是容易被人所忽略的抗災救災手冊,更是為百官們安置災民提供了技術指導。


    這大大小小的功勞加到一起……說實話,即便朱元璋一開始對老十二有再多的壞印象,全都給扭轉迴來了。


    在馬皇後、太子朱標、滿朝文武的不斷讚頌之下,甚至都讓朱元璋覺得,能夠有老十二輔佐老大,那大明絕對未來可期!


    更重要的是,太子朱標跟老十二的關係相當不錯,兩兄弟之間的情誼打小就相當深厚,長這麽大也從未有過改變。


    這很好。


    隻要老十二能夠全力輔佐老大,那麽往後大明的國力,隻會更加強盛,重現史書上的盛世之境況,恐怕也不會有任何問題!


    事實上,朱柏的表現也的確擔得起朱元璋的期待。


    正因如此,所以朱元璋都暗中開始計劃了起來,準備進行一些權力過渡,以提前讓太子朱標跟湘王朱柏能夠互相適應。


    可就是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了儒家的事情。


    等到現在,事情徹底塵埃落定之後,迴過頭來再想來,不論是月旦評還是白玉台,似乎自己始終都陷入到了由朱柏為主導的被動之中。


    朱元璋的表情,變得有些微妙了。


    這件事情上,他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儒家會起這麽大的反應,最後招致被徹底趕盡殺絕的境地。


    當然,更是讓他感覺到充滿陌生感的,是老十二方才的殺伐果斷。


    帶著下屬,帶著武裝,徑直來到了勤政殿,從懷中摸出了連錦衣衛都沒有查到的密信。


    而後,則是乞活軍進城,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


    至此往後,儒家將會徹底式微,甚至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之中。


    而這樁事情,也肯定會被記錄在史書之中,不論自己如何阻止,大勢都不可避免。


    當然了,朱元璋絲毫不在乎外界對自己的評價。


    至於之後的歲月史書,後人會如何斷定他的功過,那都是後人的事情,與他朱元璋無關!


    而在當下,朱元璋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


    而且,是必須立即去做!


    他抬頭,緩緩看著朱柏,說道:“老十二,你立下了這麽多的功勞,手下的底牌卻是層出不窮。”


    “不管是鐵浮屠、渡海艦隊還是關寧鐵騎,甚至現在又多了一個乞活軍。”


    “你這些軍隊要是一個個都戰力平庸也就算了,可一個比一個厲害。那咱就要問了——老十二,在你的手裏,除開這些已知的,你究竟還藏了多少底牌?”


    朱柏眼中閃過一抹失望。


    他很聰明,當然明白聽弦歌而知雅意的含義。


    朱元璋拉拉雜雜說了這麽多,還不是因為對於朱柏眼下已經展現出來的實力,多有忌憚啊!


    要不然的話,他又如何會不耐煩地做這麽多的鋪墊呢?


    以他的做事習慣和性格特點,想要解除臣子的兵權,從來都是簡單、粗暴的手段,根本不會計較對方的想法。


    即便這個人,是他的兒子,那也沒有任何的例外可言。


    唯一這麽做的原因,還是因為朱柏現在展現出的強悍力量,早已經超乎了他的預料。


    讓他不得不平心靜氣下來,用盡量懷柔的手段來進行交流了。


    能說出這樣一番話,證明朱元璋也是早就想好了應對策略。


    雖然湘王朱柏手裏的兵馬不少,而且一個個都身強力壯,很是驍勇善戰。


    但是!


    朱柏的軍隊數量雖然眾多,卻有一個足以致命的弱點。


    那就是多兵種之間,至少就目前來看,是還沒有任何的配合協作的。


    而且,不論是鐵浮屠還是關寧鐵騎,其數量都沒有過萬。


    即便是渡海艦隊,人數也保持在了一個相對克製、合理的區間。


    唯有身不著甲、手無利刃的乞活軍,數量達到了萬人之眾。


    這也是最為令朱元璋感覺匪夷所思的地方了。


    分明隻是一群看上去宛若烏合之眾的流民、乞丐,可偏偏為什麽聚集在了一起,竟然能夠爆發出如此強悍的戰鬥力呢?


    即便,這一戰他們的對手隻是儒生,但想要隻打擊儒生,而對儒生之外的其他人秋毫無犯,這本身就是一件相當具有難度的事情。


    即便是大明最精銳的部隊,朱元璋也不敢有百分百的把我。


    但乞活軍所展現出的超群軍事素養,卻是遠比其表現出來的模樣,要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所以……不能以常理度之。


    如此看來,老十二的麾下,其總兵力,應該已經達到了三萬多,將近四萬。


    數量是不少,卻也僅僅隻是對於一個藩王而言。


    放眼全國,卻就相當不夠看了。


    大明的軍隊數量,足有百萬之眾,就算是死耗,也足以將湘王朱柏的這些私軍,全部拖死!


    他等待的,便是老十二的一個態度。


    現在,話已經說出來了。


    也該要輪到老十二拿態度的時候了!


    朱柏至始至終,表情都沒有任何的變化。


    就好像,他在來到勤政殿之前,就早已經知道了會有這樣一個結果似的。


    “父皇,從一開始,兒臣就從未想過要背叛大明。”


    朱柏平靜地說道。


    “兒臣的所作所為,天地可鑒。兒臣無愧於大明,更無愧於這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


    一席話,擲地有聲!


    湘王朱柏,自打就藩之後,牧守荊州城。


    幾乎第一時間,就將壓迫百姓的貪官汙吏、氏族豪強拿來開刀了。


    之後,更是頒布了一係列的法令,安撫百姓,勸農耕種。


    為了讓百姓們吃飽穿暖,更是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賦稅標準,還特地將紅薯、土豆和大豆這三種農作物率先在荊州進行了試驗。


    荊州百姓們吃得飽、穿得暖,家家戶戶都有餘糧,再也沒有發生過有人被餓死、走投無路上街賣兒賣女的情況了。


    而且,還不單單隻是荊州城,就連荊州城附近的百姓,都被吸引了過去,甘願在荊州城裏落戶、耕生。


    如果是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那老十二他也的確是當真“無愧於大明,更無愧於這天下千千萬萬的百姓”。


    不過。


    這並非是朱元璋所希望聽到的答案。


    他要的,可不僅僅是如此而已。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