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之所以要重現月旦評,還修築什麽白玉台,你分明是不懷好意,就是為了給我儒家挖坑,好借此陷害我等!”


    “可惜,我等卻是不防備,竟然遭了你這等奸佞小人的道!可恥可惡,混賬至極!”


    他伸手指著朱柏,搜腸刮肚想著各種自己所能想到的惡毒詞匯。


    孔謙之所以這麽做,其實想法很簡單。


    自從朱柏出現在這裏的那一刻起,他便已經明白,逼宮此事不可為了。


    但即便如此,他也不希望自己成為儒家的累贅,被朱柏這廝當成籌碼去威脅儒家殘眾。


    所以,他才一心求死。


    隻希望自己能當場激怒朱柏,令他失去理智,給自己來上一劍,一了百了。


    他的想法其實並不錯,隻是稍微小瞧了一個人:朱柏。


    這番事情他能夠想得到,那沒道理腦袋比他更聰明的朱柏會想不到啊。


    於是。


    朱柏看著孔謙,眼中逐漸浮現出了一抹明悟後的嘲諷。


    對於孔謙的謾罵,他根本不帶理會。


    隻揮了揮手。


    花木蘭心領神會,打開牢房將孔謙如同死狗一樣給生生拽了出來。


    一路倒拖著,跟在湘王朱柏的身後。


    “帶他去城頭好好看看。”


    “是,尊主。”


    花木蘭沒有任何疑問,立即執行朱柏的命令。


    不多時,花木蘭便拽著孔謙,登上了城牆。


    這一路走來,孔謙的鼻子裏聞到了濃鬱的血腥味,甚至還看到了好幾具沒有腦袋的屍體。


    這不由讓他心中充滿了惶恐與不安。


    他被打入詔獄的這些天裏,應天府上究竟是發生了什麽事情?


    並沒有讓他疑惑太久。


    很快,孔謙便看到了讓他終身難忘的情景——


    一顆顆的儒生人頭,層層疊疊地堆積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數量龐大的巨型京觀!


    每一個儒生的腦袋上,都滿是鮮血!


    他們每一個的臉上,都浮現出了極為驚恐的神情,由此可見當初他們走得一點也不體麵。


    而最是讓孔謙感受到了無比絕望的是,他親自收入麾下的幾名得意弟子,此時都隻剩下了一個滿是驚慌失措的腦袋,正木然地盯著他看。


    看得孔謙悲憤欲絕,看得孔謙肝腸寸斷!


    撲通!


    好不容易站起身的孔謙,竟然直挺挺地跪在了地上。


    他痛苦地閉上了雙眼,渾身無助地顫抖著。


    儒家!


    從春秋時期的先賢孔子開始,到現如今的明朝,儒家經曆了摸約一千八九百年的傳承。


    如此光輝璀璨的傳承,誰能想象最終竟然會徹底斷送在了他孔謙的手上呢?


    這種事情,若是等到他日後下了地獄,見著先賢孔子、孟子等人之後,又當如何處之?


    一股難以言喻的絕望之情,不住在孔謙的心頭縈繞,令他眼前陣陣發黑。


    “不……不是的,不是這樣的!為什麽?明明不應該是這樣的才對啊!”


    他絕望地大聲吼著,而後忽然不住嘔血,渾身癱軟地倒在了地上,一個勁兒地喋喋不休道。


    “我是儒家罪人,我愧對儒家先賢……我愧對儒家先賢呐!”


    距離乞活軍進城殺人,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


    應天府內,血流漂杵,無數儒生慘遭屠戮。


    此時,城守、衙役、力士、馬夫悉數出動,忙著收拾屍體,洗刷街道。


    濃鬱的血腥味衝天而起,將這一座千年古都近乎營造成了修羅地獄。


    錦衣衛的大部分成員,也被派遣了出去,負責協調工作,負責維持治安,負責打擊犯罪。


    今晚這場殺戮盛宴,讓應天府內的不少宵小都有些蠢蠢欲動,想要趁此機會渾水摸魚。


    越是混亂之際,越是要用重典。


    但凡是被錦衣衛撞見的,沒一個會有什麽好下場,全給一刀劈了。


    若是沒死透,就再補上一刀,屍體也懸在街麵上,以震懾四方。


    此時,一襲白袍的湘王,見大勢已定,便重新又迴到了宮中。


    朱元璋,還在勤政殿等他。


    從朱柏為乞活軍請命的那一刻開始,朱柏便很清楚在這件事情塵埃落定之後,他勢必要跟父皇正麵交鋒一場。


    勤政殿,燭光搖曳。


    偌大的宮殿之中,此時除了朱元璋,便隻有吳伴伴侍在遠處。


    朱柏緩步走進殿中,在朱元璋的注視之下,躬身行禮。


    “兒臣朱柏,參見父皇。”


    朱元璋看向朱柏的目光顯得格外晦澀難明:“平身吧,老十二。”


    “謝父皇。”


    朱柏直起身,目光灼灼看向朱元璋。


    “吳伴伴,你先下去。”


    “是,陛下。”


    吳伴伴轉身離開了,臨走前滿是擔憂地看了湘王朱柏一眼。


    至此。


    偌大勤政殿,隻剩下了朱元璋和朱柏父子二人。


    出生帝王之家,本就無奈。


    朱柏與朱元璋之間對應的關係,除開兒子與父親之外,還多了一層臣子與皇帝的關係。


    而這,也正是今晚朱元璋與朱柏對峙於此的根本原因。


    “老十二。”


    “兒臣在。”


    朱元璋的神色頗為憔悴,他疲憊地擺了擺手:“行了,這裏沒有外人,別兒臣兒臣的了,咱聽著見外。”


    “父皇,禮不能廢啊。”


    聞言,朱元璋搖了搖頭,“別跟你大哥學這個,咱不愛聽。”


    頓了頓,他話鋒一轉,看似漫不經心又說道。


    “這些年,咱忙著打仗,倒是忽略了對你們的教育……不過還好,老大爭氣,你也爭氣。”


    “說起來,當初圍困陳友諒的時候,那是鐵浮屠的初次作戰吧?很利索,也很精彩。”


    “然後,在攻打元上都和元大都的時候,鐵浮屠都居功至偉。”


    朱元璋的語氣放緩,繼續說道。


    “你能夠想到咱沒想到的事情,咱很高興。之後更是殲滅離開倭寇,占據了倭島,為咱大明開疆拓土,這是好事。證明老十二你不哭是咱老朱家的後人,有擔當!”


    “至於關寧鐵騎,在郭桓剛生反叛之心時,就讓老四親自前去鎮壓了,這更是好事。”


    可說到這兒之後,朱元璋眼中那股讚許的神色,卻多了幾分憂慮和複雜。


    很顯然,朱柏的表現是足夠優秀的。


    但卻有些優秀得太過頭了。


    這還僅僅隻是戰事相關的功勞,至於開設科舉考試,為國家開辟了更多的輸送優秀人才的通道。


    .....


    .....


    兄弟們,新鮮的稿子來咯!


    達到300催更立即加更


    還差4個發電加更!


    求催更,求發電支持!


    感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敏敏敏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敏敏敏子並收藏擁兵百萬讓交權?朕這生如履薄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