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淳罡挑了挑眉,有人想要切磋,他自然是不懼的。


    即便如今他的狀態稱不上是巔峰他也不會退縮。


    畢竟劍開天門的精髓便在於敢於出劍!


    一劍遞出,有我無他!


    就在兩者之間火藥味漸濃之時,鄧太阿忽然又開口道:


    “前輩今日狀態不佳,晚輩今次也沒尋到適合之劍,若是就此切磋,前輩與晚輩皆會有所遺憾。


    不如改日前輩調整好狀態,晚輩尋得適合之劍時再戰一場,前輩你看如何?”


    見到鄧太阿主動退讓,李淳罡先是一愣,隨後點頭應允道:


    “可以。”


    隨後李淳罡稍稍猶豫,再度將視線投注到黃梨木劍匣上開口道:


    “說實話,雖然這青梅竹馬春水桃花什麽的命名方法,確實是要酸掉了老夫的大牙。


    你這取名的造詣比起老夫的木馬牛,簡直是差了十萬八千裏。


    但是呢你鄧太阿在養劍與飛劍一途上確實是天下第一。


    這十二柄袖珍飛劍,即便被你抹去了秘術禁製,成了半死之物,卻依舊能存有不俗的劍意,足可見你養劍之能。


    嘿,雖然老夫在劍道之途走在了前麵,但也不得不承認你鄧太阿的劍術跟那王仙芝的以力證道,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術到極致,與道無異。


    你確實不愧是能讓吳家劍塚顏麵掃地的劍道天才。


    有你鄧太阿在這樣的江湖裏,確實比以前有趣了很多。


    這劍道之路上有你在,總算是不孤獨了啊。”


    聽到李淳罡難得的真心誇讚,鄧太阿神色嚴肅地對著李淳罡抱拳躬身道:


    “謝前輩認可。


    晚輩自當在劍道上繼續前行,以求更進一步。”


    李淳罡點點頭道:


    “如此甚好,若是像你這樣的人多了,那麽天下劍道才會如雨後春筍般呈現出一副前所未有的大氣象。


    真希望老夫有機會看到那一天的出現。”


    說完這話的李淳罡不由得瞥了眼身後馬車內探頭出來的薑泥。


    之前薑泥的那一劍他在天上可是感應的清清楚楚。


    雖說後勁不足,但薑泥已經展現出了女子劍仙的天賦,假以時日定能登臨絕巔!


    接著李淳罡再瞥了眼身旁的徐鳳年,這徐小子雖然開始不現犄角,但如今卻是初現崢嶸。


    徐小子在劍道上的進展簡直是一天一個樣,這恐怖的速度就是李淳罡看了都得直唿一聲天才。


    畢竟這小子能在指玄境用劍術打贏了那無敵於天下的王仙芝,屬實是天賦驚人。


    雖說這其中有那古怪的六停心法的緣故,但徐鳳年對於劍術的領悟也功不可沒。


    而李淳罡之所以很少讚揚徐鳳年,純粹是怕這小子的尾巴翹到天上去。


    不過如今,這小子既有無敵心態,那麽誇與不誇都已經不重要了。


    今後的江湖必然不是他和鄧太阿的,而是徐鳳年和薑泥這一波新人的。


    想到這裏的李淳罡才驚覺自己已經老了。


    如今這座生機勃勃的江湖已經與他所處的時代截然不同了啊。


    在李淳罡微微出神之際,站在對麵的鄧太阿微微一笑開口道:


    “有前輩做那劍道領路人,今後江湖中我輩劍客必不會少。


    在此晚輩鄧太阿謝過李前輩為天下劍道引領光明。”


    言罷,鄧太阿深深鞠躬之後這才重新牽起老驢向著遠方離去。


    唯有那劍童三祿不解的言語順著微風斷斷續續地傳過來:


    “老爺,這老頭就是你常說的春秋劍甲李淳罡嗎?


    怎麽看起來一點兒也沒有高人風範啊?”


    “三祿,不許對李老前輩不敬!”


    ……


    見到鄧太阿遠去,李淳罡長歎一聲。


    江湖一代新人換舊人。


    這江湖新劍神鄧太阿確實有望接過他身上的擔子為天下劍客繼續引領前路。


    想到引領前路,李淳罡難得又有了教學的興致。


    他伸出一根手指來輕敲那黃梨木劍匣,口中輕念一個起字。


    那黃梨木劍匣竟是主動滑開,劍匣中的十二柄飛劍就如同受到不知名召喚般懸空排成一線,與之前鄧太阿列陣使出兵解時如出一轍。


    接著李淳罡也不管徐鳳年有沒有做好學習的準備,直接自顧自說地說道:


    “劍術劍道一途,在鄧太阿出現之前,老夫以為自然是劍道更勝一籌。


    而老夫的兩袖青蛇便是集劍道之大成者。


    這非是老夫自誇,而是如今天下確實無人能做到兩袖青蛇般的劍道極致。


    你學兩袖青蛇就等於學會了如今天下的所有劍道。


    至於你小子到底能悟透幾分劍道,那就全憑你自己的造化。


    就目前來說你的悟性還不賴。


    但今日得見鄧太阿,老夫方知世間所有劍術劍道實際上都是殊途同歸。


    劍術一途,若是臻於巔峰境界,也能如同洶湧江河奔東海般蕩氣迴腸。


    若是能將兩者結合,怕是能走出一條新的劍道。


    老夫在想若是將其比作人之遠行,用術當作腳力,用道當作路徑,那麽這條路是不是就會變得更長?


    隻是老夫如今雖明此理,但如今已經憑借見到入得陸地劍仙,若想迴頭重新以術道合流,那便需要再度跌境。


    這等勇氣,老夫雖有,但歲月不饒人,時間卻不能再等老夫了。


    所以老夫隻能將此理告知於你,讓你銘記於心,希翼你有朝一日能打破劍道瓶頸走出一條真正獨一無二的路來。”


    說完之後,那懸於空中的十二柄飛劍便突然以肉眼幾乎不可見的急速微顫,像極了鄧太阿手中的兵解秘術!


    六十個刹那,一個刹那九百生滅!


    李淳罡竟是憑借著自己對於劍道的理解,近乎完美的將情況模擬了出來!


    隻是擁有照鏡之法的徐鳳年依舊能清晰的看出其中差別。


    道始終是道,術始終是術。


    李淳罡模擬出來的兵解秘術,實際上還是那兩袖青蛇的應用。


    李淳罡自然也知如此不行,他遺憾的搖了搖頭輕聲道:


    “落。”


    十二柄飛劍緩緩落下,重新躺迴到了在黃梨木劍匣當中。


    接著李淳罡抬眼望天似乎在感歎著時不待我。


    徐鳳年收起那黃梨木劍匣,向著老人背影鄭重承諾道:


    “老兄弟,我一定會走出自己的劍道來,這是我的承諾。”


    聽見了徐鳳年的保證,李淳罡沒有言語,隻是重新坐迴到了馬車之中,翹起二郎腿扣起了腳趾。


    顯然心境已經好轉了許多。


    輕吐一口濁氣的徐鳳年望了一圈周圍的大雪龍騎,沉聲道:


    “迴北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蟬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蟬眠並收藏雪中:人在北涼,以勢壓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