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5章 七夕
穿越成了朱雄英的哥哥 作者:卿笑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睡,這就睡。”
他嘴裏不滿的嘟囔著,忽然好像想到了什麽似的,眼神裏閃過一絲光亮。
朱元璋扭頭用手戳了戳馬皇後:“對了,妹子我差點就忘了問你。”
“嗯?”馬皇後沒有睜開眼,隻是淡淡的應了一聲。
“你說遷都到哪合適。”
“西安,洛陽,開封,北平,你更加中意哪個?”
“這我得想想。”馬皇後聞言睜開眼睛,思索片刻,說道:“西安和洛陽都不錯。”
“我知道,不過我就想聽聽你的意見。”朱元璋點點頭說道。
“嗯,這兩個地方各有千秋,西安地處關中平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曆史上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
馬皇後頓了頓又說:“洛陽也不錯,它位於黃河中下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而且氣候宜人,素有‘天下之中’之稱。”
“那妹子你就替咱拿個主意嘛。”朱元璋一臉期待的看著她。
“這是你自己要遷都,又不是我,怎麽讓我拿主意啊。”馬皇後白了他一眼,不滿的說道。
“你是我媳婦,你不幫我拿主意誰拿主意啊。”朱元璋理直氣壯的說。
“行行行,那我替你選了你可不許後悔。”
“依我看就定在西安吧,畢竟那裏離老家也近,而且以前那名字還挺契合咱孫兒的。”馬皇後無奈的說。
“對啊,長安,長安...那就聽妹子的。”
朱元璋一拍被子高興的閉上了眼。
“這迴快睡吧。”馬皇後看他那高興的樣子便也沒再多說什麽。
天蒙蒙亮的時候,朱元璋就醒了,看了一眼旁邊還在熟睡的馬皇後,他輕手輕腳的下了床,穿戴整齊後,便離開了坤寧宮。
禦書房。
朱標早已在裏麵等候多時。
......
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六日
朱長安還在和嘰嘰歪歪的劉元亮糾結。
忽然屋外一陣混亂,李麥敲了敲門進來,告訴他皇爺安排的人已經到了。
他頓時歡喜的看了劉元亮一眼,趕緊出門去看。
領頭的是一個年輕人,年紀貌似比朱長安要大一些,看起來比較沉穩,他恭敬地給朱長安行了一禮,說道:“拜見皇太孫。”
朱長安趕緊扶起他:“好了,不用多禮。”
那年輕人站起身來,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禮:“在下肖鏡台,奉陛下之命前來處理分田之事,若有哪些處理不當還請殿下指出。”
“這是陛下讓我帶給您的信。”說著他又將一封信遞上。
朱長安接過信件拆開看了起來,看完後若有所思的對肖鏡台說:“肖千戶。”
“殿下。”肖鏡台立馬拱手迴應。
“那是劉府伊,你二人全權處理此間瑣事,我會跟在旁邊好好學習的。”
“是。”肖鏡台點點頭,然後看了劉元亮一眼。
劉元亮當即笑著拱手道:“勞煩肖千戶了。”
“不敢,職責所在。”
兩人客套了一番便開始商量後續事宜。
三月後。
鳳陽城外的官道上,一個車隊正緩緩的向外走去。
車內,朱長安坐在窗邊,望著窗外不斷倒退的景物,他不禁有些感慨萬千。
原本隻是想過來長長見識玩一圈的,結果一下子給自己找上事被抓了壯丁,現在這件事差不多結束了,他立馬高興的趕緊溜走。
忽然,馬車停了下來,緊接著外麵傳來一陣嘈雜聲。
朱長安好奇的掀開簾子,往外看去。
隻見前方不遠處有一群衣著幹練的青壯正在向他們衝來,那些人個個手持棍棒,氣勢洶洶。
莫非是刺客?太刺激了,這還是他第一次見著活的刺客。
真沒想到竟然有人能在洪武時期湊出這麽一堆人來行刺。
這時,車隊前方負責護衛李麥等人當即大喊一聲:“保護殿下!”
然後他們就一擁而上,不過很快,那些好像刺客的家夥就哭爹喊娘的被兩個百戶帶人製服。
李麥麵色不善的揪住其中一人,厲聲問道:“說!是誰派你們來的!”
那人被嚇得瑟瑟發抖,連忙求饒道:“大人饒命啊,是小的們有眼無珠衝撞了大人,望大人高抬貴手,饒了小的們吧。”
難得遇到點事情,李麥怎麽可能放過這麽好的立功機會,他當即冷笑一聲,說道:“既然你們不說,那就別怪我下手狠辣了!”
隻見他拔出腰間的佩刀,猛地砍向那人。
那人慘叫一聲,鮮血噴湧而出,當場斃命。
其餘幾個領頭的也被嚇得癱坐在地上,渾身發抖,連連討饒。
很快在他們熟練的審訊下這群人倒豆子般的說出了今日的目的。
原來他們今日打算去和李家村的人打架。
大概就是因為田地邊界的原因讓兩村互不相讓勢同水火,然後有個倒黴蛋獨自帶著從山上抓的兔子去鎮裏賣結果路過李家村的時候被搶了。
迴去告狀以後張家村村民群情激憤,村中老人就讓青壯帶上棍棒去找對方說理。
本來事情也不算多大,結果兩邊的人都沒能說服對方,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然後那些去說裏的張家村村民還被打的很慘,迴去之後氣不過,就準備帶更多的人去討個公道。
然後剛好路上倒黴的遇上了朱長安的車隊。
於是事情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朱長安聽完這鬧劇不由得扶額。
本來還以為是刺客,結果是兩個小村的械鬥。
說起來這張家村的人還真慘,在這一串事情裏真是一點便宜沒占著,淨撿著虧吃了。
不過他可沒打算摻和進去,李麥的辦事效率極快,趕在太陽下山前就將這些倒黴的村民押去了鳳陽城。
當然朱長安的車隊並沒有因為這點插曲停下。
晃晃悠悠的到了河邊,然後沿著水流往前走。
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七月七日
河麵上波光粼粼,倒映著兩岸的綠樹紅花,景色美不勝收。
不遠處,一座石橋橫跨兩岸,橋上行人絡繹不絕。
朱長安坐在車中,靠在傅榮的懷裏,兩人嬉戲調笑,欣賞著這如畫般的美景。
忽然,他聽見了隱隱約約的歌聲,那歌聲輕快活潑,似是從水麵上傳來。
他好奇的循聲望去,發現唱歌的是一個身穿粉色長裙的少女,那少女大約十五六歲的年紀,生得明眸皓齒,笑靨如花。
少女的歌聲吸引了朱長安,他不禁跟著一起哼唱起來。
“殿下。”傅榮溫熱的手摸上他的臉頰聲音聽不出喜怒。
朱長安握住她的手親昵的蹭了蹭:“榮姐姐我唱的好聽嗎。”
傅榮點點頭,一臉寵溺:“殿下唱什麽都好聽。”
傅榮的話讓朱長安笑得更開心了。
馬車繼續前行,少女的歌聲漸漸遠去,一行人進了城裏。
豫西河南府。
正值乞巧節,街道上人來人往,街道兩旁掛著許多燈籠,整座城市都籠罩在一片歡樂祥和之中。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少女們會通過穿針引線來祈禱自己的手巧,所以又被稱為女兒節。
朱長安下了馬車,身旁跟著的是一襲青色長袍的傅榮。
傅榮周圍看著人來人往,麵上帶著淺淺的笑意,輕聲說道:“殿下,今天是乞巧節,城裏很熱鬧,不如我們出去逛逛?”
朱長安笑著點點頭:“好啊。”
李麥等人在前麵開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逛著街。
街道兩邊賣各種小玩意兒的攤子琳琅滿目,熱鬧非凡。
其中有賣首飾的,有賣小吃的,還有賣各種不知道是些什麽東西的,攤主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朱長安和傅榮穿梭在人群中,一邊走一邊看,遇到感興趣的東西還會停下來問問價格。
不遠處,一個賣花燈的攤位吸引了朱長安的注意。
隻見那攤位上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兔子燈、蓮花燈、金魚燈等等,造型各異,做工精致,讓人目不暇接。
攤主是個年輕男子,他見朱長安感興趣,連忙招唿道:“這位公子,看看這些花燈吧,都是剛做好的,買迴去送給心上人再好不過了。”
朱長安聞言臉一紅,下意識看向傅榮,隨即問道:“那小哥,這些花燈怎麽賣?”
那攤主笑著說:“公子真是好眼光,這些花燈都很便宜,您看,這蓮花燈二十文錢一盞,這兔子燈三十文錢一盞,至於這金魚燈嘛……”
不等他說完朱長直接忙打斷他:“別說了,都包起來吧,我全要了。”
那攤主一聽,頓時喜笑顏開,連忙開始打包。
一旁的李麥等人見狀連忙上來幫忙,不一會兒功夫,所有花燈便都打包好了。
“榮姐姐咱們也去放花燈吧。”
傅榮笑著點點頭,兩人並肩向河邊走去。
河邊,已經有許多人在放花燈了,河麵上漂浮著一盞盞各式各樣的花燈,隨著水流緩緩飄動。
兩人挑了個僻靜的地方,然後各自選了一盞心儀的花燈放在水麵上,輕輕推動,花燈便順著水流緩緩向下遊漂去。
其餘的花燈由李麥等人分了一起放。
河麵上,點點花燈隨風搖曳,宛若一條璀璨的銀河。
看著漸漸飄遠的花燈,朱長安雙手合十心中默默許願。
願阿爺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願我大明武運昌隆。
願望許完了,朱長安這才轉身看向傅榮,發現她正看著自己,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下意識開口問道:“榮姐姐你許了什麽願望啊。”
“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
傅榮看著漸漸飄遠的花燈,眼底滿是溫柔。
希望它們能保佑殿下此生平安喜樂,順遂無憂。
就這樣兩人靜靜的站在河邊,看著花燈越飄越遠,直到消失不見。
河邊,河風徐徐吹來,風中夾雜著一絲絲涼意。
朱長安突然開口說道:“榮姐姐,以後每年七夕你都陪我一起過吧。”
傅榮轉頭看向朱長安,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好。”
兩人相視一笑,周圍的夜色仿佛都變得溫柔起來。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
兩人循聲望去,隻見不遠處人群騷動,似乎發生了什麽事。
李麥等人見狀,連忙護在朱長安和傅榮身前。
孫平專門湊過去查看情況,不一會兒便迴來報告。
“殿下,是有個姑娘落水了。”
傅榮聞言,眉頭微皺,立刻說道:“殿下,這裏水勢湍急,還是先離開吧。”
朱長安點點頭,正準備離開,突然聽到人群中傳來一陣唿救聲。
原來落水的姑娘好像要被河水衝走了,岸上的人紛紛驚唿,卻無人敢下水救人。
見此情形朱長安看向身後:“你們誰會水?”
李麥等人麵麵相覷,都搖了搖頭。
孫平見狀連忙站出來:“殿下,我會水。”
“好,那你就去吧,注意安全救不到也沒關係。”朱長安點點頭。
孫平應了一聲,脫下外套,一個猛子紮進河裏,不一會兒便將落水姑娘救了上來。
那姑娘被救上岸後,咳出一大口水,漸漸蘇醒過來。
朱長安見狀吩咐他們趕緊將人送去醫館,傅榮則是連忙解下自己的披風給那姑娘蓋上。
孫平得令後趕緊帶著人將姑娘抬去醫館。
朱長安則帶著傅榮打算繼續閑逛。
那個落水的插曲沒有造成什麽影響,街上還是熱鬧非凡。
忽然,街邊傳來一陣熱鬧的鑼鼓聲。
一群表演雜耍的藝人正在街頭賣藝,周圍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隻見那群藝人個個身懷絕技,有的踩著高蹺,有的翻著跟頭,還有的表演胸口碎大石……圍觀的人群不時爆發出一陣陣喝彩聲。
朱長安和傅榮也被這熱鬧的場麵吸引,湊過去觀看。
兩刻鍾後。
那群藝人表演完畢,開始向圍觀的觀眾討賞錢。
人們紛紛扔著銅錢,朱長安見狀也隨手扔了一塊碎銀過去。
那群藝人看到碎銀頓時喜笑顏開,連連道謝。
朱長安擺擺手,然後還想繼續再逛。
但一旁的傅榮卻開口道:“殿下,時候不早了,該迴驛站休息了。”
朱長安抬頭看看天色,發現確實已經很晚了,隻能遺憾的說道:“好吧。”
他嘴裏不滿的嘟囔著,忽然好像想到了什麽似的,眼神裏閃過一絲光亮。
朱元璋扭頭用手戳了戳馬皇後:“對了,妹子我差點就忘了問你。”
“嗯?”馬皇後沒有睜開眼,隻是淡淡的應了一聲。
“你說遷都到哪合適。”
“西安,洛陽,開封,北平,你更加中意哪個?”
“這我得想想。”馬皇後聞言睜開眼睛,思索片刻,說道:“西安和洛陽都不錯。”
“我知道,不過我就想聽聽你的意見。”朱元璋點點頭說道。
“嗯,這兩個地方各有千秋,西安地處關中平原,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且自古就是帝王之都,曆史上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
馬皇後頓了頓又說:“洛陽也不錯,它位於黃河中下遊,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而且氣候宜人,素有‘天下之中’之稱。”
“那妹子你就替咱拿個主意嘛。”朱元璋一臉期待的看著她。
“這是你自己要遷都,又不是我,怎麽讓我拿主意啊。”馬皇後白了他一眼,不滿的說道。
“你是我媳婦,你不幫我拿主意誰拿主意啊。”朱元璋理直氣壯的說。
“行行行,那我替你選了你可不許後悔。”
“依我看就定在西安吧,畢竟那裏離老家也近,而且以前那名字還挺契合咱孫兒的。”馬皇後無奈的說。
“對啊,長安,長安...那就聽妹子的。”
朱元璋一拍被子高興的閉上了眼。
“這迴快睡吧。”馬皇後看他那高興的樣子便也沒再多說什麽。
天蒙蒙亮的時候,朱元璋就醒了,看了一眼旁邊還在熟睡的馬皇後,他輕手輕腳的下了床,穿戴整齊後,便離開了坤寧宮。
禦書房。
朱標早已在裏麵等候多時。
......
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四月六日
朱長安還在和嘰嘰歪歪的劉元亮糾結。
忽然屋外一陣混亂,李麥敲了敲門進來,告訴他皇爺安排的人已經到了。
他頓時歡喜的看了劉元亮一眼,趕緊出門去看。
領頭的是一個年輕人,年紀貌似比朱長安要大一些,看起來比較沉穩,他恭敬地給朱長安行了一禮,說道:“拜見皇太孫。”
朱長安趕緊扶起他:“好了,不用多禮。”
那年輕人站起身來,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禮:“在下肖鏡台,奉陛下之命前來處理分田之事,若有哪些處理不當還請殿下指出。”
“這是陛下讓我帶給您的信。”說著他又將一封信遞上。
朱長安接過信件拆開看了起來,看完後若有所思的對肖鏡台說:“肖千戶。”
“殿下。”肖鏡台立馬拱手迴應。
“那是劉府伊,你二人全權處理此間瑣事,我會跟在旁邊好好學習的。”
“是。”肖鏡台點點頭,然後看了劉元亮一眼。
劉元亮當即笑著拱手道:“勞煩肖千戶了。”
“不敢,職責所在。”
兩人客套了一番便開始商量後續事宜。
三月後。
鳳陽城外的官道上,一個車隊正緩緩的向外走去。
車內,朱長安坐在窗邊,望著窗外不斷倒退的景物,他不禁有些感慨萬千。
原本隻是想過來長長見識玩一圈的,結果一下子給自己找上事被抓了壯丁,現在這件事差不多結束了,他立馬高興的趕緊溜走。
忽然,馬車停了下來,緊接著外麵傳來一陣嘈雜聲。
朱長安好奇的掀開簾子,往外看去。
隻見前方不遠處有一群衣著幹練的青壯正在向他們衝來,那些人個個手持棍棒,氣勢洶洶。
莫非是刺客?太刺激了,這還是他第一次見著活的刺客。
真沒想到竟然有人能在洪武時期湊出這麽一堆人來行刺。
這時,車隊前方負責護衛李麥等人當即大喊一聲:“保護殿下!”
然後他們就一擁而上,不過很快,那些好像刺客的家夥就哭爹喊娘的被兩個百戶帶人製服。
李麥麵色不善的揪住其中一人,厲聲問道:“說!是誰派你們來的!”
那人被嚇得瑟瑟發抖,連忙求饒道:“大人饒命啊,是小的們有眼無珠衝撞了大人,望大人高抬貴手,饒了小的們吧。”
難得遇到點事情,李麥怎麽可能放過這麽好的立功機會,他當即冷笑一聲,說道:“既然你們不說,那就別怪我下手狠辣了!”
隻見他拔出腰間的佩刀,猛地砍向那人。
那人慘叫一聲,鮮血噴湧而出,當場斃命。
其餘幾個領頭的也被嚇得癱坐在地上,渾身發抖,連連討饒。
很快在他們熟練的審訊下這群人倒豆子般的說出了今日的目的。
原來他們今日打算去和李家村的人打架。
大概就是因為田地邊界的原因讓兩村互不相讓勢同水火,然後有個倒黴蛋獨自帶著從山上抓的兔子去鎮裏賣結果路過李家村的時候被搶了。
迴去告狀以後張家村村民群情激憤,村中老人就讓青壯帶上棍棒去找對方說理。
本來事情也不算多大,結果兩邊的人都沒能說服對方,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然後那些去說裏的張家村村民還被打的很慘,迴去之後氣不過,就準備帶更多的人去討個公道。
然後剛好路上倒黴的遇上了朱長安的車隊。
於是事情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朱長安聽完這鬧劇不由得扶額。
本來還以為是刺客,結果是兩個小村的械鬥。
說起來這張家村的人還真慘,在這一串事情裏真是一點便宜沒占著,淨撿著虧吃了。
不過他可沒打算摻和進去,李麥的辦事效率極快,趕在太陽下山前就將這些倒黴的村民押去了鳳陽城。
當然朱長安的車隊並沒有因為這點插曲停下。
晃晃悠悠的到了河邊,然後沿著水流往前走。
一三八九年(洪武二十二年)七月七日
河麵上波光粼粼,倒映著兩岸的綠樹紅花,景色美不勝收。
不遠處,一座石橋橫跨兩岸,橋上行人絡繹不絕。
朱長安坐在車中,靠在傅榮的懷裏,兩人嬉戲調笑,欣賞著這如畫般的美景。
忽然,他聽見了隱隱約約的歌聲,那歌聲輕快活潑,似是從水麵上傳來。
他好奇的循聲望去,發現唱歌的是一個身穿粉色長裙的少女,那少女大約十五六歲的年紀,生得明眸皓齒,笑靨如花。
少女的歌聲吸引了朱長安,他不禁跟著一起哼唱起來。
“殿下。”傅榮溫熱的手摸上他的臉頰聲音聽不出喜怒。
朱長安握住她的手親昵的蹭了蹭:“榮姐姐我唱的好聽嗎。”
傅榮點點頭,一臉寵溺:“殿下唱什麽都好聽。”
傅榮的話讓朱長安笑得更開心了。
馬車繼續前行,少女的歌聲漸漸遠去,一行人進了城裏。
豫西河南府。
正值乞巧節,街道上人來人往,街道兩旁掛著許多燈籠,整座城市都籠罩在一片歡樂祥和之中。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相傳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少女們會通過穿針引線來祈禱自己的手巧,所以又被稱為女兒節。
朱長安下了馬車,身旁跟著的是一襲青色長袍的傅榮。
傅榮周圍看著人來人往,麵上帶著淺淺的笑意,輕聲說道:“殿下,今天是乞巧節,城裏很熱鬧,不如我們出去逛逛?”
朱長安笑著點點頭:“好啊。”
李麥等人在前麵開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逛著街。
街道兩邊賣各種小玩意兒的攤子琳琅滿目,熱鬧非凡。
其中有賣首飾的,有賣小吃的,還有賣各種不知道是些什麽東西的,攤主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
朱長安和傅榮穿梭在人群中,一邊走一邊看,遇到感興趣的東西還會停下來問問價格。
不遠處,一個賣花燈的攤位吸引了朱長安的注意。
隻見那攤位上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兔子燈、蓮花燈、金魚燈等等,造型各異,做工精致,讓人目不暇接。
攤主是個年輕男子,他見朱長安感興趣,連忙招唿道:“這位公子,看看這些花燈吧,都是剛做好的,買迴去送給心上人再好不過了。”
朱長安聞言臉一紅,下意識看向傅榮,隨即問道:“那小哥,這些花燈怎麽賣?”
那攤主笑著說:“公子真是好眼光,這些花燈都很便宜,您看,這蓮花燈二十文錢一盞,這兔子燈三十文錢一盞,至於這金魚燈嘛……”
不等他說完朱長直接忙打斷他:“別說了,都包起來吧,我全要了。”
那攤主一聽,頓時喜笑顏開,連忙開始打包。
一旁的李麥等人見狀連忙上來幫忙,不一會兒功夫,所有花燈便都打包好了。
“榮姐姐咱們也去放花燈吧。”
傅榮笑著點點頭,兩人並肩向河邊走去。
河邊,已經有許多人在放花燈了,河麵上漂浮著一盞盞各式各樣的花燈,隨著水流緩緩飄動。
兩人挑了個僻靜的地方,然後各自選了一盞心儀的花燈放在水麵上,輕輕推動,花燈便順著水流緩緩向下遊漂去。
其餘的花燈由李麥等人分了一起放。
河麵上,點點花燈隨風搖曳,宛若一條璀璨的銀河。
看著漸漸飄遠的花燈,朱長安雙手合十心中默默許願。
願阿爺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願我大明武運昌隆。
願望許完了,朱長安這才轉身看向傅榮,發現她正看著自己,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
他下意識開口問道:“榮姐姐你許了什麽願望啊。”
“願望說出來就不靈了。”
傅榮看著漸漸飄遠的花燈,眼底滿是溫柔。
希望它們能保佑殿下此生平安喜樂,順遂無憂。
就這樣兩人靜靜的站在河邊,看著花燈越飄越遠,直到消失不見。
河邊,河風徐徐吹來,風中夾雜著一絲絲涼意。
朱長安突然開口說道:“榮姐姐,以後每年七夕你都陪我一起過吧。”
傅榮轉頭看向朱長安,嘴角勾起一抹溫柔的笑意:“好。”
兩人相視一笑,周圍的夜色仿佛都變得溫柔起來。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喧鬧聲。
兩人循聲望去,隻見不遠處人群騷動,似乎發生了什麽事。
李麥等人見狀,連忙護在朱長安和傅榮身前。
孫平專門湊過去查看情況,不一會兒便迴來報告。
“殿下,是有個姑娘落水了。”
傅榮聞言,眉頭微皺,立刻說道:“殿下,這裏水勢湍急,還是先離開吧。”
朱長安點點頭,正準備離開,突然聽到人群中傳來一陣唿救聲。
原來落水的姑娘好像要被河水衝走了,岸上的人紛紛驚唿,卻無人敢下水救人。
見此情形朱長安看向身後:“你們誰會水?”
李麥等人麵麵相覷,都搖了搖頭。
孫平見狀連忙站出來:“殿下,我會水。”
“好,那你就去吧,注意安全救不到也沒關係。”朱長安點點頭。
孫平應了一聲,脫下外套,一個猛子紮進河裏,不一會兒便將落水姑娘救了上來。
那姑娘被救上岸後,咳出一大口水,漸漸蘇醒過來。
朱長安見狀吩咐他們趕緊將人送去醫館,傅榮則是連忙解下自己的披風給那姑娘蓋上。
孫平得令後趕緊帶著人將姑娘抬去醫館。
朱長安則帶著傅榮打算繼續閑逛。
那個落水的插曲沒有造成什麽影響,街上還是熱鬧非凡。
忽然,街邊傳來一陣熱鬧的鑼鼓聲。
一群表演雜耍的藝人正在街頭賣藝,周圍圍滿了看熱鬧的人。
隻見那群藝人個個身懷絕技,有的踩著高蹺,有的翻著跟頭,還有的表演胸口碎大石……圍觀的人群不時爆發出一陣陣喝彩聲。
朱長安和傅榮也被這熱鬧的場麵吸引,湊過去觀看。
兩刻鍾後。
那群藝人表演完畢,開始向圍觀的觀眾討賞錢。
人們紛紛扔著銅錢,朱長安見狀也隨手扔了一塊碎銀過去。
那群藝人看到碎銀頓時喜笑顏開,連連道謝。
朱長安擺擺手,然後還想繼續再逛。
但一旁的傅榮卻開口道:“殿下,時候不早了,該迴驛站休息了。”
朱長安抬頭看看天色,發現確實已經很晚了,隻能遺憾的說道:“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