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建民還是小看了自家侄子。


    “你那塊地有點浪費了”


    大家心領神會之後,唐海林多感歎了一句:“否則等到建成後對外銷售,倒是可以賺上一大筆的。”


    他現在還不知道羅陽的計劃。


    這個計劃通過內部倒手的方式來消化渠道融資的成本,又解決了初期資金不足的問題,時間跨度長達四五年。


    但是對外不能這麽說。


    “唐叔,您說的沒錯,這塊地認真搞項目的話,賺個一兩億,問題不大。”


    羅陽笑著道:“但是我的觀念和老丈人那邊差不多,情願賺錢辛苦一點,賺錢速度慢一點,還是希望以實體製造業為主,憑借這個為社會增加財富,拉動就業.”


    “還別說,我就是佩服你嶽父這一點。”


    唐海林蠻讚同的道:“本來以他的實力,要在地方上搞壟斷性產業,輕而易舉的事情,但他偏偏走了新能源製造的路子,在五六年之前,很多人看不懂,但是現在看來,都得誇一句有遠見”


    “別看著房地產業對gdp貢獻大,稅收上也貢獻不小,甚至拉動上百個上下遊產業鏈的發展,但是除了在鋼鐵、施工機械製造上,其餘方麵對於產業升級就沒多大幫助了。”


    羅陽感歎道:“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在全球經濟產業鏈上,大部分生產依舊處於底層,隻有部分突破到了中間,極少數算是走在了前列”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從軟件到半導體,從汽車工業到航空航天工業,從精密儀器到精細化工.的確落後很多。”


    說起這個,羅建民也能插上話。


    “所以這就是你要走實體製造業的原因之一?”


    唐海林頓時對羅陽有些刮目相看:“沒想到你年紀輕輕,倒還有一些情懷”


    “中間也受到我家老丈人不少影響,他不止一次的和我說起過,撇開情懷,選擇和國家發展的大方向息息相關。”


    完全從自己嘴裏說出來,就有點嚇人。


    所以羅陽開始給薑遠山戴帽子。


    他進一步解說道:“進入二十世紀之後,上麵一直在強調供給側改革,希望從勞動力、土地、資本、製度創造、創新等要素上著手,調整經濟結構,使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數量”


    “的確,這是市裏開會的時候經常提到的內容。”


    聊到現在,唐海林的談性開始濃起來:“雖然上麵再三強調,但落實到下麵的時候,總有這樣那樣的現實問題阻礙深化和調整,我們南方沿海地帶還好一點,往內地去,光是資本和創新兩樣,就卡死了改革的路子.”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觸,是因為他在這一兩年裏就要更往上走一步。


    算不上主政一方,但也可以算是引導地方經濟發展的領導之一了,所以對羅陽這個話題相當感興趣。


    “是啊,資本和創新.”


    當唐海林提起這個的時候,羅陽也忍不住感歎起來。


    “在製造業方麵,很多卡脖子技術都掌握在西方人手裏,要想創新,就要有政策,有資本.但是國家這麽大,企業這麽多,很難統一思想,下定決心搞創新,突破技術難點。”


    羅陽咂嘴道:“就像這次光伏產業危機,歐米那邊政策一轉向,國內產業就舉步維艱”


    說起這事,唐海林也是有發言權的。


    因為陽市不止薑遠山一家光伏企業,其餘規模小的供應鏈企業不算,國電光伏也有大筆投資,也因為歐米那邊政策風向變化,導致企業步履維艱。


    “是啊,的確太被動了。”


    唐海林頗有感觸的道:“你嶽父原本分三期擴大產能,現在隻建了個一期,就算這樣,生產線也基本停滯著,他的二期、三期土地要不是你幫著消化,不知道擱到什麽時候.”


    “唐叔,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羅陽這時候笑著道:“當我們被卡到痛心痛肺了,才會讓這個產業裏的國人橫下一條心來搞創新,看著吧,國家相應的扶持政策很快會一條接一條出來。”


    豈止光伏產業這還隻是一個開始。


    往後的歲月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芯片產業,要不是米國那邊老川上台後拚命卡,卡到國內芯片產業欲仙欲死,怎麽可能從上到下一條心的開始搞研發,搞自己的全產業鏈?


    造不如買的觀念,在很多企業身上得到體現。


    其實最聰明的是微軟,他們就不搞什麽製裁,甚至免費的把落後一代的操作係統給你用,為的就是讓國內耗費時間去吃透這一套技術。


    吃透了又怎麽樣,吃透的同時,你就被束縛在了這條技術道路上,而人家作為先發者,手裏永遠有比你更先進的一代技術,而你因為技術路線和沉沒成本問題,想掉頭都難!


    “你這個觀點值得細品!”


    聊天聊到這裏,唐海林有了濃鬱的興致。


    “咱們走一個!”


    這次他主動舉杯,示意羅陽和羅建民等人喝一個。


    頗有當浮一大白的快意。


    “其實不光是供給側改革,還有需求側的三駕馬車。”


    唐海林來了興致,羅陽何嚐不是。


    他侃侃而談道:“投資、消費、出口.投資在這幾年裏算是過量了,消費這一塊,人均gdp在那裏,咱們國家內需的量級至今不見起色,至於說出口.”


    說到這裏的時候,羅陽頓了頓。


    “出口雖然一年比一年出色,但是對外貿的依賴卻越來越重,近兩年在經濟增長貢獻裏的占比甚至超過了70%,重到外麵稍有風吹草動,咱們就傷筋動骨。”


    既然是茶餘飯後的閑聊,羅陽也不避諱:“尤其是08年,蔓延性的危機一下子將外貿重創,要不然咱們也不至於搞出4萬億投資計劃,不會搞出家電下鄉的政策”


    “是啊.”


    唐海林作為市裏的委員,在信息層麵不弱。


    他點頭讚同道:“也正因為如此,08年之後,國家一直在想辦法,要降低外貿在拉動經濟增長貢獻裏的占比,除了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之外,也有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原因”


    再過個兩三年,國家整體戰略開始有了大的調整,改革也開始進入深水區。


    但是起點就是在這幾年裏。


    就比如即將在2012年頒布的扶持新能源政策。


    又比如接下來要走的產業升級之路.


    晚飯吃到現在,聊天的內容大致還在侃大山的範疇裏。


    國家層麵的戰略走向,政策導向,導致這些出台的深層次原因,內在聯係,外部影響.都不是羅陽、羅建民這幾個人能說得清楚,說的透徹的。


    哪怕唐海林都差得遠。


    他們的聊天內容還浮於表麵,隻不過比一般人看的深一些。


    加上羅陽這個bug的存在,用因果倒推的手法來闡述一些觀點,讓之前的聊天內容多了一絲可聽性。


    又是一輪酒之後。


    “唐局,現在外麵有不少風聲,說您在一兩年後就要去分管城建這塊”


    羅建民在建設口,唐海林要是升上去分管城建口,就是他上司的上司的上司。


    現在有機會坐在一起喝酒,自然要多留一些印象。


    “應該是吧!”


    唐海林心情不錯,加上羅陽的緣故,沒有雲山霧罩的遮遮掩掩。


    “也是一堆麻煩事”


    他的話既可以說是迴複的餘音,也可以講是自言自語的傾述:“前任高管走之前,把財政盈餘用的差不多了,現在的市裏頭大著呢,各方麵都要用錢,城建也是大頭真怕債務在我任期內飛漲起來啊!”


    城建這一塊,的確開支大。


    造路、造橋,花費大不大?


    市政雨汙水管改造,城市公園建設,花費大不大?


    城市麵貌改變,花費大不大?


    村村通工程,新農村建設項目,自來水、燃氣管道延伸向農村費用大不大?


    錢都從地方財政收入裏出,不夠怎麽辦?


    隻能舉債!


    聽到唐海林這番話,羅陽倒是腦子一動。


    “唐叔,咱們市裏還沒有成立城投公司吧?”


    “城投公司?”


    唐海林愣了一下:“什麽意思?”


    “一個可以降低政府負債的路子。”


    要說起這個,羅陽可就熟悉了:“我這裏指的城投公司,涵蓋範圍比較廣,不止房地產開發,也包括交通、市政這些內容在裏麵。”


    “細說.”


    前麵是論虛,現在聊的可是向實。


    “實際上就是把現在的幾個局的部分功能予以剝離,剩下行政指導和審批,在生產建設部分,重新組建地方國資性質類投資公司.”


    羅陽按著自己的記憶論述道:“以後的城建項目,交給企業去搞,企業自己舉債,自己建設,保留資產.當然,也允許企業自我經營,擴大經營範圍,增加業務量。”


    “你的意思是用企業舉債來替代政府舉債?”


    唐海林一下子就抓住了羅陽話裏的重點,並咂摸出了一點味道。


    “啟動資金呢?”


    中間還有若幹關鍵環節沒想通。


    唐海林追問道:“如果還要用政府財政收入做擔保,這樣的意義並不很大。”


    “這個倒是不難,我舉個例子。”


    羅陽信手拈來道:“比如交通係統,相信本地人都知道,目前交通係統在市區的車站、倉庫、維修場地.數量不少,別的不說,光是地皮就值不少錢吧?”


    咦?


    唐海林眼前一亮。


    “這我知道,光是現在不用的或是租出去的老車站,市區裏就有三處,占地麵積都不小!”


    董大偉這時候也算是插上了一句話,幫著羅陽佐證。


    “這倒是”


    唐海林用手指敲著桌麵:“目前市區的建設用地還是能賣出兩百多萬一畝的,如果交通係統成立這樣的城投企業,有這樣一筆啟動資金,應該能順利運轉起來。”


    “光看土地,其實這還不是最優選擇。”


    說到這裏的時候,羅陽臉上的笑容更加自信。


    他先是散了一圈煙,等到大家都點上之後,目光都聚集在他臉上時才繼續說下去。


    “城投公司的主力是搞地產業。”


    羅陽由淺入深的分析道:“按照周期理論來看(實際是國家層麵的政策調控周期),地產的好行情也就一兩年時間,再往後,從一二線城市開始傳導,影響到三四五線城市的時候,大約就在14、15年的樣子。”


    他說的很肯定,因為這是發生過的事情。


    “前一兩年行情好的時間裏,正好用來協調內部,促成城投公司成立。”


    羅陽解釋道:“等到行情低穀期,城投開始有意識的往城東方向儲備土地,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房價低迷,拆遷和征地的難度及成本可以低一點。”


    “低穀期儲備好淨地,等到下一個周期開始,再高價拍出土地.”


    本來就是國土的一把手,唐海林一聽就懂:“前期成本由城投舉債來搞,用折中價格將土地收入囊中,土地出讓金上繳地方財政,同時這批土地可以抵押給銀行套出資金,循環往複.等到行情起來,高價拍出土地,盈利成為城投公司的收益,支撐它在城建其他方麵的投資.”


    對於專業人員而言,一點就透。


    羅陽繼續出主意:“期間還可以做一些動作,等到土地收的差不多了,位於市區的人民醫院本來就存在擁擠的現狀,可以考慮往東麵搬遷一下,市區裏現在的中小學,唐叔不覺得班級太臃腫,一個年級四十幾個班,拆分部分到東麵”


    講到這裏,別說唐海林了、羅建民了,就算是董大海,羅建國和古洪蘭都聽明白了。


    東麵一片空白的地方,土地本來不值錢,一旦將醫院、學校等配套搬遷過去,那邊的土地將急劇升值!


    而且順帶還賣了教育、醫療等係統的好,畢竟增加了城市教育和醫療資源。


    最最關鍵的是:城投公司的資金和發展問題,一下子有了方向。


    剩餘的不需要羅陽再多說什麽了。


    其實搬遷醫院和學校這個主意,他說不說都無所謂。


    市裏一旦下決心要組建城投公司,這個方法一定會有人想出來,早點晚點而已。


    飯局的後半段,酣暢淋漓。


    要不是明天上午還要幫著羅陽上薑遠山家提親,唐海林一定喝個不醉不歸。


    即便這樣,六點出頭開始的晚飯,一直吃到將近九點才結束。


    目送唐海林的車子消失在視線裏,羅建國和羅建民同時收迴目光,齊刷刷的看向羅陽。


    “年前還要定親,知道你忙,春節期間倒要好好和你扯一迴!”


    羅建民拍著侄子的肩膀道:“現在輪到我向你請教了,真是難以置信啊!”


    “三叔,說穿了也不稀奇,我每天都抽出一兩個小時時間,瀏覽報紙和主流網站上的新聞。”


    羅陽謙虛的道:“多看,多想,長期積累,換你也行!”


    “誒,這倒沒有試過。”


    聽了羅陽的話,羅建民若有所思。


    雖然一定級別的領導辦公室每天都被送報紙,但大多是地方上的媒體刊發物。


    能多一份參考消息和新華日報就算是不錯了。


    而且即便定了報紙,能夠堅持每天花費一兩個小時來看的.


    除了特定的宣傳部等單位,也就臨近退休的有可能。


    更不要提堅持瀏覽主流網站的新聞了。


    “二哥,嫂子,我先迴去了。”


    臨走之前,羅建民和羅建國、古洪蘭打招唿:“你們放心,明天上午8:58分,準時站到薑家門口!”


    說完之後,看了董大偉一眼:“定親要送的東西很多,車子務必提前到小區外麵,和我們匯合之後一起進去.”


    董大偉隨即拍胸脯保證在8:30前到。


    接下來也沒什麽好交代的了,於是各迴各家。


    羅陽跟著爸媽返迴鄉下老房子過夜。


    到家之後,羅建國借口抽支煙,扯了兒子到院子裏。


    “爸,有事?”


    羅陽一眼就看出羅建國有事要說。


    “陽陽.問你個事!”


    明暗交替的煙頭映襯出羅建國的麵孔,但是光線太暗,看不到表情。


    “你和梁家那位姑娘還有往來嗎?”


    “爸,你問這個幹嘛?”


    “我就問你們還有沒有往來。”


    羅建國堅持道:“你眼見著就要和薑帆定親了,和那邊要是還有牽扯最好還是斷了吧!”


    “爸,我和梁大小姐僅限於工作上的關係,哪怕有好感,也沒有到挑明的地步。”


    羅陽迴答的很確定:“而且她現在已經去了國外,我和她將近一年半沒有聯係了,根本沒必要擔心這個。”


    “那就好!”


    聽到兒子迴複的這麽堅定,羅建國鬆了一口氣。


    “小薑在你最困難的時候都沒有放棄,你可不能對不住人家。”


    羅建國不放心的最後詐兒子:“除了小梁之外呢和我說說沒關係,要是被你媽知道,抽筋扒皮還是輕的!”


    他不是古洪蘭,因為常年在外麵做工程,知道金錢對於小姑娘的殺傷力。


    羅陽年少多金又帥氣,還在讀著大學。


    要說身邊沒有女孩子喜歡,打死羅建國都不信!


    “我你還不了解嗎?”


    薑還是老的辣,差點就把某人交代出來。


    “薑帆也常去學校找我玩的,而且在鬆江買了房子,我的周末時間絕大部分都在陪著她。”


    羅陽拿出薑帆來佐證,同時道:“而且我現在手頭上這麽多產業,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想別的。”


    羅建國一下子就被轉移了注意力。


    “兒子,你老實交代,現在名下有多少產業了?”


    在羅陽定親前夕,羅建國終於問出了這個問題。


    “你是問企業數量還是問資產?”


    “都說說吧。”


    羅建國笑罵道:“小兔崽子,還和我賣起關子來了。”


    “現在我全資控股、絕對控股以及投資參股的企業加起來得有15家。”


    羅陽汲了兩口煙,不緊不慢的道:“要算個人資產的話.具體數字還不清楚,但是超過10個億應該問題不大!”


    超過10個億!


    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


    嘶.


    羅建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了,迴到小縣城當豪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抽煙的小醜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抽煙的小醜魚並收藏重生了,迴到小縣城當豪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