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斬仙人(上)
北涼擁兵三百萬,父王讓我叫上皇 作者:迪斯科的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泥徑來到大蓮花峰,徑至徐脂虎邊前,笑眯眯道:“大郡主萬福。”
徐脂虎起身拉著薑泥,摸著薑泥肉嫩嫩的手,哂笑道:“都練劍了,還是這麽白白嫩嫩。——哎!當初你在鳳年梧桐苑中當差,最是有骨氣,我就比較敬佩你。”
薑泥打小就不怕徐鳳年,徐脂虎對她十分喜愛,除了北涼王府的徐渭熊,她誰都不怵,現在誰都不怵。
哪怕是徐渭熊親臨,也是一樣。
薑泥嗬嗬笑道:“我比較懶。不喜歡吃苦。再說了,我練劍,也不需要像普通的武夫一樣,或者是劍士一樣,需要打熬身體,我練劍,看一眼,就會。”
徐脂虎滿臉微笑,伸手在薑泥的臉上捏了捏,讚許道:“隻有這樣的女子,才配得上我家鳳年呐。”
薑泥臉,噌的一下紅了,有些支支吾吾道:“不是這樣。”
徐脂虎見之,將薑泥摟在懷中,笑眯眯道:“小妮子呐。喜歡的人,要說出口,不能藏在心裏,不然,你這一生,是痛苦的。”
薑泥點點頭。
…………
北莽。
宮中,大殿中。
虛空鏡中,此時徐鳳年依舊紋絲不動,似在等什麽。
李密弼微微皺眉,暗自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北莽女帝亦是掃過眾人,見幾人,俱是沒有開口,麵帶疑惑,便是開口問道:“諸位卿家,這是怎麽迴事啊?”
董卓在這些人麵前,就是個門外漢。
袁青山和拓跋菩薩對望一眼,兩人似在等著對方說話,但兩人又都不開口。
李密弼見之,笑著道:“兩位都不說話,看來,心中早有定論。”
袁青山朝著北莽女帝控背躬身道:“臣以為,此子能去半空中破除巨劍,丁讓有手段。”
“——隻是!臣也看不出,徐鳳年要用怎樣的手段去過虹橋,破巨劍,接下來,怎麽應對上界的仙人攻擊。”
“這是一步險棋。若能戰勝,自然是徐鳳得了一個大便宜,若是不能戰勝,也有無窮好處。”
北莽女帝聞言,緊蹙眉頭,嗬嗬冷笑道:“這是徐平安的算計?”
“——嗬嗬!居然和天上的仙人對弈,倒是人間一大快事,之前我倒是小覷了徐平安。”
“但畢竟要麵對的是仙人,他徐平安,就不怕?”
聞言。
袁青山平靜道:“臣以為,這或許是徐平安想看到的局麵。若是徐鳳年敗下陣,白玉京,定然出手。”
“以徐平安的實力,加上前不久斬殺南疆老人,我想,他可能已經得到了仙人屍傀。”
“加上麾下的強者,俱是能斬殺仙人的存在,恐怕,此戰,乃是人間和上界仙人之間的較量。”
“……”
拓跋菩薩聞言,盯著袁青山,嗬嗬冷笑道:“常言道:‘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作為北莽第一宗門的宗主,怎能如此自貶?難道我北莽,沒人了?”
袁青山沒有睬拓跋菩薩。
拓跋菩薩續道:“徐鳳年想趁此機會,一舉突破,但是上界的仙人,全是吃素的嗎?”
袁青山還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
拓跋菩薩朝著北莽女帝躬身道:“臣以為,我們可以趁著這次武當與天上仙人對抗,揮兵南下,試探一下,也看看他們的兵力。”
話音落下。
北莽女帝望了一眼董卓,後者見到女帝的目光,亦是控背躬身道:“臣以為,不可。”
北莽女帝皺眉問道:“為何?”
董卓沉聲道:“此間武當山上,與仙人爭鬥,以徐平安之計謀甚遠,不可能,對我北莽大軍沒有防範。三天前,我接到一個軍報,流州城方向,白起大軍,已經再向北移動,北涼方向,亦有幾座軍鎮,看似平靜,但臣可以肯定,必然有安排,說不定,已經做出對我北莽攻擊的態勢。”
北莽女帝聞言,盯著拓跋菩薩,後者遲疑片刻,一五一十的道:“兩遼地區,項羽也有所動作,看來,他們是想發起三麵進攻。”
北莽女帝一驚。
董卓躬身道:“臣以為,首要任務,乃是弄清楚徐平安到底有多少軍隊。對於武當山半空中的爭鬥,我們持觀望態度即可,不可揮兵南下,恐會遭遇突然襲擊。還請陛下定奪,不可小覷徐平安的部署。”
“臣與此人打過不少交道,他麾下的將領,俱是些強者,軍隊帶領中,就數白起最強。統領著三軍。”
“我等要小心應對。”
拓跋菩薩聞言,嗬嗬冷笑道:“南院大王不敢和徐平安對抗?還是認為,自己不是徐平安的對手,準備明珠暗投?”
董卓聞言,輕笑道:“我董卓雖然是南朝人,但做事,光明磊落。”
“我跟隨陛下多年,又蒙陛下恩寵,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你說,我董卓明珠暗投,嗬嗬,拓跋菩薩,你還真是個莽夫。”
“我倒是想知道,你此言,何意?”
拓跋菩薩聽見董卓如此著急,咧嘴笑著道:“急了?”
董卓平複心情,盯著拓跋菩薩,擺擺手道:“有點著急。”
拓跋菩薩笑而不語。
北莽女帝望向李密弼,詢問道:“李愛卿,你怎麽看?”
李密弼掌握著北莽的蛛網,乃是僅次於浮水房、趙勾的諜子機構,其中有情報人員,還有殺手。
而且這些年,一直都在滲透,天下俱能見到蛛網的人員。
李密弼靠著北莽女帝一揖:“臣以為,此事有些不同。我的蛛網,連續遭遇襲擊。這個組織,名叫‘錦衣衛’。乃是徐平安麾下的諜報機構。而且,最近我一直在清理北莽的‘錦衣衛’。”
北莽女帝聞言,緊鎖眉頭,盯著李密弼,淡然開口問道:“錦衣衛?李愛卿早就跟朕匯報過。怎麽還沒清理幹淨?”
李密弼拱手道:“北莽境內已經清理幹淨。常言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錦衣衛在近一年時間中,在北莽,各處布置據點,對我北莽地形、軍隊部署、子民生活,貴族習性,俱有了解。”
“就怕此次出兵,正是徐平安想看到的局麵,連同上界的仙人一起,一柄解決。”
“若真如此,我北莽將陷入被動局麵,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呐。”
北莽女帝並未下結論,而是望向袁青山,“國師,你怎麽看?”
袁青山拱手道:“臣以為,先等武當事了。”
北莽女帝再次看著拓跋菩薩,“北院大王怎麽看?”
拓跋菩薩聞言,朝著北莽女帝躬身道:“陛下,臣以為,可以發動小部分戰鬥,算是一次試探,也順便清理一下潛入北莽的諜子。”
“也看一看,咱北莽,是否已經做好與徐平安開戰的準備。”
“若沒有一次試探,又怎知徐平安心中在想什麽?”
此刻的拓跋菩薩,心中亦是有些無奈,甚至是有些憤怒。
這些家夥無疑是怕了,現在都不敢出麵。
這是令拓跋菩薩心中很生氣的,但是在這裏的眾人,俱是北莽的高層,即便是董卓,亦是北莽女帝的座上賓。
此人乃是南朝的南院大王,更是有著屬於自己的路要走。
而且在南朝的聲望,十分高。
若是得罪了此人,那麽南朝的軍隊,就算是他拓跋菩薩,也未必能統攝。
就因為如此。
拓跋菩薩並未爆發出來,而是等著事態的變化。
見之。
拓跋菩薩嗬嗬冷道:“陛下,臣以為,必須出擊。”
“若是其它人不願出擊,我拓跋菩薩,願意做第一個出擊的人,還請陛下應允,我必然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而且,這一次選擇出擊的位置,就在兩遼地區,我們必定能夠馬到功成,成功的拖延著兩遼,然後,在北涼,或者是流州地區找突破口,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一舉攻下南麵。”
“陛下也能盡早實現一統天下的偉業。”
北莽女帝聞言,也是一陣點頭說道:“拓跋將軍,既然你想攻擊,朕便允你前往。”
“你且去吧。”
“朕會派人給你做後勤。”
拓跋菩薩聞言後,朝著北莽女帝控背躬身道:“多謝陛下,臣定不會辱使命。一定會帶迴好消息。”
“攻打下兩遼,乃是臣的心願,亦是一個重大突破口。”
“臣告退。”
話音落下。
拓跋菩薩,朝著北莽女帝一揖,忙退出。
“諸位愛卿,你們怎麽看?”
看著拓跋菩薩消失的形影,北莽女帝望向其餘三人,不由的皺眉問道:“拓跋將軍此行,是否能勝利?”
三人對望一眼,似都不知道說什麽。
袁青山率先開口,沉聲道:“陛下,臣以為,拓跋將軍有拓跋將軍的打算。或有什麽計劃。或有什麽戰機。畢竟,他乃是咱北莽的軍神,看問題,做事情,必定是三思而後行,我倒是沒什麽可置喙的。”
北莽女帝聞言,滿意的看了一眼袁青山,笑眯眯道:“國師能如此說,我心葚慰。”
袁青山躬身道:“微臣隻為北莽計。凡是對北莽有利的,微臣都讚同。”
“若是對北莽沒有好處的,微臣一定會反對到底。”
北莽女帝笑著道:“有了你們這些肱骨之臣,朕,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大展宏圖,如今我們又走到了岔路口,但大家一心為北莽大計,朕心甚慰。”
“南院大王,李密弼,你們怎麽看?”
董卓朝著李密弼彎腰,示意他先說。
李密弼並未遲疑,而是率先開口,朝著北莽女帝一揖:“臣以為,小規模的進攻,可以。”
北莽女帝眼睛一亮,繼續問道:“為何不能大規模進攻。”
李密弼似想到了什麽,又望向袁青山,後者見李密弼看著自己,笑著道:“你看著我做什麽?”
李密弼朝北莽女帝躬身道:“還請陛下恕罪。”
北莽女帝一愣,詢問道:“為何如此說?”
李密弼再一次請求道:“還請陛下先恕罪,臣才敢說。”
北莽女帝點點頭道:“你盡管說,朕不會降罪於你。”
李密弼得到了北莽女帝的迴應後,立刻開口說道:“臣以為,此間武當和天上仙人之爭,乃是氣運之爭,若徐鳳年贏了,那麽武當氣運,就和徐鳳年有牽連,甚至影響到我北莽,畢竟,武當乃是道家祖庭之一。”
“南院大王不願在這時候出兵,可能是考慮到國運,還有便是氣運,畢竟,在這一場戰鬥之中,還有不少的武林人士,武當山這麽一弄,必定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氣運的顛倒。”
“我們貿然出兵,恐怕上界的仙人,顧不上我們。”
北莽女帝盯著袁青山,問道:“國師,他這話可當真?”
袁青山聞言,並未隱瞞,而是點點頭:“他說的沒錯。”
北莽女帝皺眉問道:“如何破解?”
袁青山沉聲道:“作壁上觀。”
北莽女帝似又想到了什麽,續道:“若是徐鳳年贏了,該當如何?”
袁青山續道:“北莽揮兵南下,指日可待,絕非是偶然,而是要快速南下,因為,那時候,上界的仙人,就能騰出手,無數的氣運,將落於人間。”
“到時候,就是兩國國戰。”
“而且是兩大超級強國之間的爭鬥。”
北莽女帝嗬嗬冷笑道:“為何說是兩個強國?現在南麵,可是沒有國。隻是在徐平安的控製之下而已。”
“我們攻取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名正言順。”
袁青山搖頭道:“臣以為,陛下想得太簡單。”
“此次武當,就是徐平安的計劃,等到此間事了,徐平安一定會登基稱帝,甚至是建立新的王朝。”
“這隻是遲早的問題。”
北莽女帝麵帶不喜,輕笑道:“這麽說,徐平安,早就計劃好了?”
說完,她還看向立於一側的李密弼。
後者見之,亦是拱手道:“根據情報顯示,徐平安的確是有稱帝,建立新王朝的打算。”
“而且已經命張良組織,甚至對新的王朝,進行了行政區別。”
“就等著武當山此行,若是能大獲成功,那麽新王朝,可能就在年前,若是失敗,王朝將在年後。”
北莽女帝似有些不理解,輕笑道:“難道這中間還有什麽不同?”
徐脂虎起身拉著薑泥,摸著薑泥肉嫩嫩的手,哂笑道:“都練劍了,還是這麽白白嫩嫩。——哎!當初你在鳳年梧桐苑中當差,最是有骨氣,我就比較敬佩你。”
薑泥打小就不怕徐鳳年,徐脂虎對她十分喜愛,除了北涼王府的徐渭熊,她誰都不怵,現在誰都不怵。
哪怕是徐渭熊親臨,也是一樣。
薑泥嗬嗬笑道:“我比較懶。不喜歡吃苦。再說了,我練劍,也不需要像普通的武夫一樣,或者是劍士一樣,需要打熬身體,我練劍,看一眼,就會。”
徐脂虎滿臉微笑,伸手在薑泥的臉上捏了捏,讚許道:“隻有這樣的女子,才配得上我家鳳年呐。”
薑泥臉,噌的一下紅了,有些支支吾吾道:“不是這樣。”
徐脂虎見之,將薑泥摟在懷中,笑眯眯道:“小妮子呐。喜歡的人,要說出口,不能藏在心裏,不然,你這一生,是痛苦的。”
薑泥點點頭。
…………
北莽。
宮中,大殿中。
虛空鏡中,此時徐鳳年依舊紋絲不動,似在等什麽。
李密弼微微皺眉,暗自道:“到底是怎麽迴事?”
北莽女帝亦是掃過眾人,見幾人,俱是沒有開口,麵帶疑惑,便是開口問道:“諸位卿家,這是怎麽迴事啊?”
董卓在這些人麵前,就是個門外漢。
袁青山和拓跋菩薩對望一眼,兩人似在等著對方說話,但兩人又都不開口。
李密弼見之,笑著道:“兩位都不說話,看來,心中早有定論。”
袁青山朝著北莽女帝控背躬身道:“臣以為,此子能去半空中破除巨劍,丁讓有手段。”
“——隻是!臣也看不出,徐鳳年要用怎樣的手段去過虹橋,破巨劍,接下來,怎麽應對上界的仙人攻擊。”
“這是一步險棋。若能戰勝,自然是徐鳳得了一個大便宜,若是不能戰勝,也有無窮好處。”
北莽女帝聞言,緊蹙眉頭,嗬嗬冷笑道:“這是徐平安的算計?”
“——嗬嗬!居然和天上的仙人對弈,倒是人間一大快事,之前我倒是小覷了徐平安。”
“但畢竟要麵對的是仙人,他徐平安,就不怕?”
聞言。
袁青山平靜道:“臣以為,這或許是徐平安想看到的局麵。若是徐鳳年敗下陣,白玉京,定然出手。”
“以徐平安的實力,加上前不久斬殺南疆老人,我想,他可能已經得到了仙人屍傀。”
“加上麾下的強者,俱是能斬殺仙人的存在,恐怕,此戰,乃是人間和上界仙人之間的較量。”
“……”
拓跋菩薩聞言,盯著袁青山,嗬嗬冷笑道:“常言道:‘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作為北莽第一宗門的宗主,怎能如此自貶?難道我北莽,沒人了?”
袁青山沒有睬拓跋菩薩。
拓跋菩薩續道:“徐鳳年想趁此機會,一舉突破,但是上界的仙人,全是吃素的嗎?”
袁青山還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
拓跋菩薩朝著北莽女帝躬身道:“臣以為,我們可以趁著這次武當與天上仙人對抗,揮兵南下,試探一下,也看看他們的兵力。”
話音落下。
北莽女帝望了一眼董卓,後者見到女帝的目光,亦是控背躬身道:“臣以為,不可。”
北莽女帝皺眉問道:“為何?”
董卓沉聲道:“此間武當山上,與仙人爭鬥,以徐平安之計謀甚遠,不可能,對我北莽大軍沒有防範。三天前,我接到一個軍報,流州城方向,白起大軍,已經再向北移動,北涼方向,亦有幾座軍鎮,看似平靜,但臣可以肯定,必然有安排,說不定,已經做出對我北莽攻擊的態勢。”
北莽女帝聞言,盯著拓跋菩薩,後者遲疑片刻,一五一十的道:“兩遼地區,項羽也有所動作,看來,他們是想發起三麵進攻。”
北莽女帝一驚。
董卓躬身道:“臣以為,首要任務,乃是弄清楚徐平安到底有多少軍隊。對於武當山半空中的爭鬥,我們持觀望態度即可,不可揮兵南下,恐會遭遇突然襲擊。還請陛下定奪,不可小覷徐平安的部署。”
“臣與此人打過不少交道,他麾下的將領,俱是些強者,軍隊帶領中,就數白起最強。統領著三軍。”
“我等要小心應對。”
拓跋菩薩聞言,嗬嗬冷笑道:“南院大王不敢和徐平安對抗?還是認為,自己不是徐平安的對手,準備明珠暗投?”
董卓聞言,輕笑道:“我董卓雖然是南朝人,但做事,光明磊落。”
“我跟隨陛下多年,又蒙陛下恩寵,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你說,我董卓明珠暗投,嗬嗬,拓跋菩薩,你還真是個莽夫。”
“我倒是想知道,你此言,何意?”
拓跋菩薩聽見董卓如此著急,咧嘴笑著道:“急了?”
董卓平複心情,盯著拓跋菩薩,擺擺手道:“有點著急。”
拓跋菩薩笑而不語。
北莽女帝望向李密弼,詢問道:“李愛卿,你怎麽看?”
李密弼掌握著北莽的蛛網,乃是僅次於浮水房、趙勾的諜子機構,其中有情報人員,還有殺手。
而且這些年,一直都在滲透,天下俱能見到蛛網的人員。
李密弼靠著北莽女帝一揖:“臣以為,此事有些不同。我的蛛網,連續遭遇襲擊。這個組織,名叫‘錦衣衛’。乃是徐平安麾下的諜報機構。而且,最近我一直在清理北莽的‘錦衣衛’。”
北莽女帝聞言,緊鎖眉頭,盯著李密弼,淡然開口問道:“錦衣衛?李愛卿早就跟朕匯報過。怎麽還沒清理幹淨?”
李密弼拱手道:“北莽境內已經清理幹淨。常言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錦衣衛在近一年時間中,在北莽,各處布置據點,對我北莽地形、軍隊部署、子民生活,貴族習性,俱有了解。”
“就怕此次出兵,正是徐平安想看到的局麵,連同上界的仙人一起,一柄解決。”
“若真如此,我北莽將陷入被動局麵,還望陛下,三思而後行呐。”
北莽女帝並未下結論,而是望向袁青山,“國師,你怎麽看?”
袁青山拱手道:“臣以為,先等武當事了。”
北莽女帝再次看著拓跋菩薩,“北院大王怎麽看?”
拓跋菩薩聞言,朝著北莽女帝躬身道:“陛下,臣以為,可以發動小部分戰鬥,算是一次試探,也順便清理一下潛入北莽的諜子。”
“也看一看,咱北莽,是否已經做好與徐平安開戰的準備。”
“若沒有一次試探,又怎知徐平安心中在想什麽?”
此刻的拓跋菩薩,心中亦是有些無奈,甚至是有些憤怒。
這些家夥無疑是怕了,現在都不敢出麵。
這是令拓跋菩薩心中很生氣的,但是在這裏的眾人,俱是北莽的高層,即便是董卓,亦是北莽女帝的座上賓。
此人乃是南朝的南院大王,更是有著屬於自己的路要走。
而且在南朝的聲望,十分高。
若是得罪了此人,那麽南朝的軍隊,就算是他拓跋菩薩,也未必能統攝。
就因為如此。
拓跋菩薩並未爆發出來,而是等著事態的變化。
見之。
拓跋菩薩嗬嗬冷道:“陛下,臣以為,必須出擊。”
“若是其它人不願出擊,我拓跋菩薩,願意做第一個出擊的人,還請陛下應允,我必然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而且,這一次選擇出擊的位置,就在兩遼地區,我們必定能夠馬到功成,成功的拖延著兩遼,然後,在北涼,或者是流州地區找突破口,這樣一來,我們,便可一舉攻下南麵。”
“陛下也能盡早實現一統天下的偉業。”
北莽女帝聞言,也是一陣點頭說道:“拓跋將軍,既然你想攻擊,朕便允你前往。”
“你且去吧。”
“朕會派人給你做後勤。”
拓跋菩薩聞言後,朝著北莽女帝控背躬身道:“多謝陛下,臣定不會辱使命。一定會帶迴好消息。”
“攻打下兩遼,乃是臣的心願,亦是一個重大突破口。”
“臣告退。”
話音落下。
拓跋菩薩,朝著北莽女帝一揖,忙退出。
“諸位愛卿,你們怎麽看?”
看著拓跋菩薩消失的形影,北莽女帝望向其餘三人,不由的皺眉問道:“拓跋將軍此行,是否能勝利?”
三人對望一眼,似都不知道說什麽。
袁青山率先開口,沉聲道:“陛下,臣以為,拓跋將軍有拓跋將軍的打算。或有什麽計劃。或有什麽戰機。畢竟,他乃是咱北莽的軍神,看問題,做事情,必定是三思而後行,我倒是沒什麽可置喙的。”
北莽女帝聞言,滿意的看了一眼袁青山,笑眯眯道:“國師能如此說,我心葚慰。”
袁青山躬身道:“微臣隻為北莽計。凡是對北莽有利的,微臣都讚同。”
“若是對北莽沒有好處的,微臣一定會反對到底。”
北莽女帝笑著道:“有了你們這些肱骨之臣,朕,才能坐在這個位置上,才能大展宏圖,如今我們又走到了岔路口,但大家一心為北莽大計,朕心甚慰。”
“南院大王,李密弼,你們怎麽看?”
董卓朝著李密弼彎腰,示意他先說。
李密弼並未遲疑,而是率先開口,朝著北莽女帝一揖:“臣以為,小規模的進攻,可以。”
北莽女帝眼睛一亮,繼續問道:“為何不能大規模進攻。”
李密弼似想到了什麽,又望向袁青山,後者見李密弼看著自己,笑著道:“你看著我做什麽?”
李密弼朝北莽女帝躬身道:“還請陛下恕罪。”
北莽女帝一愣,詢問道:“為何如此說?”
李密弼再一次請求道:“還請陛下先恕罪,臣才敢說。”
北莽女帝點點頭道:“你盡管說,朕不會降罪於你。”
李密弼得到了北莽女帝的迴應後,立刻開口說道:“臣以為,此間武當和天上仙人之爭,乃是氣運之爭,若徐鳳年贏了,那麽武當氣運,就和徐鳳年有牽連,甚至影響到我北莽,畢竟,武當乃是道家祖庭之一。”
“南院大王不願在這時候出兵,可能是考慮到國運,還有便是氣運,畢竟,在這一場戰鬥之中,還有不少的武林人士,武當山這麽一弄,必定會出現諸多的問題,氣運的顛倒。”
“我們貿然出兵,恐怕上界的仙人,顧不上我們。”
北莽女帝盯著袁青山,問道:“國師,他這話可當真?”
袁青山聞言,並未隱瞞,而是點點頭:“他說的沒錯。”
北莽女帝皺眉問道:“如何破解?”
袁青山沉聲道:“作壁上觀。”
北莽女帝似又想到了什麽,續道:“若是徐鳳年贏了,該當如何?”
袁青山續道:“北莽揮兵南下,指日可待,絕非是偶然,而是要快速南下,因為,那時候,上界的仙人,就能騰出手,無數的氣運,將落於人間。”
“到時候,就是兩國國戰。”
“而且是兩大超級強國之間的爭鬥。”
北莽女帝嗬嗬冷笑道:“為何說是兩個強國?現在南麵,可是沒有國。隻是在徐平安的控製之下而已。”
“我們攻取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名正言順。”
袁青山搖頭道:“臣以為,陛下想得太簡單。”
“此次武當,就是徐平安的計劃,等到此間事了,徐平安一定會登基稱帝,甚至是建立新的王朝。”
“這隻是遲早的問題。”
北莽女帝麵帶不喜,輕笑道:“這麽說,徐平安,早就計劃好了?”
說完,她還看向立於一側的李密弼。
後者見之,亦是拱手道:“根據情報顯示,徐平安的確是有稱帝,建立新王朝的打算。”
“而且已經命張良組織,甚至對新的王朝,進行了行政區別。”
“就等著武當山此行,若是能大獲成功,那麽新王朝,可能就在年前,若是失敗,王朝將在年後。”
北莽女帝似有些不理解,輕笑道:“難道這中間還有什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