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封太子的禮儀繁雜至極。


    在百官朝賀之後還要謁謝皇後。


    皇後需要賜太子玉佩和帶著注疏的《孝經》,這是流程,不能少。


    這個流程走完了之後還有。


    三日之後太子還要乘金輅車繞長安城一圈。


    那時候朱雀大街兩側會搞百戲雜陳供百姓觀看。


    以示君民同樂。


    最後一步李厥進國子學,拜祭文廟,彰顯尊師重道。


    這一步結束之後還要再等七日。


    七日後朝廷要確定太傅人選。


    李厥要拜太傅,進弘文館和眾人聽太傅講第一節課。


    天下之命,懸於太子;太子之善.....


    第一節課的名字叫做“克已複禮”,出自《論語·顏淵》。


    聖人的諸多弟子中顏淵的德行是最好的。


    這一節課是要告訴李厥成為太子後要有德行,從而成為一個“仁者”。


    克己複禮,天下歸仁!


    這一節課李承乾也學過。


    (ps:唐朝太子的第一節課叫經筵開講,內容就是克已複禮。)


    這一節課顏白隻要在家年年都必須學。


    老爺子在的時候是老爺子講,老爺子走後是大兄顏師古講。


    克己複禮顏白都能倒背如流了。


    等到再往後,顏白覺得該輪到自己講了!


    顏白站在避風處默默的計算著還有多久可以離開皇宮,迴家去暖和一下。


    站在高處的那些老一輩的已經有些難受了。


    已經忍不住搓手了。


    好在禮部提前有了準備,就怕有人扛不住暈倒在這大禮上。


    內侍拎著冒著熱氣的薑湯開始給那些大臣送去。


    陸拾玖咽了咽口水,他也很想喝。


    禦史台自成一部,別看官職不大,但位置是很靠前的。


    剛好站在風口處,開始的時候棉褲還有點用。


    站在那裏一個時辰不動,棉褲就抵不住了。


    就連天上的太陽也都是淡淡的,冷冷的,就像是被稀釋了一樣,照在人身上是一點溫度都沒有。


    這薑湯不可能一人一碗。


    很明顯就是專門為那些老臣準備的。


    陸拾玖這樣的年輕官員想都別想。


    簡單來說就是不夠格。


    顏白應該是老了,有幸獲得了一碗。


    平時都不怎麽喜歡喝薑湯的他,此刻覺得薑湯真香,恨不得再來一碗。


    不知是薑湯的緣故還是心理原因。


    滿滿的一大碗下肚,顏白頓時覺得寒意消散了不少,身子也暖和了起來。


    祿東讚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


    他現在身子虛的厲害,能撐這麽久全靠一口氣。


    可禮部官員根本就不會去搭理他,更不會好心問他冷不冷。


    時間慢慢的走,大禮慢慢的接近尾聲。


    終於等到鼓聲停歇,顏白才從跑神的狀態迴過神來,心情瞬間變好了。


    就跟朝會結束了一樣。


    宮門開了,禮部官員已經開始示意部分官員可以有序離場了。


    部分官員就是五品以下的官員。


    他們離開後,宮裏會派人把禦酒等吃食送到他們的府上,以示上恩。


    五品以上的官員還得留下,晚間還有宮宴。


    樓觀學和國子學的學子們還不能走。


    他們還要在內侍的帶領下去內苑,去太液池,遊玩觀景。


    等參加完宮宴再走。


    這是李厥答應他們的,自然要說到做到。


    顏白覺得自己如今就一個勳位在身,不算官員,轉身就朝著宮外離去。


    隻要走的快一點,說不定還能去東市吃一碗羊雜湯。


    這一次一定要多放胡椒,一定要辣的出汗才行。


    “郡公慢走,陛下有請!”


    還沒走到宮門,身後就有人叫,扭頭一看正是剪刀。


    見顏白扭頭看來,剪刀笑道:“郡公,陛下等著你呢!”


    “唉!帶路吧!”


    “郡公不開心?”


    “我能打你一頓麽?”


    剪刀一愣,笑道:“久聞郡公是軍中悍將,郡公若是想比劃,奴是不能拒絕的!”


    望著剪刀骨節突出的手指,顏白笑道:


    “我能用火藥麽?”


    剪刀的手立馬就伸直了,笑道:


    “郡公是貴人,奴不敢動手。”


    “帶路!”


    “喏!”


    李二瞅著顏白走來,直接道:


    “墨色,看你滿臉不情願的樣子,你現在是不是特別不喜歡進宮?”


    顏白聞言笑道:“陛下,臣哪裏敢,臣隻是饑了!”


    李二輕輕地笑了笑:“真的就不做官了?”


    顏白認真的點了點頭:


    “臣身體不好,趁著此時還能動,準備好好地把書院收拾收拾,不想留下遺憾!”


    “身體不好?”


    李二玩味的望著顏白,忽然歎了道:


    “你想的我都懂,這樣吧,你這憊懶性子我也不強求,要不你把長安縣和萬年縣接管下來。”


    “先別著急著迴答,你先聽我說!


    這套你最熟,如今兩個衙門還是在按你當初的計劃在走,你若去了,也就是看著,比兵部又或是比三省舒服的多!”


    顏白想都沒想搖了搖頭。


    李二輕輕歎了口氣,知道顏白是勸不了了。


    他現在還不信顏白不想當官主要就是為了玩,為了睡懶覺。


    “師古身子可還好?”


    “迴陛下,大兄如今身子還好,每日都在期待著晉陽肚子裏麵的孩子什麽時候出來,他說這是他最後的願望!”


    見顏白說到最後兩字頓了一下,李二點了點頭,扭頭望著顏白道:


    “七日後太傅的人選要選出來,其實我第一個念頭想的就是你大兄,皇帝的想法也是如此,可他的身體……”


    “唉!”


    李二輕輕歎了口氣,忽然道:


    “太傅人選本來就不好選,需要麵麵俱到,每個先生都必須有獨當一麵的能力,這樣才能讓太子取百家之長。”


    “我二兄,三兄,四兄都可以的!”


    李二玩味的望著顏白:“你說你二兄三兄可以我信,可你那四兄就跟你一個性子,這些年一直呆在書院!”


    “就如你經常說的那樣,國家的君王需要以君子的準則來要求自己,但國家的君王又不能是君子!”


    “高明身子不好,太子也大了,衝鋒陷陣你帶著他完完整整地經曆過一迴,現在是不需要,他之後是要麵對群臣!”


    顏白聞言明白了,李二這是已經選好了其他的先生。


    他現在應該是找一個學問好的,又不光是學問好的。


    “那臣就推薦許敬宗!”


    “說說理由!”


    “德行不好!”


    李二望著顏白,顏白看著李二,兩人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忽然一起嘿嘿的笑了起來,把一旁的剪刀笑的莫名其妙。


    “墨色,你知道嗎,高明問我時我其實最先想到的是你,你帶著太子最好,我相信你不會害他!”


    顏白收起笑容,一本正經道:


    “陛下這話說的不對,你去長安城打聽打聽,我顏白那可是正人君子,是所有婦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不說別的,臣的好名聲在長安可以當金子用,吃飯都可以賒賬呢!”


    李二聞言連忙擺手道:


    “好了,好了,知道了,我知道了,去看皇帝吧,他最近腿好了些,攙扶著能走一段路,多陪著他說說話!”


    “那臣告退了!”


    就在顏白朝著太極殿走去的時候,李承乾正在召見李崇義。


    兩人聊得都還很開心,似有說不完的話。


    兩人說著說著,不知就怎麽說到長安城了。


    “長安縣和萬年縣如今縣令空缺,眼下諸事悄然落下,京師重地,春種在即,關乎百萬民生,陛下不做安排麽?”


    李承乾想了想,發現的確如此。


    自從顏善去了飛騎,萬年縣已經數年沒有縣令了。


    如今長孫渙還在牢裏,長安縣也沒有縣令。


    “你怎麽說?有什麽可靠的人才麽?”


    “聽說太仆少卿於立政的四子為人有大才,臣覺得他倒是不錯!”


    “太傅於先生的孫子?”


    “嗯!”


    李承乾低頭沉思了起來。


    於立政是於誌寧的兒子,李崇義這是要推舉於誌寧的孫子。


    想了想扭頭望著駱賓王,低聲道:


    “觀光,太仆少卿四子叫什麽?如今在哪裏任職?”


    駱賓王想了一下,低聲迴道:“迴陛下,太仆少卿四子叫於大猷,現任明堂縣令!”


    “哦!”


    李承乾淡淡地哦了一聲。


    對於於誌寧,李承乾的感情很奇怪,很感激他的教導。


    但又非常不喜歡他這個人。


    李承乾記得自己先前為太子的時候,很少在於誌寧臉上看到笑容。


    自己就算做的再不好也隻是淡淡的嗯一聲。


    如果自己做的沒有達到他的要求,他就會把自己沒做好的事情立刻告訴父皇。


    那一段時間李承乾對於於正寧的怨恨多過於感激。


    等李承乾慢慢長大,等他登上帝位,李承乾才發現關隴勳貴在朝堂的影響力。


    所以,這些家的人李承乾是盡量少用。


    每家五個就夠了,再多就會跟先前一樣尾大不掉。


    如今李崇義開始舉薦於家的人,李承乾認為這就是一場試探。


    長孫無忌倒台,關隴來試探自己的態度。


    李承乾不想讓李崇義難堪,笑道:


    “先生的麵子和你的麵子得給,舉薦吧,可畢竟是重職要地,過三省吧,看看他們對於大猷是什麽態度!”


    “好!”


    李崇義臉上笑容未變,心裏卻是歎了口氣。


    有許敬宗這個老妖怪呆在三省,吏部不舉薦,自己舉薦等於沒戲。


    宮門開了一條縫,小曹出現在門口,李承乾抬起頭道:


    “誰來了?”


    “琅琊郡公從立政殿那邊來了!”


    “快快,請進來,把這個沒良心的請來。


    朕倒是問問他怎麽迴事,這麽長時間了都不舍得來看我!”


    李崇義心裏又歎了口氣。


    他發現,脫去官衣的顏白更受皇帝的喜歡。


    原先皇帝還會克製一下,如今連克製都免了。


    想想也釋然,沒有權利就不會有那麽多利益糾葛。


    “陛下,臣告退!”


    李承乾一愣,望著李崇義,輕輕歎了口氣:


    “行吧,對了,記得上折子啊,免得先生又去父皇那裏說我這個皇帝做事不思量!”


    “好!”


    眼見李崇義躬身離開,李承乾淡淡道:“觀光!”


    “臣在!”


    “你一會兒給三省去折子,提一個議案,今後各類官員舉薦人才的標準是必須是通過科舉製考核的人才!”


    “陛下,這樣會不會埋沒掉鄉野間的賢才?”


    “哼,什麽鄉野賢才?這一套在大唐行不通了!”


    “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喜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微的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微的薇並收藏喜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