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多人都理解不了,人都死了還要這麽多錢幹什麽,留著錢也需要有命花,如果能拿出一部分家產資助守城的兵丁,豈不是一個雙贏的事情,這些富豪怎麽就不了解這個道理。
高衡笑道:“嗬嗬,這就是本督所說的人性,這些先富起來的人有一個共性,如果利潤足夠大,他們甚至能販賣吊死自己的繩索,所以我們要從製度上來杜絕這個情況,比如我們要大規模實施的攤丁入畝,比如我們要實施的新稅法,富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還有我們要實施的減租、限息,建立最低薪俸和最高勞動時間限製,禁止人身依附和禁用童工,並且建立安全生產製度,發生亡人傷人的工坊店麵,其東主都會受到處罰。”
劉國軒還要問,高衡卻擺了擺手道:“且聽我說完,第二我們還要建立宏觀經濟調控製度。大力鼓勵工商業發展,鼓勵股份製工商業,重建“度量衡”標準,完備工商業立法。廢除人頭稅、勞役製度,建立財產稅製度,實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財政稅收製度。建立統一櫃坊,發行規範化的貨幣,方便流通和調控經濟。”
成子龍道:“並且我們鼓勵各級官府控股、參股投資道路、橋梁、水利、碼頭、飲水等公共設施投資,有償提供公共服務。”
“有償提供這些服務,這些都是父母官應該做的,怎能收取費用,萬萬不可。”馮澄世道。
高衡當然已經想到了這一茬,他提出的這些理念都是後世華夏實施的方略,現在提前四百年提出來,當然會給眾人極大的衝擊,而且很多人也理解不了,不過沒關係,這三權綱領跟興華軍的大業是相輔相成的,一旦華夏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具備了走向共和的條件,那麽這些策略就會順理成章實施下去。
而且他說的這些沒有實施之前,華夏的人們不了解其中的好處,一旦他們從中拿到一些好處,分潤一些利潤,相信反對的聲音立刻就會小下去,畢竟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上到官員下到百姓也不是聖人,不會例外。
高衡一擺手道:“馮先生,萬事開頭難,不試一試,怎麽知道本帥說的是真是假呢?”
眾人一時間陷入了沉思,高衡今天給大家普及的知識實在是太超前了,武將們基本上都沒聽懂內裏深層的含義。馮澄世雖然是文官,但對於高衡說的話也是一知半解,隻有鄭成功和馮錫範這樣的年輕人聽出了其中的門道。
鄭成功起身道:“高大帥大才,在下不如也。如果大帥說的三權綱領真的能得到有效落實,對於民眾來說無異於是大善,但這顛覆了古往今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念。如果這麽做,以後可能就不會有皇帝,也不會有家天下,這對華夏民眾認知的顛覆實在是太大了。”
鄭成功是年輕人,思維靈活,能明白高衡的苦心。這話若是對上了年紀的人說,人家搞不好會認為高衡是神經病,竟然要顛覆千百年來的皇權統治。因為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比如說明朝被清朝滅亡了,現在清廷已經建立了事實上的對華夏的統治,那麽興華軍作為推翻清廷的力量,失敗了自然不談,如果成功的話,難道高衡沒有自立為王的想法?
高衡也可以跟李自成、張獻忠那樣建立一個什麽朝代來代替清朝嘛,怎麽還會有三權綱領的出現,這不等於把權力交給了民眾,讓民眾來選舉產生朝廷。這些屁民大字不識一鬥,他們懂個什麽嘛。
高衡見眾人大惑不解的樣子,笑道:“我說的這些是趕走建虜之後發生的事情,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跟建虜作戰,還有一點,要想賦予民眾權力,還是我說的,要把民眾的認知水平給提升上來,如果不能提升認知水平,我們普及政策他們也聽不懂啊,這需要時間,沒有一代人的教化是不行的,但是我們等得起,隻要能消滅建虜,興華軍再讓華夏穩定二十年,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這個設想,高衡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已經考慮過無數次了,實際上就是個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當然是擊敗清廷,先把清廷的統治從華夏抹除。第二就是興華軍接管整個華夏,維持華夏穩定的局麵,休養生息,如果需要,高衡可以出任第一任大統領,他還年輕,如果能在三十歲左右完成擊敗清軍的目標,往後執政二十年維持穩定還是可以的。
最後就是實施三權綱領,開啟共和,這樣一來,華夏就能進行平穩過渡,他那時候也才五十歲,雖然這個年代,民眾的壽命普遍很短,但是高衡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活到五十幾歲還是沒問題的,自己好歹是穿越眾,如果這點主角光環都沒有的話,那還玩個屁。
說到作戰,劉國軒、馮錫範等將領可就不困了,已經過了子時,他們算是徹夜長談了,但是高衡也不困,甚至因為談話,酒氣都去掉了七分,大家越說越清醒。
馮錫範道:“大帥,這麽說,後麵的事情先放放,我們還是迴到打仗上來,如何擊敗建虜呢?”
馮錫範這麽一問,包括鄭成功在內,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高衡。高衡道:“這一仗,勢在必行,所以我這次前來,也是要爭取鄭家軍的支持,沿海抗清局勢雖然低落,但多爾袞也在桂林吃了大虧,我們未必不能翻盤,而且贏麵很大。”
鄭成功起身道:“哦?此話怎講?”
高衡給景昭使了個眼色,景昭立刻招來外麵站崗的衛士,取來了他們帶來的地圖,興華軍的軍用地圖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詳細,至少比明軍使用的地圖要詳細許多,也要準確許多,這裏麵也不乏有高衡自己的功勞,畢竟以前在南方神劍打仗,對於地圖的熟悉程度異於常人,加上高衡的記憶力很好,地圖上很多標注的點位都能記清楚,所以僅僅憑借記憶,高衡就能畫出一幅不錯的中國地圖來。
這樣一對比,明代的地圖可就落後許多了,所以在大明全圖的基礎上高衡進行修正,再加上陸濤的情報軍進行實地勘察,還有西洋傳教士的幫助,興華軍的地圖準確程度很高。
當這幅地圖擺在所有人麵前的時候,鄭成功等人立刻湊了上來,都是行軍打仗之人,對於軍用地圖的重要性認識自然不用說,鄭成功立刻稱讚道:“厲害厲害啊,這幅地圖詳略得當,山川地勢標注清楚,這是行軍打仗的利器啊。”
高衡道:“不錯,以後這種地圖我也會配發給你們,這樣打仗的時候就更有把握。”
鄭成功一喜,“既如此,就多謝大帥了。”
高衡道:“這都是小意思,關鍵是要把仗打好,這次前來,就是要擬定兩家聯合出兵的計劃。”
鄭成功一聽這個,神色有些黯淡,“這,嗨,不瞞大帥,前次南京一戰,在下損兵折將,現在麾下能戰之兵已經不足兩萬,僅有一萬五千人,雖然征召了五千士兵,但是戰鬥力很有限,特別是我們的水師,被敵軍一支特殊部隊打擊,損失過半,連劉國軒將軍都差點戰死。”
劉國軒點頭道:“是啊,我們。”
話還沒說完,高衡便直接打斷道:“你說的情況我們已經掌握了,並且我們在桂林之戰中俘虜了你們說的這支新軍的頭領嶽樂,也就是清廷的鎮國公。”
“啊!”眾人大嘩,高衡這不是在開玩笑吧,興華軍這麽猛嗎?竟然俘獲了清廷新軍的老大。
成子龍道:“事實如此,這支部隊叫做北洋新軍,是多爾袞特地遴選精銳組織起來的隊伍,戰鬥力極強,一共三萬兵馬,並且裝備了神武大炮等先進火器,我們評估了他們的戰鬥力,雖然跟興華軍精銳還有差距,但是對付普通明軍,可以說是吊打。你們敗在他們手上,一點不奇怪。”
“這。”一番話說的鄭成功和將領們臉上滾燙,有些無地自容,看看人家興華軍,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動不動就能把人家領頭羊給抓了,有道是擒賊先擒王,怎麽人家能做到,自己就做不到。
高衡道:“不用妄自菲薄,這支軍隊戰鬥方式新穎,你們不習慣很正常,但是在我興華軍麵前,他們還不夠看。此次桂林會戰,我軍取得大勝,可是多爾袞還沒有傷及元氣,所以下一步,我們要選定地點,再給他們一次重創。”
鄭成功道:“那麽大帥打算在哪裏打。”
高衡一指地圖道:“這裏。”
“什麽?還是南京?”鄭成功差點跳起來,馮澄世等人也是一臉愁容,這地方算是鄭家軍的傷心地了,怎麽高衡還選擇這裏。
高衡道:“先別急著驚訝,聽我說完。之所以還選擇南京,是因為這裏水路發達,我們兩軍聯合,水師有巨大優勢,不利用起來太可惜了,而且南京的政治意義大,奪下南京,比打任何一個地方都要有價值。另外,我說南京,不是說非要在南京城下開戰,而是以南京為目標,戰場可以選擇在附近,比如太平府、滁州府、鳳陽府都可以成為戰場,我們以南京為中心,打一個殲滅戰。”
鄭成功麵色一正道:“大帥想怎麽打。”
高衡道:“怎麽打,你們不是已經給我們探過路了嗎?”
“嗯?”鄭成功一愣,一時間沒有明白高衡的意思。馮澄世接話道:“難道說大帥還想按照我們打南京的路線再打一遍?”
高衡聳聳肩道:“有何不可?”
鄭成功道:“可是。”
高衡道:“我明白國姓爺的意思,你是說你們這一仗打敗了,我們怎麽還能采取相同的方法呢?其實不然,你們差點就成功了,多爾袞到來隻是個巧合,如果多爾袞不來,南京已經是你們的了。而且即便是來了,也是因為北洋新軍介入,你們不熟悉戰法,所以吃了敗仗,可如果多爾袞敢用相同的招數對付興華軍,那我們得好好給他上一課。”
成子龍道:“戰術大方向是水陸並進,我軍將會出動陸軍,逼迫清軍後退,鄭家軍雖然隻有兩萬人,但實際上也不少了,我們之所以來找國姓爺,就是為了讓清軍退兵南直隸,若是在福建作戰,則不能實現戰略目標,但如果鄭家軍出兵,兩麵夾擊之下,多爾袞沒有必勝把握,一定會後退。”
高衡接話道:“我軍水師按照計劃進入長江待命,依然走吳淞口,封鎖江麵。這樣一來會出現兩個局麵,如果多爾袞跑得快,可能會提前退過長江,放棄南京,這樣長江以南自動脫離清軍統治,我軍不戰而勝。如果多爾袞執意在南京決戰,那更好,水師抄了後路,他的神武大炮我們領教過了,跟興華軍的重炮比起來還有差距,我們能壓製住。一旦這樣,我軍就在南京城下打一個殲滅戰,滅了多爾袞主力。”
鄭成功道:“我明白了,大帥的意思是我們先配合興華軍驅趕清軍,然後沿著海岸線北上,再次從吳淞口進入長江,跟興華軍水師一起截斷他們的退路。”
高衡道:“不錯,興華軍實際上的短板跟國姓爺一樣,一支職業化的脫產軍隊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興華軍的規模有限,我們想打殲滅戰而不是擊潰戰,殲滅戰就需要足夠的兵力進行包圍,桂林一戰,我們也損失了不少士兵,所以更加需要集結力量。”
成子龍補充道:“另外,雖然張煌言失敗了,但是我們想知道國姓爺還有沒有掌握其他義軍的情況,如果能聯係上,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義軍兵力,總之多多益善。”
高衡笑道:“嗬嗬,這就是本督所說的人性,這些先富起來的人有一個共性,如果利潤足夠大,他們甚至能販賣吊死自己的繩索,所以我們要從製度上來杜絕這個情況,比如我們要大規模實施的攤丁入畝,比如我們要實施的新稅法,富人多交稅,窮人少交稅。還有我們要實施的減租、限息,建立最低薪俸和最高勞動時間限製,禁止人身依附和禁用童工,並且建立安全生產製度,發生亡人傷人的工坊店麵,其東主都會受到處罰。”
劉國軒還要問,高衡卻擺了擺手道:“且聽我說完,第二我們還要建立宏觀經濟調控製度。大力鼓勵工商業發展,鼓勵股份製工商業,重建“度量衡”標準,完備工商業立法。廢除人頭稅、勞役製度,建立財產稅製度,實現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財政稅收製度。建立統一櫃坊,發行規範化的貨幣,方便流通和調控經濟。”
成子龍道:“並且我們鼓勵各級官府控股、參股投資道路、橋梁、水利、碼頭、飲水等公共設施投資,有償提供公共服務。”
“有償提供這些服務,這些都是父母官應該做的,怎能收取費用,萬萬不可。”馮澄世道。
高衡當然已經想到了這一茬,他提出的這些理念都是後世華夏實施的方略,現在提前四百年提出來,當然會給眾人極大的衝擊,而且很多人也理解不了,不過沒關係,這三權綱領跟興華軍的大業是相輔相成的,一旦華夏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到一定程度,甚至具備了走向共和的條件,那麽這些策略就會順理成章實施下去。
而且他說的這些沒有實施之前,華夏的人們不了解其中的好處,一旦他們從中拿到一些好處,分潤一些利潤,相信反對的聲音立刻就會小下去,畢竟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上到官員下到百姓也不是聖人,不會例外。
高衡一擺手道:“馮先生,萬事開頭難,不試一試,怎麽知道本帥說的是真是假呢?”
眾人一時間陷入了沉思,高衡今天給大家普及的知識實在是太超前了,武將們基本上都沒聽懂內裏深層的含義。馮澄世雖然是文官,但對於高衡說的話也是一知半解,隻有鄭成功和馮錫範這樣的年輕人聽出了其中的門道。
鄭成功起身道:“高大帥大才,在下不如也。如果大帥說的三權綱領真的能得到有效落實,對於民眾來說無異於是大善,但這顛覆了古往今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理念。如果這麽做,以後可能就不會有皇帝,也不會有家天下,這對華夏民眾認知的顛覆實在是太大了。”
鄭成功是年輕人,思維靈活,能明白高衡的苦心。這話若是對上了年紀的人說,人家搞不好會認為高衡是神經病,竟然要顛覆千百年來的皇權統治。因為按照一般人的理解,比如說明朝被清朝滅亡了,現在清廷已經建立了事實上的對華夏的統治,那麽興華軍作為推翻清廷的力量,失敗了自然不談,如果成功的話,難道高衡沒有自立為王的想法?
高衡也可以跟李自成、張獻忠那樣建立一個什麽朝代來代替清朝嘛,怎麽還會有三權綱領的出現,這不等於把權力交給了民眾,讓民眾來選舉產生朝廷。這些屁民大字不識一鬥,他們懂個什麽嘛。
高衡見眾人大惑不解的樣子,笑道:“我說的這些是趕走建虜之後發生的事情,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跟建虜作戰,還有一點,要想賦予民眾權力,還是我說的,要把民眾的認知水平給提升上來,如果不能提升認知水平,我們普及政策他們也聽不懂啊,這需要時間,沒有一代人的教化是不行的,但是我們等得起,隻要能消滅建虜,興華軍再讓華夏穩定二十年,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這個設想,高衡在午夜夢迴的時候已經考慮過無數次了,實際上就是個三步走的計劃。第一步當然是擊敗清廷,先把清廷的統治從華夏抹除。第二就是興華軍接管整個華夏,維持華夏穩定的局麵,休養生息,如果需要,高衡可以出任第一任大統領,他還年輕,如果能在三十歲左右完成擊敗清軍的目標,往後執政二十年維持穩定還是可以的。
最後就是實施三權綱領,開啟共和,這樣一來,華夏就能進行平穩過渡,他那時候也才五十歲,雖然這個年代,民眾的壽命普遍很短,但是高衡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活到五十幾歲還是沒問題的,自己好歹是穿越眾,如果這點主角光環都沒有的話,那還玩個屁。
說到作戰,劉國軒、馮錫範等將領可就不困了,已經過了子時,他們算是徹夜長談了,但是高衡也不困,甚至因為談話,酒氣都去掉了七分,大家越說越清醒。
馮錫範道:“大帥,這麽說,後麵的事情先放放,我們還是迴到打仗上來,如何擊敗建虜呢?”
馮錫範這麽一問,包括鄭成功在內,所有人的目光都盯住了高衡。高衡道:“這一仗,勢在必行,所以我這次前來,也是要爭取鄭家軍的支持,沿海抗清局勢雖然低落,但多爾袞也在桂林吃了大虧,我們未必不能翻盤,而且贏麵很大。”
鄭成功起身道:“哦?此話怎講?”
高衡給景昭使了個眼色,景昭立刻招來外麵站崗的衛士,取來了他們帶來的地圖,興華軍的軍用地圖經過這麽多年的發展,已經非常詳細,至少比明軍使用的地圖要詳細許多,也要準確許多,這裏麵也不乏有高衡自己的功勞,畢竟以前在南方神劍打仗,對於地圖的熟悉程度異於常人,加上高衡的記憶力很好,地圖上很多標注的點位都能記清楚,所以僅僅憑借記憶,高衡就能畫出一幅不錯的中國地圖來。
這樣一對比,明代的地圖可就落後許多了,所以在大明全圖的基礎上高衡進行修正,再加上陸濤的情報軍進行實地勘察,還有西洋傳教士的幫助,興華軍的地圖準確程度很高。
當這幅地圖擺在所有人麵前的時候,鄭成功等人立刻湊了上來,都是行軍打仗之人,對於軍用地圖的重要性認識自然不用說,鄭成功立刻稱讚道:“厲害厲害啊,這幅地圖詳略得當,山川地勢標注清楚,這是行軍打仗的利器啊。”
高衡道:“不錯,以後這種地圖我也會配發給你們,這樣打仗的時候就更有把握。”
鄭成功一喜,“既如此,就多謝大帥了。”
高衡道:“這都是小意思,關鍵是要把仗打好,這次前來,就是要擬定兩家聯合出兵的計劃。”
鄭成功一聽這個,神色有些黯淡,“這,嗨,不瞞大帥,前次南京一戰,在下損兵折將,現在麾下能戰之兵已經不足兩萬,僅有一萬五千人,雖然征召了五千士兵,但是戰鬥力很有限,特別是我們的水師,被敵軍一支特殊部隊打擊,損失過半,連劉國軒將軍都差點戰死。”
劉國軒點頭道:“是啊,我們。”
話還沒說完,高衡便直接打斷道:“你說的情況我們已經掌握了,並且我們在桂林之戰中俘虜了你們說的這支新軍的頭領嶽樂,也就是清廷的鎮國公。”
“啊!”眾人大嘩,高衡這不是在開玩笑吧,興華軍這麽猛嗎?竟然俘獲了清廷新軍的老大。
成子龍道:“事實如此,這支部隊叫做北洋新軍,是多爾袞特地遴選精銳組織起來的隊伍,戰鬥力極強,一共三萬兵馬,並且裝備了神武大炮等先進火器,我們評估了他們的戰鬥力,雖然跟興華軍精銳還有差距,但是對付普通明軍,可以說是吊打。你們敗在他們手上,一點不奇怪。”
“這。”一番話說的鄭成功和將領們臉上滾燙,有些無地自容,看看人家興華軍,一出手就是大手筆,動不動就能把人家領頭羊給抓了,有道是擒賊先擒王,怎麽人家能做到,自己就做不到。
高衡道:“不用妄自菲薄,這支軍隊戰鬥方式新穎,你們不習慣很正常,但是在我興華軍麵前,他們還不夠看。此次桂林會戰,我軍取得大勝,可是多爾袞還沒有傷及元氣,所以下一步,我們要選定地點,再給他們一次重創。”
鄭成功道:“那麽大帥打算在哪裏打。”
高衡一指地圖道:“這裏。”
“什麽?還是南京?”鄭成功差點跳起來,馮澄世等人也是一臉愁容,這地方算是鄭家軍的傷心地了,怎麽高衡還選擇這裏。
高衡道:“先別急著驚訝,聽我說完。之所以還選擇南京,是因為這裏水路發達,我們兩軍聯合,水師有巨大優勢,不利用起來太可惜了,而且南京的政治意義大,奪下南京,比打任何一個地方都要有價值。另外,我說南京,不是說非要在南京城下開戰,而是以南京為目標,戰場可以選擇在附近,比如太平府、滁州府、鳳陽府都可以成為戰場,我們以南京為中心,打一個殲滅戰。”
鄭成功麵色一正道:“大帥想怎麽打。”
高衡道:“怎麽打,你們不是已經給我們探過路了嗎?”
“嗯?”鄭成功一愣,一時間沒有明白高衡的意思。馮澄世接話道:“難道說大帥還想按照我們打南京的路線再打一遍?”
高衡聳聳肩道:“有何不可?”
鄭成功道:“可是。”
高衡道:“我明白國姓爺的意思,你是說你們這一仗打敗了,我們怎麽還能采取相同的方法呢?其實不然,你們差點就成功了,多爾袞到來隻是個巧合,如果多爾袞不來,南京已經是你們的了。而且即便是來了,也是因為北洋新軍介入,你們不熟悉戰法,所以吃了敗仗,可如果多爾袞敢用相同的招數對付興華軍,那我們得好好給他上一課。”
成子龍道:“戰術大方向是水陸並進,我軍將會出動陸軍,逼迫清軍後退,鄭家軍雖然隻有兩萬人,但實際上也不少了,我們之所以來找國姓爺,就是為了讓清軍退兵南直隸,若是在福建作戰,則不能實現戰略目標,但如果鄭家軍出兵,兩麵夾擊之下,多爾袞沒有必勝把握,一定會後退。”
高衡接話道:“我軍水師按照計劃進入長江待命,依然走吳淞口,封鎖江麵。這樣一來會出現兩個局麵,如果多爾袞跑得快,可能會提前退過長江,放棄南京,這樣長江以南自動脫離清軍統治,我軍不戰而勝。如果多爾袞執意在南京決戰,那更好,水師抄了後路,他的神武大炮我們領教過了,跟興華軍的重炮比起來還有差距,我們能壓製住。一旦這樣,我軍就在南京城下打一個殲滅戰,滅了多爾袞主力。”
鄭成功道:“我明白了,大帥的意思是我們先配合興華軍驅趕清軍,然後沿著海岸線北上,再次從吳淞口進入長江,跟興華軍水師一起截斷他們的退路。”
高衡道:“不錯,興華軍實際上的短板跟國姓爺一樣,一支職業化的脫產軍隊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支持,興華軍的規模有限,我們想打殲滅戰而不是擊潰戰,殲滅戰就需要足夠的兵力進行包圍,桂林一戰,我們也損失了不少士兵,所以更加需要集結力量。”
成子龍補充道:“另外,雖然張煌言失敗了,但是我們想知道國姓爺還有沒有掌握其他義軍的情況,如果能聯係上,也可以多收集一些義軍兵力,總之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