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朋友們,請大家安靜一下,要不然黃廚叔叔就沒法繼續教大家做水煎包了哦~”


    黃駿帶著溫和的微笑,輕拍打著雙手,目光逐一拂過小朋友們稚嫩的臉龐。


    當這份目光不經意間落在磬磬和薇薇那兒時…


    那一刹那…


    好像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連周圍的吵鬧聲都聽不見了。


    他的眼眸裏那抹老父親的慈愛之色,都快要滿溢了…


    磬磬和薇薇心有靈犀地抬起頭,與爸爸的目光相遇,小臉蛋上綻放出一抹甜甜的笑容,那小酒窩在臉頰上若隱若現,顯得格外可愛迷人。


    黃駿衝她倆眨眨眼,給與她倆無聲的關懷,然後又笑眯眯地把目光轉向了其他小朋友,操場上也漸漸安靜了下來。


    一旁的老師們和校領導們看在眼裏,佩服在心裏。


    黃駿不愧是全園公認的“人氣王”,僅憑幾句簡單的話語,便輕而易舉地讓這群原本活潑好動的小朋友們變得井然有序,真是讓人不得不服!


    也讓她們對今日的教學充滿了信心,相信在黃駿的帶領下,孩子們定能收獲滿滿,享受一段難忘的烹飪學習之旅。


    而不知她們所想的黃駿,看著小朋友們,臉上不禁洋溢著讚許的微笑:“嗯,小朋友們都非常聽話,表現得真不錯。那現在,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烹飪之旅,一起認真學習如何製作美味的水煎包,好不好?”


    “好!”


    小朋友們異口同聲地迴答,聲音中氣十足,充滿了期待和興奮。


    黃駿繼續道:“大家已經注意到迷你工作台上整齊擺放的各式工具了吧?”


    孩子們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齊聲答道:“看到了!”


    “非常好!”


    黃駿滿臉讚許。


    隨後,他拿起講台上一個醒目的量杯,向小朋友們展示:“現在,請大家跟隨我的指引,首先找到你們桌上那個大大的量杯。”


    江水寒和盧鵬飛將鏡頭對準了黃駿,給了個特寫,又將鏡頭轉向小朋友們。


    此時,小朋友們已經迅速響應,準確地拿起自己的量杯,臉上洋溢著找到“寶藏”般的喜悅,紛紛笑著迴應:“找到了,就是它!就是它…”


    黃駿笑著點頭,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你們真是火眼金睛,這麽快就找到了。接下來,我們要用這個量杯去班主任那裏裝滿麵粉,然後安全地倒迴你們工作台上的大盆裏。大家能做到既迅速又有序嗎?”


    “能!”


    小朋友們響亮地迴答,信心滿滿。


    “很好!”黃駿最後叮囑道:“記得,在行動的過程中,我們要保持隊伍的有序,不可以推搡哦。現在,就按照我說的,開始我們的第一步吧!”


    隨著黃駿的話語落下,小朋友們興奮地拿起手中的大量杯,立馬衝向各自班主任所在的方向。


    不過…


    剛邁出幾步…


    他們一下子迴想起黃駿的叮囑,便不約而同地放慢了腳步。


    各班的班主任見狀,紛紛上前,溫和地維持著秩序:“小朋友們,別急哦,我們準備的麵粉足夠每位小朋友使用。請大家排好隊,一個接一個慢慢來,保證每位小朋友都能得到自己的一份……”


    片刻。


    一個個小家夥,就端著滿滿的一杯麵粉迴到了自己的迷你工作台前。


    緊接著,他們遵循著黃駿的叮囑,小心翼翼地將麵粉傾倒入一旁的麵盆之中。


    目睹著小朋友們如此認真地完成了這第一步,黃駿對於今日教學的信心倍增。


    “非常棒,小朋友們!我剛剛巡視了一圈,大家的表現都極其出色!”


    他由衷地讚賞道,隨後話鋒一轉,引領大家進入下一個環節:“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看,你們的迷你工作台上是不是有一個稍小的杯子?請每位小朋友拿起這個杯子,再次前往班主任那裏,但這次我們要接的是水,記得水位線不要超過這個‘5’的標記哦……”


    說著,他拿起桌上一個約為之前量杯一半大小的示範杯,清晰地向小朋友們展示著水位標準。


    小朋友們聞言,立刻在自己的迷你工作台上找到了相應的量杯,隨後再次井然有序地走向班主任,按照黃駿的指示,將量杯接上水,仔細地瞧了瞧,見水麵穩穩停駐在“5”的標記上,這才心滿意足地轉身,帶著成就感迴到各自的迷你工作台旁,小心翼翼地將量杯置於麵盆一側。


    黃駿見小朋友們圓滿完成,滿意地點點頭,接著引導道:“非常好,小朋友們,接下來,我們要用桌上的電子秤來稱取材料了。泡打粉需要5克,酵母粉7克,還有白糖3克。記得要細心操作,稍微有一點誤差也沒關係,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這個過程。”


    末了,他還特意拿起這些材料,一一展示給小朋友們看,幫助他們加深記憶。


    小朋友們一臉認真地將其一一記住,隨後小心翼翼地操作著電子秤,開啟了“稱重”模式。


    不一會兒,就有小朋友興奮地喊道:“黃廚叔叔,我們稱好啦!”


    “很好!”


    黃駿點頭讚許,等所有小朋友們都完成這一工序後,他便繼續迴應道:“現在,把白糖和酵母粉全部加入之前準備好的清水中,用小勺子往裏攪一攪,直到它們完全融化,再也看不到白糖和酵母粉的顆粒為止。這樣,我們的酵母水就準備好了。”


    小朋友們聽後,都乖乖地按照黃駿的指示操作起來,小小的身影在迷你工作台前忙碌著。


    還別說。


    幹得有模有樣的!


    黃駿仔細地巡視了一圈,看了看小朋友們攪拌成果。


    大部分都很不錯,極少數小班小朋友做的還不合格,他在旁指點了一二後,都完成得很不錯。


    他點頭道:“不錯,小朋友們都做得很不錯。接下來,我們就進入最關鍵的一步——揉麵!首先,將泡打粉倒入麵粉中,用你們的小手輕輕攪拌一下。然後,將你們準備好的酵母水,分多次慢慢倒入麵盆中,同時用雙手不斷地揉動麵粉。”


    這些指令清晰地傳入小朋友們的耳中,他們能夠理解每一個單獨的步驟,但當這些步驟串聯在一起時,一些小朋友就顯得有些困惑了。


    於是乎…


    有小朋友帶著疑惑舉手提問:“黃廚叔叔,什麽是揉動啊?”


    “是呀,黃廚叔叔,要怎麽揉動麵粉啊?我不會做啊…”


    “……”


    黃駿微微一笑,想了想,然後用一個小朋友們熟悉的例子來解釋:“嗯,想象一下,揉麵就像你們平時玩的泥巴遊戲一樣。如果麵團感覺太幹了,就像泥巴缺水一樣,那我們就給它加點酵母水,讓它變得濕潤又柔軟。現在,大家明白怎麽‘揉動’麵粉了嗎?”


    “哇,原來揉動麵粉就像是玩泥巴一樣啊……這個我懂了…”


    小朋友們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仿佛找到了新大陸一般,對“揉動麵粉”這個概念恍然大悟,而且興趣倍增。


    幾乎是在瞬間…


    小朋友們就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紛紛小心翼翼地拿起酵母水,輕輕地、緩緩地傾倒入麵盆之中,生怕一不小心就倒多了。


    然後,他們迫不及待地卷起袖子,一雙雙小手在麵粉上揉啊,壓啊…


    這份專注與認真,簡直比做任何事情都要來得投入。


    看著這一幕,其他老師和校領導們都不由自主地投來了讚許的目光,對黃駿的教學方法和能力更是肅然起敬,佩服得五體投地。


    原先,他們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憂慮,擔心這些稚嫩的小朋友們因經驗不足而難以勝任,但此刻的所見所聞無疑讓這份憂慮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多慮了”的會心一笑。


    江水寒和盧鵬飛也拿著攝像設備,跟著黃駿一起,穿梭在各個班級之間。


    黃駿則細心觀察著小朋友們的操作,適時地給予小朋友們一些指導和鼓勵。


    經過小朋友們的一番不懈努力之後,揉麵的工序圓滿落下帷幕。


    在麵點製作中,曆來追求的是“三光”境界——麵團光滑、雙手幹淨、盆器無餘麵。


    若以此嚴苛標準衡量,多數小朋友都是難以達標的。


    但是吧…


    如果是一群才幾歲大的小蘿卜頭做的,那個個都應獲得“優秀”的讚譽。


    他微笑著,對孩子們說:“和麵環節,每位小朋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現在用一旁的保鮮膜,蓋在麵盆上,讓麵團在裏麵好好地睡上一覺。”


    見小朋友們乖乖照做後,他繼續道:“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清洗食材了。在清洗食材時,我們要輕柔地對待它們,就像對待你們心愛的玩具一樣。記住,每一葉的蔥葉,薑,肉,都要清洗幹淨,知道了嗎?”


    “知道了!”


    小朋友們認真地點頭,拿起小籃子裏的蔥等食材,放在清水下衝洗,小心翼翼地不讓水花濺出。


    黃駿在一旁耐心地指導,細致地教他們如何從薑的縫隙中剔除泥土,以及如何從蔥葉上清除泥沙,還有怎樣挑選並摘去那些不再新鮮的老葉。


    小朋友們跟隨著他的示範,一步步地學習操作著。


    隨著食材一一變得潔淨如新,小朋友們的臉上綻放出了自豪的笑容,還都舉起自己清洗幹淨的食材,向黃駿展示,眼中閃爍著渴望被認可的光芒,仿佛在說:黃廚叔叔,我做的這麽棒,你快誇誇我啊!”


    黃駿溫柔地點頭:“嗯,小朋友們做的都很好!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切食材了,薑要切成細絲,蔥要剁成蔥花,肉則切成小丁,記得哦,蔥花和肉丁的大小,還有薑絲的寬度,都盡量控製在0.5厘米以內,這樣等會做出來的水煎包才會更加好吃。”


    小朋友們聽後,麵露難色,好奇地問道:“黃廚叔叔,0.5厘米到底有多長呢?”


    黃駿微笑著指了指桌上的尺子,說:“小朋友們,別擔心,我們有小幫手呢——尺子。你們可以用尺子來量一量,看一看上麵的數字,就能知道0.5厘米是多長了。”


    小班的小朋友卻依然困惑,一個個七嘴八舌地表達起來:


    “黃廚蜀黍,我們真的還不知道怎麽看尺子上的那些數字呢!”


    “對呀對呀,我們在學校還沒學到這個,隻會用尺子畫直線,但是要看長度的話,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我也是呢,老師都還沒教過我們這個呢……好難哦…”


    “……”


    麵對孩子們純真表達的黃駿:“……”


    為了讓小朋友們第一次做的水煎包既能吃又好吃,他真的是煞費了苦心,想出了這麽一個“非傳統卻實用”的辦法——盡可能讓這些操作都標準化。


    用量杯量取麵粉,用水杯量取水量,並用尺子確定食材切割的大小,力求每一步都盡善盡美。


    但在精心策劃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他未曾預料到的挑戰。


    他忽略了這群小班的小朋友們,尚還未學習測量知識,也不知厘米這樣的單位是啥東西,直接引入無疑增加了小朋友們的學習難度啊…


    麵對這一突如其來的難題,他心中雖有些許無奈,卻也明白“開弓沒有迴頭箭”的道理,所以隻能“自己選的教學方式,含著淚也要繼續教下去”啊…


    他微微一笑道:“沒事,叔叔教你們怎麽看尺子,咱們一起慢慢學。”


    “好!”


    小朋友們乖巧點頭,認真地看著黃駿。


    黃駿瞬間化身為“臨時數學老師”,耐心地教起小朋友們如何識別尺子上的刻度:“看這裏,尺子上的每一個小格子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代表著不同的長度。我們先找到那個叫做1厘米的好夥伴,然後想象一下,如果我們把它切成兩半,那就是0.5厘米啦!是不是很有趣?你們也來試試看,用手指比劃一下,感受這個長度,就會知道0.5厘米是多長了。”


    各班老師和校領導們看著黃駿講解的如此生動有趣,頓感他是個被“廚藝耽誤了的好數學老師”啊…


    好在黃駿沒有從事這一職業,要不然老師的飯碗要被搶了啊…


    而小朋友們在黃駿的耐心指導下,也都逐漸掌握了識別尺子刻度的技巧,臉上綻放出探索成功的喜悅光芒。


    隨後,這股探索的熱情無縫銜接到了“食材切割術”的實踐環節。


    小朋友們手握刀具,如同小小廚師一般,一刀一刀切得格外認真仔細,還不時用尺子量一下,想讓每一份食材都符合黃駿的要求。


    至於最終誕生的水煎包,其滋味,應該不會差的!


    畢竟,為了能給家長們帶來一份難忘的驚喜,黃駿不惜投入重金,精選食材,力求完美…


    給小朋友們氪了金的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美食:帶雙胞胎去幼兒園當大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多來米發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多來米發叟並收藏美食:帶雙胞胎去幼兒園當大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