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管事連連點頭,忙不迭地跑了出去。
傅氏不敢暈,隻靠著一口氣強撐著。
若崔萬錦有個三長兩短,她也不想獨活了。留在世上守著那些錢和鋪子又有何用。又想著女兒的婚事還未有著落,若此時沒了爹,又沒了娘,女兒隻怕更難了。
想著想著她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又怕女兒著急,背過身去硬咬著唇,不讓自己哭出聲。
崔禮禮腦子裏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前世爹可沒有出現查緡的意外。顯然這個意外是因為自己作為而導致的。
那根源還是在宣平侯府。
她轉過身,看著母親背對著自己偷偷抹淚,輕輕歎息,安撫道:“娘,爹不會有事。您現在不能光想著哭,而是要想想我們如何能幫到爹。我覺的此事與宣平侯府脫不了幹係。”
傅氏含著淚,想了一想,薄唇緊緊繃著:“定是與他家幹的!宣平侯的嫡長子包宗山就是在戶部!”
這就對了。
崔禮禮記起上次在傅家,宣平侯話裏話外都有恐嚇之意,爹的應對之策也隻是花銀子。當時她不曾細想,現在想來,爹當時定然已經想到了包宗山的威脅。
商賈最怕的是查緡。哪怕爹是京城首富,也逃不過這一道關卡。
家中做著馬匹生意,尤其是官馬和馬糧,就少不了跟朝廷官員們有些往來,而這種穩固的關係,通常都是銀子堆出來的......
崔禮禮拉著傅氏一起坐在書房中,待王管事迴來,問了他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爹外賬的賬本在何處?”
王管事一愣,旋即明白過來姑娘的意思無奈地搖搖頭,作為仆從,知道主人的外賬是大忌。:“姑娘有所不知,老爺這賬都是自己做的,有些賬也隻能自己做,自己收。”
“王叔,我知道您的顧慮。您跟隨我爹幾十年,幾個管事之中,您到書房是最勤的,就算猜也能猜出來,隻是您不敢說而已。”
崔禮禮行了一個大禮,“若我爹在,我自然會問他,隻是如今我爹下落不明,隻得懇請王叔指點,我們護住外賬,就護住了我爹。您就是我家的功臣。”
王管事連忙側身不受禮,又扶她起來,長歎一聲“也罷”。
他看看門外是否有人偷聽,又關上門,示意母女倆到書房內屋說話。
“老爺每年去北方查賬,也是為了做賬。隻是怎麽做的,我不甚清楚。但我跟著老爺去過幾次,定縣有幾處鋪子應該是銷賬用的。”
崔禮禮再要行禮,王管事連忙抬住:“我跟著老爺三十多年了,老爺還是學徒時,我就一直跟著,老爺起家屬實不易。如今這世道,為商艱難。要掙錢,就要先花錢。哪個關節不用錢打通?就算有外賬,也不過是用來填給那些當官的罷了。”
“畢竟是犯了王法......”傅氏喃喃地道。
“夫人,小人說句不怕殺頭的話,如今這算緡之法,查則死,算也是死,若嚴究起來,天底下商戶沒一個能活,商戶死絕了,就沒有緡錢可以收,國庫又靠什麽來充?各地的緡錢官,都是懂這個道理的,靠的是‘民不告官不究’,再花些銀子通融通融,便罷了。”
崔禮禮這下是徹底明白了。
原來所有商戶的小辮子都揪在戶部手中,難怪宣平候謀而不發,死個不成器的庶子算什麽?隻要揪著爹的小辮子,誰也逃不出五指山去。
崔禮禮心中已有了謀劃,還未出口,傅氏卻道:“為今之計,要先打聽老爺的下落。”
王管事便說已經差人去打聽了,暫時沒有迴話。
又等了一日,才有了迴話:“打聽清楚了,老爺被收押在了樊城。”
傅氏幾日茶飯不思,得了消息竟鬆了一口氣:“樊城還好,那裏不算太冷。”
她忽然來了精神,讓林媽媽裏給她梳頭。
春華偷偷拽了拽崔禮禮的衣裳,悄聲道:“姑娘,奴婢看著夫人這精神,不大對了呢?”
崔禮禮抿著唇,注視著傅氏穿戴整齊,又收拾起家當來。
“娘,您要做什麽?”
傅氏從床裏頭的小櫃子裏取出一個掐金絲的楠木箱子來,箱子上掛了一把小鎖。
她從腰間掏出鑰匙,打開鎖,裏麵放著一些首飾,又整整齊齊地碼著厚厚一疊銀票和地契。她一一清點了一番,取出一隻翠玉鐲子戴在手上,再蓋上箱子。
“娘——您要做什麽?我們商量著來。”崔禮禮又喚了一聲。
傅氏才抬起頭來看她:“我去求你外祖。外祖曾經在樊城外放過三年,那邊有不少官員都是他的舊部,總能說上話,搭把手。再不濟也能照顧照顧。”
林媽媽實在不忍心,抹了一把老淚道:“夫人,這是您的嫁妝。家中不缺錢,您幹嘛要動嫁妝啊。”
傅氏幽幽地道:“我的嫁妝裏有小娘的那一份念想。”說罷,就要走。
林媽媽跪了下來,阻攔道:“正因為知道那是您的念想,老奴才不舍得您拿去找外太老爺。什麽銀子不是銀子呢?非得拿有念想的銀子和鋪子嗎?”
見傅氏心意已決,林媽媽又來拉崔禮禮:“姑娘,您快勸勸夫人吧!”
崔禮禮卻沒有阻攔,從傅氏的藥櫃中取出平日裏控製心疾的藥瓶,塞進林媽媽手中。
“林媽媽,外麵下著雨,你帶好傘,好生照顧著我娘。她要去試試,就讓她去試試,說不定我外祖看在舊日的情分上,真能救出我爹呢。”
林媽媽無奈至極,卻也隻能攙扶著傅氏去了。
春華小聲問道:“姑娘為何不跟著一起去求求外太老爺?”
盯著屋簷滴落的雨珠,崔禮禮淡淡地道:“我娘可能連門都進不去。”
春華一驚:“那還不去攔著夫人?這還下著雨,夫人平日裏看著溫和,其實脾氣也是倔的,要進不去傅家,她的心疾犯了,又該如何?”
崔禮禮的眼眸一閃,似是前世三十五歲的她:“人總要撞了南牆才肯迴頭的。”
而有些人可能撞了南牆也未必迴頭。
娘是哪一種呢?
傅氏不敢暈,隻靠著一口氣強撐著。
若崔萬錦有個三長兩短,她也不想獨活了。留在世上守著那些錢和鋪子又有何用。又想著女兒的婚事還未有著落,若此時沒了爹,又沒了娘,女兒隻怕更難了。
想著想著她的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又怕女兒著急,背過身去硬咬著唇,不讓自己哭出聲。
崔禮禮腦子裏想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前世爹可沒有出現查緡的意外。顯然這個意外是因為自己作為而導致的。
那根源還是在宣平侯府。
她轉過身,看著母親背對著自己偷偷抹淚,輕輕歎息,安撫道:“娘,爹不會有事。您現在不能光想著哭,而是要想想我們如何能幫到爹。我覺的此事與宣平侯府脫不了幹係。”
傅氏含著淚,想了一想,薄唇緊緊繃著:“定是與他家幹的!宣平侯的嫡長子包宗山就是在戶部!”
這就對了。
崔禮禮記起上次在傅家,宣平侯話裏話外都有恐嚇之意,爹的應對之策也隻是花銀子。當時她不曾細想,現在想來,爹當時定然已經想到了包宗山的威脅。
商賈最怕的是查緡。哪怕爹是京城首富,也逃不過這一道關卡。
家中做著馬匹生意,尤其是官馬和馬糧,就少不了跟朝廷官員們有些往來,而這種穩固的關係,通常都是銀子堆出來的......
崔禮禮拉著傅氏一起坐在書房中,待王管事迴來,問了他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爹外賬的賬本在何處?”
王管事一愣,旋即明白過來姑娘的意思無奈地搖搖頭,作為仆從,知道主人的外賬是大忌。:“姑娘有所不知,老爺這賬都是自己做的,有些賬也隻能自己做,自己收。”
“王叔,我知道您的顧慮。您跟隨我爹幾十年,幾個管事之中,您到書房是最勤的,就算猜也能猜出來,隻是您不敢說而已。”
崔禮禮行了一個大禮,“若我爹在,我自然會問他,隻是如今我爹下落不明,隻得懇請王叔指點,我們護住外賬,就護住了我爹。您就是我家的功臣。”
王管事連忙側身不受禮,又扶她起來,長歎一聲“也罷”。
他看看門外是否有人偷聽,又關上門,示意母女倆到書房內屋說話。
“老爺每年去北方查賬,也是為了做賬。隻是怎麽做的,我不甚清楚。但我跟著老爺去過幾次,定縣有幾處鋪子應該是銷賬用的。”
崔禮禮再要行禮,王管事連忙抬住:“我跟著老爺三十多年了,老爺還是學徒時,我就一直跟著,老爺起家屬實不易。如今這世道,為商艱難。要掙錢,就要先花錢。哪個關節不用錢打通?就算有外賬,也不過是用來填給那些當官的罷了。”
“畢竟是犯了王法......”傅氏喃喃地道。
“夫人,小人說句不怕殺頭的話,如今這算緡之法,查則死,算也是死,若嚴究起來,天底下商戶沒一個能活,商戶死絕了,就沒有緡錢可以收,國庫又靠什麽來充?各地的緡錢官,都是懂這個道理的,靠的是‘民不告官不究’,再花些銀子通融通融,便罷了。”
崔禮禮這下是徹底明白了。
原來所有商戶的小辮子都揪在戶部手中,難怪宣平候謀而不發,死個不成器的庶子算什麽?隻要揪著爹的小辮子,誰也逃不出五指山去。
崔禮禮心中已有了謀劃,還未出口,傅氏卻道:“為今之計,要先打聽老爺的下落。”
王管事便說已經差人去打聽了,暫時沒有迴話。
又等了一日,才有了迴話:“打聽清楚了,老爺被收押在了樊城。”
傅氏幾日茶飯不思,得了消息竟鬆了一口氣:“樊城還好,那裏不算太冷。”
她忽然來了精神,讓林媽媽裏給她梳頭。
春華偷偷拽了拽崔禮禮的衣裳,悄聲道:“姑娘,奴婢看著夫人這精神,不大對了呢?”
崔禮禮抿著唇,注視著傅氏穿戴整齊,又收拾起家當來。
“娘,您要做什麽?”
傅氏從床裏頭的小櫃子裏取出一個掐金絲的楠木箱子來,箱子上掛了一把小鎖。
她從腰間掏出鑰匙,打開鎖,裏麵放著一些首飾,又整整齊齊地碼著厚厚一疊銀票和地契。她一一清點了一番,取出一隻翠玉鐲子戴在手上,再蓋上箱子。
“娘——您要做什麽?我們商量著來。”崔禮禮又喚了一聲。
傅氏才抬起頭來看她:“我去求你外祖。外祖曾經在樊城外放過三年,那邊有不少官員都是他的舊部,總能說上話,搭把手。再不濟也能照顧照顧。”
林媽媽實在不忍心,抹了一把老淚道:“夫人,這是您的嫁妝。家中不缺錢,您幹嘛要動嫁妝啊。”
傅氏幽幽地道:“我的嫁妝裏有小娘的那一份念想。”說罷,就要走。
林媽媽跪了下來,阻攔道:“正因為知道那是您的念想,老奴才不舍得您拿去找外太老爺。什麽銀子不是銀子呢?非得拿有念想的銀子和鋪子嗎?”
見傅氏心意已決,林媽媽又來拉崔禮禮:“姑娘,您快勸勸夫人吧!”
崔禮禮卻沒有阻攔,從傅氏的藥櫃中取出平日裏控製心疾的藥瓶,塞進林媽媽手中。
“林媽媽,外麵下著雨,你帶好傘,好生照顧著我娘。她要去試試,就讓她去試試,說不定我外祖看在舊日的情分上,真能救出我爹呢。”
林媽媽無奈至極,卻也隻能攙扶著傅氏去了。
春華小聲問道:“姑娘為何不跟著一起去求求外太老爺?”
盯著屋簷滴落的雨珠,崔禮禮淡淡地道:“我娘可能連門都進不去。”
春華一驚:“那還不去攔著夫人?這還下著雨,夫人平日裏看著溫和,其實脾氣也是倔的,要進不去傅家,她的心疾犯了,又該如何?”
崔禮禮的眼眸一閃,似是前世三十五歲的她:“人總要撞了南牆才肯迴頭的。”
而有些人可能撞了南牆也未必迴頭。
娘是哪一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