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內。


    眾人欣喜過後,心係镔鐵的工部尚書段綸,上前一步拱手道:


    “敢問陛下,到底是哪位駙馬鍛造出了镔鐵?”


    “還請陛下告知微臣,臣現在、馬上、立刻就要見他。”


    李世民捋著短須,微笑道:


    “朕比你還想見他呢!等著吧,再過幾天那小子就能迴來了。”


    段綸啊了一聲,不解道:


    “他到底是誰啊?”


    李世民一挑眉毛,沒好氣地說道:


    “除了秦明那個臭小子,還能有誰。”


    段綸聞言一拍額頭,苦笑道:


    “哎呀,原來是秦縣男啊!那臣就不奇怪了。”


    “誒,不對啊!坊間不是有傳言,秦縣男與河間郡王家的郡主有私情嗎?他怎麽又成陛下的乘龍快婿了?”


    聽到段綸這話,一旁的房玄齡頓時頭冒冷汗,連忙伸手拽了拽段綸的袖子,小聲道:


    “慎言。”


    秦明的婚事,別人也許隻是偏聽偏信,摸不著頭腦,但是身為左仆射的房玄齡,卻是一清二楚。


    不過,段綸有此誤會,也不能完全怪他。


    畢竟,這些時日以來,隨著興隆山一役的具體細節,以及鑄造京觀的前因後果,在長安城傳開。


    長安城裏的大家閨秀,世家貴女,全都“癲狂”了。


    她們做的那些事,唉,簡直一言難盡!


    可是這也不能怪她們,因為這世上哪個少女不懷春?


    又有哪個長安的小娘子,不想嫁給秦明,這樣一個前途光明、家大業大的少年俊傑呢?


    不誇張地講,如今在長安城的大街上,隨意問十個小娘子:“想不想嫁給秦明”,就有十個小娘子迴答“想”。


    除此這些懷春的小娘子們,這偌大的長安城,又有哪個家族不想與秦明這位家資雄厚,未來可期的朝中新貴,扯上點兒關係。


    故而,在各自家族的默許下,如今長安城裏到處都是秦明的“風流韻事”。


    據不完全統計,單單秦明居住的興道坊,就不下百名少女懷了秦明的孩子。


    至於,那遍布煙花柳巷的平康坊,就更不用說了。


    房玄齡還聽說,隻是聽說啊!


    平康坊裏那些稍微有點名氣的清倌人,已經十餘天不曾出來接客了。


    她們的理由還出奇地一致,就是要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秦明這位少年將軍。


    在吃瓜群眾的刻意散布下,如今的長安城,遍布秦明的紅顏知己。


    但是百姓們最為津津樂道,也是最為信服的,隻有三個小娘子。


    她們一個是河間郡王府的丹陽郡主李仙芝;


    一個是有長安第一才女之稱的鄂國公府嫡女尉遲晚檸;


    最後一個則是百花閣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容貌氣質冠絕平康坊的舞仙子。


    之所以會如此,原因有二。


    一是這三個小娘子確實和秦明有過接觸;二是她們和秦明的風流韻事傳得最早,也最為廣泛。


    除此之外,房玄齡還知道一個內幕,那就是時任禮部尚書的李孝恭,這些天之所以稱病不上朝,其實就是在跟陛下暗中較勁呢。


    為的就是跟陛下搶女婿。


    .....


    聽到段綸的話,李世民臉色一黑,背過身去。


    隨即,他冷哼一聲,咬牙切齒地說道:


    “紀國公,你身為六部尚書之一,居然也聽信坊間那些流言蜚語!”


    “真是太讓朕失望了。”


    李世民的話雖然說得不重,但聽在段綸耳中卻如同晴天霹靂。


    段綸身子一顫,連忙躬身拜道:


    “臣一時不查,險些被外人蒙蔽,還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冷哼了一聲,擺了擺手,道:


    “你先下去吧,朕還有事要和玄齡商量。”


    “喏。”


    段綸聞言如蒙大赦,恭敬道:


    “微臣告退。”


    說完,段綸不敢耽擱立馬退出了甘露殿。


    段綸走後,李世民這才深吸了一口氣,轉身望著房玄齡,語氣平淡道:


    “玄齡,朕準備張貼皇榜,將蘭州發生的一切昭告天下,並對秦明和孫真人作出的功績進行表彰。”


    房玄齡聞言表情一肅,恭敬道:


    “陛下聖明。”


    李世民微微頷首。


    “玄齡,朕打算敕封孫思邈為護國真人,你意下如何?”


    房玄齡略一沉思,恭敬道:


    “孫真人為了救治身染天花的百姓,不顧自身安危深入疫區。真人此等德行實乃我輩楷模,值得臣等學習。”


    “孫真人醫術高超,心懷國家大義,配得上大唐護國真人之名。”


    說到這裏,房玄齡深施一禮,恭敬道:


    “陛下聖明,臣附議。”


    李世民滿意地點了點頭,捋著短須說道:


    “文瑾的書信,你剛剛也看了。此次蘭州數十萬百姓能幸免於難,藍田縣男秦明功不可沒。”


    “甚至他的功勞,還要在孫真人之上。”


    房玄齡愣了一下,點了點頭,附和道:


    “陛下所言不錯。”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揚,挑眉問道:


    “那以愛卿之見,該如何封賞為好?”


    “這...”


    房玄齡聞言愣了一下,皺了皺眉頭。


    如今功勞屈居第二的孫真人,已經被陛下敕封為護國真人了,那功勞位居第一的秦明還怎麽封?


    房玄齡這會兒算是看出來了,李世民之前刻意躍過秦明,先與他商量孫思邈的封賞,顯然是在給他這個大唐賢相在挖坑。


    至於挖的什麽坑,坑有多深多大,尚未可知。


    正在此時,卻聽到李世民開始細數秦明的功績。


    “秦縣男在聽聞蘭州爆發瘟疫後,第一時間便派親衛趕赴蘭州,送上防疫手冊,幫助文瑾、知節穩住蘭州的局麵。”


    “在蘭州之圍解除後,他又不計生死,親率軍醫隊趕赴蘭州,安撫城內百姓。並帶領軍醫隊,為蘭州數十萬百姓接種牛痘,籌措糧食,最終使得數十萬百姓得以脫離疾苦,重返安寧生活。”


    “蘭州城的百姓如今能安居樂業,我大唐百姓以後能免於天花之禍,秦明當居首功。”


    聽到這裏,房玄齡抿了抿嘴唇,喟歎道:


    “秦縣男以舞象之年,做出此等功績,老臣佩服之至。”


    “但是陛下,秦縣男畢竟尚未及冠,而且他還在隴右立下了赫赫戰功。此次,若是封賞太厚,怕是以後會封無可封啊陛下。”


    李世民微微頷首,長歎一聲。


    “愛卿所言甚是,朕也是這麽想的。”


    “可是,朕身為天子,若有功不賞,恐怕會寒了天下萬民的心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宅在家裏睡大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宅在家裏睡大覺並收藏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