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民心,天意
陰麗華既然知道是不可為,也是果斷,當即就找來了鄧奉,柱天大將軍翟義,軍師陳慶,商量起退兵之策,退到那個地方能保存實力,以待將來!
說實話,翟義是不想撤腿的,隻是形勢比人強,他的十萬大軍對陣三十萬精銳大軍,顯然落入下風。連唯一獲勝的依靠,陰麗華,陳慶等人都讚同撤兵,他也是獨木難支,含恨應允。
最後商定退到淮陽國境內的圍縣,也就是上古時候的杞國,杞人憂天那地,地形比較險要,易守難攻,難進難出,群山環抱中又有良田可養將士,正是最合適不過的蟄伏地點。
“大家行動要快些,給我傳遞消息的人用的是千裏姻緣線法術,隻要一念我的名字,就即送達,快得不可思議!但大漢軍方用的飛劍傳書也不慢,最多也隻會給我們一個時辰的時間差,大家快去做好突圍的準”沒等陰麗華說完,外麵就轟隆轟隆響起了激烈的震動,護身的五羅輕煙晃動不休,弧度前所未有的大,讓人一看就十分擔心防護會告破。
同時,一位將領跑進來大叫道:“不好了,敵人發動了全麵進攻!”
“這麽快?”陰麗華失聲叫道:“飛劍傳書沒那麽快啊,難道王莽等人也開發出了瞬息就至的法術?”起身走了出去,入目的就是潮水一般湧將過來的人潮,前後左右都是,無一處縫隙。
五羅輕煙雖然厲害,卻也有點招架不住這全方位,無休無止的飽和攻擊,有告破的跡象。陰麗華那裏會讓這種事情發生,手捏法訣,加持法寶的威力,抵消攻擊力,大喝道:“沒辦法了,我們隻能各自遁走,各安天命了!”
“還想走,先闖過我這關!”張敬霸道之極的聲音就在上方炸響,陰麗華抬頭看去,就見頭尾絞纏似剪刀一般的神龍霹靂下來,中間還可隱約看見一個人影,正是身劍合一之術!
陰麗華身邊就有一個劍修,曉得厲害,卻沒慌了神智,正要施法應對,作為她忠實跟班的鄧奉卻已經按捺不住,暴喝一聲:“大師姐小心!”同樣身劍合一,附身在寶劍之中衝將上去。
“來得好!”張敬在長安城大局已定的時候,就知道陰麗華等人要逃,立即發動攻擊,沒想到果然猜中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眼下勝利是理所當然的,就看能不能留下陰麗華,鄧奉,翟義等人,竟個全功!
張敬附身閃電劍中,真仿佛閃電一般從上至下,勢不可擋,鄧奉卻也不差,好像一輪急速升起的明月,兩下裏撞擊在一起,轟!
張敬被巨大無比的力量掀飛,足足有兩三百米,卻很快控製住,再次禦劍劈將下去。
鄧奉則更慘,如斷線的風箏一頭栽了下去,在地麵上砸出老大一個人形大坑,勉強爬了出來,已然是七孔流血,傷得十分嚴重,不關心自己,反倒對陰麗華道:“大師姐你快走,我擋住他!”
陰麗華二話不說,運起五羅輕煙的威力把張敬往外麵擋上一擋,乘隙就把法寶收了,隻裹住她和鄧奉兩人,化道輕煙朝著遠方遁走,不忘提醒:“翟義大人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翟義滿臉苦笑,看著五羅輕煙的結界消失之後,失去阻攔後如狼似虎一般撲進來的官軍,那裏還逃得走?不如就此戰死,也博個生前身後名!
殺!殺!殺!
是役,柱天大將軍翟義死於亂刀之中,先鋒將軍陳豐也未能幸免,被翟義擁立為天子的劉信被活捉,羈押到長安,於鬧市中斬殺!
軍師陳慶卻不知所終,陰麗華和鄧奉則重創逃脫,讓張敬不是很高興,尤其是知道長安城之戰,以少對多,勝得幹脆利索,一個主腦也沒有逃脫,心情就更是差勁。
好在十萬氣勢洶洶的大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一個偌大的威脅算是解決了。張敬就讓隨大軍東征的監軍使司威陳崇寫了份捷豹!
陳崇這些日子在文章上下了不少苦功,大有長進,不再需要張竦代筆了:“攝皇帝陛下,您是像上天一樣高明的君主,略一思考就能改變陰陽二氣的運行,稍有言詞就能影響萬物生靈的盛衰,一旦行動就能形成理想的社會風氣。臣陳崇注意到您討伐翟義反賊的大誥的頒布日期,私下算了算,在您剛打腹稿的時候,反賊就開始連接受挫,當您提起筆的時候,反賊就已經顯露敗象,等您的聖命頒行全國的時候,翟義那小子就土崩瓦解啦!您看,七員大將還沒全使出吃奶的力氣,我陳崇還沒來得及掏出我那點子陰謀詭計,大局就定啦,戰爭就結束啦,大家夥就全都沒事可幹啦,這全都是托攝皇帝陛下您的洪福啊!”
王莽看完,搖頭失笑:“這小子,馬屁拍得太**裸了。”畢竟是打了勝戰,看過也就放在一邊了。
隨著以射日侯衝天大將軍張敬為首的七員大將迴歸,王莽在未央宮白虎殿為功臣們擺酒賀功,端起酒盅,他笑道:“幸虧上天垂佑,眾將英勇,轉瞬之間平定兩起叛亂,要不然,朕還能在這跟列位痛飲瓊漿?
列位功不可沒啊,朕打算按周朝的製度,給列位頒獎,根據戰功的大小,分別授予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附城的爵位,前四等相當於列侯,附城等於早先的關內侯,至於爵號嘛,也應當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建功的原由,以往封侯,多以封地命名,這次改為以功績命名,也算是一個創新吧。
朕決定,凡是進擊翟義的,用‘虜’字,比如劉泳,就封為‘伐虜侯’。進擊趙明的,用‘武’字,比如甄邯,就封為‘建武男’。還有去年平定西海郡羌人叛亂的,這次一並賜封,用‘羌’字,比如竇況,就封為‘震羌侯’,餘此類推!”
這一封又是好幾百人,真是皆大歡喜。
您敬我一尺,我就得敬您一丈,漸漸就喝高了,於是有人在感恩之餘,給假皇帝出主意:“攝皇帝,臣在戎馬之中,常常思考這麽個問題:以您的崇高德行,為什麽還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興兵謀反?臣百思不得其解,今個啊,三杯禦酒下肚,咦?臣想出來了!這是您權力還太小,名位還太低,什麽假皇帝、攝皇帝,幹脆,您把那‘假’字、‘攝’字去嘍,就是皇帝您哪!”
一語甫出,四座皆驚!
王莽也因為沒有準備,有些錯愕:“來人來人!這位醉了,趕緊攙扶下去,滿嘴胡話!”說著起身拂袖而去。
迴到攝宮,就是原來的安漢公府,王莽怒道:“好懸啊,這位醉鬼老兄是要害朕啊!去掉‘假’字、‘攝’字,那不真成了謀朝篡位了,幫倒忙,幫倒忙!”
接踵而來的王舜、甄邯、劉秀,張敬四位,一看攝皇帝為這事心神不寧,紛紛寬慰。
太傅左輔王舜率先發言:“攝皇帝,您不必為這事太過憂慮,醉鬼的話那能算數嘛!誰不知道您忠心扶保大漢,多次明確表示要歸政於孺子,有道是身子正不怕影子斜嘛!”
太保後承大將軍甄邯武人風格,直來直去:“王太傅左輔的話甄邯可不能同意,什麽叫醉話?酒後才吐真言呢!想想看,攝皇帝為大漢立了那麽大的功績,挽救了國家、挽救了朝廷,就是當上真皇帝,天下也不會不擁護!”
倆人先就爭起來了。
少阿、羲和劉秀咳嗽一聲,說道:“咳!兩位說的都有道理,按說呢,劉秀我是劉氏宗親,不應當胳膊肘往外拐,可是,我仔細考慮過,咱大漢這幾朝,那是罐裏養王八越養越抽抽!甭說跟我老祖宗高皇帝那會比,就是跟孝武皇帝,甚至是孝宣皇帝在世的時候比,那也是一蟹不如一蟹,江河日下!
這是什麽緣故?不是臣僚們不盡心,也不是百姓們不安分,氣數!是氣數已盡啊,幾位!大漢傳到今天,二百多年啦,風燭殘年,病入膏盲啊!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喪之!
誰有德?
攝皇帝您啊!您別瞧劉崇、翟義、趙明這幾撥人反對您,可他們成事了嗎?沒有!他們根本也不可能成事!為什麽?民心、天意都在您這邊!別人我不敢擔保,劉氏宗親這頭,絕大多數是擁護您的!我劉秀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您麵前嘛!所以叫我說呀,您居攝也罷,即真也罷,隻要您是為江山社稷,為黎民百姓,就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那兩位也不爭了,齊聲讚道:“紅休侯精辟論斷。說到點子上了!我們幾位朝廷重臣,這些日子盡在一起瞎琢磨,曆朝曆代的開國之君,為什麽能順順當當龍登九五?兩條,一是民心,二是天意!如今您下得民心,上應天意,中間呢,還有我們這幫忠實走狗,您的條件全具備啦!”
陰麗華既然知道是不可為,也是果斷,當即就找來了鄧奉,柱天大將軍翟義,軍師陳慶,商量起退兵之策,退到那個地方能保存實力,以待將來!
說實話,翟義是不想撤腿的,隻是形勢比人強,他的十萬大軍對陣三十萬精銳大軍,顯然落入下風。連唯一獲勝的依靠,陰麗華,陳慶等人都讚同撤兵,他也是獨木難支,含恨應允。
最後商定退到淮陽國境內的圍縣,也就是上古時候的杞國,杞人憂天那地,地形比較險要,易守難攻,難進難出,群山環抱中又有良田可養將士,正是最合適不過的蟄伏地點。
“大家行動要快些,給我傳遞消息的人用的是千裏姻緣線法術,隻要一念我的名字,就即送達,快得不可思議!但大漢軍方用的飛劍傳書也不慢,最多也隻會給我們一個時辰的時間差,大家快去做好突圍的準”沒等陰麗華說完,外麵就轟隆轟隆響起了激烈的震動,護身的五羅輕煙晃動不休,弧度前所未有的大,讓人一看就十分擔心防護會告破。
同時,一位將領跑進來大叫道:“不好了,敵人發動了全麵進攻!”
“這麽快?”陰麗華失聲叫道:“飛劍傳書沒那麽快啊,難道王莽等人也開發出了瞬息就至的法術?”起身走了出去,入目的就是潮水一般湧將過來的人潮,前後左右都是,無一處縫隙。
五羅輕煙雖然厲害,卻也有點招架不住這全方位,無休無止的飽和攻擊,有告破的跡象。陰麗華那裏會讓這種事情發生,手捏法訣,加持法寶的威力,抵消攻擊力,大喝道:“沒辦法了,我們隻能各自遁走,各安天命了!”
“還想走,先闖過我這關!”張敬霸道之極的聲音就在上方炸響,陰麗華抬頭看去,就見頭尾絞纏似剪刀一般的神龍霹靂下來,中間還可隱約看見一個人影,正是身劍合一之術!
陰麗華身邊就有一個劍修,曉得厲害,卻沒慌了神智,正要施法應對,作為她忠實跟班的鄧奉卻已經按捺不住,暴喝一聲:“大師姐小心!”同樣身劍合一,附身在寶劍之中衝將上去。
“來得好!”張敬在長安城大局已定的時候,就知道陰麗華等人要逃,立即發動攻擊,沒想到果然猜中了,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眼下勝利是理所當然的,就看能不能留下陰麗華,鄧奉,翟義等人,竟個全功!
張敬附身閃電劍中,真仿佛閃電一般從上至下,勢不可擋,鄧奉卻也不差,好像一輪急速升起的明月,兩下裏撞擊在一起,轟!
張敬被巨大無比的力量掀飛,足足有兩三百米,卻很快控製住,再次禦劍劈將下去。
鄧奉則更慘,如斷線的風箏一頭栽了下去,在地麵上砸出老大一個人形大坑,勉強爬了出來,已然是七孔流血,傷得十分嚴重,不關心自己,反倒對陰麗華道:“大師姐你快走,我擋住他!”
陰麗華二話不說,運起五羅輕煙的威力把張敬往外麵擋上一擋,乘隙就把法寶收了,隻裹住她和鄧奉兩人,化道輕煙朝著遠方遁走,不忘提醒:“翟義大人快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翟義滿臉苦笑,看著五羅輕煙的結界消失之後,失去阻攔後如狼似虎一般撲進來的官軍,那裏還逃得走?不如就此戰死,也博個生前身後名!
殺!殺!殺!
是役,柱天大將軍翟義死於亂刀之中,先鋒將軍陳豐也未能幸免,被翟義擁立為天子的劉信被活捉,羈押到長安,於鬧市中斬殺!
軍師陳慶卻不知所終,陰麗華和鄧奉則重創逃脫,讓張敬不是很高興,尤其是知道長安城之戰,以少對多,勝得幹脆利索,一個主腦也沒有逃脫,心情就更是差勁。
好在十萬氣勢洶洶的大軍死的死,投降的投降,一個偌大的威脅算是解決了。張敬就讓隨大軍東征的監軍使司威陳崇寫了份捷豹!
陳崇這些日子在文章上下了不少苦功,大有長進,不再需要張竦代筆了:“攝皇帝陛下,您是像上天一樣高明的君主,略一思考就能改變陰陽二氣的運行,稍有言詞就能影響萬物生靈的盛衰,一旦行動就能形成理想的社會風氣。臣陳崇注意到您討伐翟義反賊的大誥的頒布日期,私下算了算,在您剛打腹稿的時候,反賊就開始連接受挫,當您提起筆的時候,反賊就已經顯露敗象,等您的聖命頒行全國的時候,翟義那小子就土崩瓦解啦!您看,七員大將還沒全使出吃奶的力氣,我陳崇還沒來得及掏出我那點子陰謀詭計,大局就定啦,戰爭就結束啦,大家夥就全都沒事可幹啦,這全都是托攝皇帝陛下您的洪福啊!”
王莽看完,搖頭失笑:“這小子,馬屁拍得太**裸了。”畢竟是打了勝戰,看過也就放在一邊了。
隨著以射日侯衝天大將軍張敬為首的七員大將迴歸,王莽在未央宮白虎殿為功臣們擺酒賀功,端起酒盅,他笑道:“幸虧上天垂佑,眾將英勇,轉瞬之間平定兩起叛亂,要不然,朕還能在這跟列位痛飲瓊漿?
列位功不可沒啊,朕打算按周朝的製度,給列位頒獎,根據戰功的大小,分別授予侯爵、伯爵、子爵、男爵和附城的爵位,前四等相當於列侯,附城等於早先的關內侯,至於爵號嘛,也應當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建功的原由,以往封侯,多以封地命名,這次改為以功績命名,也算是一個創新吧。
朕決定,凡是進擊翟義的,用‘虜’字,比如劉泳,就封為‘伐虜侯’。進擊趙明的,用‘武’字,比如甄邯,就封為‘建武男’。還有去年平定西海郡羌人叛亂的,這次一並賜封,用‘羌’字,比如竇況,就封為‘震羌侯’,餘此類推!”
這一封又是好幾百人,真是皆大歡喜。
您敬我一尺,我就得敬您一丈,漸漸就喝高了,於是有人在感恩之餘,給假皇帝出主意:“攝皇帝,臣在戎馬之中,常常思考這麽個問題:以您的崇高德行,為什麽還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興兵謀反?臣百思不得其解,今個啊,三杯禦酒下肚,咦?臣想出來了!這是您權力還太小,名位還太低,什麽假皇帝、攝皇帝,幹脆,您把那‘假’字、‘攝’字去嘍,就是皇帝您哪!”
一語甫出,四座皆驚!
王莽也因為沒有準備,有些錯愕:“來人來人!這位醉了,趕緊攙扶下去,滿嘴胡話!”說著起身拂袖而去。
迴到攝宮,就是原來的安漢公府,王莽怒道:“好懸啊,這位醉鬼老兄是要害朕啊!去掉‘假’字、‘攝’字,那不真成了謀朝篡位了,幫倒忙,幫倒忙!”
接踵而來的王舜、甄邯、劉秀,張敬四位,一看攝皇帝為這事心神不寧,紛紛寬慰。
太傅左輔王舜率先發言:“攝皇帝,您不必為這事太過憂慮,醉鬼的話那能算數嘛!誰不知道您忠心扶保大漢,多次明確表示要歸政於孺子,有道是身子正不怕影子斜嘛!”
太保後承大將軍甄邯武人風格,直來直去:“王太傅左輔的話甄邯可不能同意,什麽叫醉話?酒後才吐真言呢!想想看,攝皇帝為大漢立了那麽大的功績,挽救了國家、挽救了朝廷,就是當上真皇帝,天下也不會不擁護!”
倆人先就爭起來了。
少阿、羲和劉秀咳嗽一聲,說道:“咳!兩位說的都有道理,按說呢,劉秀我是劉氏宗親,不應當胳膊肘往外拐,可是,我仔細考慮過,咱大漢這幾朝,那是罐裏養王八越養越抽抽!甭說跟我老祖宗高皇帝那會比,就是跟孝武皇帝,甚至是孝宣皇帝在世的時候比,那也是一蟹不如一蟹,江河日下!
這是什麽緣故?不是臣僚們不盡心,也不是百姓們不安分,氣數!是氣數已盡啊,幾位!大漢傳到今天,二百多年啦,風燭殘年,病入膏盲啊!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喪之!
誰有德?
攝皇帝您啊!您別瞧劉崇、翟義、趙明這幾撥人反對您,可他們成事了嗎?沒有!他們根本也不可能成事!為什麽?民心、天意都在您這邊!別人我不敢擔保,劉氏宗親這頭,絕大多數是擁護您的!我劉秀不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擺在您麵前嘛!所以叫我說呀,您居攝也罷,即真也罷,隻要您是為江山社稷,為黎民百姓,就沒有什麽不可以的!”
那兩位也不爭了,齊聲讚道:“紅休侯精辟論斷。說到點子上了!我們幾位朝廷重臣,這些日子盡在一起瞎琢磨,曆朝曆代的開國之君,為什麽能順順當當龍登九五?兩條,一是民心,二是天意!如今您下得民心,上應天意,中間呢,還有我們這幫忠實走狗,您的條件全具備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