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被小師叔的一大堆歪理說得迷糊,此前他隻相信實力為尊的強權道理,卻哪想過什麽伐謀、伐交的手段。
可眼下師命難違,他也隻有抱拳領命。
隨即行者喚眾和尚過來道:“汝等著幾個人,去好生安葬了那些死者。再留幾人兒,好好侍候我家師父,看守馬匹行李!
其餘都不要閑著,抓緊搬運物資、修複屋舍、打掃收拾!
眾僧聞言,心中雖有些不願,可奈何人家厲害,也隻得表麵應諾。
悟空見他們應諾敷衍,遂又叮囑口:
“爾等莫順口兒答應,卻不來奉承。
稍後看師父的,要怡顏悅色;
養馬匹的,要水草調勻。
整理重建的,更要盡心竭力,容不得半點馬虎。
假有一毫兒差了,照依這個樣棍,與你們看看!”
說罷他掣出棍子,照那火燒的磚牆噗得一下,便那把牆打成齏粉。煙塵漫天中,餘風又直震倒七八層牆。
眾僧見了,個個骨軟身麻,跪著磕頭道:“爺爺寬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爺,決不敢一毫怠慢!”
行者見他們誠懇,這才大手一揮。便見四周無數殘垣廢墟憑空移動,聚集到偏僻一處。
又見悟空伸臂一招,憑空便長出九棵十人也難合抱的參天大樹。
那樹長到極高時,卻忽然土崩瓦解。
其枝幹散落成一根根方正木料,擺放在廣場四周。
其莖葉化作一匹匹麻布絹帛,堆疊在各個角落。
不待眾僧叩首禮拜,猴兒便撓了撓腦袋,一個筋鬥沒了蹤跡。
二百三十名僧人這才恍惚迴神,接連轉身,朝朱小傑與玄奘方向叩拜不止。
玄奘望了望自己身旁這位剛剛教完弟子的哥哥,又看著悟空離去的方向開始出神,不知思緒飄到哪裏去了。
朱小傑看那些和尚都在朝自己磕頭,難免有些尷尬。因為在他印象中,貌似隻有祭奠時候,才需要這樣叩頭兒。
於是他開口擺手:“去忙,去忙,我又不是佛祖菩薩,你們叩拜個什麽勁兒?
我這兒可不興這個!”
卻說行者,急縱筋鬥雲,徑上黑風山,琢磨討要袈裟。正是那:
金禪求正出京畿,仗錫投西涉翠微。
虎豹狼蟲行處有,工商士客見時稀。
路逢異國愚僧妒,全仗齊天大聖威。
火發風生禪院廢,黑熊夜抱錦襴衣。
此去明知袈裟有,奈何生搶偏不許。
直到觀音院的重建工作浩蕩展開,寺內大小和尚並頭陀、幸童人等依舊在竊竊私語:
“師父呀!原來那個是騰雲駕霧的神聖下界,怪道火不能傷!”
“可不是!真恨那個年老成精卻不識人的剝皮,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
“你等莫閑談誤事,那聖人已然準備木料,不速速蓋好房屋,晚上可就要睡到外頭了!”
卻說孫大聖翻到空中,把腰兒扭了一扭,便已來到了黑風山上。
住雲頭,仔細看,這裏果是座蘊含靈氣的好山。
況正值春光時節,但見: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
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
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鬆卷翠屏張。
山草發,野花開,懸崖峭嶂;
薜蘿生,佳木麗,峻嶺平崗。
不遇幽人,哪尋樵子?
澗邊雙鶴飲,石上野猿狂。
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弄嵐光。
那行者正觀山景,忽聽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語。
他也是個好奇性子,於是輕步潛蹤,閃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觀瞧。
原來是有三個妖怪,正席地而坐侃侃而談。
上首的是一條黑漢,左首下是一個道人,右首下是一個白衣秀士,正在那裏說得興起。
細聽談論內容,則多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之類的旁門之道。
正說中間,無意提到天命生養的效果時,一旁那黑漢忽然插話笑道:“恰好說道這兒,需知後日便到我母難之日,不知二公可賞麵光顧?”
白衣秀士笑道:“你這家夥!年年都與你上壽,今年豈獨有不來之理?”
黑漢欣然點頭道:“我夜來得了件無主寶貝,名喚錦襴佛衣,誠然是件玩好之物。
我明日就以他為壽,大開筵宴,邀請各山道官共瞻佛衣,就稱為佛衣會如何?”
道人笑道:“妙,妙,妙!
實不瞞你,我明日還有些事情,且趕明早先來拜壽,待到後日再來補宴。”
行者聞得要舉辦佛衣會之言,推知是他拿了寶貝袈裟。
於是一時氣急,便把朱小傑的考核拋在腦後。猛一下跳出石崖,抽出金箍棒,吼道:
“我把你這夥賊怪!
你偷了我的袈裟,怎敢謊稱無主?還要厚顏做什麽佛衣會!”
那三妖被大聖雷吼一嚇,愣了愣,才由那黑大漢邁前幾步,擋在最前道:“呔!你這猴子休要胡言!
這袈裟是觀音禪院老祖師的寶兒,他已命喪火海俺救之不及,卻又與你何幹?
你莫不是個見財起意的流竄匪類吧!”
悟空哪裏還會與他廢話,隻大喝一聲:“看打!”
便輪起棒子,一家夥朝那黑漢打去。
此棒雖已經收去九成力道,可依舊聲勢駭人威力十足,慌得這熊精來不及找兵器,隻趕忙用盡法力神通阻擋。
怎奈何大聖就是大聖,哪怕念著朱小傑叮囑之下,隻出去一成力氣,也不是什麽山精熊怪能接。
於是,這黑漢雖全力以赴,哪怕先用法力緩衝,又用熊掌阻攔,再用毛皮血肉硬抗。
最後挨著,卻依舊遠遠被抽飛出去,在空中留下許多血線。
大聖一棒子打實,先前的那股衝動勁才去了幾分。
緊接看到那妖怪大口大口嘔血,悟空心中就是一沉。
小師叔的話言猶在耳,這家夥也太慫包了些,咋輕輕一棒子便給打成這樣了……
倘若就這樣生搶袈裟迴去,這張大聖麵皮還擱不擱?
也在悟空愣神之際,一旁那道人見勢不對,二話不說駕雲便逃。
隻把個白衣秀士孤零零留在原地,看著熊精被揍兔子般打飛。
其後也不知他是怎麽想的,跺了跺腳反擋住去路。
大聖見他非但不逃還敢阻路,便笑吟吟上前,猛將金箍棒往地上重重一磕,便有地動山搖天崩地裂威勢。
另一頭,玄奘扶著根柱子愣了愣,心說:還好這兒都塌了,否則可要叫他們快跑。
這撼山威風近在眼前,差點沒把那白衣秀士給活嚇死。
大聖火眼金睛一閃,緩和些語氣問道:“小蛇兒,此事可兇險得很,俺勸你莫要參與!
否則,你這條小命兒可要難保!”
那蛇被這毛臉雷公嘴猴子皮笑肉不笑這麽一嚇,便更害怕,哆哆嗦嗦一時說不出話兒,雙臂卻依舊張開著不曾放下,去路也依舊攔阻著沒有讓開。
悟空見他樣子好玩兒,遂眼珠轉了轉問道:“你這小妖可知俺是誰?
爺爺麵前竟敢不讓,莫非真活夠了不成?”
那秀士到了此刻,才使勁咽下口唾沫拜倒下去,牙齒雖然打架,可口中依舊倔強道:
“您,您是妖聖……不……不好,不好恃強淩弱的……
其中,其中定有些……誤會。
他,他是個好的。
定不會……不會做什麽壞事……”
悟空看著他的樣子,目光卻忽然閃爍幾下,不知想到什麽,突然問道:“那熊精是你的衣食父母?”
秀士不知這大聖為何如此問,但也不敢違逆,隻道:“不是,不是……
他有他的……山頭,我……有我的巢穴,不靠接濟……”
行者又問:“那他是你配偶夫君?”
這秀士聞說,臉頰一紅,立刻迴道:“不是,不是!
我雖然是妖,卻……卻已經修出人形。
我想往後去人間尋尋看看……此刻與他隻是朋友。”
行者從小無父無母,自不識得家庭溫馨、
求學、統妖、逆天前後緊湊,也少有精力顧及男女私情。
於是此刻也不以為意,接著追問:“那他卻與你有活命之恩,亦或造化之德?”
隨著對話,白衣秀士也漸平複,於是緊跟搖頭道:“妖聖在上,我實力雖不及他,卻勝在謹小慎微,至今卻不曾遇到什麽大難。
他雖是個好人,卻也以自己性命為先。如同此刻,他知事不可為便已經遠遠遁走,自不會冒死救我。
所以我等也沒什麽太大恩義。”
聽他這麽說,悟空呲呲一笑,蹦到塊大石頭上伸伸袖子又問:“既如此,怎不讓開?前後攔我,廢個什麽話兒?
你這小蛇,不怕死怎地?”
那秀士趕忙俯首禮拜,連連叩首道:“小的不敢,不敢有冒犯之意!
隻是……隻是,他雖不是我的恩公,也不是我的伴侶,也不管我衣食……可他,他卻是我朋友!”
聞言,悟空微微一愣,此前他問過許多可能,但“朋友”之類的理由,向不在他考慮之中。
忽然聽到這兩個字,他猴臉上卻難得顯現些迷茫,露出些恍惚,有了些鄭重。
片刻後,大聖忽然煩躁得擺擺手,示意這蛇兒可以滾了。
那白衣秀士如蒙大赦般連連叩首,轉身便要離開。
可他才一迴頭,悟空卻又閃去他的去路,撓腮追問:“想那熊兒都嚇跑了,你卻依舊為他辯解。
此刻該是後悔了罷!”
白衣秀士見妖聖攔路微微一驚,又聽他的質問,才苦笑道:“大能,人與人不同,妖與妖相異。
凡事不一定非得別人如此,我才可以如此。
他視我為朋友,盡力他自己的朋友之誼,年節生辰從不忘我。
我視他為朋友,便也該盡我的朋友之誼,我之友情,便是肝膽相照,與他應對作為無幹。”
悟空想了想,方才點頭道:“如此,我便明白。
可今兒,你卻走不掉了!”
那秀士聽完大駭,不明所以中便再要再次跪地求饒。
不料卻被悟空趕忙扶住,而後哈哈一笑道:“你這家夥,可真像俺那師傅般膽小。
這會兒換俺求你,你卻行禮作甚?”
不待那蛇疑惑,悟空便再解釋:“這樣啊,俺老孫如今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今兒隨便一走,便看到你們三個妖怪,此去若要懷柔,怕更需要些功夫。
我恐有些不開眼的家夥打擾我師父清淨,所以便想托你去幫著侍候侍候。
你是這邊地頭蛇兒,自有些人脈手段。俺老孫也不讓你白忙,事後許你個造化便是。”
說到這裏,那白衣秀士才終明白悟空的用意。
如此妖聖賜予的機緣,他又怎可錯過?
於是趕忙躬身,領命拜謝。
行者交代清楚禪院地址,詳細描述同行相貌,還不忘點出白馬的神龍身份。
那秀士聞言,抱拳才欲再謝,可一抬頭那妖聖卻已入山,尋那黑漢去了。
可眼下師命難違,他也隻有抱拳領命。
隨即行者喚眾和尚過來道:“汝等著幾個人,去好生安葬了那些死者。再留幾人兒,好好侍候我家師父,看守馬匹行李!
其餘都不要閑著,抓緊搬運物資、修複屋舍、打掃收拾!
眾僧聞言,心中雖有些不願,可奈何人家厲害,也隻得表麵應諾。
悟空見他們應諾敷衍,遂又叮囑口:
“爾等莫順口兒答應,卻不來奉承。
稍後看師父的,要怡顏悅色;
養馬匹的,要水草調勻。
整理重建的,更要盡心竭力,容不得半點馬虎。
假有一毫兒差了,照依這個樣棍,與你們看看!”
說罷他掣出棍子,照那火燒的磚牆噗得一下,便那把牆打成齏粉。煙塵漫天中,餘風又直震倒七八層牆。
眾僧見了,個個骨軟身麻,跪著磕頭道:“爺爺寬心前去,我等竭力虔心,供奉老爺,決不敢一毫怠慢!”
行者見他們誠懇,這才大手一揮。便見四周無數殘垣廢墟憑空移動,聚集到偏僻一處。
又見悟空伸臂一招,憑空便長出九棵十人也難合抱的參天大樹。
那樹長到極高時,卻忽然土崩瓦解。
其枝幹散落成一根根方正木料,擺放在廣場四周。
其莖葉化作一匹匹麻布絹帛,堆疊在各個角落。
不待眾僧叩首禮拜,猴兒便撓了撓腦袋,一個筋鬥沒了蹤跡。
二百三十名僧人這才恍惚迴神,接連轉身,朝朱小傑與玄奘方向叩拜不止。
玄奘望了望自己身旁這位剛剛教完弟子的哥哥,又看著悟空離去的方向開始出神,不知思緒飄到哪裏去了。
朱小傑看那些和尚都在朝自己磕頭,難免有些尷尬。因為在他印象中,貌似隻有祭奠時候,才需要這樣叩頭兒。
於是他開口擺手:“去忙,去忙,我又不是佛祖菩薩,你們叩拜個什麽勁兒?
我這兒可不興這個!”
卻說行者,急縱筋鬥雲,徑上黑風山,琢磨討要袈裟。正是那:
金禪求正出京畿,仗錫投西涉翠微。
虎豹狼蟲行處有,工商士客見時稀。
路逢異國愚僧妒,全仗齊天大聖威。
火發風生禪院廢,黑熊夜抱錦襴衣。
此去明知袈裟有,奈何生搶偏不許。
直到觀音院的重建工作浩蕩展開,寺內大小和尚並頭陀、幸童人等依舊在竊竊私語:
“師父呀!原來那個是騰雲駕霧的神聖下界,怪道火不能傷!”
“可不是!真恨那個年老成精卻不識人的剝皮,使心用心,今日反害了自己!”
“你等莫閑談誤事,那聖人已然準備木料,不速速蓋好房屋,晚上可就要睡到外頭了!”
卻說孫大聖翻到空中,把腰兒扭了一扭,便已來到了黑風山上。
住雲頭,仔細看,這裏果是座蘊含靈氣的好山。
況正值春光時節,但見:
萬壑爭流,千崖競秀。
鳥啼人不見,花落樹猶香。
雨過天連青壁潤,風來鬆卷翠屏張。
山草發,野花開,懸崖峭嶂;
薜蘿生,佳木麗,峻嶺平崗。
不遇幽人,哪尋樵子?
澗邊雙鶴飲,石上野猿狂。
矗矗堆螺排黛色,巍巍擁翠弄嵐光。
那行者正觀山景,忽聽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語。
他也是個好奇性子,於是輕步潛蹤,閃在那石崖之下偷睛觀瞧。
原來是有三個妖怪,正席地而坐侃侃而談。
上首的是一條黑漢,左首下是一個道人,右首下是一個白衣秀士,正在那裏說得興起。
細聽談論內容,則多講的是立鼎安爐,摶砂煉汞,白雪黃芽,之類的旁門之道。
正說中間,無意提到天命生養的效果時,一旁那黑漢忽然插話笑道:“恰好說道這兒,需知後日便到我母難之日,不知二公可賞麵光顧?”
白衣秀士笑道:“你這家夥!年年都與你上壽,今年豈獨有不來之理?”
黑漢欣然點頭道:“我夜來得了件無主寶貝,名喚錦襴佛衣,誠然是件玩好之物。
我明日就以他為壽,大開筵宴,邀請各山道官共瞻佛衣,就稱為佛衣會如何?”
道人笑道:“妙,妙,妙!
實不瞞你,我明日還有些事情,且趕明早先來拜壽,待到後日再來補宴。”
行者聞得要舉辦佛衣會之言,推知是他拿了寶貝袈裟。
於是一時氣急,便把朱小傑的考核拋在腦後。猛一下跳出石崖,抽出金箍棒,吼道:
“我把你這夥賊怪!
你偷了我的袈裟,怎敢謊稱無主?還要厚顏做什麽佛衣會!”
那三妖被大聖雷吼一嚇,愣了愣,才由那黑大漢邁前幾步,擋在最前道:“呔!你這猴子休要胡言!
這袈裟是觀音禪院老祖師的寶兒,他已命喪火海俺救之不及,卻又與你何幹?
你莫不是個見財起意的流竄匪類吧!”
悟空哪裏還會與他廢話,隻大喝一聲:“看打!”
便輪起棒子,一家夥朝那黑漢打去。
此棒雖已經收去九成力道,可依舊聲勢駭人威力十足,慌得這熊精來不及找兵器,隻趕忙用盡法力神通阻擋。
怎奈何大聖就是大聖,哪怕念著朱小傑叮囑之下,隻出去一成力氣,也不是什麽山精熊怪能接。
於是,這黑漢雖全力以赴,哪怕先用法力緩衝,又用熊掌阻攔,再用毛皮血肉硬抗。
最後挨著,卻依舊遠遠被抽飛出去,在空中留下許多血線。
大聖一棒子打實,先前的那股衝動勁才去了幾分。
緊接看到那妖怪大口大口嘔血,悟空心中就是一沉。
小師叔的話言猶在耳,這家夥也太慫包了些,咋輕輕一棒子便給打成這樣了……
倘若就這樣生搶袈裟迴去,這張大聖麵皮還擱不擱?
也在悟空愣神之際,一旁那道人見勢不對,二話不說駕雲便逃。
隻把個白衣秀士孤零零留在原地,看著熊精被揍兔子般打飛。
其後也不知他是怎麽想的,跺了跺腳反擋住去路。
大聖見他非但不逃還敢阻路,便笑吟吟上前,猛將金箍棒往地上重重一磕,便有地動山搖天崩地裂威勢。
另一頭,玄奘扶著根柱子愣了愣,心說:還好這兒都塌了,否則可要叫他們快跑。
這撼山威風近在眼前,差點沒把那白衣秀士給活嚇死。
大聖火眼金睛一閃,緩和些語氣問道:“小蛇兒,此事可兇險得很,俺勸你莫要參與!
否則,你這條小命兒可要難保!”
那蛇被這毛臉雷公嘴猴子皮笑肉不笑這麽一嚇,便更害怕,哆哆嗦嗦一時說不出話兒,雙臂卻依舊張開著不曾放下,去路也依舊攔阻著沒有讓開。
悟空見他樣子好玩兒,遂眼珠轉了轉問道:“你這小妖可知俺是誰?
爺爺麵前竟敢不讓,莫非真活夠了不成?”
那秀士到了此刻,才使勁咽下口唾沫拜倒下去,牙齒雖然打架,可口中依舊倔強道:
“您,您是妖聖……不……不好,不好恃強淩弱的……
其中,其中定有些……誤會。
他,他是個好的。
定不會……不會做什麽壞事……”
悟空看著他的樣子,目光卻忽然閃爍幾下,不知想到什麽,突然問道:“那熊精是你的衣食父母?”
秀士不知這大聖為何如此問,但也不敢違逆,隻道:“不是,不是……
他有他的……山頭,我……有我的巢穴,不靠接濟……”
行者又問:“那他是你配偶夫君?”
這秀士聞說,臉頰一紅,立刻迴道:“不是,不是!
我雖然是妖,卻……卻已經修出人形。
我想往後去人間尋尋看看……此刻與他隻是朋友。”
行者從小無父無母,自不識得家庭溫馨、
求學、統妖、逆天前後緊湊,也少有精力顧及男女私情。
於是此刻也不以為意,接著追問:“那他卻與你有活命之恩,亦或造化之德?”
隨著對話,白衣秀士也漸平複,於是緊跟搖頭道:“妖聖在上,我實力雖不及他,卻勝在謹小慎微,至今卻不曾遇到什麽大難。
他雖是個好人,卻也以自己性命為先。如同此刻,他知事不可為便已經遠遠遁走,自不會冒死救我。
所以我等也沒什麽太大恩義。”
聽他這麽說,悟空呲呲一笑,蹦到塊大石頭上伸伸袖子又問:“既如此,怎不讓開?前後攔我,廢個什麽話兒?
你這小蛇,不怕死怎地?”
那秀士趕忙俯首禮拜,連連叩首道:“小的不敢,不敢有冒犯之意!
隻是……隻是,他雖不是我的恩公,也不是我的伴侶,也不管我衣食……可他,他卻是我朋友!”
聞言,悟空微微一愣,此前他問過許多可能,但“朋友”之類的理由,向不在他考慮之中。
忽然聽到這兩個字,他猴臉上卻難得顯現些迷茫,露出些恍惚,有了些鄭重。
片刻後,大聖忽然煩躁得擺擺手,示意這蛇兒可以滾了。
那白衣秀士如蒙大赦般連連叩首,轉身便要離開。
可他才一迴頭,悟空卻又閃去他的去路,撓腮追問:“想那熊兒都嚇跑了,你卻依舊為他辯解。
此刻該是後悔了罷!”
白衣秀士見妖聖攔路微微一驚,又聽他的質問,才苦笑道:“大能,人與人不同,妖與妖相異。
凡事不一定非得別人如此,我才可以如此。
他視我為朋友,盡力他自己的朋友之誼,年節生辰從不忘我。
我視他為朋友,便也該盡我的朋友之誼,我之友情,便是肝膽相照,與他應對作為無幹。”
悟空想了想,方才點頭道:“如此,我便明白。
可今兒,你卻走不掉了!”
那秀士聽完大駭,不明所以中便再要再次跪地求饒。
不料卻被悟空趕忙扶住,而後哈哈一笑道:“你這家夥,可真像俺那師傅般膽小。
這會兒換俺求你,你卻行禮作甚?”
不待那蛇疑惑,悟空便再解釋:“這樣啊,俺老孫如今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今兒隨便一走,便看到你們三個妖怪,此去若要懷柔,怕更需要些功夫。
我恐有些不開眼的家夥打擾我師父清淨,所以便想托你去幫著侍候侍候。
你是這邊地頭蛇兒,自有些人脈手段。俺老孫也不讓你白忙,事後許你個造化便是。”
說到這裏,那白衣秀士才終明白悟空的用意。
如此妖聖賜予的機緣,他又怎可錯過?
於是趕忙躬身,領命拜謝。
行者交代清楚禪院地址,詳細描述同行相貌,還不忘點出白馬的神龍身份。
那秀士聞言,抱拳才欲再謝,可一抬頭那妖聖卻已入山,尋那黑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