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手急,一把便接下那辟火罩兒,隻一點頭便二話不說,緊忙按著雲頭,迴到禪堂房脊上,揮手罩住眾人的床鋪、白馬、行李。
緊接著用了個隱匿神通,將辟火罩兒的神光隱去,才長舒一口氣,將著急上火的心兒落迴肚子。
待又看了片刻,行者便嘿嘿一笑,轉去後麵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坐下,隻為了專程護住師傅那件袈裟。
看那些人放起火,不久便有衝天火光照亮四野,亮如白晝。
行者似等得有些無聊,遂長長吸了一口氣,而後捂嘴打個大大哈欠。
隻他那一吸,便有狂風大起,把那些火兒引得悉數朝自己飛來。
悟空好似這才察覺,無奈攤了攤手,嘀咕一聲:“俺就是半夜困到瞌睡,咱可沒動手啊!”
其後,他又換了個翹腿姿勢,繼續看起戲來。
場間火借風勢,又有許多柴薪助燃,燒得漂亮!
但見:黑煙漠漠,紅焰騰騰。
黑煙漠漠,長空不見一天星;
紅焰騰騰,大地有光千裏赤。
起初時,灼灼金蛇;
次後來,威威血馬。
南方三硜逞英雄,迴祿大神施法力。
燥幹柴燒烈火性,說甚麽燧人鑽木;
熟油門前飄彩焰,賽過了老祖開爐。
正是那無情縱火,怎禁這有意懲戒。
不去弭災,反行助虐。
風隨火勢,焰飛有千丈餘高;
火趁風威,灰迸上九霄雲外。
乒乒乓乓,好便似殘年爆竹;
潑潑喇喇,卻就如軍中炮響。
這火兒,直燒得那場中菩薩佛象莫能逃,東院伽藍無處躲。
勝如赤壁夜鏖兵,堪比阿房宮內火。
這是星星貪念火,足能焚盡萬頃宅。
須臾間,風狂火盛,把一座觀音院照得處處通紅。
你看那眾和尚,搬箱抬籠,搶桌端鍋,滿院裏皆叫苦連天。
孫行者護住珍寶袈裟,辟火罩罩住了前麵禪堂,其餘寺內屋舍火光大發,真個是照天紅焰輝煌,透壁金光照耀!
此處火勢失控,卻不期驚動了一山中獸怪。
這觀音院正南二十裏遠近,有座黑風山,山中有一個黑風洞,洞中有一個黑熊精,此刻恰睡到一半,醒來起夜。
恍惚中見那窗門透亮,隻道是晨曦撒照。
迷迷糊糊開始合衣洗漱時,才現有異。
於是繞迴窗旁細瞧,卻才看清是那正北的禪院內,火光正在晃亮。
這妖遂驚唿道:“呀!必是那邊觀音院裏失火!
那些和尚好不小心!我卻也不好見災不管,罔顧他們喪命。
恰沒了睡意,咱這便去救他一救。”
好妖精,雖非人,卻蘊許多善念。
那老祖,空念經,隻是貪嗔魔頭。
隻見他笨笨拙拙縱起雲頭,疾奔至煙火下,那地方果然正燃衝天之火,前麵殿宇皆空,兩廊煙火正灼。
他便拽開大步,也不畏險,徑直衝撞進去,一刻不停施展法力想要滅火。
可這火勢卻詭異至極,往日無往不利的法力,此刻卻悉數失效,竟沒絲毫用處。
也在此時,某猴感受到法力波動,隻一聲冷哼,心道:觀音大士,非是俺老孫不給你這麵子。
可留著此等場所,心慈以致驕縱惡念滋生,隻會耗損你名聲,耽擱你的功德,且待來日……
那熊妖救火,越救便越是著急。
嚐試多次後,見自己法力依舊無用,隻好四下亂瞧,想要取些水來嚐試。
可張望之餘,卻忽然看到那後房無火,房脊上又有個身影翹著二郎腿似在看戲。
才忽然反應過來事情蹊蹺,於是急奔屋內守護。
方一進門,卻見那方丈中有些霞光彩氣,台案上有一個青氈包袱。
他微微一愣,好奇之餘便解開探尋,見是一領錦襴袈裟,真乃佛門之異寶。
他擔心火勢太大燒壞寶物,遂帶上袈裟又開始尋找那個曾與自己講經說法的老僧。
可尋了半晌,屋中卻是空空,屋頂也不見有什麽動靜。
轉頭又見屋外火光更盛,隱約中似看到那老僧身影,他便再次衝出,追著那身影狂奔而去。
悟空見這妖物不似奸邪,前後施法救火也算盡心,便以為他是受了觀音點化,專程來援的。
而後見他護住袈裟,便也不以為意。
待他再向屋頂望時,便自顧自變成煙火隱匿了起來。
那熊沒追兩步,卻忽然不見了人影,隻好頂著熱浪一麵救火叫水,一邊護著袈裟著實費勁。
隨著水也無用,再遇那老僧化作焦炭,又見這火勢實在太大,以致他身上的許多毛發已被熏烤蜷曲。
才知事不可為,不甘長歎一聲,才退出火場。
遠遠見寺內僧眾似已然撤離平安,此刻雖有慌亂卻也沒甚好幫。隻好拽迴雲步,徑轉東山家門而去。
再說那場火兒,可謂越燒越兇根本難救。
直燃到五更天明,方燃盡所有緩緩滅息。
你看那眾僧們,大都赤赤精精,許多啼啼哭哭。
有些兒堅強的,已開始協助院主,指揮眾僧忙碌。
有的去那灰燼中尋銅鐵,撥腐炭,拾金銀。
有的在牆筐裏,苫搭窩棚;
有的赤壁根頭,支鍋造飯。
還有些叫冤叫屈,亂嚷亂鬧不題。
卻說行者撤了辟火罩,一筋鬥送上南天門外,交還廣目天王道:“謝借,謝借!承你這情兒!”
天王見他不待三番討要,竟自個專程來還,也是驚奇。
收了寶貝後歎道:“大聖至誠守信。
實不相瞞,我也才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
卻不想,思慮未盡,卻真就給我送來了。”
行者道:“老孫誠信,可不是那當麵騙物之人!
此番也叫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天王頷首笑道:“許久不麵,還請大聖到我宮中少坐一時,好敘往昔之舊,待誠信之客,何如?”
行者擺手道:“天王盛情,老孫慚愧。
五百年不見,俺思忖良多悔悟豐富。
今日之老孫比在前大聖,可有許多不同。
且不去叨擾,不再爛板凳,大茶壺,高談闊論了。
俺如今保著唐僧去那西天取經,這天上徒空耗一日,在地上可就是一年光陰。
隻要邁腳入了這片南天,即便僅一個時辰客座,我那凡間師傅便要足等俺一個月功夫。
你也知俺是信人,答應觀音大士與如來佛祖的取經事情,自不該因為私情怠慢。
此刻咱著實不得身閑。容後敘,容後再敘!
到時由俺做東賠罪!”
言罷抱拳,大聖便辭別墜雲,徑來到禪堂前搖身一變,化做縷清風飛將進去,現迴本象。
直到此時,一夜已曆經那許多事情。可屋內一個和尚與一隻懶豬,卻盡皆還酣睡哩。
行者稍稍等待,見玄奘翻身後似要再睡,遂叫道:“師傅,天亮了。莫再貪懶,快起來罷。”
三藏聞聲眨了眨朦朧,才緩緩醒覺支起身子答道:“悟空莫吼,容我……
啊!昨夜夢香,卻不該生出懈怠!”
言畢,玄奘偷偷掐了自己一下,便穿上衣服開門想去打水。
可才一抬頭,放眼隻看倒壁黑牆殘垣亂瓦,絲毫不見昨日那些樓台殿宇。
於是驚唿道:“啊!怎燒這麽徹底?怎至如此?
悟空?悟空!哪怕他與你有天大仇怨,卻又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你,你,你……”
行者也被玄奘嚇了一跳,忙胡言裝傻:“師傅呦,你此刻是沒睡醒,正在夢中哩!”
三藏聞言,長出一口氣,恍然大悟笑道:“我就說,我就說嘛!悟空雖然頑皮,卻怎會害人!
原來是在噩夢中啊,甚好,甚好!
嗯……
阿彌陀佛,即便是夢,也是不該!
貧僧正該念超度經文,平息災厄雜念才是……”
言罷,這法師真還就席地而坐,開始神神叨叨默念起來。
一時間,他頭頂便有佛光匯集,身下亦有蓮台隱現,可他仍舊不知無覺。
朱小傑上前給那潑猴一個腦瓜崩,才道:“休要胡鬧,看看你做的好事!
我弟本就膽小,一會兒可看你怎生圓謊!”
行者這才笑嘻嘻來到三藏麵前鞠躬討饒:“師傅啊,你先莫要生氣。
此刻雖不是夢兒,可也事出有因。
昨夜火勢實在巨大,是俺老孫即便去了天庭借了法寶,卻也隻夠護住禪堂守住行李。其後哪怕拚盡全力,卻也隻能保得二百餘寺僧脫離火海。
其後再甚,俺卻也無力顧及了。
您當知曉,這火兒是那些家夥搬柴堆草放出來的,可與俺無關啊!
當時見師父後半夜濃睡,才不曾驚動,否則你自可以明白體諒。”
三藏知道這猴子本事,所以依舊不信他的胡扯,自顧問道:“此番小施懲戒,讓他們吃些苦頭兒長些記性還就罷了。
你有本事護住禪堂,怎如何不救救別房之火?”
行者趕忙再做解釋:“師傅!俗話說恩將恩報,仇有仇門。
好教師父得知,依你昨日之言,他貪上我們的袈裟,算計要燒殺我們。
若不是俺賣著麵子上天生討了那辟火法寶,到如今你便早已經被燒成灰骨矣!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因燒你害人殺生卻又如何?”
三藏聞言,便開始顫抖,哆嗦道:“他們若強要那袈裟,我送了便是。
何必為此殺生?何必問也不問?何必要害自己一生苦修?何必做事要如此狠絕?”
行者看了看還在顫抖的玄奘,扭頭迴道:“你道怎地!他若心善,他若好言,他若顧及,又怎會有今天這場?”
三藏道:“大火終歸是災,昨日王兄便問過你:他全寺二百餘口,盡皆邪惡嗎?
如今因為你,他們卻全沒了家園積累!”
行者道:“老孫怎是這等黑白不分之人,又怎幹得出這等不良之事?
這火兒實實,是他家合夥放的。
他有放火的心思,卻沒得控火安宅本事,怎還怪得上俺老孫?
難道我有本事,替惡人善後便自成我的義務?
難道我本事不夠顧及所有,便要成罪不容誅的邪惡?
俺老孫隻管看護好自家恩師,照顧好行李馬匹便是盡責。
倘若無妄遭災,我也救得。
可他們自作自受,昨夜每捆柴火,便蘊含他們一分因果。
善惡有報,惡有惡劫。倘俺什麽都管,豈不還得再下地府,顛倒是非黑白硬救惡鬼厲魂去?”
三藏聽悟空說得無理,仰頭道:“天那,天那!
何能見死而不救,怎可有能而不為?
汝之言語,我佛家之人萬難苟同!”
朱小傑看此刻玄奘雙目血紅,似要原地爆炸。於是趕忙一巴掌糊在悟空腦勺,狠狠使了個眼色,要他莫再胡鬧。
大聖不怕天庭,不懼地府,卻擔心小師叔為難。
此刻忽然被打了一巴掌,也隻好吐了吐舌頭,而後緩下語氣勸道:“師傅可知古人雲: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
他不弄火,怎能遭災?
眾不聚柴,何能惹禍?
因果循環,不當僅善有善報,佛祖亦雲‘惡有惡報’之理才教人行善積德。”
三藏見與他說不明白,喘了好幾口大氣,才漸漸冷靜下來。
良久,方才開口遂轉話頭:“罷了,罷了!
我佛家向來講究律己寬人,佛祖割肉喂鷹之時也不曾責備什麽,倒是我執著了。
下次遇到此類災劫,即便我睡得再香你也該喚我,哪怕舍身也不好坐視不救的。
如今已經事發,且火已至此,隻徒唿奈何?
唉……也不知昨日災劫中可有無辜罹難,又不知觀音大士賜下的袈裟又該何在?”
行者見這會玄奘在給自己找台階,便嘿嘿一笑道:“師傅,你不說我還真就差點兒忘了。
昨夜菩薩似也曾遣靈獸來過,可奈何見了僧眾那般惡形惡相。
那來的獸兒卻隻歎息一聲,便奉命護著袈裟退去。
你之佛法不夠精通,與觀音大士可有些距離!”
三藏聞言,本已漸漸緩和的神情,卻忽然惱怒,直吼道:“修為理解不夠?那又怎地!我隻知慈悲人命為先!我隻曉勸人行善為念!
錯便錯了!隻是我心中的對!矢誌不改!
貧僧沒有神通……不會飛天……不能遁地……也不奢做什麽羅漢菩薩。
唯有顆鑽研自悟之心,即便是那佛祖說的又能如何?
我心不明,便是不明。
我念不對,就是不對!”
行者慌忙捂住這個二貨的嘴巴,湊上前在他耳旁低嗬:
“且住,且住!是俺老孫錯了還不行嘛!
師傅你就莫說了,可切莫胡說了!
佛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無盡。我等一言、一行、一思、一念,皆逃不出他的掌控。
你這麽沒有遮攔,等到西天交了取經差事,便要有無窮劫難。
師傅可記住了!佛祖說的便是至理!如來言的就是佛音!
我等隻需遵循,不可有絲毫爭辯!
虧你每每求拜叩首殷勤!
隻需隨口三兩句亂談,往夕那些勤懇恭順豈不全做白費?”
玄奘被這猴子捂著嘴,說不出話兒。
卻隻睜大眼睛,氣鼓鼓瞪著這隻猴子。
見狀,悟空也不敢冒冒然鬆手,隻將求助目光轉投向旁觀的朱小傑。
緊接著用了個隱匿神通,將辟火罩兒的神光隱去,才長舒一口氣,將著急上火的心兒落迴肚子。
待又看了片刻,行者便嘿嘿一笑,轉去後麵老和尚住的方丈房上坐下,隻為了專程護住師傅那件袈裟。
看那些人放起火,不久便有衝天火光照亮四野,亮如白晝。
行者似等得有些無聊,遂長長吸了一口氣,而後捂嘴打個大大哈欠。
隻他那一吸,便有狂風大起,把那些火兒引得悉數朝自己飛來。
悟空好似這才察覺,無奈攤了攤手,嘀咕一聲:“俺就是半夜困到瞌睡,咱可沒動手啊!”
其後,他又換了個翹腿姿勢,繼續看起戲來。
場間火借風勢,又有許多柴薪助燃,燒得漂亮!
但見:黑煙漠漠,紅焰騰騰。
黑煙漠漠,長空不見一天星;
紅焰騰騰,大地有光千裏赤。
起初時,灼灼金蛇;
次後來,威威血馬。
南方三硜逞英雄,迴祿大神施法力。
燥幹柴燒烈火性,說甚麽燧人鑽木;
熟油門前飄彩焰,賽過了老祖開爐。
正是那無情縱火,怎禁這有意懲戒。
不去弭災,反行助虐。
風隨火勢,焰飛有千丈餘高;
火趁風威,灰迸上九霄雲外。
乒乒乓乓,好便似殘年爆竹;
潑潑喇喇,卻就如軍中炮響。
這火兒,直燒得那場中菩薩佛象莫能逃,東院伽藍無處躲。
勝如赤壁夜鏖兵,堪比阿房宮內火。
這是星星貪念火,足能焚盡萬頃宅。
須臾間,風狂火盛,把一座觀音院照得處處通紅。
你看那眾和尚,搬箱抬籠,搶桌端鍋,滿院裏皆叫苦連天。
孫行者護住珍寶袈裟,辟火罩罩住了前麵禪堂,其餘寺內屋舍火光大發,真個是照天紅焰輝煌,透壁金光照耀!
此處火勢失控,卻不期驚動了一山中獸怪。
這觀音院正南二十裏遠近,有座黑風山,山中有一個黑風洞,洞中有一個黑熊精,此刻恰睡到一半,醒來起夜。
恍惚中見那窗門透亮,隻道是晨曦撒照。
迷迷糊糊開始合衣洗漱時,才現有異。
於是繞迴窗旁細瞧,卻才看清是那正北的禪院內,火光正在晃亮。
這妖遂驚唿道:“呀!必是那邊觀音院裏失火!
那些和尚好不小心!我卻也不好見災不管,罔顧他們喪命。
恰沒了睡意,咱這便去救他一救。”
好妖精,雖非人,卻蘊許多善念。
那老祖,空念經,隻是貪嗔魔頭。
隻見他笨笨拙拙縱起雲頭,疾奔至煙火下,那地方果然正燃衝天之火,前麵殿宇皆空,兩廊煙火正灼。
他便拽開大步,也不畏險,徑直衝撞進去,一刻不停施展法力想要滅火。
可這火勢卻詭異至極,往日無往不利的法力,此刻卻悉數失效,竟沒絲毫用處。
也在此時,某猴感受到法力波動,隻一聲冷哼,心道:觀音大士,非是俺老孫不給你這麵子。
可留著此等場所,心慈以致驕縱惡念滋生,隻會耗損你名聲,耽擱你的功德,且待來日……
那熊妖救火,越救便越是著急。
嚐試多次後,見自己法力依舊無用,隻好四下亂瞧,想要取些水來嚐試。
可張望之餘,卻忽然看到那後房無火,房脊上又有個身影翹著二郎腿似在看戲。
才忽然反應過來事情蹊蹺,於是急奔屋內守護。
方一進門,卻見那方丈中有些霞光彩氣,台案上有一個青氈包袱。
他微微一愣,好奇之餘便解開探尋,見是一領錦襴袈裟,真乃佛門之異寶。
他擔心火勢太大燒壞寶物,遂帶上袈裟又開始尋找那個曾與自己講經說法的老僧。
可尋了半晌,屋中卻是空空,屋頂也不見有什麽動靜。
轉頭又見屋外火光更盛,隱約中似看到那老僧身影,他便再次衝出,追著那身影狂奔而去。
悟空見這妖物不似奸邪,前後施法救火也算盡心,便以為他是受了觀音點化,專程來援的。
而後見他護住袈裟,便也不以為意。
待他再向屋頂望時,便自顧自變成煙火隱匿了起來。
那熊沒追兩步,卻忽然不見了人影,隻好頂著熱浪一麵救火叫水,一邊護著袈裟著實費勁。
隨著水也無用,再遇那老僧化作焦炭,又見這火勢實在太大,以致他身上的許多毛發已被熏烤蜷曲。
才知事不可為,不甘長歎一聲,才退出火場。
遠遠見寺內僧眾似已然撤離平安,此刻雖有慌亂卻也沒甚好幫。隻好拽迴雲步,徑轉東山家門而去。
再說那場火兒,可謂越燒越兇根本難救。
直燃到五更天明,方燃盡所有緩緩滅息。
你看那眾僧們,大都赤赤精精,許多啼啼哭哭。
有些兒堅強的,已開始協助院主,指揮眾僧忙碌。
有的去那灰燼中尋銅鐵,撥腐炭,拾金銀。
有的在牆筐裏,苫搭窩棚;
有的赤壁根頭,支鍋造飯。
還有些叫冤叫屈,亂嚷亂鬧不題。
卻說行者撤了辟火罩,一筋鬥送上南天門外,交還廣目天王道:“謝借,謝借!承你這情兒!”
天王見他不待三番討要,竟自個專程來還,也是驚奇。
收了寶貝後歎道:“大聖至誠守信。
實不相瞞,我也才愁你不還我的寶貝,無處尋討。
卻不想,思慮未盡,卻真就給我送來了。”
行者道:“老孫誠信,可不是那當麵騙物之人!
此番也叫好借好還,再借不難。”
天王頷首笑道:“許久不麵,還請大聖到我宮中少坐一時,好敘往昔之舊,待誠信之客,何如?”
行者擺手道:“天王盛情,老孫慚愧。
五百年不見,俺思忖良多悔悟豐富。
今日之老孫比在前大聖,可有許多不同。
且不去叨擾,不再爛板凳,大茶壺,高談闊論了。
俺如今保著唐僧去那西天取經,這天上徒空耗一日,在地上可就是一年光陰。
隻要邁腳入了這片南天,即便僅一個時辰客座,我那凡間師傅便要足等俺一個月功夫。
你也知俺是信人,答應觀音大士與如來佛祖的取經事情,自不該因為私情怠慢。
此刻咱著實不得身閑。容後敘,容後再敘!
到時由俺做東賠罪!”
言罷抱拳,大聖便辭別墜雲,徑來到禪堂前搖身一變,化做縷清風飛將進去,現迴本象。
直到此時,一夜已曆經那許多事情。可屋內一個和尚與一隻懶豬,卻盡皆還酣睡哩。
行者稍稍等待,見玄奘翻身後似要再睡,遂叫道:“師傅,天亮了。莫再貪懶,快起來罷。”
三藏聞聲眨了眨朦朧,才緩緩醒覺支起身子答道:“悟空莫吼,容我……
啊!昨夜夢香,卻不該生出懈怠!”
言畢,玄奘偷偷掐了自己一下,便穿上衣服開門想去打水。
可才一抬頭,放眼隻看倒壁黑牆殘垣亂瓦,絲毫不見昨日那些樓台殿宇。
於是驚唿道:“啊!怎燒這麽徹底?怎至如此?
悟空?悟空!哪怕他與你有天大仇怨,卻又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你,你,你……”
行者也被玄奘嚇了一跳,忙胡言裝傻:“師傅呦,你此刻是沒睡醒,正在夢中哩!”
三藏聞言,長出一口氣,恍然大悟笑道:“我就說,我就說嘛!悟空雖然頑皮,卻怎會害人!
原來是在噩夢中啊,甚好,甚好!
嗯……
阿彌陀佛,即便是夢,也是不該!
貧僧正該念超度經文,平息災厄雜念才是……”
言罷,這法師真還就席地而坐,開始神神叨叨默念起來。
一時間,他頭頂便有佛光匯集,身下亦有蓮台隱現,可他仍舊不知無覺。
朱小傑上前給那潑猴一個腦瓜崩,才道:“休要胡鬧,看看你做的好事!
我弟本就膽小,一會兒可看你怎生圓謊!”
行者這才笑嘻嘻來到三藏麵前鞠躬討饒:“師傅啊,你先莫要生氣。
此刻雖不是夢兒,可也事出有因。
昨夜火勢實在巨大,是俺老孫即便去了天庭借了法寶,卻也隻夠護住禪堂守住行李。其後哪怕拚盡全力,卻也隻能保得二百餘寺僧脫離火海。
其後再甚,俺卻也無力顧及了。
您當知曉,這火兒是那些家夥搬柴堆草放出來的,可與俺無關啊!
當時見師父後半夜濃睡,才不曾驚動,否則你自可以明白體諒。”
三藏知道這猴子本事,所以依舊不信他的胡扯,自顧問道:“此番小施懲戒,讓他們吃些苦頭兒長些記性還就罷了。
你有本事護住禪堂,怎如何不救救別房之火?”
行者趕忙再做解釋:“師傅!俗話說恩將恩報,仇有仇門。
好教師父得知,依你昨日之言,他貪上我們的袈裟,算計要燒殺我們。
若不是俺賣著麵子上天生討了那辟火法寶,到如今你便早已經被燒成灰骨矣!
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因燒你害人殺生卻又如何?”
三藏聞言,便開始顫抖,哆嗦道:“他們若強要那袈裟,我送了便是。
何必為此殺生?何必問也不問?何必要害自己一生苦修?何必做事要如此狠絕?”
行者看了看還在顫抖的玄奘,扭頭迴道:“你道怎地!他若心善,他若好言,他若顧及,又怎會有今天這場?”
三藏道:“大火終歸是災,昨日王兄便問過你:他全寺二百餘口,盡皆邪惡嗎?
如今因為你,他們卻全沒了家園積累!”
行者道:“老孫怎是這等黑白不分之人,又怎幹得出這等不良之事?
這火兒實實,是他家合夥放的。
他有放火的心思,卻沒得控火安宅本事,怎還怪得上俺老孫?
難道我有本事,替惡人善後便自成我的義務?
難道我本事不夠顧及所有,便要成罪不容誅的邪惡?
俺老孫隻管看護好自家恩師,照顧好行李馬匹便是盡責。
倘若無妄遭災,我也救得。
可他們自作自受,昨夜每捆柴火,便蘊含他們一分因果。
善惡有報,惡有惡劫。倘俺什麽都管,豈不還得再下地府,顛倒是非黑白硬救惡鬼厲魂去?”
三藏聽悟空說得無理,仰頭道:“天那,天那!
何能見死而不救,怎可有能而不為?
汝之言語,我佛家之人萬難苟同!”
朱小傑看此刻玄奘雙目血紅,似要原地爆炸。於是趕忙一巴掌糊在悟空腦勺,狠狠使了個眼色,要他莫再胡鬧。
大聖不怕天庭,不懼地府,卻擔心小師叔為難。
此刻忽然被打了一巴掌,也隻好吐了吐舌頭,而後緩下語氣勸道:“師傅可知古人雲:人沒傷虎心,虎沒傷人意。
他不弄火,怎能遭災?
眾不聚柴,何能惹禍?
因果循環,不當僅善有善報,佛祖亦雲‘惡有惡報’之理才教人行善積德。”
三藏見與他說不明白,喘了好幾口大氣,才漸漸冷靜下來。
良久,方才開口遂轉話頭:“罷了,罷了!
我佛家向來講究律己寬人,佛祖割肉喂鷹之時也不曾責備什麽,倒是我執著了。
下次遇到此類災劫,即便我睡得再香你也該喚我,哪怕舍身也不好坐視不救的。
如今已經事發,且火已至此,隻徒唿奈何?
唉……也不知昨日災劫中可有無辜罹難,又不知觀音大士賜下的袈裟又該何在?”
行者見這會玄奘在給自己找台階,便嘿嘿一笑道:“師傅,你不說我還真就差點兒忘了。
昨夜菩薩似也曾遣靈獸來過,可奈何見了僧眾那般惡形惡相。
那來的獸兒卻隻歎息一聲,便奉命護著袈裟退去。
你之佛法不夠精通,與觀音大士可有些距離!”
三藏聞言,本已漸漸緩和的神情,卻忽然惱怒,直吼道:“修為理解不夠?那又怎地!我隻知慈悲人命為先!我隻曉勸人行善為念!
錯便錯了!隻是我心中的對!矢誌不改!
貧僧沒有神通……不會飛天……不能遁地……也不奢做什麽羅漢菩薩。
唯有顆鑽研自悟之心,即便是那佛祖說的又能如何?
我心不明,便是不明。
我念不對,就是不對!”
行者慌忙捂住這個二貨的嘴巴,湊上前在他耳旁低嗬:
“且住,且住!是俺老孫錯了還不行嘛!
師傅你就莫說了,可切莫胡說了!
佛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無盡。我等一言、一行、一思、一念,皆逃不出他的掌控。
你這麽沒有遮攔,等到西天交了取經差事,便要有無窮劫難。
師傅可記住了!佛祖說的便是至理!如來言的就是佛音!
我等隻需遵循,不可有絲毫爭辯!
虧你每每求拜叩首殷勤!
隻需隨口三兩句亂談,往夕那些勤懇恭順豈不全做白費?”
玄奘被這猴子捂著嘴,說不出話兒。
卻隻睜大眼睛,氣鼓鼓瞪著這隻猴子。
見狀,悟空也不敢冒冒然鬆手,隻將求助目光轉投向旁觀的朱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