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在荀彧心裏邊,已經為郡中的不法官吏、豪強織好了一張大網,許褚沒有猶豫的,直接命人去將虎符取來。


    廬江郡的調兵虎符是個臥虎的形狀,由銅鑄造而成,虎身上鐫刻著銘文。


    許褚從典韋手中接過虎符,扳開兩半,一半交給了荀彧。


    荀彧見許褚絲毫沒有問他緣由的意思,心中對許褚的信任很是受用,笑道:“仲康不怕我亂命?”


    大堂議事等正式場合裏,荀彧稱唿許褚為府君、明府等,平時私下,他仍舊習慣喚許褚的字。


    難得從荀彧口中聽到句玩笑話,許褚很是配合地打了個哈哈,將另一半虎符交給典韋,說道:“阿韋,你把這半個虎符交到徐將軍手中。”


    除了許褚的行虎牙將軍頭銜外,整個廬江唯有徐庶是行軍師中郎將,典韋應喏,接過虎符,虎步而去。


    ……


    ……


    次日,荀彧一大早就起來,換上官袍,佩上督郵印綬,命隨從去將劉備請來。


    劉備到後,荀彧交代道:“劉君,待會去到督郵院時,你什麽也不要說,隻管看我臉色行事。”


    劉備頷首,恭敬道:“謹遵掾部之命。”


    見劉備如此拘謹有禮,荀彧頗有些意外,心道傳聞劉備是涿郡豪俠,靠軍功起家,可其言行舉止如此一絲不苟,真是咄咄怪事。


    當下也不多問,出了房門,徑直趕到督郵院。廬江的督郵院就在太守府內,分為兩個小院,一個是南部督郵院,一個是北部督郵院。和郡中其餘諸曹相比,督郵院十分特殊,首先它的屬吏比之諸曹要少許多,其次它職權所在,需要常年巡行部內諸縣,所以屬吏一般情況都不會留在院中,便越發顯得冷冷清清。這也是為什麽督郵院幹脆就安置在太守府內,沒有和其餘諸曹那樣另外搭建掾舍。


    荀彧到時,北部督郵院的院門緊鎖,想是辛毗還未決定到任,院中屬吏俱都外出的緣故。


    他踏入南部督郵院中,馬上就有一個小吏迎過來,奇怪地看了荀彧、劉備一眼,問道:“二位是何人?”


    荀彧和劉備第一次來廬江,郡中的掾吏都不認識他們,因有一問。


    荀彧微微一笑,從懷中掏出蓋上許褚廬江太守大印的除書,劉備也拿出了除書。


    那小吏接過除書,細細看過之後,慌忙行禮道:“原來君就是潁陰荀文若,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劉備心中暗歎:此人不先向新任掾部請安,而是先以名士之禮接待……荀君家世,果然名動天下。


    他暗歎的功夫,那小吏已經朝舍內走去,不一會兒,裏頭急急走出來一群人,伏拜覲見荀彧。荀彧清點人頭,共有五個書佐、小吏,便將他們一一扶起身,和顏悅色地問過姓名、出身,然後道:“初來乍到,不知本郡慣例故事,以後還請諸君多多指教。”


    諸小吏連道不敢。


    說完這些話後,荀彧才將劉備的身份引見眾人,諸小吏見來了個新同事,也都各自客套幾句,但眼中的熱切,明顯不如對待荀彧的時候來得熾熱。


    督郵掾的工作主要是行縣,要去到地方,在院內的時候是很清閑的,無甚事可做。荀彧見過諸小吏後,便讓他們把以前的督郵留下的公文案牘搬過來,堆放在他的案幾邊上,隨後就請他們各忙各的去,於劉備兩人留在堂中,一齊翻看文牘。


    曆任督郵留下了的文牘足足有兩大箱子,荀彧自無意盡數翻閱,而是請劉備幫忙挑出上任督郵留下的那些案卷。數目不是很多,二十來卷竹簡。


    荀彧說道:“劉君,勞你幫我一起挑選,凡是涉及到官吏、豪強不法事的,就放在我的案上。”


    劉備點點頭,他曾當過安喜尉,對著做事也算是比較熟悉了,就隨意拿來一堆竹簡翻閱。


    督郵的本職工作,顧名思義,原本隻是監查各縣郵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督郵的職責才漸漸重了起來。小到錄送囚徒、催收糧租,大到追案盜賊、查處罪吏,等等此類,均可奉詔處理。


    而前任督郵是居巢縣一個豪族的子弟,姓秦,荀彧和劉備將他的案卷一一翻看完畢後,竟然發現裏頭記載的都是些諸如某某盜賊出逃在外的雞毛蒜皮的事。


    劉備哂笑道:“此人必是收受了諸縣的賄賂,故而避重就輕,當了這麽長時間的南部督郵,卻連一件官吏、豪強的不法事都未查處。”


    荀彧問道:“劉君為何這麽說?”


    劉備道:“荀掾,此事再明顯不過。你我雖君侯橫穿本郡,路上所見所聞,皆是百姓之苦,倘若吏治清明,必不至於此。既然吏治不清,緣何前任督郵文牘之中毫無記錄?必是因其出身本地大族,加之或有行賄之事的緣故。”


    劉備說話的時候義憤填膺,顯得極為憤怒,荀彧見了,卻又泛起嘀咕,不知虛懷若穀的劉備為何一談到吏治就這般激動。他不知道的是,劉備在安喜尉任上就曾經因為郡裏派出的督郵丟了官位,那個督郵見都不見劉備就要革除他的官職,最後是被劉備惱羞成怒地打了一頓,棄官而走。


    荀彧無心細究劉備的心思,道:“若讓劉君不幸言中,正合我意。”


    ……


    ……


    荀彧、辛毗兩個潁川名士被任命為南、北部督郵的消息傳開後,許褚一直在關切著本土士人、官吏、豪強的反應,並早早就朝各縣撒下人手,打探消息,這些夥計,盡都交由陳義、黃邵兩人去辦了。


    幾日來不斷收到迴報,有來自郡中諸縣的,更多的則是郡治舒縣裏傳出的風聲。


    許褚召開一次內部會議,與眾人商討這件事,這次會議,蔡邕也參加了。


    蔡邕名望過高,資曆過老,許褚竟而一時想不到授其何職,無奈何,就親自登門,讓其以謀士之身暫且屈居。令許褚意外的是,似乎是這個說法極得蔡邕之心,他高興地答應下來,並囑咐許褚以後凡有要事,一定要讓他參與決斷。


    許褚端起一碗熱湯,親自放到蔡邕案幾上,恭敬道:“蔡公,荀、辛二君為督郵的消息一經傳開,四下裏議論紛紛,群情激動,便在昨日,功曹掾就收到了四名郡吏的去職書,以公之高見,晚輩當如何處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陳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陳醋並收藏虎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