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寧腆著臉笑道:“元直,我知道三軍的糧秣、兵械都裝在君之肚腹中,我部在伊闕關前阻胡軫、徐榮大軍,損耗嚴重,若是不加補充,恐怕軍士會有怨言,你看......”


    徐庶瞥了眼喋喋不休的甘寧,又看了眼默然而立的樂進,搖頭道:“戰事方畢,主公未有抽出時間來商議此事,爾等需知道,封功行賞之時,人事上或有變動也未必不可能,再者,前番擊董乃是為國,故而三軍用命,今董卓既然已經西遁,一些士卒或許不願再跟隨主公返迴廬江。”


    徐庶也是被纏得煩亂了,耐著性子跟甘寧、樂進解釋一番,便要送兩人出帳。


    甘寧佯怒道:“校尉說的哪裏話!寧麾下蜀郡兒郎,哪個若說出半句不去廬江的話,寧提頭來見!”


    “蜀郡兒郎與將軍齊心齊力,自不必說。其他來自各地的士卒呢?將軍敢保證他們就一定會去廬江?”徐庶沒好氣道。


    他沒有道明的是,討董一役中,因為許褚這邊還要分擔曹操的糧草壓力,是以糧草消耗得特別快,尤其是當曹操自沛國、揚州又募來萬餘人後,五萬人人吃馬嚼,每日的糧草消耗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如此一來,返郡之前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裁軍的事。


    這件事,曆史上曹操就是這麽做的。曹操每打下一個地方,頭一件事情不是擴張兵力,而是裁員歸田,正因為曹操這樣做了,曆史上當袁術的軍隊在淮南吃河蚌,袁紹的軍隊在河北吃桑椹,甚至人吃人的時候,他的部隊至少都還能吃得上飯。


    許褚目下的情況,雖和那時候的曹操有些不同,但結合廬江郡的實際情況,假如把這兩萬人都帶迴去,郡府的壓力就太大了。


    徐庶雖然話隻說了一半,但甘寧、樂進聞言後也是輕輕點頭。身為武將的他們,考慮問題的出發點與身為大管家的徐庶又有不同。


    有句話叫:兵貴精而不貴多。


    思鄉戀土,乃人之常情,許褚麾下兩萬人來自五湖四海,有不願去廬江繼續勞於行伍的情況發生不奇怪。這部分人索性就不要了,把剩下來願意繼續當兵的留下來嚴加訓練,打造出一支百勝之師,或是更好的選擇。


    甘寧不是胡攪蠻纏的人,當即便朝徐庶拱手離去。


    樂進亦如是。


    徐庶舒了一口氣,剛坐下來,郭嘉與戲忠聯袂而來,於是隻好再站起身,擠出一絲笑意,道:“奉孝、誌才,你們怎麽來了?”


    他們三人談了些什麽軍中無人知曉,隻知道這天傍晚,看守轅門的軍士看見參軍校尉郭嘉與別部司馬宮肅騎馬而出,不知去往何方。


    ......


    ......


    翌日,許褚睜開眼,隻見自己倒在了床榻之上,身上還蓋了一層薄毯。環視帳內,見典韋昂然立在床榻之側,許褚不由在心底歎了聲:這個憨直的兒郎,定是徹夜未眠!


    起床後,許褚吩咐典韋去傳令,將軍中文武都叫至中軍帳中議事,隨後胡亂用了點餐飯,便踱步來到中軍大帳之內。


    令他驚訝的是,帳中早就坐了好些人,舉目看去,有戲忠、辛毗、甘寧、樂進,且在上首位次中,赫然坐著蔡邕和荀彧兩人!


    “蔡公、文若,你們怎麽......”


    “老朽與荀君不請自來,怎麽,君侯不歡迎?”


    “折煞我也,未能遠迎,還請二位恕罪。”


    許褚的心撲騰撲騰跳著。


    蔡邕來到,他早有心理準備,而荀彧在此刻來到,實出乎他意料之外!


    荀彧本在和戲忠、辛毗等人談笑嫣然,見許褚進帳,他就馬上起身了。此時荀彧站在帳中央,朝許褚深深一拜,道:“漢臣荀彧,拜見虎牙將軍、昭武侯,願與君侯一同匡扶漢室,肅清海內!”


    諸人皆起立。


    許褚歡喜地將荀彧扶起,還之一拜。之餘,他自也留意到了荀彧的措辭:‘漢臣’,‘匡扶漢室’,荀文若雖願與許褚共謀大事,可終究還是留了些餘地。


    忠漢不忠許。


    想來在袁紹身邊經曆了那麽些事情後,荀彧對待天下諸侯的方式,亦有了改變。


    不難理解,當初荀彧千裏趕赴渤海郡追隨四世三公的海內之望袁本初,換來的卻是過程中袁紹的表麵擁漢、暗地謀私,以及最終難抒其誌的結果。可想而知,荀彧當時對袁紹有多失望,對分崩離析的天下有多無奈。


    好在返迴潁川郡後,許褚、曹操、孫堅替關東諸侯保留了最後一絲顏麵,使得如今的局勢還有足夠的轉圜餘地,鹿死誰手,猶未可知也。


    不得不提的是,荀彧本還在許褚與曹操之間猶疑不定,對他來說,兩人各有所長。就曹操而言,其出身顯貴,海內知名,且為潁川太守,目前手底下還未有一個能替其決斷的高明謀士;許褚這邊,最大的優勢便是與自己的關係比曹操更親近,而且荀彧自忖對許褚比較了解,許褚雖說出身寒微,可一直以來的行事都是忠於漢室的。況還有郭嘉、戲忠兩個故交在,荀彧融入許褚陣營的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其才智,也定是能得到施展的。


    真正讓荀彧下定決心來到許褚身邊的,是昨夜其兄荀諶的到來。


    荀諶從袁紹處出走返鄉,所為之事正是要去投奔曹操。


    一方麵,荀彧考慮到為家族存亡計,他跟荀諶最好是各為其主;另一方麵,曹操與許褚締交盟好,他跟荀諶分處曹、許陣營,或能更快地實現匡漢的誌向。


    拋開第二點不說,有‘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的想法的士族並非是隻是荀氏,比如陽翟辛氏,兄長辛評在袁紹身邊,弟弟辛毗在許褚身邊;又比如郭氏,郭俊如今乃曹操門下吏,郭圖卻是袁紹智囊;再比如會稽周昕、周昂、周喁三兄弟,有自成一方勢力的,有在他人屋簷下的。


    等等等等,不一而足。


    且不論荀彧心中如何想,許褚此時是極為高興的,他高聲對眾人道:“今有荀君助我,如虎添翼也!”


    眾人皆向許褚道賀。


    荀彧掃視帳中。


    許褚麾下眾文武,有的乃荀彧故交好友,有的荀彧認得,但更多的,則是他不怎麽熟悉的人。


    討董之後,世人均對董卓、呂布麾下的兇人猛將耳熟能詳,而聯軍方麵,亦有許多人因此聲名鵲起。其中最得益的,自當是許褚、曹操、孫堅三人麾下的將領們。


    曹操、孫堅處的將領,一些表現出彩的如韓當、程普、祖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等等,荀彧俱已聞其名。而許褚這邊的,最讓荀彧在意的是典韋、甘寧、樂進、李整、關羽、張飛等將。


    這些人個個被傳頌為驍勇善戰之人,今日荀彧步入帳中之時,就有種‘百聞不如一見’的感覺,現下細細觀察,更是吃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陳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陳醋並收藏虎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