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拜謝過袁紹,許褚迴到舍中見到戲忠,將事情簡單說了下。戲忠對於許褚這個‘廬江太守’的任命也是興致不高,就那樣吧。
廬江隸屬揚州刺史部,揚州對於東漢來說是較為偏遠以及非常大的一個州,因為大,所以揚州的偏遠是要分開討論的。比如囊括後來的浙江、福建兩省的會稽郡,自是跟位於河南尹的洛陽非常遠;但與豫州刺史部接壤的廬江、九江兩郡,就不顯得那麽遠了。
在戲忠眼裏,廬江郡還是可以的,至少比什麽青州的東萊郡以及幽州的郡、國要好的多。
看來許褚在袁紹眼裏,也並非是毫無用處的人。
戲忠歎了口氣說道:“可惜諸如陳留、潁川等要害之郡,以主公的地位不僅得不到,就算得到了也不好駕馭。”
許褚點頭稱是。通常來說離洛陽越遠,世家大族的力量就會稍顯薄弱些,總不至於跟潁川、陳留、汝南一樣冠蓋豪族遍地走,讓許褚一步十阻,如履薄冰。
然令許褚大為意外的是,對於自己的封侯,戲忠大為振奮。
眼見地戲忠對自己得封‘昭武侯’的雀躍,許褚覺得非常奇怪。亂世將至,侯爵再好聽,有什麽用呢?
戲忠認為很有用,且作用或許不比得一‘二千石’太守來得差。許褚與戲忠對待侯爵上的態度反差,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許褚一個穿越者對於曆史不夠熟識,不夠尊重。
兩漢重軍功,一般來說,沒有立下軍功的文臣、武將都是不能封侯的。而封侯一事,也可以稱之為兩漢的有誌之士所追求的最高榮譽之一,能比封侯的榮譽對英雄豪傑誘惑更大的,想來想去,或隻有出將入相了。不過既然都出將入相了,通常侯爵也早就拿到手。
許褚得封縣侯,雖然昭武縣遠在涼州邊陲之地,沒有經濟上的收入可言,但榮譽到手了,金印紫綬到手了,那些依附在許褚身邊的人中,大到心腹文臣武將,小到看門、巡邏的士卒,哪一個會不與有榮焉?從此以後,天下豪傑說起許褚,腦子裏第一跳出來的便是‘昭武侯’三個字,許褚的名望又豈能不水漲船高?
戲忠語重心長地對許褚說道:“封侯一事,主公必須重視,尤其是對於太傅袁公、袁司隸等人,還是要鄭重其事地修書一封,表達謝意。”
另外戲忠還說,昭武侯雖然實際上沒有食邑帶來的收入,但在朝廷的詔書裏,定會寫明封邑多少戶,如料不錯,縣侯至少當在千戶之上。按照漢製,千戶以上的侯可以上表朝廷置家臣兩人,一個是家丞,一個是庶子。
家丞、庶子,都是主理家事的職位,即便許褚的昭武侯實際上沒有事情讓家臣處理,仍可用此二職來收攏人心。
許褚心悅誠服地說道:“誌才,我受教了!”
兩個家臣的人選許褚倒不急著定下,反正昭武侯的金印在手,犯不著太迫切。
按照慣例,許褚封侯、拜郡,需得覲見天子。此事自是由袁隗、袁紹來安排,袁紹派人來傳話,大概要等上幾天。
知道自己要去廬江任太守後,許褚可謂歸心似箭。但該耐心的時候還是得耐心,兩天裏他一則乘此機會好好逛了逛在他眼裏古色古香,在世人眼裏富麗堂皇的洛陽城;二則與戲忠一起尋故交好友叨擾,希望能多結識一些有名的士人。
去拜訪荀彧的時候,適逢荀府中來了幾個荀彧的朋友,許褚暗道運氣不錯,在荀彧的引薦下與眾人行禮。
共三人,其中一人與荀彧樣貌多有相似處,比荀彧看上去年長幾歲,乃是大名鼎鼎的荀攸,荀公達,時任黃門侍郎。另二人一為周毖,字仲遠,任侍中;一為鄭泰,字公業,曾受大將軍何進所征擔任尚書侍郎,現辭官賦閑。
荀攸後來被稱為曹操前期五大謀主,許褚是了解一些。另外兩個,他就不知道了。但無一例外的,三人都對許褚邙山腳下麵對董卓的表現大家讚賞,不吝譽美之詞。
荀攸是相對內秀的人,他的讚賞多表現在神情上,言語中倒沒刻意為之。鄭泰此人雖是士人,但如陳留太守趙謙一樣,都是個性非常剛強、直接的人。
鄭泰看向荀家叔侄及周毖,說道:“許太守不畏董賊**,國之勇士,亦不過如此。真乃豫州伏虎也!”
伏者,有隱藏之意。鄭泰這是說許褚是一頭隱藏著的猛獸,加上前一句‘國之勇士’的褒獎,其意便是許褚日漸壯大後,將會是對抗董卓的一把利器。
許褚看諸人麵色,鄭泰言及‘董賊’二字的時候,沒有人覺得驚訝或者驚慌,似是對此話出於鄭泰之口顯得習以為常。
許褚不知道,鄭泰現在賦閑在家,就是因為當初進言大將軍何進說:“董卓殘忍暴虐,野心無窮。大將軍若倚仗董卓參與朝政,禍不遠矣。”何進當然是沒有聽從,於是鄭泰就棄官離去。
鄭泰的識人之明與剛強之性,都在此事中體現出來。
許褚心道:由得罪董卓一事,間接地讓士族更待見自己,目前來看效果還算可以。
謙虛幾句,和眾人閑談一會,最後話題還是迴到許褚身上。
因為不論是荀攸的黃門侍郎還是周毖的侍中,都是天子近侍,許褚將要封侯、拜廬江太守的事情他們很快就知道了。
這一次的任命,不像上一次拜守潁川時顯得那麽突兀,從在座的幾人話語中,許褚明顯感覺到他們樂於接受此事。
荀攸說道:“董卓占據皇家林苑,強派他的湟中義從、秦胡士卒駐守宮廷,對朝廷來說,已是尾大不掉,短期內難以遏製其洶。司隸遣君去廬江郡,又遣鮑允誠返鄉,雖是不得已之舉,仍不失為一種應對。”
許攸他們是把鮑信離京返鄉,還有許褚拜廬江太守兩件事都歸為袁紹的運作中去了。
恐怕在洛的所有士族,都開始察覺到這個苗頭,認為袁紹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卻又聽周毖說道:“許君覺得董卓此人如何?”
許褚想了想,迴道:“在下切以為,董卓此人野心極大,或將仿效伊、霍故事,入主朝政。”
在座四人大驚。
伊尹、霍光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廢立天子。
許褚語出驚人,並不是想‘嘩眾取寵’,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兩叔侄對他的印象。他功勞有了,起事的基礎有了,現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間名士對他的認同感。要想徹底改觀荀彧、荀攸等士人對他的看法,就得表現出遠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臨時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廢立天子的可能性。
這件事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發生,擁有後世眼光的許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這個觀點的時機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對董卓的內心想法隻隔了層窗戶紙的時候。
荀彧、荀攸一點就通。
周毖則言道:“董仲潁是外臣、武人,於朝中並無威望,豈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涼州人士,在座四個人裏,他對董卓的看法是屬於相對溫和的。
許褚既然提出了觀點,豈會事先沒有腹案?關於董卓日後的行事,他跟戲忠有過幾次探討。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淺,在下才會作此判斷。況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嚐聽有人言道:董卓數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後宗親……我看許君此言,並非無的放矢。而且漢家故事,為‘大將軍’者,向來是天子舅氏。哎,隻歎太傅與司隸並無驅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結合許褚、荀攸的話,董卓竟是想通過跟故太皇太後攀親戚,搖身一變,成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後的親戚之外,他要成為外戚的另一個條件,便是改立董侯為帝。
董侯劉協,從小跟著董太後長大,董家在劉協那裏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廢立天子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實力的一種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來,居然出奇的順理成章。
伊尹、霍光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廢立天子。
許褚語出驚人,並不是想‘嘩眾取寵’,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兩叔侄對他的印象。他功勞有了,起事的基礎有了,現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間名士對他的認同感。要想徹底改觀荀彧、荀攸等士人對他的看法,就得表現出遠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臨時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廢立天子的可能性。
這件事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發生,擁有後世眼光的許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這個觀點的時機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對董卓的內心想法隻隔了層窗戶紙的時候。
荀彧、荀攸一點就通。
周毖則言道:“董仲潁是外臣、武人,於朝中並無威望,豈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涼州人士,在座四個人裏,他對董卓的看法是屬於相對溫和的。
許褚既然提出了觀點,豈會事先沒有腹案?關於董卓日後的行事,他跟戲忠有過幾次探討。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淺,在下才會作此判斷。況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嚐聽有人言道:董卓數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後宗親……我看許君此言,並非無的放矢。而且漢家故事,為‘大將軍’者,向來是天子舅氏。哎,隻歎太傅與司隸並無驅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結合許褚、荀攸的話,董卓竟是想通過跟故太皇太後攀親戚,搖身一變,成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後的親戚之外,他要成為外戚的另一個條件,便是改立董侯為帝。
董侯劉協,從小跟著董太後長大,董家在劉協那裏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廢立天子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實力的一種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來,居然出奇的順理成章。
廢立一事,不可多談,說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極為大膽了。
荀彧確如許褚所想,深深歎了口氣,蹙眉閉眼,作沉思狀。荀彧驚歎於許褚的眼光,居然都趕超在他們這些‘名士’之前,又歎息宮中剛剛經曆一次血腥政變的天子,或在不久的將來,又要迎來一次大起大落。
談性全無,眾人都起身向荀彧告退。
離開荀彧府邸,許褚返迴太傅府舍中,袁紹那邊傳來準確消息,後天上午,著許褚入宮覲見天子。
廬江隸屬揚州刺史部,揚州對於東漢來說是較為偏遠以及非常大的一個州,因為大,所以揚州的偏遠是要分開討論的。比如囊括後來的浙江、福建兩省的會稽郡,自是跟位於河南尹的洛陽非常遠;但與豫州刺史部接壤的廬江、九江兩郡,就不顯得那麽遠了。
在戲忠眼裏,廬江郡還是可以的,至少比什麽青州的東萊郡以及幽州的郡、國要好的多。
看來許褚在袁紹眼裏,也並非是毫無用處的人。
戲忠歎了口氣說道:“可惜諸如陳留、潁川等要害之郡,以主公的地位不僅得不到,就算得到了也不好駕馭。”
許褚點頭稱是。通常來說離洛陽越遠,世家大族的力量就會稍顯薄弱些,總不至於跟潁川、陳留、汝南一樣冠蓋豪族遍地走,讓許褚一步十阻,如履薄冰。
然令許褚大為意外的是,對於自己的封侯,戲忠大為振奮。
眼見地戲忠對自己得封‘昭武侯’的雀躍,許褚覺得非常奇怪。亂世將至,侯爵再好聽,有什麽用呢?
戲忠認為很有用,且作用或許不比得一‘二千石’太守來得差。許褚與戲忠對待侯爵上的態度反差,究其根本原因,還是許褚一個穿越者對於曆史不夠熟識,不夠尊重。
兩漢重軍功,一般來說,沒有立下軍功的文臣、武將都是不能封侯的。而封侯一事,也可以稱之為兩漢的有誌之士所追求的最高榮譽之一,能比封侯的榮譽對英雄豪傑誘惑更大的,想來想去,或隻有出將入相了。不過既然都出將入相了,通常侯爵也早就拿到手。
許褚得封縣侯,雖然昭武縣遠在涼州邊陲之地,沒有經濟上的收入可言,但榮譽到手了,金印紫綬到手了,那些依附在許褚身邊的人中,大到心腹文臣武將,小到看門、巡邏的士卒,哪一個會不與有榮焉?從此以後,天下豪傑說起許褚,腦子裏第一跳出來的便是‘昭武侯’三個字,許褚的名望又豈能不水漲船高?
戲忠語重心長地對許褚說道:“封侯一事,主公必須重視,尤其是對於太傅袁公、袁司隸等人,還是要鄭重其事地修書一封,表達謝意。”
另外戲忠還說,昭武侯雖然實際上沒有食邑帶來的收入,但在朝廷的詔書裏,定會寫明封邑多少戶,如料不錯,縣侯至少當在千戶之上。按照漢製,千戶以上的侯可以上表朝廷置家臣兩人,一個是家丞,一個是庶子。
家丞、庶子,都是主理家事的職位,即便許褚的昭武侯實際上沒有事情讓家臣處理,仍可用此二職來收攏人心。
許褚心悅誠服地說道:“誌才,我受教了!”
兩個家臣的人選許褚倒不急著定下,反正昭武侯的金印在手,犯不著太迫切。
按照慣例,許褚封侯、拜郡,需得覲見天子。此事自是由袁隗、袁紹來安排,袁紹派人來傳話,大概要等上幾天。
知道自己要去廬江任太守後,許褚可謂歸心似箭。但該耐心的時候還是得耐心,兩天裏他一則乘此機會好好逛了逛在他眼裏古色古香,在世人眼裏富麗堂皇的洛陽城;二則與戲忠一起尋故交好友叨擾,希望能多結識一些有名的士人。
去拜訪荀彧的時候,適逢荀府中來了幾個荀彧的朋友,許褚暗道運氣不錯,在荀彧的引薦下與眾人行禮。
共三人,其中一人與荀彧樣貌多有相似處,比荀彧看上去年長幾歲,乃是大名鼎鼎的荀攸,荀公達,時任黃門侍郎。另二人一為周毖,字仲遠,任侍中;一為鄭泰,字公業,曾受大將軍何進所征擔任尚書侍郎,現辭官賦閑。
荀攸後來被稱為曹操前期五大謀主,許褚是了解一些。另外兩個,他就不知道了。但無一例外的,三人都對許褚邙山腳下麵對董卓的表現大家讚賞,不吝譽美之詞。
荀攸是相對內秀的人,他的讚賞多表現在神情上,言語中倒沒刻意為之。鄭泰此人雖是士人,但如陳留太守趙謙一樣,都是個性非常剛強、直接的人。
鄭泰看向荀家叔侄及周毖,說道:“許太守不畏董賊**,國之勇士,亦不過如此。真乃豫州伏虎也!”
伏者,有隱藏之意。鄭泰這是說許褚是一頭隱藏著的猛獸,加上前一句‘國之勇士’的褒獎,其意便是許褚日漸壯大後,將會是對抗董卓的一把利器。
許褚看諸人麵色,鄭泰言及‘董賊’二字的時候,沒有人覺得驚訝或者驚慌,似是對此話出於鄭泰之口顯得習以為常。
許褚不知道,鄭泰現在賦閑在家,就是因為當初進言大將軍何進說:“董卓殘忍暴虐,野心無窮。大將軍若倚仗董卓參與朝政,禍不遠矣。”何進當然是沒有聽從,於是鄭泰就棄官離去。
鄭泰的識人之明與剛強之性,都在此事中體現出來。
許褚心道:由得罪董卓一事,間接地讓士族更待見自己,目前來看效果還算可以。
謙虛幾句,和眾人閑談一會,最後話題還是迴到許褚身上。
因為不論是荀攸的黃門侍郎還是周毖的侍中,都是天子近侍,許褚將要封侯、拜廬江太守的事情他們很快就知道了。
這一次的任命,不像上一次拜守潁川時顯得那麽突兀,從在座的幾人話語中,許褚明顯感覺到他們樂於接受此事。
荀攸說道:“董卓占據皇家林苑,強派他的湟中義從、秦胡士卒駐守宮廷,對朝廷來說,已是尾大不掉,短期內難以遏製其洶。司隸遣君去廬江郡,又遣鮑允誠返鄉,雖是不得已之舉,仍不失為一種應對。”
許攸他們是把鮑信離京返鄉,還有許褚拜廬江太守兩件事都歸為袁紹的運作中去了。
恐怕在洛的所有士族,都開始察覺到這個苗頭,認為袁紹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卻又聽周毖說道:“許君覺得董卓此人如何?”
許褚想了想,迴道:“在下切以為,董卓此人野心極大,或將仿效伊、霍故事,入主朝政。”
在座四人大驚。
伊尹、霍光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廢立天子。
許褚語出驚人,並不是想‘嘩眾取寵’,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兩叔侄對他的印象。他功勞有了,起事的基礎有了,現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間名士對他的認同感。要想徹底改觀荀彧、荀攸等士人對他的看法,就得表現出遠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臨時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廢立天子的可能性。
這件事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發生,擁有後世眼光的許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這個觀點的時機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對董卓的內心想法隻隔了層窗戶紙的時候。
荀彧、荀攸一點就通。
周毖則言道:“董仲潁是外臣、武人,於朝中並無威望,豈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涼州人士,在座四個人裏,他對董卓的看法是屬於相對溫和的。
許褚既然提出了觀點,豈會事先沒有腹案?關於董卓日後的行事,他跟戲忠有過幾次探討。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淺,在下才會作此判斷。況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嚐聽有人言道:董卓數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後宗親……我看許君此言,並非無的放矢。而且漢家故事,為‘大將軍’者,向來是天子舅氏。哎,隻歎太傅與司隸並無驅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結合許褚、荀攸的話,董卓竟是想通過跟故太皇太後攀親戚,搖身一變,成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後的親戚之外,他要成為外戚的另一個條件,便是改立董侯為帝。
董侯劉協,從小跟著董太後長大,董家在劉協那裏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廢立天子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實力的一種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來,居然出奇的順理成章。
伊尹、霍光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廢立天子。
許褚語出驚人,並不是想‘嘩眾取寵’,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兩叔侄對他的印象。他功勞有了,起事的基礎有了,現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間名士對他的認同感。要想徹底改觀荀彧、荀攸等士人對他的看法,就得表現出遠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臨時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廢立天子的可能性。
這件事不出意外的話一定會發生,擁有後世眼光的許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這個觀點的時機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對董卓的內心想法隻隔了層窗戶紙的時候。
荀彧、荀攸一點就通。
周毖則言道:“董仲潁是外臣、武人,於朝中並無威望,豈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涼州人士,在座四個人裏,他對董卓的看法是屬於相對溫和的。
許褚既然提出了觀點,豈會事先沒有腹案?關於董卓日後的行事,他跟戲忠有過幾次探討。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淺,在下才會作此判斷。況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嚐聽有人言道:董卓數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後宗親……我看許君此言,並非無的放矢。而且漢家故事,為‘大將軍’者,向來是天子舅氏。哎,隻歎太傅與司隸並無驅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結合許褚、荀攸的話,董卓竟是想通過跟故太皇太後攀親戚,搖身一變,成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後的親戚之外,他要成為外戚的另一個條件,便是改立董侯為帝。
董侯劉協,從小跟著董太後長大,董家在劉協那裏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廢立天子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實力的一種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來,居然出奇的順理成章。
廢立一事,不可多談,說到這個地步已經是極為大膽了。
荀彧確如許褚所想,深深歎了口氣,蹙眉閉眼,作沉思狀。荀彧驚歎於許褚的眼光,居然都趕超在他們這些‘名士’之前,又歎息宮中剛剛經曆一次血腥政變的天子,或在不久的將來,又要迎來一次大起大落。
談性全無,眾人都起身向荀彧告退。
離開荀彧府邸,許褚返迴太傅府舍中,袁紹那邊傳來準確消息,後天上午,著許褚入宮覲見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