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恭史書上未見多少筆墨,許褚因此不知道有這一號人物。


    陳義後來說與陳恭齊名的李通就不一樣了,許褚清楚記得,這個李通史上曾為汝南太守,是個非常忠義的人。


    有膽武,能聚眾,且又忠義,那麽許褚很容易就下了決斷,如戲忠建議,遣一心腹,星夜去往江夏平春縣,招攬陳恭、李通。


    問題是招攬陳恭、李通這件事難度係數有點高,他許褚不是海內知名的名士,歸根究底和李通、陳恭是一路人,從豪俠起家,不被士族看好。


    對此戲忠又有一套說法,他對許褚道:“主公起義兵、誅暴亂,從來都是站在正義的一方,由是四海豪俠聞主公之名,必會心下敬佩。後經荀、陳、鍾等望族舉薦,一改成例,躍居太守之位,此乃開先河之事,等天下有變,世間豪右必爭先恐後效仿。陳恭、李通,聚眾誅盜,不會沒有做一番事業的心願,主公派遣足夠分量的心腹去聯絡二人,二人雖不至於馬上死心塌地跟隨,但攜眾而來,應該不成問題。”


    許褚細細品味戲忠的話,頓時‘撥雲見日’。


    後世有學者稱,董卓入京把持朝政,開啟了東漢末年軍閥與士族交鋒的先例,亦是象征著軍閥混戰的時代正式來臨。


    按照這個思路想,許褚其實跟董卓一樣,是個軍閥到不能再軍閥的人。當然因為許褚的實力、名望等問題,他最多隻算半個。而在董卓之前,除了他許褚,應該還有人也算得上半個。


    江東猛虎——孫堅。孫堅當上長沙太守是中平四年的事,也就是許褚來到東漢的兩年前。當時長沙人區星作亂,刺史王睿無力征繳,於是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平定叛亂後,晉封烏程侯。孫堅也不是士族子弟,但與許褚稍有不同,至少他的家族在吳郡世代為官,官位不高,隻能算寒門。


    孫堅應當算半個軍閥,許褚算半個軍閥,再加上不久後的董卓,可見風雨飄搖的大漢對州郡的把控力是越來越弱了。


    迴到陳恭、李通的問題上來,這兩人是江夏郡屈指可數的豪俠,見到許褚的階段性成功,作為心懷功業的人豈會不動心?或是好奇,或是隨性,或是因見慣了王睿等士族對他們的白眼,又或是許褚的敞開胸懷讓他們有所感念,種種原因加在一起,十有八九便會抱著試一試,觀察觀察的心態到許褚麾下走一遭。


    能不能最終把二人留下,就看許褚本事了。最終決定由郭嘉去一趟江夏平春,一是因為江夏郡的平春縣雖然跟潁川郡隔著汝南,其實不算太遠,從鄢陵縣出發,徑直往南,途徑臨潁、偃縣、吳房、郎陵四縣,便能縱跨兩郡,到達江夏郡邊界的平春縣。二是因為郭嘉的才智叫人放心,有郭嘉過去說服,當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於是許褚便讓典韋從虎衛中挑選出十個精明的來,隨郭嘉一同去往平春縣。


    郭嘉來後,欣然接受委托,稍做準備,就帶著十名虎衛趕往平春縣登庸陳恭、李通二人。


    ——,樂進帶來李整的信,是在郭嘉出發後一個時辰左右。跟陳恭一樣,許褚不知道李整是何人,然經過樂進介紹,發現這個李整也不簡單。


    李整是山陽巨野人,一聽到山陽巨野,許褚腦子裏馬上跳出一個名字——李典。李典也是山陽巨野人,從樂進口中得知,李整的父親叫李乾,李乾有一侄子正是李典。


    “李孝成、李曼城二人,實為我兗州後起之翹楚。”樂進來自陽平衛國,亦是在兗州境內。時人風氣使然,談到李整、李典兩位後起之秀時,樂進深以為榮。


    可惜李整的信裏沒有透露出一絲一毫投效的意思,隻說‘許仲康以武平亂,當世豪俠,整與族弟典欽佩萬分’。僅是有意結識罷了。


    許褚但問李整、李典年齒幾何,樂進迴道:“與我相仿。”又道:“李乾有英雄氣,為山陽郡人所敬重,李整、李典自幼隨他習武,劍術高明,大有青出於藍之勢。”


    樂進極力推崇李整一家,許褚自然也知李家不是泛泛之輩。李整雖然沒有投效的意思,但也是值得許褚交往的人物,是難得的潛力股。


    亦手書一封迴於李整,派人送往山陽郡。


    由此可見,許褚在潁川倒也不是‘無人問津’,至少崇俠尚武的各地豪右,對許褚的評價還是蠻高的。


    樂進收了信,轉身走到帳門處,許褚將他叫住,問:“尉曹棗君都安排文謙做些什麽?”


    樂進先是謝了一聲,再答道:“棗君著我負責長社縣西鄉的軍屯。”樂進先謝,是明白許褚讓他屯田的深意,是為了使他日後能盡快拔黜到軍中任武官。


    許褚對棗祗的安排感到滿意,長社是鍾氏故鄉,潁川士族中,鍾氏比荀、陳兩家對他的態度要好許多,是以樂進在長社負責軍屯,比較容易得到拿的出手的成績來。


    看來棗祗看上去是個不太愛說話的正直士人,實際內裏卻也是個精於官道的人……


    李整、陳恭、李通的事現在想再多也沒用,許褚親送樂進幾步,出了軍帳,有風吹來,營中大旗招展。連日來,前來投軍的鄉、裏輕俠也到達了高峰,光今日就收錄了三百餘人。目下營中已現盛況,真正的練兵才要開始。


    幾天來除接納新卒,許褚也沒讓自己閑著,破天荒的看起了兵書。


    理論知識,在這年頭還是非常管用的。


    所謂兵書,也不是什麽稀罕貨,一般家資豐厚又有功業心的人家都會備上一本許褚正研讀的兵書。許褚是真在研讀,古文對他來說沒有初來乍到時那麽晦澀,但跟時人相比,他讀起來還是更費勁一些。


    這個兵書即《太公兵法》,當年漢高時留候張良得一老人所贈之書,正是此書。也因為是大名鼎鼎的留候所讀之書,在兩漢非常流行。戲忠、郭嘉自不必說,似樂進、甘寧等識文斷字的武將也都多少涉獵其中。


    操練場上加上典韋的虎士共一千五百人,分成十部訓練。


    典韋是衝鋒陷陣的猛將,練兵其實並不是他的強項。因見到幾日來許褚將士卒分而練之,頗為不解,就像許褚請教。


    許褚錘了一下典韋厚實的胸口,賣弄道:“典君讀過太公兵法麽?”


    典韋自是搖頭,“某不識什麽兵法。”


    “好,我來說與你聽。”許褚興致勃勃道:“太公兵法裏有《教戰》一篇,曰‘凡領三軍,有金鼓之節,所以整齊士眾者也。將必申以三令,以教操兵起居、旌旗指揮之變法。故教吏士,使一人學戰,教成,合之十人;十人學戰,教成,合之百人……以此類推,大戰之法,教成,合之百萬人眾。故能成其大兵,立威於天下。”


    文縐縐一番話,也虧典韋聽的懂,迴道:“噢……難怪主公要分練,先教單兵學會旗鼓之令,後把先學會的軍士集合在一起教合戰的旗鼓之令……明白了明白了。”


    典韋又問:“那習射的呢?”


    許褚道:“習射的大多是張氏宗族帶來的義從,這些人素養較高,曾為了抵抗黃巾賊練習過射術,便將其劃為蹶張士,臨戰時無需衝鋒在前,所以暫時不用練習隊列。”


    典韋重重點頭,卻見戲忠走來,向他們說道:“主公,典軍候,隨我去遴選先登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虎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老陳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老陳醋並收藏虎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