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宮中的動靜,朝中的大臣看在眼裏,急在心裏。
老實說,當今天子,其實是個頂好的聖君苗子,他性格寬厚,仁慈,喜好文辭,而且體格健壯,可惜這大好青年被酒色給毀了。
大臣們現在一碰頭就合計著這商紂王與妲己,周幽王與褒姒的亡國故事,而且目前的情形甚至比那時候還不如,當今天子連兒子都沒有一個,這要弄不好要出大事的。
在這節骨眼上,永始二年(前15年),大司馬王音又病死了。王音是個不錯的做司馬,起碼比他的前任做得好,他在任時,各方都相安無事。
如今,這麽一個有份量的人死了,無疑是給本已憂心忡忡的朝堂灑了一把鹽。
王音死後,王太後的另一位親兄弟王商接任大司馬,而他的弟弟王立則接他的班,領城門兵。
王商此人,雖說比不上王音為人正直,但也中規中矩,在王家兄弟中,算比較收斂的了。他當初看好王家的一位希望之星王莽,並把自己的部分封邑分給王莽,在他的操作下,王莽由黃門郎升為光祿大夫,獲爵新都侯。
王商之前數次當麵勸諫劉驁要以江山社稷為重,注意身體之類的話,劉驁每次都已朕身體好著呢搪塞過去。見劉驁不聽,王商又幾次找到太後陳述皇上太過沉湎酒色了,希望太後能好好勸一勸皇上。
由此可見,王商比起他那幾位豪奢的兄弟來,還算不錯。如今在活著的王氏兄弟中,他算最年長的了,大司馬一職自然當仁不讓。
王商履職後不過兩月,發生了日食。
王商因此找到赴京述職的涼州刺史穀永,交待他辦件目前誰都不敢辦的大事。
穀永一直是跟著王家混的,他因取悅王鳳而升官,又因王鳳病死而外放,今日迴京述職,正尋思著想辦法在京城中留下來。
正好王商找他辦事,他無論如何都要冒一次險。
王商要他辦的事其實不難,但是鑒於有前車之鑒,比較危險,弄不好會丟官罷爵,嚴重一點傷了性命也不奇怪。
王商要他上書指出皇上的各種過失,最主要的是要讓皇上認識到沉湎女色的壞處。
王商可謂煞費苦心,穀永向來是個膽大之人。
他果然上了一本,把劉驁批得體無完膚。
劉驁還沒看完穀永的奏章,就將它摔得稀巴爛。他的氣不打一處來,小小刺史,居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觸怒他,活膩歪了不成。
一道要將穀永打入死牢的旨意從宣室殿發出。
劉驁的旨意快,卻沒想到王商的耳目更快,他們先一步通知了王商,王商則派人迅速通知了穀永,命他騎上快馬,趕緊迴涼州,有多快走得快,後麵的事有他在。
王商也算有義氣,穀永為他觸怒龍顏,他必定要保穀永無虞才行。
侍禦史追不上穀永,加之王商暗中斡旋,穀永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劉驁沒撤他的職,更沒要他的命。
王商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趙氏姐妹是劉驁的逆鱗,除非等劉驁自己厭棄了,才有可能把她們趕走。所以,王商決定暫時不找她們的麻煩,他瞄準了劉驁身邊的男寵張放。
這張放是劉驁的玩伴,劉驁吃喝玩樂,鬥雞走狗,全離不開張放。
要讓皇帝收性,必須趕走張放。
王商知道前不久,班婕妤的弟弟班伯和太後都勸諫過劉驁放逐張放,可劉驁不聽。王商決定給劉驁施加更大的壓力。
他找來丞相薛宣,禦史大夫翟方進,要求他們聯名駭奏張放。
薛宣是敬武公主之夫,以知人善任而著稱。曆任不其縣丞、樂浪都尉丞、宛句令、長安令。嘉鴻元年為禦史大夫,同年四月為丞相。
翟方進以明經入仕途,曆任議郎,博士,朔州刺史,丞相司直,禦史大夫,是當時的名儒。
兩人均是個正直之人,自然看不慣那個囂張跋扈的張放,如今大司馬所提,正中下懷。所以三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就聯名駭奏張放。
張放此前被班伯弄得灰頭土臉,如今連丞相和禦史大夫都摻和進來了,一時間冷汗直下。
劉驁實在要被這些老頭子給煩死了,他總不能為了個張放得罪了三公大臣,要是弄不好,這些人來個消極不幹活,還不把自己給擠兌死。
所以劉驁總算下令把張放外放至北地都尉,劉驁盤算著等這些煩人的老頭心情好了,再把張放調迴來。
事實劉驁也是這麽幹的,張放沒過幾個月就迴來繼續當他的侍中了。
王商得知卻大怒,一把狀紙告到了太後那裏。太後也是厭惡張放這個人,把兒子都帶壞了。
所以,嚴令劉驁要趕走張放。
劉驁沒辦法,隻能含淚再一次與張放揮別,張放出任天水屬國都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張放不久又迴來了,而且迴來的理由十分充分,因為他的母親病了。這下連王商都拿他沒辦法。
隻能等張放母親病愈,再讓這小子滾了。
張放的確滾了,不過這次是在距離長安較近的河東任都尉。令人目瞪口呆的是,這小子能量實在驚人,河東都尉的屁股還沒做熱,又被劉驁召迴來做侍中。
對此,王商隻能有一種想找塊豆腐撞死的衝動。
他現在已經管不著張放了,因為朝中出了件事情,讓他忙得焦頭爛額。
太皇太後駕崩了。
作為治喪委的一員,有太多的事情要他操勞了,而且死得是太皇太後,容不得一點閃失,否則就會像丞相薛宣一般,丟了烏紗帽。
薛宣真是倒黴透頂,把禮儀都弄錯了,結果被參了個“不盡禮儀”,丞相被免,貶為庶人。
其實事情沒有那麽嚴重,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劉驁故意的。
他想為張放打抱不平,正所謂殺一儆百,讓朝裏對他有意見的人乖乖的閉嘴。
老實說,當今天子,其實是個頂好的聖君苗子,他性格寬厚,仁慈,喜好文辭,而且體格健壯,可惜這大好青年被酒色給毀了。
大臣們現在一碰頭就合計著這商紂王與妲己,周幽王與褒姒的亡國故事,而且目前的情形甚至比那時候還不如,當今天子連兒子都沒有一個,這要弄不好要出大事的。
在這節骨眼上,永始二年(前15年),大司馬王音又病死了。王音是個不錯的做司馬,起碼比他的前任做得好,他在任時,各方都相安無事。
如今,這麽一個有份量的人死了,無疑是給本已憂心忡忡的朝堂灑了一把鹽。
王音死後,王太後的另一位親兄弟王商接任大司馬,而他的弟弟王立則接他的班,領城門兵。
王商此人,雖說比不上王音為人正直,但也中規中矩,在王家兄弟中,算比較收斂的了。他當初看好王家的一位希望之星王莽,並把自己的部分封邑分給王莽,在他的操作下,王莽由黃門郎升為光祿大夫,獲爵新都侯。
王商之前數次當麵勸諫劉驁要以江山社稷為重,注意身體之類的話,劉驁每次都已朕身體好著呢搪塞過去。見劉驁不聽,王商又幾次找到太後陳述皇上太過沉湎酒色了,希望太後能好好勸一勸皇上。
由此可見,王商比起他那幾位豪奢的兄弟來,還算不錯。如今在活著的王氏兄弟中,他算最年長的了,大司馬一職自然當仁不讓。
王商履職後不過兩月,發生了日食。
王商因此找到赴京述職的涼州刺史穀永,交待他辦件目前誰都不敢辦的大事。
穀永一直是跟著王家混的,他因取悅王鳳而升官,又因王鳳病死而外放,今日迴京述職,正尋思著想辦法在京城中留下來。
正好王商找他辦事,他無論如何都要冒一次險。
王商要他辦的事其實不難,但是鑒於有前車之鑒,比較危險,弄不好會丟官罷爵,嚴重一點傷了性命也不奇怪。
王商要他上書指出皇上的各種過失,最主要的是要讓皇上認識到沉湎女色的壞處。
王商可謂煞費苦心,穀永向來是個膽大之人。
他果然上了一本,把劉驁批得體無完膚。
劉驁還沒看完穀永的奏章,就將它摔得稀巴爛。他的氣不打一處來,小小刺史,居然敢如此明目張膽地觸怒他,活膩歪了不成。
一道要將穀永打入死牢的旨意從宣室殿發出。
劉驁的旨意快,卻沒想到王商的耳目更快,他們先一步通知了王商,王商則派人迅速通知了穀永,命他騎上快馬,趕緊迴涼州,有多快走得快,後麵的事有他在。
王商也算有義氣,穀永為他觸怒龍顏,他必定要保穀永無虞才行。
侍禦史追不上穀永,加之王商暗中斡旋,穀永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劉驁沒撤他的職,更沒要他的命。
王商見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趙氏姐妹是劉驁的逆鱗,除非等劉驁自己厭棄了,才有可能把她們趕走。所以,王商決定暫時不找她們的麻煩,他瞄準了劉驁身邊的男寵張放。
這張放是劉驁的玩伴,劉驁吃喝玩樂,鬥雞走狗,全離不開張放。
要讓皇帝收性,必須趕走張放。
王商知道前不久,班婕妤的弟弟班伯和太後都勸諫過劉驁放逐張放,可劉驁不聽。王商決定給劉驁施加更大的壓力。
他找來丞相薛宣,禦史大夫翟方進,要求他們聯名駭奏張放。
薛宣是敬武公主之夫,以知人善任而著稱。曆任不其縣丞、樂浪都尉丞、宛句令、長安令。嘉鴻元年為禦史大夫,同年四月為丞相。
翟方進以明經入仕途,曆任議郎,博士,朔州刺史,丞相司直,禦史大夫,是當時的名儒。
兩人均是個正直之人,自然看不慣那個囂張跋扈的張放,如今大司馬所提,正中下懷。所以三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就聯名駭奏張放。
張放此前被班伯弄得灰頭土臉,如今連丞相和禦史大夫都摻和進來了,一時間冷汗直下。
劉驁實在要被這些老頭子給煩死了,他總不能為了個張放得罪了三公大臣,要是弄不好,這些人來個消極不幹活,還不把自己給擠兌死。
所以劉驁總算下令把張放外放至北地都尉,劉驁盤算著等這些煩人的老頭心情好了,再把張放調迴來。
事實劉驁也是這麽幹的,張放沒過幾個月就迴來繼續當他的侍中了。
王商得知卻大怒,一把狀紙告到了太後那裏。太後也是厭惡張放這個人,把兒子都帶壞了。
所以,嚴令劉驁要趕走張放。
劉驁沒辦法,隻能含淚再一次與張放揮別,張放出任天水屬國都尉。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張放不久又迴來了,而且迴來的理由十分充分,因為他的母親病了。這下連王商都拿他沒辦法。
隻能等張放母親病愈,再讓這小子滾了。
張放的確滾了,不過這次是在距離長安較近的河東任都尉。令人目瞪口呆的是,這小子能量實在驚人,河東都尉的屁股還沒做熱,又被劉驁召迴來做侍中。
對此,王商隻能有一種想找塊豆腐撞死的衝動。
他現在已經管不著張放了,因為朝中出了件事情,讓他忙得焦頭爛額。
太皇太後駕崩了。
作為治喪委的一員,有太多的事情要他操勞了,而且死得是太皇太後,容不得一點閃失,否則就會像丞相薛宣一般,丟了烏紗帽。
薛宣真是倒黴透頂,把禮儀都弄錯了,結果被參了個“不盡禮儀”,丞相被免,貶為庶人。
其實事情沒有那麽嚴重,明眼人都知道這是劉驁故意的。
他想為張放打抱不平,正所謂殺一儆百,讓朝裏對他有意見的人乖乖的閉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