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高這個人其實不壞,他明白自己肚子裏有幾兩水,所以,在麵對蕭望之和周堪時,他有意迴避,以免發生衝突。


    但是,現在情況不同了,不光是他們史家,連許家都感到了來自於蕭望之的威脅。這種威脅讓他們焦慮不安,因此,兩家必須有人出麵扭轉局麵。


    作為輔政大臣之首,史高自然當然不讓。他雖然不如蕭周二人聰明,但也不希望成為邊緣人和透明人。


    既然蕭望之能找來大量的幫手鞏固自己的地位,那他史高又何嚐不可以?


    史高的腦袋不笨,眼光也比較辣,他看上了兩個人,而這兩人恰恰就是讓蕭望之致命的利器。


    這兩個人是宮中的宦官,在宣帝一朝就擔任要職,一個是仆射石顯,另一個是中書令弘恭。宣帝為免再次出現像霍光這樣的權臣,重用自己身邊的宦官,由他們掌管中書機構,所謂中書機構,既是在宮廷幫助皇帝處理政務,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文案,也掌管傳宣詔命,除此之外,它還有將上書皇帝的密奏“封事”,職責非常重要。


    中書機構中,中書令和仆射是機構長官,像司馬遷就是第一任的中書令。在很多時候,中書機構的長官比丞相等三公都顯要。


    幾次觥籌交錯間,史高與弘恭,石顯便已是到了稱兄道弟的地步。


    話又說迴來,一個巴掌也拍不響,弘恭,石顯樂於搭上史高這層關係,同樣是因為他們視蕭望之為眼中釘,在他們的印象裏,蕭望之等來從來沒有給過自己好臉色,這讓他們倍感羞辱,必欲找機會除之而後快。


    他們何嚐不想快點趕走蕭老頭,可是僅憑他們兩個內臣的力量,那無疑是以卵擊石,弄不好死得是自己。


    弘恭和石顯有了史高這樣的盟友,就像吃了個定心丸。


    三人加強了聯係,尋找著合適的機會。


    “很不正常。”


    他們與史高的密切來往引起了蕭周二人的注意。


    史高他不擔心,他擔心的是石顯和弘恭,尤其是石顯,不但刁鑽,而且詭計多端,是個極其難纏的角色。


    蕭望之也不急於動手,他擔心動作太快,打草驚蛇。


    表麵上,朝廷看起來跟以前一樣,十分平靜。


    暗地裏,史高等人與蕭周等人之間的較量迅速地升溫。


    剛嚐到當皇帝的甜頭的劉奭對此卻毫無知覺。


    這一天,蕭望之皺著眉頭覲見劉奭,說有急事要奏。


    劉奭對這個老師又敬又怕,一聽老師有急事,心裏吃了一驚,他不知道有什麽大事會讓自己的老師如此皺眉。


    他心裏有些緊張,心想不會哪裏出了亂子來了?


    蕭望之把奏折遞了上去,然後極其嚴肅地說出自己的請求來,希望陛下罷免中書機構裏的宦官。


    “為什麽?他們幹得不是挺好的麽?”劉奭長舒了口氣,然後不解的問。在他眼裏,隻要沒出什麽亂子都不是什麽大事。


    “陛下,臣要說的話都在奏折裏,陛下看過便知。”


    儒學子弟向來不喜歡直接揭人短處,所以蕭望之叫劉奭先行閱覽奏章。


    劉奭大致瀏覽了一遍,無非是老生常談的那些東西,說“閹豎亂政,上法古人不近刑人”諸如此類。劉奭困了,想早點去休息,便打發蕭望之道,“老師所奏之事,朕會仔細考慮的,先下去吧。”


    看著劉奭哈欠連天,蕭望之也不能催促,隻能躬身告退。


    蕭望之以為這封奏折上去,弘恭,石顯兩人不死也要掉層皮,卻沒想到,劉奭把奏折扣了下來,在朝議上都沒有提這件事。


    劉奭的行為令蕭望之費解。


    他突然意識到學生劉奭並非對他言聽計從,他有點著急。


    “看來得換一種策略了。”


    蕭望之部署薦才令,要推舉他們為諫官。


    蕭望之知道劉奭耳根子軟,所以要在他身邊多放幾個能說會道的自己人,以備萬一。


    薦才令下去不久,有人就急匆匆地送來一封告發信。


    蕭望之一看,落款為待詔金馬門士人鄭朋,再看內容,心中歡喜,便令召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朝舊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如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如楓並收藏漢朝舊事最新章節